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顧家往事

大婚當日,全城百姓都湧上街頭,希望一睹永安王世子和北楚安陽郡主真容,而整座陵城更是以紅綢裝點,從永安王府到皇宮的路上紅錦鋪地、花飄滿天、明燈盞盞,十六人擡的轎攆以輕紗遮擋,從外面可以隐隐約約看到裏面并肩而坐的兩位新人。

禮樂聲一路長行,嘹亮而又厚重的樂聲在此刻有如錦上添花,為婚禮添上一份神聖的光彩。而陵城的百姓更是一路随轎攆而行,南越雖然重階層等級,但是皇室大婚一般都會選擇免除百姓行禮之責,取普天同慶之意。

熙熙攘攘的人群裏,一些人相視片刻,而後随着人流繼續往前。

轎攆一直擡到了皇宮門口,而後新人需要下來,相攜一起穿過重重宮門而後進入正殿,拜見帝後。這整個程序極為繁瑣而又冗長,但是按照計劃,這個時候溫庭和安陽卻是應該做好準備了,可是奇怪地,兩人直到挽着手一直到了正殿,都還是沒有動靜。

溫庭有些奇怪,按理來說不應該如此才對,可是這個時候還是沒有動靜,簡直有些太奇怪了,他很清楚,這幾天永安王很不安分。

南越皇室子弟娶了正妃後,就要脫離本家自立門府,皇帝會賞賜府邸及一些財物,但是大部分財産還是由本家出,相當于分家産。分家産這種事在皇家是極為複雜的,說白了就是将你明裏暗裏的勢力財富都打探個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之前的永安王世子至今都沒有娶正妃,只有幾個妾室,連側妃都不曾有。

那麽在這種情勢下,永安王肯定不會平靜,另外永安王謀逆之心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了,那麽北楚郡主突然和親,還帶來了這麽多兵馬,只要永安王不蠢,那麽定然會想到南越應當是想與北楚聯手。

所謂先發制人,這種情況下以永安王果斷狠絕的性子必定會先發難。可是……

溫庭挽着同樣不得其解的安陽一起踏上長階,天色已經完全暗下來了,但是在周圍無數宮燈的照耀下,整個皇宮亮如白晝。

唱禮官看着首位的皇帝那陰沉沉的臉,身上冷汗直冒,這爺又是怎麽了?前兩日還在迫不及待地希望世子和郡主的婚事快點辦完,現在辦着了又一副這麽的神色,真是讓人捉摸不清……

戰戰兢兢的唱禮官只好一邊掉冷汗,一邊盡量不出錯地唱禮。南越皇室新人跪拜有四,一拜天地,二拜君王,三拜高堂,然後最後是夫妻對拜。

溫庭和安陽已經盡量放慢動作了,但是直到唱禮官唱出新人對拜的時候,宮外依舊沒有任何動靜,溫庭和安陽兩人都是直直地看着對方,不知該拜還是不該拜。

而殿內的文武大臣,除了幾個皇帝的心腹大概知道這大婚背後之事,其餘人皆是一頭霧水,不知這永安王世子和安陽郡主究竟是為何不拜。而更加奇怪的是,今日永安王府親眷竟是無一人到場……

溫庭安陽兩人遲遲不拜,殿內的大臣們已經開始小聲議論,而首位的南越皇帝臉色更差了,清咳兩聲,正要說話,宮外卻傳來一陣巨響,頓時,溫庭和安陽激動地站起身,安陽更是直接将頭上戴着的珠簾冠摘下扔在一旁。

而首位的皇帝也是終于露出笑意,從龍椅之上起身,直直地朝大殿門口走去。殿內的大臣不知所措,但是依然跟在皇帝身後,往門口走,有幾個心思活絡的則退至人群邊緣,做好了随時跑路的準備。

行至門口,因為皇宮是整個陵城最高的地方,這正殿又是建在高臺之上,因此衆人很容易就看見了宮外那黑壓壓一片的景象,不僅街上都是人,街邊的店鋪民舍裏也源源不斷地湧出大批大批的人。

而從城外不斷有身穿甲胄的士兵手持銀槍或是刀劍加入戰鬥,與街上穿着普通布衣或是皇城衛兵服飾的人兵刃相接,而奇怪的是街上完全沒有受到驚吓的百姓,整場戰鬥沒有厮殺聲、沒有號角聲,只有兵刃相接時發出的清脆聲,熱血而又詭異。

