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鬧事

江澈飯飽思暖,“要是有個炕就好了。”

摸着冰涼地手,江芷哈着氣說:“我也想要。”

江湖從蓋被下面,摸索着握住游安的手,尤為期盼地說:“非常非常非常想要。”

“你們說的炕是東北那種用紅磚和水泥砌出來的炕?”江新國年輕時走過不少省份,對于炕,他略有所聞。

“那爸,你會盤嗎?”江澈眼睛亮亮的。

江新國攤手,問江芷:“我不會,小芷學這個的,應該會吧。”

江芷也攤手,外加搖頭:“我也不會,我沒學過怎麽弄個炕出來,不過我可以試試,多嘗試下,可能能摸索出來。但要是返煙和不熱我就沒辦法了。”

江哲之想了會才開口:“我以前有個戰友就是北方的,他家裏就有炕,說若是沒盤好,很費柴,但炕要不是涼的,要不就是熱得燙人,所以這不是個簡單的活,需要有師傅帶着修才行。”

“那怎麽辦啊?”江澈垂頭喪氣地問。

大家都沉默不言。

半響後,還是江哲之先開口,“炕我不會弄,但我們可以砌個大爐子,然後修個煙囪,把煙排到屋外,房間裏就暖和了。”

江新華拍着大腿說:“是啊,我怎麽沒想到這碼子事呢?太爺家就有個這樣的爐子,是陽春砌的,我現在就去找他請教。”說話間,他已經起身了,真是個行動派。

“我也去。”江新國也站了起來。

常婕君喊住他們,“你們就空手去啊?去地窖裏提一籃水果給太爺送過去,求人辦事還空手像樣嗎?”

“哎,媽,我們知道了。”江新國匆匆跑到地窖裏,拎了一籃沙糖桔上來。

江湖戀戀不舍地看着沙糖桔,“我還沒吃過呢。”

Advertisement

“啪”江新華一個巴掌扇到他頭上,聽似很響,落到頭上時卻很輕,“你個小兔崽子,手指都還是黃的,還說自己沒吃過。”

“我忘記了。”江湖死不認帳。

江新華的巴掌又要揚起,被江新國喊住:“大哥,我們快去吧,不然太爺要午睡了。”

“來了。”江新華應道,再指着江湖,惡狠狠地說:“你給我老實點,等我回來收拾你。”

待兩人走後,江湖松了一口氣。

沒過多久,江新華一個人回來了。

“老三怎麽沒和你一起回來,陽春怎麽說?”江哲之問。

江新華邊拍身上的雪水邊說:“陽春說很簡單,準備些石灰青磚黃泥就行。麻煩一點的就是用來做煙囪的鐵皮筒,需要去長福那定做,新國就是去長福家了。”

“哦,長福那小子手藝還不錯,找他準沒錯。”江哲之對孫長福印象不錯,那是個老實憨厚的漢子。

孫長福是孫長壽的弟弟,村裏的鐵匠,平時村民需要的農具和一些小鐵器都是他和大兒子孫青柱打出來的。他還有個小兒子叫孫青河,今年才19歲,高中畢業後未就去市裏打工,剛好今年過年也回來了,現在也被困在家裏,沒辦法外出務工。

江新國回來時是皺着眉頭的,常婕君關切地問:“怎麽了?難道有什麽難處?他不答應打?”

江新國搖頭,“媽,不是,他倒是很熱情,不顧機器開着,我一去就拉着我喝酒,還不許我回來,我這是好不容易逃回來的。”

“那你怎麽還皺着眉頭,一臉的不痛快。”江新華不解地問。

江新國嘆了口氣,說:“最近基本上是家家戶戶找他打煙囪,連野豬村都有幾戶特地趕過來找他,他備的鐵都用得差不多了,沒多少剩餘的。若是再要找他打,就需要自己帶鐵過去了。”

江新華一聽,大大咧咧地說:“這很簡單,我們自己拿鐵過去就行,反正家裏留下來的鋼筋鐵皮不少。”

“我不是愁這些,我是愁這樣下去怎麽得了,後天就是驚蟄,往年這時候都要準備春耕了,可現在外面還天寒地凍的,我和長福說到這,都很犯愁呢。”江新國眉頭皺得更厲害了。院子裏已經堆了幾個一層樓高的大雪堆了,未掃過雪的地方,一腳踩下去,都要陷到腰下面了。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急也急不來。”長時間下雪已經是件很煩心的事,常婕君一想到停雪後的融雪更煩。山上的雪已經很厚了,只要雪一融就容易引起泥石流。好在離山腳下有一段距離,而且地勢最低的地方是仙人湖,村裏地勢比較高,暫時沒多大危險性。也不知道這種鬼天氣什麽時候才能到頭,要是誤了春耕,糧食就成了大問題。糧食一缺,社會就安穩不起來。

