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金州
“這些一共五箱”孟玉氏指着身後的五個大箱子道,這些都是自己家裏一年來打下的家底。
“五箱,好,記下了,來人貼上封條,裝船,小心着些”,府裏的管事指揮着兵士裝船。
前後一共二十一天,金州終是拿下了,一個月後,後方準備好啓程,這次從容許多,依舊是走水路,除了留守的兵士,侯将軍還派了俞州、施正回來接應。
孟玉氏把家裏拿不走的東西活物都分給了城裏的熟人,揮手作別。她家和盛家、趙家共用兩條船,一船裝東西一船載人,都裝下了,左右離這裏也不遠。
“這些都是,共三十三箱”,萬紅湖也在指揮着裝船,她家幾百年家資就剩下這點了,卻沒看見管事和兵士們互看了幾眼,“好嘞,帖封條,裝船,小心着些”“姑娘,剩三箱裝不下了,您看……”
“老周,怎麽了”?俞州去何夫人報備完消息,又回家幫嫂子打理完,巡視間看到這邊。
“回俞校官,萬姑娘家比原先報備的餘了三箱,我正在給找地方安置”
“這樣,我家那船還有些餘地,不若放過去吧,萬姑娘,你看,可使得?”俞州第一次與萬紅湖面對面,表現的很正常,很正常。
“這……”萬紅湖即便是武将家出身,也是大家姑娘,原本少見外男的,又是不熟的,一時憂慮。
“妹子,就放過去吧,你和我坐一條船的,走”,俞大嫂也走了過來,掃了小叔子一眼,心中好笑,這小子終于開竅了。
“既如此,就依俞嫂子的,謝過俞校官”,萬紅湖福禮,然後和俞大嫂去前面登船了。
“俞校官,人都走了”,老周心明眼亮的,上前調侃他。
“去去,不正經,小心下次我告訴周嫂子說你想納小,仔細糊你一臉鞋底子”,俞州說完笑着向前繼續巡視。
很快開船了,岸邊楊柳依依,正是江南好風景的時節,船上人有不舍、有激動、有興奮也有忐忑。
“金州當真那般富庶嗎?”有人忍不住想問。
“聽說是五朝古都,遍地繁華,城中很多達官顯貴,說那有錢人家姑娘媳婦潑的洗臉水能飄滿河的胭脂……”
“我還聽說,那裏餐館沒個做不出的菜,城裏每日都有戲班子唱戲,金州城裏人一天吃三四頓,頓頓能吃飽……”
孟玉氏抱着閨女聽着,那邊母親拽着兒子,免得他跑船頭去想着玩水,心中除了擔心丈夫如何也在想着金州到底是個什麽樣。
夫人的船上,大夫人帶着兩個女孩子抱着侯大郎坐在船裏說着聽來的一些風俗,前面夫人在聽俞州說打下金州的大概進過,周圍站着關榮等人。
“鄧奉已那厮反複無常亦被部将所殺,其子鄧樾便帶着三萬多人降了,接着圍打了十餘天內城,恰好廣陵那邊苗兵叛亂,金州無援,漸漸支撐不住,先是南門再是東門,就這麽打進去了,又在城中打了幾天,月軍主将一戰死、一自殺,餘者有自殺有降的,就這麽穩定了,軍中損失也有過萬人……副帥無事,冉誠和維律也好,已經下令安撫城中百姓,兵将不得擾民,城中此時已安定。“
鄭英娘又問将領折損情況,俞州一一作答。
“江南繁華,盡在金州,果然名不虛傳”,鄭英娘對着金州城如是感嘆。岸邊林立的亭臺樓閣,江上密布的貨船漁船,以及房屋街道的闊綽,都彰顯着古都一直以來的繁華,這還是戰時。
“夫人,請,将軍讓我等相迎”,張芳義帶着人來迎接,棄船登岸。
“先生辛苦”,鄭英娘一看轎子已經準備好,還真是許久沒坐這個東西了,“衆将家眷可都有了安置之處?”
