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動身南下

回到雅間的時候一切如常,琳琅讓錦繡向店家借了些藥粉紗布,清理了裴明溪的傷口。外面裴明岚已經不知所蹤,裴明溪也已習慣姐姐這樣的态度了,包紮完了就想和琳琅道別。

琳琅想挽留她一起坐坐,裴明溪道:“我還是早些回家,你留在這裏別出什麽岔子,等你從江南回來,咱們再見面。”她的性子和京城貴女們迥異,細品起來有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平日裏未必顯得親密濃烈、說親道熱,到了緊要關頭,卻是極重情誼的。

琳琅也不多留,捏了捏她的手道:“那你路上小心,今晚的事情謝謝你。”

裴明溪便笑了笑,“到了江南保重。”而後辭別,匆匆出了金雀樓,被等在外面的丫鬟迎住。

這邊琳琅思來想去,裴家姐妹所說的事自己若是憋在心裏,難保賀璇玑周全。哪怕賀瑾瑜今晚不能得手,誰知道她往後會不會動歪心思?倒不如讓賀璇玑心裏有個數,防患未然。

她尋了機會悄悄跟賀璇玑說了此事,賀璇玑大為惱怒,沒想到賀瑾瑜被老太爺教訓後還沒長記性,居然把算盤打到了她頭上!琳琅不日就會南下,賀璇玑嫁了人也有許多事要忙,這事就暫且記在賬上了。不過暗箭向來難防,姐妹倆不免多長個心眼兒。

沒過半天,賀瑾瑜挑着盞燈籠走進來,道是湊巧。都是一起長大的姐妹們,幾個人自然是要圍坐着寒暄賞玩的,賀瑾瑜不時露出些凄哀神色,向賀璇玑道:“大姐姐,你過兩天就要出閣,我有些話想同你說,咱們去外面清淨處坐坐吧?”

琳琅咬着蛋卷兒往那邊瞥,就見賀璇玑淡淡道:“二妹妹有什麽話就在這裏說吧。”

賀瑾瑜貼到她耳朵邊上說了幾句話,頗有點懇求的神态,賀璇玑卻是不為所動。糾纏了半天,賀瑾瑜沒能遂心,便默默的坐着觀燈。

街上華燈星輝相映,雅間裏也是燈燭通明,在座的都是正在花兒般年紀的姑娘,金翠玉飾在燈下晃動,年輕的臉上皆是笑容與期盼,唯獨賀瑾瑜沉默獨坐,透着幾分寥落。她的身段比先前消瘦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一逝,原本鮮妍的月季花便如經了寒雨,冷落凋敗。

琳琅對她的感情有些複雜,恨她前世的忘恩負義,恨她對秦氏的遷怒謀害,卻也憐她識人不明,自毀前路。哪怕到了現在,賀瑾瑜還深陷其中,竟然把手伸向了對她還不錯的賀璇玑。

何必呢?她自己傷情冷落過得不好,就見不得別人好麽?痛改前非好好生活,難道不比如今的步步踏錯強?哪怕想報複,也該去找正主兒呀!一時感慨,跟賀璇玑眼神交彙時,各自搖頭嘆息。

街市上的熱鬧會持續到子夜,直到賀衛玠帶着衆姊妹回府時,賀瑾瑜都未曾尋到與賀璇玑單獨相處的機會。

既然遇到了一起,自然要同路回去的,到了賀府門口,賀衛玠等人自然要拐進去,唯獨賀瑾瑜乘車往前行。葫蘆巷裏燈火已然昏暗下來,她随行的丫鬟婆子都在車裏,馬車孑然向前,和另一處兄妹齊聚的熱鬧比起來,暗夜裏看起來格外孤單。

一如此時的賀瑾瑜,偏執的踽踽獨行,未知前路。

琳琅對着那車子嘆了口氣,和賀璇玑攜手回去。她心裏終究還有疑惑,裴明岚和賀瑾瑜要好,在知道事情敗露之後難道就沒想送消息過去阻止賀瑾瑜麽?天知道罷了。

Advertisement

這一點點異動沒掀起任何風浪,八月十九的時候,賀璇玑如期出嫁。

相府千金嫁給國公之子,哪怕是京城這種權貴雲集之地,這場婚事也十分惹人注目。大夫人早早就預備着婚事,十八那天将嫁妝送往莊家,大紅妝緞裹起來的箱籠流水般被小厮擡出去,襯着滿府挂起的紅燈籠,滿眼富貴喜氣。

十裏紅妝鋪滿長街,叫京城無數姑娘豔羨。

這會兒琳琅坐在清秋院裏,旁邊喜娘正在給賀璇玑梳妝。賀璇玑身底子好,一頭烏亮的頭發散在肩上,開臉後細膩的肌膚敷了脂粉,愈發顯得明眸皓齒。琳琅和江氏在旁邊瞧着,眼裏盛着笑意。

這是姐妹倆在府裏相處的最後時光,暖陽将屋裏照得透亮,賀璇玑笑着偏頭叮囑她,“以後可得聽嬸嬸的話,別淘氣。到了江南那裏好好養着,明年回來,我就來看你。”

琳琅一一應着,搬了繡凳到她的旁邊,端詳鏡中的容顏。裏面的美人仿佛一朵雍容的牡丹,端麗從容,她握着賀璇玑的手笑了笑。

上一世她也曾鳳冠霞帔,嫁作人婦,最終卻落得夫妻反目,摯愛成仇。那一切破碎已經随同凄風冷雨遠去,幸好她有了重新來過的機會,眼下的圓滿珍貴無比,有時候甚至會讓她覺得夢境一樣不真實。

不過這會兒的賀璇玑顯然是真實的。姐姐這樣美貌,行事又妥帖大方,遇着莊元晉那樣的如意郎君,一定會幸福!

