第75章 王母拆紅線
因為老太妃背後還有一層宗室身份, 泰興帝又想着給北靜王一脈做臉,故而這宴會主辦方是禮部,用的是國宴的規格。
泰興帝想得挺美的,還撥着算盤算了各種一箭雙雕的好處。優待功勳, 皇家情誼就不提了, 老太妃這裏老太太們在一起熱鬧熱鬧,他二哥這邊老頭子們又熱鬧一場, 然後禮部接下來趁着他萬壽節之前的十天半月裏對外宣傳宣傳尊老,也算為他自己的生辰預熱一下。
畢竟每個人終究有一天會老去。
現在他雖然心裏依舊不服老, 可是他還是想正常老死的。駕崩之前,繼承人優秀無比,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靠譜, 然後兄友弟恭兒孫滿堂,個個貼心小棉襖。他不想自己有朝一日被哪個孽障給刺殺了。所以,他得以身作則提前做好“尊老”之舉。
此為導、火、索, 此刻火舌迅猛的吞噬掉火繩,即将要引、爆了。
雖然還沒爆, 但帝王的威力令所有人都是忌憚的。
負責宴會的禮部侍郎都急得喉嚨裏憋火了, 絞盡腦汁了翻騰肚子裏的墨水說好話。老太妃品級诰命服都穿出來要進宮給皇帝請罪了, 說是辜負了泰興帝的一片添福添壽的心意。
哪怕他們能夠用“帝王令”來解釋張老太太出席宴會一事, 但是……
一想起張老太太為何會出現的緣由,哪怕迎着秋日旭日陽光,禮部侍郎都渾身冷汗涔涔—禮部尚書王墨守孝,故而禮部尚書之位暫時空缺。現在禮部大權在他手裏, 他暫代尚書之職。而原本比他能力更勝一分的左侍郎之所以競選失敗,是因為清北書院之事處理不當。之前他還笑話過,現在,輪到他豬油蒙心了!
“……還望太妃娘娘息怒,此乃禮部疏漏之處,還望娘娘看在皇上一片心意,看在今也是您的壽辰份上,先将這怒火擺一邊,莫要因為這事壞了您的好心情……”禮部侍郎看看好話說了一籮筐依舊不為心動的老太妃,狠狠心,打算屈膝下跪。
好歹他也是正三品的官。
跪皇帝,跪太後可以,但跪個只是被尊養的王妃……
正左邊自家孫子,右邊賈赦,被攙扶的老太妃眼疾手快,兩個年輕人都還沒反應過來之前,直接龍頭拐杖一揮,穩穩妥妥的抵在禮部侍郎的膝蓋,攔下人的下跪,冷哼一聲,向來慈善的面龐上露出一股狠厲:“老娘也随我家男人上過戰場,殺過匈奴,見過血的!”
小子,跟我鬥!
瞧着瞬間面色刷白刷白,連連後退幾步才被個小吏扶穩的禮部侍郎哆哆嗦嗦躲躲閃閃模樣,老太妃一雙被歲月掩飾成慈愛的雙眸露出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厲光。
她雖然老了,但還沒到老糊塗昏聩的地步。尋常人家請客,也不會安排個有仇的前來。就算皇帝一時沒注意命令下了,忘記所有六十歲以上的诰命囊括了張氏。但就算張家沒眼色,你禮部專吃這碗飯的,會睜眼瞎?皇命不可違,但報個病假還是會的吧?
先前張氏安靜如雞就算了,反正她也沒注意到這人。
現在還自己個蹦跶出來了!
不趁着她生辰作一把,萬一她老太太一不留神走了,那她老姐妹的小孫孫怎麽辦啊?而且,皇帝這麽關心她老人家的壽辰,手下人都有膽子欺上瞞下,這更是不能忍了!
皇帝也是她看着長大的啊,是她老姐妹的孩子。
雖然君臣有別,而且有些方面泰興帝跟話本傳奇的皇帝一樣了,顯得很有帝王威嚴,帝王手段。可到底待他們這些老家夥都是優厚的。作為昔年戰功最大一家,她不覺得皇家待薄了他們水家分毫。感情都是互相體諒互相處出來的。
“進宮!”老太妃說完,回眸掃眼楞傻的孫子和老姐妹的孫子,恨不得掄起拐杖一人敲一下腦袋。
蠢的!
賈赦和北靜王正呆呆看着自己僵在半空的手,恍惚着老太妃矯健的身軀,就感覺自己後面腰疼,一回頭就見兩滿頭銀發的老太太“友善”提醒了。當即撒腿,一左一右攙扶着老太妃入宮了。
随着一行人進宮,禮部侍郎也趔趔趄趄進宮了。
北靜王王妃看看遠去的一幫人,微笑着招待客人,驕傲着:“見笑了。”
至于張老太太自當被客客氣氣招待着了,然後客客氣氣被送走了。
反正她太婆婆說了女人不為難女人,她只問責禮部。
======
剛召集完重臣議事的泰興帝打發走了宮侍,正跟太子說賀壽之事。他雖然不打算親自前去,但是太子會去一趟,但他怕現在腦抽抽的太子抽着了,所以很耐心的提醒人注意事項—
“朕不擔心你禮儀,你自己吃食上注意些,知道嗎?“
阿、芙蓉雖然難以戒除,但他當皇帝的集合全天下的杏林好手,要抑制病情還是很可以的。
“放心,孤還等着活得長長久久,一把掐死賈珍。”太子怒發沖冠,摩拳擦掌:“這人獨苗就算了,居然運氣那麽好,誤打誤撞的用骰子,哼!”他兒子跟着秋游去了,跟着畫楓葉,墨水糊了一宣紙,紙上四個小墨水人,他,賈珍,賈蓉,賈琏。
其他兩個就算了,賈珍算什麽啊?
