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壇子菜
不知道是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江芷做了一晚上的夢,夢中自己各種死法,淹死渴死摔死被喪失咬死…醒來後還記得比較清楚,回想着各種死法,江芷覺得自己還多了個死法,郁悶死。
早餐是江新國煮的米粉,澆頭是鹵雞爪和肉絲炒榨菜,榨菜切絲後又清水漂洗過,去除了一部分鹹味,又不影響口感,米粉是拿自家種的大米去野豬村江矮子家打的,因為長的矮,大夥開玩笑喊他江矮子,他也不生氣,随便誰喊他都樂呵呵的應了,喊着喊着很多人都忘記他的本名了,江矮子他和他老婆都是個孝順的,因為家裏有老母親在,一直都沒有外出打工,買了臺米粉機弄了個小作坊,做出來的米粉賣到鎮上和其他鄉鎮的米粉店,村裏的人常拿大米去他那加工,他也就收點加工費。
江芷和江澈都愛吃米粉,所以每年李梅花會打很多米粉回來,曬幹了收到密封的袋子裏,要吃的時候拿開水泡發,很方便的。
平時江芷吃米粉吃的飛快,常讓常婕君笑話,說是怕有人跟她搶似的,可能是因為晚上做了一晚的惡夢,江芷的胃口一點也不好,但又怕家人擔心,強忍着吃完米粉後,正準備收拾碗筷讓常婕君攔下來了,早上一看到江芷,常婕君就發現她精神不好,眼皮都有點浮腫,平時愛吃的米粉吃的也像毒藥一樣。
“小芷啊,晚上沒睡好?還是早上公雞打鳴炒醒你了?別收拾了,留給我來弄好了,你再去房間裏睡會吧。”常婕君說。
江芷搖了搖頭:“奶奶,我沒事,我去院子裏溜達下就行啦!”
江芷在桌上的籃子裏抓了個青桔子,扒掉外皮,往嘴巴裏扔了瓣桔子,在淡淡的酸味刺激下腦子裏清醒了一點,沒想到桔子還有醒腦的作用,江芷嘴裏塞着桔子,慢吞吞的從堂屋裏走到前院裏。
江芷家的房子也是由老房子改建而成的,以前屋子前面是一大片的泥地,每到下雨,到處是泥水,出行很不方便,尤其建房子堆了不少河沙,紅磚,到處亂糟糟的,等大伯家的房子建好後把前面都整理了一遍,把屋子到前邊池塘的泥地都圍了起來,弄成了前院。
院子中間是一條卵石路,卵石路從兩家房子中間的屋檐下通往院門口,卵石路的右側整了一小塊水泥坪,用來曬東西的,左側有個葡萄架,葡萄藤還是江芷去年從別人家讨來的,李梅花還想着她是在胡鬧,也沒管它,沒想到卻活了,藤都爬到牆上去了,今年還結了十來串葡萄,據李梅花說挺甜的,今年圍院子的時候把這株葡萄藤也圍了進來,江哲之喊2個兒子搭了個葡萄架,把葡萄藤都架了上去,葡萄架下面也用水泥糊了地,這樣夏天還能在前院裏坐着乘乘涼。
圍牆下面種了一圈薄荷和夜來香,水泥坪和葡萄架前面有兩塊小小的菜地,裏面種了些小蔥,大蒜,辣椒,小白菜,不用想,這一定是江爹江新國弄的。
年輕的時候他可是很讨厭種地的,和李梅花結婚後就出去開雜貨店,在縣城裏呆了不少年,現在江芷和江澈都大了,沒什麽負擔了,江新國李梅花和家人商量了下,覺得還是回老家好,還能陪着父母,于是把店轉了出去,回老家了。
開店的時候江新國看報紙新聞上老是報道什麽青菜上有農藥吃了出人命,飼料喂出來的雞蛋吃了容易得癌症等等諸如此類消息,現在回老家不用守店了,又不會打牌,沒事做閑的慌,就試着自己種點小菜打發時間,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入迷了。
前院後院全是他開出來的菜地,村裏分的地裏也種了不少東西,還喜歡拿自己種的各種菜去送人,親戚朋友鄰居全送過,要想在農村裏誰家不種點菜自己吃啊,讓江哲之教訓了頓後才收斂一點。
江芷站在菜地邊上呼吸了口新鮮的空氣,暈沉沉的腦袋清醒了不少,邊上李梅花在水泥坪上架了幾條長凳,端着2個大簸箕準備望凳子上放。”媽,你在幹嘛呢?要曬什麽東西?”江芷走了過去,幫着一起把簸箕往凳子上放。
“今年不是雨水少嗎?你爺爺擔心菜長的不好,每天傍晚挑水去澆菜,不缺水了,地裏的菜長的都不錯,長豆角吃又吃不完,拿出去賣賣不上價又費時間,幹脆曬幹了,腌成壇子菜得了,反正你也愛吃。”鋪好簸箕,李梅花把袋子裏快幹的長豆角倒在簸箕上,江芷圍了過去,幫着把長豆角一根根的攤開。
“媽,爺爺年紀大了,怎麽能讓他去挑水呢?”江芷正想再說話,江哲之背着手抽着水煙走了出來:“小芷,你怎麽和你媽說話的?你媽對我和你奶奶可好了,是我自己閑不住硬是要去挑水澆菜的,再說了河就在菜地邊上,走幾步就到了,挑一擔水輕松的很。”
Advertisement
江芷紅着臉,愧疚的對着李梅花說:“媽,對不起,我錯了!”