“都妥當了,會派人送各家夫人家人們過去,您就放心吧,夫人,将軍府現在叫元帥府了,往西邊再走三條街就是,請”
孟玉氏是第二次坐轎子,第一次是成婚時,這明顯不同。抱着女兒擡頭看看轎頂,又小小掀起一角看街上。街上的人并不多,想來是剛打完打仗的關系,街上的鋪面多數還都關着,樓閣有兩層的,也有三層的。再轉過一條街,顯然應是居住的街區了,一條條的弄堂,房屋很相似,白牆灰瓦大院門,再一條街,房屋更精致了,牆、門也更高了,都不在是弄堂,一戶戶的很寬闊敞亮,在第二家前停下了。
“夫人,請下轎,到了”
孟玉氏抱着女兒下來,玉梁氏抱着外孫已經從轎子中出來,後面玉遠昭帶着擡着箱子的兵士也停下了,幾人共同擡首看向大門,門前是兩座石砌的不知道是啥的神獸,高高的門垛,高高的門檻,兩個士兵持戟把守,看不見院中的光景,這個架勢讓孟玉氏有些局促,這裏怎麽看也不像自己的家。
“娘,娘子,遠昭”,孟嘯卿從門裏匆忙走出,“還當一會兒才到呢,竟已經到了,以前都是你們在家迎我,這回換我迎你們”
“爹”,竟是孟婉最先出聲。
“嗳,好閨女”,孟嘯卿接過來抱着,笑着道“娘,娘子,遠昭,随我回家”
三進的主院落,後面還帶着後排房,旁邊有兩個小跨院,有花有樹還有竹,孟玉氏當真是沒有想過會住這麽大的房子……而且家裏沒有多出來的人來拜見,嘴角上揚。
“這處是元帥賞的,我只派人粗粗打掃了一遍,廚房有吃的有菜有肉就是沒人做,這些時日都是在營裏吃的,你們來了就好了”,孟嘯卿将人迎進第一進的主屋,又讓兵士們放下箱子,“我頃刻還得去府裏,娘子這裏你随心意打理,他們都是我的衛兵,留下幫忙,晚飯別等我,我也回不來”,說完匆匆走了。
孟玉氏這才坐下,她還有些呆愣愣的,椅子木質應該很好,小院留一處給遠昭住,該買些仆人,隔壁不知是誰家……天馬行空的想着,最後卻淡淡笑了,“娘,我們先去廚房做些吃食吧,有些餓了”
“夫人吶,你可是來了”,元帥府裏侯破軍攤着手迎到房門處,“大嫂安好,去叫冉誠過來,咱們一家人先吃一頓飯”,看到兒子笑意更強了,“這小子,能這麽豎着抱了,真沉”
很簡單的一頓飯,匆匆用過,侯冉誠接着老娘、妹子去自己府裏了。
“冉誠說他也大了,能養老娘妹子了,我想也是這個理,便同意了,就在咱們西院,就近照看着”,侯破軍用完飯一邊收拾着自己的書籍一邊和媳婦說話,“清荷還是随着咱們吧,府裏你明天再去轉轉,看滿不滿意,這些你先幫我理出來,仆人仆婦你看着選,我不管了”
“該給冉誠說房媳婦了,大嫂不慣這些的,我先讓楚嫂子帶兩個人去幫忙,你別弄了,越弄越亂,清荷應該随着咱們,進來時大概齊看了一下,就住我們西後方那院子吧,離咱們近些,這孩子心事重”,鄭英娘利落的收拾着,按照兩人的習慣先擺放緊要的書籍、物件,“廚竈上還是褚大和王嬸管着嗎?知根知底的,他們管着我才放心”
“是,入口的東西不敢疏忽,好了,我招了衆将議事先去前面了,亥時之前很難回來,你就先睡吧,臭小子,都不醒醒”,侯破軍笑呵呵的出去了,大步流星的走出三處院落,方是議事廳。
鄭英娘心情也着實不錯,“這個放裏屋,這個放這邊,還先按着原樣放置,明日看過添得的物件再說,清荷那邊打掃好了嗎?”
“已好了,姑娘累得已經睡下了”
“是累了,別打擾了,關榮他們兄弟住在哪裏?”
“還是府後面的宅院,大了一倍不止”
“這些好了放過去,這些取火來”,鄭英娘再看另一邊都是丈夫新作的詩,抿嘴一笑,“這些,把最上排最左邊的拿過來”
“夫人。柳氏那邊也好了,派了婆子回報”,周嫂子欲言又止。
“何事啊?這般難開口”,鄭英娘還在愉快的忙碌着,僅擡頭看了一眼周嫂子。
“夫人,挺王嬸說,元帥留了三個女子……”
鄭英娘的微笑有一瞬間定格,但很快就有恢複了,“我當什麽大事,你呀別去操心那些了,去把府院的輿圖幫我找來,還有各處都缺人手,合算上來,須得添人呢”
“小的見過夫人,這是城中顯貴人家的單子,元帥讓給您送來”,
“于亮啊,放下吧,前面議事的都有哪些人?各家都安置了嗎?都安置哪兒?噢,可還有金州城圖,給我找一份”,來人是侯破軍那裏的大管事,原本是親衛,後來後傷打不的仗,獅子又忠心,不多嘴,就留下當了管事,得侯破軍信任,前院書房都是他在照料,鄭英娘看着名單吩咐着,“周嫂,讓老周親去看看關榮他們兄弟那裏,維律呢?這記性,哎”
“維律少爺就在前院,如今是元帥親衛”,于亮躬身回答着,恭敬又和氣,“昨兒還說得了好東西,準備呈給夫人呢”
“那別叫了,等他休息了再來見我,這孩子啊”,鄭英娘笑笑,“前院收拾的如何了?”
聽着于亮逐一報備,鄭英娘揉揉額頭,為何心中還是會有酸澀呢?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