“別跟朕提這事,朕想掐死你!”泰興帝咬牙。那些庸醫,宮裏怎麽就沒這骰子玩器了,怎麽就不能用此激發孩子興趣了,導致現在……
雖然在其他方面,他寶貝孫子還是有些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的,可是起碼會對他們有反應了。而且還會畫畫寫字了。
好氣哦,但還是要保持微笑。
嗯!
父子兩又一次心平氣和坐下來,完全沒有任何分歧一起聲讨賈珍的好運。至于說重新帶回讓賈薔成為司徒康,誰也沒想過。他們暗自偷偷打探過了,有些事真有些運道在,而且到底就算能夠康複了,但終究也不會像個正常人,肩負不起江山社稷。何苦讓人因為嫡長孫的血脈身份背負重擔。
所以,只能偷偷罵賈珍。
一轉臉,還得想辦法給賈珍謀個正經的差事,督促人好好上進。因為現在寧府對外的家主是賈珍。等賈蓉長大得十來年,變數太多。現在能夠給/謀取的福利趁早定下。
憋屈死了。
泰興帝一想起這事,又老調重彈,罵自家不靠譜的兒子。
太子也不是個能忍着兩頭火氣的人,于是他找賈珍他爹說理。
賈珍他爹也不愛憋火,直接虐皇子。
皇子龍孫們有的因此老實了,有得愈發意難平,上蹿下跳。
這一跳,又跳到了泰興帝跟前。
泰興帝:“…………”
聲讨得正起勁,泰興帝聽得戴權前來禀告的話語,愣愣:“北靜王老太妃?壽星公來感謝朕?”
太子放下瓜子,拍拍自己的手,一臉鄙夷的看眼故作天真的爹,道:“父皇,這還沒晌午呢,您別秋困做夢了,自然是禮部辦砸了!老太妃氣炸了來找你要個說法。”
“你怎麽還在這?”泰興帝不虞:“給朕滾。”
太子哼哼抓起一把瓜子磕着就走。
泰興帝努力深呼吸一口氣,喚來宮侍趕緊收拾殿內瓜果皮,坐上禦案,正兒八經擺了擺姿勢後宣見,然後聽完前因後果就傻了。
“怎麽又有她?”
“回皇上的話,臣……”禮部侍郎以手稱地,盡量不讓自己整個人吓得毫無儀态,舌頭打結着:“臣……臣真不知張老太太會如此,只是想着給張尚書一個面子,就……”
泰興帝笑了:“那是你打算不給壽星公,不給北靜王府,不給賈家,不給朕面子了?”
當年要不是他指的婚,別說賈代善了,就是其他四王八公都得炸了。賈赦是第三代最小的一個。
四王八公年輕那一輩不說如何,但是賈赦的成婚在那一幫歷經開國的老頭老太太們眼裏,還有點儀式感的—标志着四王八公全體邁入第四代,可以展望第五代了。
老頭們,包括他父皇信這個。他們那群哥們兒後代,有很多以“王”字取名的。沒啥講究,就是據說還沒得天下,在打匈奴的時候,一幫老頭們坐在小山坡,啃着窩頭,聽着其中一個嘚瑟家裏有了大胖孫子,于是乎紛紛開始暢想未來,又遇到個游方和尚,然後算命,最後就約定了一個“王”,希冀簡單粗暴—子孫能夠成王富貴,也願日後若是自己走了,兄弟們看到這名了,能夠撫照他的子孫一把。為此,他父皇臨終前,還特意下過旨意的,日後子孫不管誰登基了,不許讓人避諱名字,要改自己添個字,特意取單個字,為的就是帝王日後加名方便。
當初沒撕扯,一來老頭們老太太們到底有些迷信的,二來榮府老太太精神不太好了,看着孫媳婦就開心了,再換個娶,咋解釋?三來,當然也是最為重要的,是他這個皇帝賜婚的。
張家老太太無形煽了他這個帝王一巴掌,這賈家難不成要學那張家,撕扯起來再煽他一巴掌?只用“張家寒門,清廉”當遮羞布掩過去了。
所以,張氏完全是上了他的黑名單了。哪怕後來他起複任用了他兒子張青山,可也提前說好了,管好自家老娘!
但是,萬萬沒想到現在禮部竟然還能讓人堂而皇之入王府慶祝。
一聞言,禮部侍郎直接匍匐在地,瑟縮着:“微臣,微臣……還請皇上恕罪,微臣是存了……”
“戴權,拉下去,讓大理寺把禮部上下一杆人等給朕徹查!”泰興帝冷眸:“明日二哥宴會之事立馬由內務府先領過去,宗正寺和順天府協助。然後……”
泰興帝手指敲着禦案,一派沉思狀,眼眸瞟了瞟自己一個個伸出的手指頭,默默算了算日子,朗聲道:“去宣中書舍人拟旨,奪情王墨,讓其官複原職,重任禮部尚書。”
王墨這老頭耿直重禮,現在熱孝過去了,讓人回來,也是說得過去。
其他人,終究沒王墨心正一分。
所以,哪怕人有些老古董,也總比這些圓滑到要上天,心眼忒多的強。
處理完禮部之事,泰興帝想想那罪魁禍首,眼眸掃眼一旁跟個鹌鹑一樣的賈赦,“看來你這鳏夫還挺搶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