至此,大殿內的其他官員這才明白,所謂的大婚不過是一場局罷了,世子大婚分家産,這本來應該大婚之前就辦好的,但是此次因為時間緊促推遲。

永安王這段時間不管是拼一把,賭北楚所借兵力并不多,抑或是不賭,到時候皇上以分家産為由掌控了整個永安王府,不論何種情況,最後得利的都是皇上,或者說北楚皇帝。

一殿的人站在高臺之上,俯瞰着整個皇城大街上的拼鬥,溫庭和安陽都有些緊張,而南越皇帝卻是絲毫感情都不露,似乎一點也不擔心自己會輸。

而事實也的确如南越皇帝所料,雖然街上扮成普通百姓的北楚将士沒有甲胄護身,但是各個都是精兵,對上永安王訓練的私軍,勝算還是挺大的,局勢也開始一邊倒。

溫庭也由一開心的擔心而後放松下來,而就在他松了口氣時,卻見夜色中一道黑影不斷掠過屋頂,踩着屋檐便向這邊過來了。

離得近了,殿內的其他人也都看見了,皇帝立刻叫了自己的近身侍衛,擋在自己身前,對方只有一人,即使武功再高應當也是擋不住一整支禁軍侍衛隊。

顧越汝本想看着溫庭大婚後便尋個機會殺了永安王,原本想要将整個永安王府都毀掉的想法也在得知溫庭是永安王世子後放棄了,冤有頭債有主,當年是陌清钰犯下的錯,那麽就由他來承擔這份罪孽。

可是本來在一處高閣看着溫庭和安陽郡主的轎攆走過,顧越汝正要離開,卻異變陡生,從街上的鋪子屋舍之中不斷湧出人來,永安王府的私軍也從城外湧進城中,逢人便殺。

擔心溫庭成婚不過是南越皇帝設的局中局,顧越汝急忙趕往宮中,生怕自己晚了一步溫庭就要出事。

離得近了,顧越汝這才發現整個高殿的文武大臣還有兩位新人都站在門口,而溫庭看着突然出現的師兄,有些疑惑和擔心,疑惑師兄這個時候來皇宮是做什麽,擔心師兄和永安王是一夥的……

就在溫庭想着應該怎麽開口用什麽語氣說話時,顧越汝已經快步上前一把将他抱進了自己懷裏,“小庭?”

本來要說什麽的溫庭頓時止住話頭,不好意思地紅了臉,這在場的官員侍衛都上百了,而自家師兄居然就這樣抱住自己,還真是有些難為情,不過師兄這樣應該算是在擔心自

旁邊的安陽一臉促狹地看着溫庭,南越皇帝也反應過來,溫庭是認識這人的,于是擺手讓持劍上前的侍衛退後。

沒得到回答的顧越汝幹脆拉開溫庭,看着滿臉羞紅的溫庭,直接上手自己檢查,見溫庭的确沒有受傷後,顧越汝這才松了一口氣。

而溫庭也總算從那種詭異的心情中平複過來,看着這樣的師兄有些無措,似乎想說什麽又不知道應該說什麽。

顧越汝看着自家無措的小師弟,輕嘆了口氣,而後跟安陽也或者是南越皇帝說了句:“我先将人帶走了。”然後攬着有些震驚的溫庭就掠過重重屋宇離開了。

直到顧越汝将溫庭帶到一處高閣将他放下來,溫庭才反應過來,顧越汝帶他到的樓閣名曰觀星閣,是陵城最高的一處的樓閣,平時不輕易對外開放,據說是南越的國師夜觀天象的所在,所以平時都有皇家衛兵駐守于樓閣之下,只是現今卻是無人看守了,兩人這才得以上了觀星閣。

溫庭看着顧越汝平靜的面容,再回想起剛剛在正殿門口一臉擔憂神色的師兄,突然覺得自己又有些不懂了,“為什麽?”為什麽要那麽擔心他?為什麽在他“大婚”之日又将他帶走?為什麽現在又什麽都沒有發生一般看着他?為什麽……

顧越汝看着小師弟眼睛裏隐藏的希冀與悲傷,再也不顧其他了,攬着那人的腰直接吻上去,如果這人這麽不安的心緒都是因為自己,那麽就讓他來慢慢地讓他安心……

溫庭怔愣了好久才反應過來,而後小心翼翼地回應着這個讓他放在心上許久的人,顧越汝感覺到小師弟回應了自己,心裏激動卻無法表達,只能讓這個原本柔軟無比的吻頓時變得激烈異常,好像這樣彼此就能知道對方心中所想。

好不容易結束,兩人相互擁着,彼此都有些氣喘籲籲,溫庭更是喘得厲害,臉頰都憋得通紅,眼睛裏還有些許淚光。顧越汝看得心裏冒火,狠狠地又在他唇上親了一下,這才擁着溫庭在閣中桌椅上坐了下來。