“也只能這樣了,爸媽,我現在就送些鐵皮過去,早點打好煙囪,也好早點用上大爐子。”江新國是個不太怕冷的人,但這天氣太冷了,他這一半輩子都沒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裏呆過,這個溫度還是前些天電視裏報的,估計這幾天溫度更低了,估計要到零下二十來度了,他實在是有點抗不住了。

江哲之點頭,“你快去吧,快去快回,我讓梅花幫你把衣服放好,等你回來就可以洗澡了。”

“哎,爸,我知道了,我去去就來。”江新國從三樓上拖出一袋麻袋鐵皮,這些鐵皮還是砌廚房裏的煤火竈時買的,只用了三分之一,還剩下好多。

“我也跟你一起去吧。”江新華看弟弟拖得有點費勁,提議道。

江新國搖頭,“我一個人就行,你身上衣服只濕了一點點,烤烤就行了,別把兩個人的衣服都弄濕了。”

家裏到處挂着濕衣服,頭要是不小心撞上去了,痛得很。這衣服只要有一點點水,就會結成冰。江新華無奈地說:“那好吧,你路上小心點,別摔着了。”

江芷江澈從地窖裏翻了一塊門板上來,擡到江新國面前,“爸,你用門板拖着麻袋在雪地裏走吧,這樣不費勁。”

“知道了,你們快去烤火吧,爸就回來。”江新國笑得很欣慰,兩個小崽子也知道心疼爹了。

“哎,爸,你小心點。”江芷很想跟着他一起出去,把麻袋往空間裏一放,到了長福叔家附近放出來就行,多省事啊!可老爹連大伯都不讓跟着去,江芷幹脆提得沒提,不用問,他是一定不會同意自己出去的。

“知道了,你們就別婆媽了,才幾分鐘的路,弄得我好像要出遠門一樣。”門版上方有個小洞,以前是用來安門栓的地方,江新國穿了一根麻繩進去,扯了幾下,挺牢的。

最後跟着江新國出門的是小黑,它也不知道從哪野回來的。看到江新國要出門,連堂屋門都沒進,跟在江新國後面亂竄。江新國輕輕踢了它一腳,想趕它回去,它還不聽,圍着門板直打轉。江新國為了不耽誤時間,只好帶着它出門了。

“這小黑一點都不怕冷,天天在外面瞎逛,難道是談戀愛了?”江芷有點懷疑。

常婕君也有點懷疑,“我看它的毛也越長越油光發亮了,不是吃了好東西,就是有對像了。”

“奶奶,小黑它還小,怎麽可能找對像啊?”江澈第一個不相信。

“幾個月的狗都能發情,小黑怎麽就不能?和它同齡的都當狗爹狗媽了。”江芷很鄙視他這個沒常識的人。

李梅花慣做好事佬,又來打圓場,“好了,好了,你們別争了,誰陪我去後院喂豬啊?”後院裏還喂着一只母豬,二頭羊,因為天氣冷,李梅花也喂得勤,多吃點,也能增加點熱量。

“媽,我陪你去吧。”江芷第一個報名。

“我也去。”看到姐姐要去,江澈也要插一腳。

“好好,都去,來小澈你幫我提着泔桶,小芷你跟着就行。”李梅花笑着說。

“媽,怎麽她空手,我要提東西啊?”江澈一臉不滿,這不擺明欺負幼小嗎?

李梅花轉過頭,戳着他的頭說:“你是弟弟,要保護姐姐,當然要你提。”

江澈垮着臉說:“媽,我比她小哎,怎麽不是姐姐保護弟弟?”

做為勝利者,江芷探過頭,笑嘻嘻地說:“在咱們家,就是男子漢保護女人,除非你不是男人。”

“你…”江澈都要氣結了。

去的時候吵了一路,往回走的時候又鬧了一氣,總之就沒一個消停的時候。李梅花頭疼得很,真不應該帶他們倆一起來了。真是兩個冤家,不在一起又互相想着念着,在一起了沒三分鐘就狗咬狗。

孫長福的速度很快,第二天就把煙囪打好了,江新華又去把陽春請來,花了一天時間,終于把竈打好了。煙囪比較長,和爐子形成一個直角。江新國把窗戶最上面的玻璃卸掉,把煙囪架在上面,伸了出去,煙囪四周再細細地封上,以免風從縫隙裏吹進來。

這個爐子砌得成本很低,爐子外面的鐵圈和鐵桶是找孫長福買的,花了一點小錢。內膽是用青磚和黃泥加石灰糊成的,爐膛內還抹了一層耐火粉,青磚是拆老屋留下來的,不要錢。耐火粉是之前剩下來的,也不用花錢。