那麽她呢?情字叫人畏懼,還是該敬而遠之。

賀府外迎親的隊伍漸近,大夫人為賀璇玑遮上蓋頭,眼角已然濕潤。

迎親的禮儀自是繁瑣,親友們在府門口笑鬧,賀衛玠送賀璇玑上轎,往莊家而去。出了賀府門,踏入莊家屋,從此就是另一段人生,但願賀璇玑萬事遂心,夫妻恩愛和睦、天長地久。但願,但願!

是夜琳琅牽挂不舍,便和秦氏一起睡了。娘兩個睡前說着私房話,琳琅難免讓秦氏小心提防,遇事哪怕忍一忍,也不能負氣任性傷了胎兒。秦氏笑着點她的額頭,“小鬼靈精,倒是越來越懂事了。”

吃一塹長一智,秦氏的脾性雖然不能立時改了,到底還是答應收斂氣性。她懷孕後琳琅就時刻操心,她哪能不感觸,深深覺得有時候女兒比自己還要曉事些,又安慰道:“二房那邊出事之後,老太爺也上心了,我這裏魏媽媽時刻提防着,放心吧。”

次日一早琳琅就被揪出了被窩,今日遠行,少不得要往老夫人那裏去一遭。

老夫人自打二房搬出去後,性格愈發怪癖了,時而哀聲嘆氣,時而沉默寡言,待人接物總透着幾分疏離。哪怕昨天嫡長孫女出嫁,她也只是意思着露了個面,不曾叮囑半句,琳琅不過是去江南住一程子,她更是不願搭理。沒說兩句,就打發她出來了。

琳琅讨了個沒趣也不在意,到了蘭陵院裏一瞧,秦氏早已命人将東西搬到了門口。這一程山長水遠,賀文湛随身帶的東西和琳琅的用物加起來,雖然已極力精簡,卻也裝了滿滿一馬車。

秦氏身子漸顯,琳琅貼在她小腹撒嬌的時候慎之又慎,“娘,等小娃娃生出來,一定要給我寫信!”秦氏點着頭,又囑咐賀文湛,定要照顧好女兒雲雲。

賀文湛這回下江南,還是為了先前昭文館着火的事情。原先昭文館藏書最富,那場大火毀去了将近大半的書籍,甚至一些孤本就此絕世。

皇帝雖沉迷木工,到底還有一國之君的擔當,痛定思痛,決定廣征天下圖籍,編一部荟萃所有書籍的叢書,多抄幾套保管起來。往後再碰見個天災*,也不必心疼圖籍流散了。

賀文湛這回便是奉命南下征書。歷來江南文氣鼎盛,藏書之家星羅棋布,或是三五百卷,或是七八千卷,甚至幾萬十幾萬卷,比皇帝的書庫也不遜色。但凡藏書之人,大多愛書如命,雖然皇帝诏令抄完後即原樣返還,還會另有賞賜,但這事沒個準,誰都不敢輕易拿出來。

賀文湛此去江南,要做的就是和當地官員一同動員獻書,沒兩三個月回不了京城。

江南那邊有琳琅的外祖秦家,也有三房的賀文清,因琳琅要在那裏住個小半年,況秦家老夫人多次修書想見見外孫女,所以這次南下,父女倆就借住在秦家。秦氏懷着身子回不去,只能親手做些東西帶過去,那馬車裏一小半兒都是她備的禮物,未必昂貴稀奇,卻都是她費心張羅的。

怕琳琅到了秦家的時候人生,用不慣別人家的丫鬟,秦氏還叫錦繡、錦屏、木香和楊媽媽随行,一路貼身照顧。

日上三竿的時候,外面來傳話,說是徐朗已經帶着随行的幾個人到了賀府外,父女倆也不再耽擱,上車出行。

蘭陵院裏聚了不少人,賀衛玠今日去衙署不能相送,大夫人和江氏都過來送別,就連很少出現的賀珊瑚都露了面,讓秦氏都覺得意外。

馬車辚辚到了賀府門口,徐朗就在近處的客廳裏坐着喝茶,見她父女二人出來,便也翻身上馬。跟琳琅父女比起來,徐朗此行簡直輕裝至極,随行的四名男子都是二十餘歲,每人背後一個小小的包袱,徐朗一襲玄色披風下藏着短劍,餘下就什麽都沒了。

與賀文湛一同南下的還有兩位著作郎,這會兒他們也已到了賀府外等候。

賀文湛畢竟是公務在身,雖說是往江南征書,沿途也有小事要辦,害怕有時候照顧不到琳琅,便将她托付給了徐朗,請他多加照應。徐朗欣然應命,等賀文湛和兩位著作郎的馬車起行,他便放慢了馬速,等琳琅的車過來時,才隔着車簾道:“數日不見,六妹妹安好?”

琳琅掀起旁邊的小軟簾來,入目的是他的肩臂胸膛。玄色的披風裹在外面,他昂然騎在馬背上垂眸看她,目光是一如既往的深沉。

這個人在長輩面前從來都是沉穩端方的模樣,這會兒也是容色端肅。他一本正經的模樣叫琳琅不好意思說笑,只得抿唇道:“勞徐二哥記挂,我這裏一切都好。”見他垂目打量着她不再說話,于是放下軟簾,縮到車廂角落裏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