李梅花對着江芷笑着說:“沒事,還有啊你可別這樣正兒八經的和我說話,我聽了真不習慣。”說完了低下頭繼續攤長豆角。
常婕君聽見聲音走了出來,聽完江芷和李梅花的話才開口說話:“小芷,我知道你也是關心你爺爺才這樣說的,但下次做什麽事,多看多聽後才能發表意見,你媽媽在家可沒閑過,家裏地裏田裏的事都是她在張羅的,夠辛苦的,你回家了有空多幫着幹點活,平時多體貼體貼你媽媽,知道了沒?”
江芷被常婕君一說楞住了,反思了下自己的行為,是很過份的,挺沒大沒小的,以為比媽媽多讀了點書,就可以随意譴責媽媽。
江芷拉着常婕君的手,雖然不好意思但還是站直了:“奶奶,我真的知道錯了,再也不會這樣了。”
常婕君拍了拍江芷的手,笑的很是欣慰:“知錯肯改就是好孩子,奶奶當年可是比你更不聽話哦。”
江哲之也在邊上插話:“是啊,別看你奶奶現在有付奶奶的樣子,當年我認識她的時候,可是個膽大包天的小丫頭。”
“老頭子,一邊去,別在孫女面前揭我的老底,當年你也不是好東西,換現在的說法就是拐賣婦女。”
江哲之得意的說道:“那是我長的一表人才,你被我迷上了,自己跟着我走的好不?”
常婕君有點窘,走到江哲之面前,扯下江哲之嘴巴上的煙扔到前面的池塘裏,“你這老不正經的,在媳婦孫兒面前說這些陳年往事幹嘛?你是閑着沒事幹吧,老大和老大家的跟老三去田裏忙活了,你也別閑着,去搭把手。”
江哲之的煙被扔了,也不惱,帶着掩蓋不住得意的神色,背着手,哼着小調,慢悠悠的沿着田堤走去。
李梅花和江芷忍不住,都低着頭偷偷的笑着,常婕君被她們笑的越發不自在了,借口說鍋裏的肉快炖好了,飛快的走到屋裏去了。
李梅花戳了戳江芷的腦袋,“別笑啦,你奶奶都被我們笑的躲進屋裏了,快幹活着,曬好長豆角,我還要去田裏幫忙呢。”
“我也去。”江芷接話道。
李梅花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江芷:“你在家陪奶奶,再說了你明天就要去鎮上報道了,今天在家好好歇歇,交給你個任務,等傍晚沒太陽了,你把長豆角收回去,今天曬了後就可以讓你奶奶收壇子裏了。”
常婕君做的壇子菜是三山村的一絕,連野豬村都有家庭主婦來取經,不過做腌菜這東西吧,方法大家都知道,但有人做的就是好吃,有些人做的就是容易壞菜,常婕君是前者,李梅花就是後者了,所以家裏的腌菜都是李梅花摘曬,後續的就是常婕君出馬。
三山村的壇子菜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長豆角,茄子,蘿蔔,冬瓜,刀豆,大頭菜這幾種,有些人家裏還會拿芋頭杆子,洋姜等做壇子菜,江芷喜歡吃長豆角和茄子做的壇子菜,長豆角曬幹,用剪刀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把那種長長的尖尖的紅辣椒和大蒜粒切碎,加鹽一起攪拌好倒入壇子裏,要注意的是不能沾水和沾油,不然容易壞菜,鹽最好是粗鹽,鹹淡要合适,淡了菜會變酸甚至壞掉,鹹了菜是不會壞但就沒辦法下口了,壇子裏的菜最好是放的9分滿,蓋好蓋子,壇沿加清水,放置一段時間就可以吃了。茄子做法有點點改動,新鮮的茄子蒸熟,曬幹,再剪成小塊,其他的做法和長豆角一樣的。
江芷最喜歡吃壇子菜炒肉了,腌制好的長豆角炒臘肉或者新鮮肉,茄子拿來炒肉沫,鹹香辣混合着肉汁,最是下飯不過了,常婕君和江哲之倒是不太愛吃這些,說是以前吃多了,吃傷了胃,江芷小時候挺不懂事的,就像某朝的小皇帝問大臣,災民為什麽不吃肉要去啃光樹葉呢?,聽到媽媽說奶奶為什麽不能吃鹹菜後,還追着奶奶問:為什麽不吃肉呢,幹嘛要吃鹹菜呢,不吃鹹菜胃就會好好的。常婕君每每不說話,摸着江芷的頭慈祥的笑着,江芷總覺得自家奶奶的笑容裏藏着什麽東西,很吸引人。
等大了,再在吃臘肉壇子菜時,江芷飽了口福外也明白了老一輩對這類腌制過的食物複雜的感情了,這些東西都是那些缺衣少食的年代所有的“特産”,現在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