溫庭坐在顧越汝腿上,抱着他的脖頸趴在他肩上,唇角上揚,今晚的月色似乎格外好看……

顧越汝一手輕撫溫庭瘦弱的肩背,眼裏滿是笑意,不過……該說的該問的還是不能免了的。

“你來南越是為何?”顧越汝在溫庭耳邊輕聲道。

溫庭身體僵硬了一瞬,而後又放松下來,開始從師父在藥王谷的叮囑說起,一直說到這次的假婚禮。

聽完溫庭說的一切,顧越汝這才覺得自己之前錯得有些離譜,自己懷中這人雖然是自己的小師弟,但是他也是北楚有名的小神醫,他武藝一般,但是用藥用毒都出神入化,智謀計略也絲毫不在自己之下,他是一個可以和自己比肩的人,而不是只能在自己背後謀求安穩的“弱者”。

“對不起,小庭。”顧越汝輕聲說道,語氣輕緩,卻落地有聲,溫庭愣了一會兒,而後有些反應過來,又有些不确定,因此問道:“為什麽?”

顧越汝卻是沒有說為什麽,而是給溫庭講了很長的一段往事……

二十年前,北楚剛與北方大月國拼死一戰,雖然最後贏了,但是國庫虧損,民不聊生,整個國家都呈現出頹敗之勢。無奈之下,先帝明德帝下令廣開商館、勸課農桑,雙管齊下,以期早日使國家富強起來。

一時之間,商人不再是最卑微的社會底層人士,不僅坐擁金銀財寶,地方首富甚至可以得到皇帝禦賜的金牌匾,因此全國上下經商之人大增。經此一事,北楚對于周邊各國皆開放通商口岸,專門開辟物資集散市場。

當時江南一帶的首富為蘇城顧家,顧家幾代經商,鮮有子弟入朝為官,幾乎世世代代都是商人,幾代經營下來,已然是江南首富。

而當時的顧家家主顧沂南更是歷代顧家家主中最翹楚的一個,利用當時的政局形式,将顧家的生意急速地擴展到了周邊好幾個國家,當時連北楚的市井小兒都知道“顧家兒郎不上堂,生意做到南北洋”。

據說當時的顧家光一家的財富,抵得上當時整個國家,可謂真正是富可敵國。然而不知是顧家盛極必衰,還是偌大家業被勢力強大的人所惦記,顧家一夜之間全門上下三百餘口人皆被屠戮殆盡,顧家慘遭滅門一事震驚全國,皇帝也專門派了人前去探查,然而終究無果。

溫庭以前也聽過這件事,但是當時他以為是皇帝做的,畢竟一個富可敵國的家族不入仕,意味着難以拿捏,那麽這樣的家族一旦被外族勾結,那麽對于北楚而言必定是滅國之災。

當時阖國上下對于顧家一事乃皇帝所為的猜測并不少,并且很多商人也是因為此事不敢太出風頭,對于自家財力往往自己人才知道,外人只知三四分,江南之地的商賈更是財不露富,有的商人甚至出門穿着最為普通的布衣。

然而顧家一事最後的真兇始終沒有歸案,不是因為是北楚皇家所為,因此才不能被查出來,而是因為當時真正滅了顧家一門的另有其人,并且此人不是為了顧家財大,而是因為一塊傳家玉佩。

卻原來顧家先祖即為前朝末朝丞相顧問清,前朝皇帝臨終之時所托三人之一,顧問清接受先帝所托後就連夜帶着家中老小離開家鄉,到了江南一帶,另立家門,龍訣玉佩也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傳了下來。

而因為要找尋皇室後人,并且傾力輔佐,顧問清制定家訓,顧家兒郎不上堂、女子不入宮,世代經商積攢錢財。每一任家主都知道那個秘密,而最終再次傳下去。

顧沂南自小聰慧,不喜家中約束,從小就喜歡在外混跡,年輕之時曾經遇到一位名叫莫清的知己,兩人喝酒吃肉暢游江湖,好不痛快,甚至最後結為拜把子的兄弟。

但是顧沂南卻不知道正是自己的這位好兄弟,在偶然一次醉酒後知曉了龍訣玉佩的秘密,竟然為了那甚至不知真假的前朝皇陵便算計于他。

顧家一時傾滅,而幕後推手卻拿着玉佩消失在了北楚,年幼的顧家家主之子因為調皮,躲在後院一個小巧的假山石洞中想要讓父母着急一會兒,卻不曾想逃過一劫,成為顧家唯一的活口。

作者有話要說:

兩天沒更了,終于更新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