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陰陽司天(三)
要說洛神從前在忘清明看來是權上獨孤客,而今,倒是多了幾分無奈異鄉人的滋味。這是忘清明頭一回見到她,以往只聽旁人說起。早些不敢輕看的,現在更是如此。一時間摸不準洛神想法,忘清明願意傾耳恭聽。只那傳入耳中的泠泠山音道:“本座對你無有交代,不過是尚且有些掌故要告訴你。在此之前,本座想先聽聽微山清弦你,對‘星辰’的看法。”
“嗯。。。”忘清明思量頃刻,言道:“星為金之散氣,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行,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是以凡間素有‘占星’一說,以窺求未知的好壞優劣、劫噩平安。再則《說文》而觀,萬物之精則上為列星。”
“尋常人皆是這般看法。你有不同的理解。”
“是。星者,散也。說的是其位列分布,不拘一格、逍遙灑脫,最有林下風氣。由星啓明的人,不随世俗同流、不與惡者合污,品性高風峻節、孤标獨步,來去悠游自得、安閑無憂。”
莫來的風,批芳華、飲千秋,簾掃一地枯塵。翻飛鼓卷的霓裳似滄瀾鲛銷,漾開一漣又一漣清漪。輕雲蔽月,回雪流風,姿瓌逸缈,和予玲珑。洛神攏了攏胸前飛逸的長發:“哦?由星啓明,由的是什麽星,啓的是什麽明。由星啓明的人,又是什麽人。”
忘清明道:“星是啓明星,明是情誼明,人是重義人。啓明星又謂‘晨星’‘昏星’,是東方最為閃亮的星點,也是西方不可抹滅的璀璨;《小雅大東》中道,‘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啓明星自初迎接新日曙光,又送走最後一抹餘輝,莫逆竭義的交契,恰似好友之間,無論升華沉淪、成敗禍福,皆是不離不棄。”側過眼眸,與卻塵寰極為默契地相望一眼,便是一抹清和笑意。
“所以在你看來,‘星’是重情重義?”
回答:“是。”
洛神笑了一聲,言語中難得帶了幾分情緒:“‘星’從日從生,‘日’即華曦、群曜,‘生’即萬物、衆生,故而‘星’從一開始就背負導引萬界、養育生靈、為之依賴的天命。若兩人情誼與輪回天法矛盾,如何取舍?”
忘清明疑惑:“情誼為天法中的一部分,為何會有矛盾?”又是思量少頃,又道,“如若真有必須取舍的時候,清明也會應時而變,做出最不後悔的抉擇。”
“哈,希望未來的你正如現在的你所願。”洛神道,“繼續你的剖釋吧。”
忘清明道:“日照晝,月照夜,星運行于天,昏明遞匝,民得取其時節。‘辰’指的是日月合宿交會,既無灼陽赤焰,又無凄月清冷,融共歲、成天樞。再者,辰者言萬物之蜃也。‘辰’原指蛤蚌貝蛎等外在堅硬而內在柔軟的生物,《屍子》言記,‘水方折者有玉,員折者有珠’。清明以為另一所指,便是堅韌寞寂而感情內斂的人,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并且累積成劫;将其獨自吞沒消化後所得升華,使得此人生命有了全新的價值。”
洛神道:“如果濂珠的存在使‘辰’一朝尊貴,那失去濂珠的‘辰’,又當如何。”
忘清明真誠回答:“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無非是一片心。”
“好個‘無非是一片心’。曾經也有一個如你口中的‘星辰’那般,歲月靜好的人物。直到他遇上了塵劫,為他所謂的情義殺身致命。忘清明,你還記得嗎。”
不是疑問,而是嘲諷。原以為洛神只是欲通過忘清明對一件事物的看法選擇,來了解他的處事風格,卻不知,她口中是謂何物何事。忘清明饒是鎮定,對着莫名的名稱仍是疑惑。“誰?”他問。他也不知怎麽就肯定,她問了一方的人物來。
Advertisement
就在此時,腦海中驀地響起一陣帶顫的聲音,這樣說道:
『只要還在同一片夕陽之下,你我便能再次相遇。。。歲寒未盡,自當再盞』
很熟悉。
可這突如其來的悲痛是怎樣一回事?痛得忘清明穩不住身形,忍不住向後退了一步,慎得卻塵寰留神,伸手将他攔住。腦識之中一陣混沌,掩埋深處的種子困苦于冰冷堅實的地殼之下,不得看清日月九宸。
忘清明扶着太陰,迷惘地将眼前昏化的身影重合為一個清俊的道長。頓滞了許久。困惑于記憶的獸開始蘇醒,執劍引碎星的少年成了燦白光陰中唯一的色彩。這是個熟悉的身影,但不是屬于他的記憶。山栀不泊青葙子,這一定是他的故事。而青葙子,如今也成了忘清明的故事。