江澈開始還很疑惑,為什麽不用水泥砌呢,結果被江芷教訓了一頓。水泥不經燒,若爐子裏用水泥砌,會裂開和炸膛的。

大爐子砌好後,江家終于過上了溫暖貓“春”的舒服日子,要是不要出去掃雪,那會是更舒服的。

大爐子四周是一塊圓形的厚鐵板,中間是空的,剛好露出爐口,還配了一個蓋子。不要燒水溫菜時,可以蓋上。只要有小火,鐵板上面都是溫溫熱的,趴在上面打盹非常舒服。

江芷愛在爐膛裏煨紅薯吃。選一些小個子的紅薯,洗幹淨,扔到爐膛和鐵蓋中間,時不時去翻一翻。等紅薯煨軟有香味散發出來時,就可以吃了。

江家的紅薯上次都做成紅薯幹了,這些紅薯是從劉秀蘭娘家拿過來的,裏面都是紅心的,看着蔫幹蔫幹的,這是因為風幹過的原因,紅薯裏的澱粉化成了糖份,所以特別甜。

小紅薯經爐火煨軟後,輕輕吹掉爐灰,小心地扒開外面一層焦皮,咬上一口,外焦裏嫩,軟糯香甜,真是太好吃了,江芷一次性能吃上2,3個。要不是常婕君說紅薯吃多了燒心,愛放屁,江芷真想拿煨紅薯當飯吃。

有了大爐子後,兩老的房間裏也不用蓄電池了。晚上把房門打開,堂屋裏大爐子半敞開燒,一樓的2個卧室裏也有熱氣,起夜時也不冷了。只是比較耗煤球,半夜還要換一次煤球才行,一整天下來,光是煤球就要用掉6,7個。

本來是那邊也要砌大爐子的,被劉秀蘭攔住了,說是反正呆的少,不用浪費。但看着砌下來的成本也低,晚上睡覺也暖和,她不由心動,催着江新華和江新國兩人動手,又砌了個爐子。這爐子砌起來很簡單,江新華兩兄弟經手一次後就會砌了,不用再麻煩陽春了。上次請陽春過來幫忙,走得時候常婕君給他包了個紅包,還送了一籃羊肉和水果,那一天江太爺的飯菜也是江芷和江澈送過去的。所以現在能不麻煩陽春就不麻煩,自己弄省事也省東西。

那邊也砌上爐子後,劉秀蘭讓江湖游安兩人也搬到了樓下。樓下暖和,再說單她和江新華燒個大爐子,太浪費了。江芷家一樓弄了間種菜的屋子後,已經沒有多餘的房間了,她和江澈只好繼續住在樓上。江湖其實更想住在樓上,在樓上冷是冷,但他還能摟着游安入睡,時不時偷個香,辦辦事。搬到樓下來後,做什麽都畏手畏腳,不敢放肆。

劉秀蘭和江芷說過,讓她和江澈搬到隔壁去睡,隔壁本來就比這邊多幾間房間,所以一樓還有剩餘的房間。江芷想着搬過去就不能進空間幹活了,只好拒絕。江澈是覺得過去睡,很不自在,也沒答應過去睡。

劉秀蘭很是失落,覺得侄子侄女有點見外。江芷江澈兩人扮鬼臉扮小醜自揭糗事,哄了大伯母好久,終于把她逗得破涕為笑。

幾天之後,村裏大部分人家都用上了大爐子,一個個都窩在家裏,守着老婆孩子過日子。好在村裏不缺糧食,也不缺柴火,只是煤球有點緊缺。

江家煤球也告急了,剩餘的煤球按保守估計只能燒一個來星期了。沒辦法,顧不上外面下雪,江新華騰出一件房間,準備在屋裏做煤球。

家裏本來就有一套做煤球的模具,江芷又從空間裏拿了一套出來,放到地窖裏,再讓江新國裝做本來就有,拿了出來。有了兩套模具,家裏人手又足,做起煤球來很快。

做煤球其實挺簡單的,把煤炭和黃土按10比1的比例加水攪拌好,提着模具壓下去。模具上下能活動的,裏面有根軸,下面焊着幾根小圓柱,幾孔煤球就有幾根圓鋼柱。把模具裏壓嚴實攪拌好的煤炭後,提着軸往下面壓,一個完整的煤球就出現了。看似簡單,其實壓得時候很需要手勁,時間長了,手會酸痛不已。

為避免煤球把房間裏搞髒,江新華在房間裏鋪了一層報紙,做出來的煤球一個個放在報紙上,排得整整齊齊,非常壯觀。

因為氣溫低,做好的煤球不容易幹,劉秀蘭還弄了個小火爐進去,不間斷地燒着。煤球幹得是快一些,但還是不景氣。到最後,李梅花只好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用的煤球放到大爐子烘着,等早上醒來時,煤球也幹了。這樣雖然麻煩了一點,但至少有煤球用,不至于斷火。