聽說,對湖海留有憾恨的人,即使落入輪回,也泯滅不了他的意志。煉化之境中轉瞬即逝的光影,是青葙子的執念,是要帶給來世的一份責任。忘清明一直以為,逆水森域才會威脅他的安定,此刻忽有奇感,這份不願散去的執念才是他入世的劫難。唯有将它解開,他才真無身價性命之虞。
初次入塵,他沾染的是洛川道的斜陽餘晖。那抹不太刺眼不太灼熱的夕暈,拉長了萬界萬物的影子,與天比拟,真有那麽一瞬極為接近,似乎勘破天機安渡命劫也不是那麽艱難。他在漫天雲霞之下,以事酒敬謝山河天地,馥郁酒香熏得雲轉彌紅,也引來一位避世仙缈的道人。
輪回前,青葙子與卻塵寰約定來世再話百歲;轉生後,忘清明與道玄機因洛川道之夕陽而結為摯友。
洛神眼中,是靜止的月華。“散落在紅塵兩角的人,得了九百年的徘徊,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輪回,終于有了一眼的交集。”慶幸的是,這一眼交集,使兩個曾經交契的人再次結緣。
忘清明不禁有些激動。緊緊拽着卻塵寰的手腕,雖從好友眼中看出了迷惘,也不解釋。欣喜,感慨,甚至有種劫後奪生的錯覺。對洛神道了多謝,又道:“提點之恩,忘清明必當報答。可否請教洛神掌故,如清明能為解憂,必盡綿薄之力。”
穿越千古春秋,司問界法天常,洛神确實是個縱世無雙的人物。聽她口吻,對青葙子與卻塵寰的故事也極為熟悉,并對兩人輪轉世世關注。眼前人的身份來歷,不只是“洛神”。
“有心答謝,不枉本座。。。”做了停頓,轉言另啓道,“在青葙子未出現前,本座引月華為占,中州的劫難應在七千甲子之後。而自他入八極宮評劍開始,他就成了變數。本座原想掌握他的動作,保中州、也是保他安定,然而結果終是不可挽回。青葙子慘死散魂,中州卷遍狼煙,輪回外的少年為救他與日月星辰做了交易。此後,局面劇變,命劫提前。”
忘清明記得,八極宮論劍那日,素來守時的青葙子姍姍來遲,并在論劍盛會結束後結識了“卻塵寰”。“那天,青葙子為何會遲到?他遇見了什麽?他怎樣成了中州的變數?”
回答:“皆是因為,他将仁慈随意給予、将生命随意饋贈,他看見了不該看見的東西,救了不該救的人。”
“只因為救人?什麽人的生死能導致天道紊亂?”
洛神道:“極夜魔佛,渡如來。”
完全陌生的名字,在煉化之境的奇遇中從來沒有出現的名字。極夜魔佛渡如來。。。忘清明想到十二字預言中,最後一句,“魔佛滅天”。
“哈,現下看來,中州死劫應當是小生一手造就。緣起緣滅,禍起蕭牆。中州的安穩與小生的安穩,原來一直糾纏在一起。”忘清明清朗的笑意竟顯悲哀,這沉重的緣由,賭進了不少人命。諸多生命的繁重,不免壓得人喘不過氣。“入世也入事,渡劫也渡結。此事,也該是忘清明擔下。”
洛神望着他,道:“能擔下這個天命的,只有青葙子。在未恢複為山栀不泊前,你能做的極為有限。尋回你的記憶,是規複的基礎。”
忘清明問:“此事不能勞煩洛神相告?”
洛神如是答複:“本座告知的,是本座的故事;唯有你親身所見,才是你的。既然你已對青葙子有所了解,那麽往後,他的為人事跡會在杳杳機緣中慢慢被你想起。”
如今中州首要面對的是争天三王,四方牽扯少不了森域設計。當初烈於赮所中的奪魄角,來自由禦千鶴祭魄而長存于世的喻南風神識。烈於赮受招後,千年前的故事就開始輪轉,涉入蠻荒與中州三足。
忘清明突然想到了什麽,問洛神:“魂體不全的人無法進入六道輪回,魂體又以三魂作為主導,失去七魄不過無智。當初天燮以魄保留喻南風的神識,那麽她的三魂現在又在何處?。。。”當初畢方鎖封印逆水森域,生靈死氣都被囊括其中。如果森域收納禦千鶴靈魂、以此要挾洛神乃至中州,又當如何是好。
洛神阖眼,胸口微微起伏。
忘清明見她不語,試探性地問道:“已被森域掌控了,是嗎。”
千年前,中州的變量是青葙子;三十年前,中州的變量成了山鬼無名;而往後,又将轉為天燮。洛神藏匿在深處的思緒,百感交集,彙織出的正是她親女的模樣。想要牽住的手,早就掙脫了。“所以本座希望能與青葙子合作,共利互惠。本座可以憑‘洛神’的能力助你、助中州,而你,替本座找到無有影子的人,并将他帶往——‘煌陽夜天’。”
作者有話要說:
蘭庭君:諸君好久不見!!開學出了好多事,比如人到學校了行李(包括被子)沒到,快遞找不到了等等。這次只碼了剛3k,從下一章開始全4k起步!!
齊月笙:本宿有預感,本宿快要帶着房地産上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