村裏人都愛學樣,雖然天氣不好,大家走動的少了。但一個個都窩在家裏,沒事幹,最喜歡村裏的八卦。只要有一戶知道江哲之家在做煤球後,全村都知道了。上次種菜也是,現在村裏家家戶戶騰出個地方,都自己在屋裏種菜吃了。

短短幾天時間,就有幾戶人家冒着大雪上門借煤球模具,懶一點的就直接借煤球。這當然是有借無還,就算江家人說這煤球還是濕的,還不能用,他們也不在乎,說挑回去烘一烘就行了。常婕君沒辦法,也不願為了幾個煤球傷了和氣,只好“借”給他們。

人都是貪婪的生物,嘗到了甜頭,從最開始的借一兩個,到最後變成借十個,二十個,一擔……看着孫女因不停壓模具,壓到手酸痛,胳膊都擡不起來,常婕君終于怒了,把一而再,再而三來“借”煤球的人全趕了出去。

有厲害的村婦和常婕君對着幹,手指都要指到常婕君臉上來了,村裏的習俗是女人間的矛盾男人最好旁觀。李梅花為了護着婆婆,推了村婦一把。兩個村婦順勢倒在雪地上,嘴裏嚷嚷說江新華家欺負人。

常婕君也不含糊,見這兩人一倒,她也扶着頭,“啊”了幾聲就往後面倒。當然啦,她倒的方向有江新國頂着,身子剛一軟,江新國就接住她,大喊:“媽,媽……”

劉秀蘭和李梅花也沖來上來,圍着婆婆直喊。一個嚷着去找藥,一個手忙腳亂的去搬椅子,堂屋一團亂,沒有理會在雪地裏打滾的兩人。

江澈江湖想沖上前去打人,被江芷拉住,在他們耳邊悄悄說了一句。然後三人齊奔到常婕君身邊,随便抓一個人,“撕心裂肺”地哭,嘴裏還喊着:奶奶,奶奶,你怎麽了?奶奶,你怎麽了?有哪不舒服快告訴我啊……”

游安也很機靈,江芷一個眼色,他偷偷溜出去找村長。

村長來的時候,看到有人在雪地裏打滾,江家幾個孩子圍着老嫂子大哭;新華和新國也圍在邊上直打轉,口裏喊着:媽,媽,你別吓我,你哪痛,是不是心口痛啊?我…我去給你找藥;江哲之則一言不發,立在常婕君身後當木頭。

江有柱對着雪地裏撒潑的幾人大吼,“孫牛家的,大山家的你們在這裏做什麽?”

江大山的老婆牛荷香眼淚鼻涕齊流,眼淚流到一半,結冰了,凍在頭發稍,顯得格外滑稽可笑,“村…村長…她…她們欺負我們,我…和桃花…就…就來借幾個煤球,結果被她們推到雪地裏。”實在是太冷了,她裏衣都快濕透了,凍得直打哆嗦,說話都有點說不清,多說了幾句才連續起來。

劉桃花也跟着大哭,口口聲聲說着是江家欺負人。

常婕君也不反駁,只是眉頭皺得更深,時不時拍拍胸膛,好像痛得更厲害了。

江芷幾人由大哭轉為小泣,時不時哽咽一聲。聽了牛荷香的話,只是多哽咽了幾聲,喊奶奶都喊出了顫抖音。

江有柱當了幾十年的村長,村裏人他都熟悉得很,不用問這事一定是打滾的兩人鬧出來的。他沒理會哭訴地兩人,直接問江哲之:“江老哥,這是怎麽一回事,麻煩你和我說一說。”

劉桃花一聽,就炸毛:“村長,你是要幫他們家是不是?”

“閉嘴!”江有柱厲聲喊道。

劉桃花立馬吓得不敢作聲,自家丈夫和兒子是怎麽進去的,她還是有所曉得的。

江哲之也不添油加醋,把事情一五一十都說了出來。

江哲之說完後,江有柱轉過頭問劉桃花,“江老哥說的可對?”

“對…”村長的眼神很有壓迫感,劉桃花有點害怕。

江有柱瞬間暴起,“你們還是人嗎?你們少煤球燒,別人家就不少?還一而再,再而三的來借,你們這哪是借,分明是搶。”

牛荷香争辯道:“我們哪裏是搶,他們家就是小氣,借幾個煤球都不願意,還打人,村長你可要公道啊!”

她剛一說完,常婕君費力地睜開眼睛,氣若游絲般說道:“有柱啊,今天的事我也不想多說了,你讓她們走吧。還有,煤球我家一個也不借了,麻煩有柱你和村裏人說一聲,我實在是怕了,借不起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