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消息
永熙元年春,高昶進入邺城,以邺城為中心,開始了在河北地區縱橫開合,轉戰征伐的進程。速度快的驚人,永熙元年夏,半個河北已經被他收入掌中,河北境內的軍事割據力量已經基本肅清,接下來就是在大面積的戰後地區進行恢複生産,屯田養兵,招納流民,歸撫四方百姓。這個時期的魏帝國遍地都是征伐和殺戮,破壞和掠奪,卻極少有實權者把精力拿來撫恤百姓。高桓在洛陽立了幼帝登位,四方諸侯見勢也紛紛起兵。
魏帝國毀滅前的最後一刻,所有手中有兵有權有地盤的大人物,都想方設法的從這場亂局中分一杯羹。高桓所在的洛陽只在數月之間就成為了衆矢之的,國中有賊,天下共除之,諸侯聯合成軍向洛陽進軍,打着救護皇帝的旗號讨伐高桓。
然而由于內讧嚴重,諸侯們各自也都心存異圖,這場讨伐如高昶預料的一樣還是失敗了,高桓打敗了各路諸侯,洛陽城卻被這場持續了半年的戰争摧毀殆盡,成了一座廢城。以洛陽為中心的向四面八方輻射的廣大區域,大大小小的紛争還在繼續,從永熙元年開始,百姓們已經開始紛紛逃難,到永熙元年下,整個中原地區已經白骨遍地,荒蕪一片了。百姓們逃難的方向,一個是往西,或出關,或入蜀,一個是往江南荊楚一帶,再就是往東向河北。高昶此時任邺城令,冀州刺史,都督幽冀二州諸軍事,他在河北大量的接納中原逃亡而來的流民百姓,安排他們居住落戶,并将因為戰争而荒蕪的土地分給他們,給他們借貸種子農具,讓他們開墾播種。這種具體的工作,當初他任虞城令已經很熟練了,很快步入正軌。
虞城的劉氏家族由劉绮帶領着,兩千多人的隊伍也不遠千裏來到河北,劉弨幾年不見,已經長成了個大小夥子。高昶跟他們有舊交情,立刻安排了他們族人住下,這日大擺宴酒招待。元明姝這時候身體已經好了些,便出來筵席上替他待客。
高昶出身底層,如今任冀州刺史又是憑借高桓的權力,投靠高桓,雖然他這些年政聲很好,很有美名,百姓們紛紛慕名來依附,但是很多士人卻是頗有言辭的,暗地裏甚至嘲諷他。所以願意來投靠他的士人或者有名聲的名流卻是不多。而元明姝是元氏的公主,在士林中名聲一向又很好,她舊日交游頗多,又會砸錢又會交結,很得那些才士們的吹捧贊賞,慕她美貌者有之,慕她名氣者有之,慕她錢多性豪的更有之。高昶在這一面始終打不開局面,元明姝便寫信招攬自己曾經交識過的一些朋友,讓他們來邺城,在高昶府下任職。兩個月後,有個叫許循的年輕人來了邺城,同往的還有兩個叫劉允,阮偮的年輕人,元明姝十分高興,許循是她認識的一個舊友,出身自扶央大名鼎鼎的許氏,不說許循才能出衆,光這個名字都是金子的。至于劉允阮偮也都是知名的一些青年子輩。元明姝得到消息,親自去半道接他們的馬車,接到城中殷勤款待,談論許久,許循等留下來,元明姝将他們推薦介紹給高昶。
她對許循等人尤其熱情殷勤,又讓高昶擺起身份,目的既是為了延攬人才,同時也是為的放低自己,把高昶往上擡,從而讓人尊敬他。
高昶也是詢問談論之後,留下了許循等人。
許循,劉阮等人留在邺城之後,跟高昶熟識了,見到如今河北的狀況,對高昶也是使勁的捧使勁的稱贊,他們都是真正的名士,一句誇贊可比什麽都值錢。自此之後,願意來邺城任職的青年才俊就開始多了起來,一時珠玉琳琅,人才荟萃,四方亂成了一鍋粥,只有河北這裏已經開始有了安定恢複的跡象,同年秋,糧食豐收,各郡縣上下皆上書報慶賀。而高昶則相應的聲勢愈盛。
高桓打敗了四方諸侯,于同年秋遷都太原,也就是他根據地所在的并州,說是遷都,其實也可以叫做狼狽逃竄。原本同他同心協力共同打擊元氏的劉崧因為和他鬧起了不合,兩人實力相當各不相讓,劉崧手裏也握重兵,擁有實權,高桓為了避免和他兩敗俱傷,聽從部将的建議返回并州,算是退讓了一步。這一步退讓的高桓心頭吐血,回并州的路途中都氣的重病,險些身亡。
回到并州過了半年,他才漸漸振作起來。
宮室建成之後的兩個月,四月十八日,十九歲的廣平王元脩于并州登基,尊帝位,仍然延續魏帝國舊統。然而明眼人都知道,魏帝國還在,卻已經換了姓高了,原來的元灏手中還有權力,還能和高桓你死我活相博,如今的元脩卻是個完完全全的傀儡。登基前夕,高昶上表稱賀,高桓招他入朝,高昶以河北戰事未息為由,拒絕了入朝。高桓又讓他領兵去攻打豫州劉崧,高昶考慮到邺城局勢剛穩,百廢待興,不宜出兵,也拒絕了沒去。正如高時芳所言,他一到河北就成了魚入大海,鳥入青天,再不肯聽高桓的節制了。而高桓也奈何他不得。
在洛陽,劉崧扶持了另一個元氏皇嗣登位。不過如今的洛陽已經失去了號令天下的資格,洛陽的那位天子,所能號令也也僅僅只有洛陽周邊兩三百裏的地盤。承元元年到天末元年的國號也相當混亂,高桓并州那邊一年換一個年號,洛陽的那個朝廷又用另一個年號,整個都是亂七八糟。
天末二年,劉崧被殺,洛陽一時又陷入動亂,這時候高昶經過四年的休養生息,已經積攢了足夠的實力,可以說是兵強馬壯,他趁亂帶兵進了洛陽,俘虜了僞帝,然後邀請高桓迎帝回洛陽。
這一年,高昶27歲。
真正是英俊強幹,風華正茂,他二十七歲的時候差不多已經走到人生的頂峰了,多少英雄戎馬一生,到七十歲都不見得能有這樣的功業。
上天對他有多殘忍,就對他有多眷顧。
Advertisement
元明姝對着鏡子,用把烏檀木的小梳一下一下梳理着自己綢緞般漆黑的長發,她這麽梳了一早上了,還在梳,高昶難得的沒有早起,就側身卧着,以手托腮饒有興致的打量她。元明姝在鏡中同他目光對視了,不由展顏一笑。
她這一笑,就勾的高昶心思發癢。二十九歲的元明姝正是她最美的年紀,渾身散發着豔麗明媚的色澤還有成熟迷人的韻味,對高昶來說,現在的元明姝比少女的元明姝更能刺激他的欲望。他是喜歡年長一點的女子的,對小姑娘則不感興趣。
想起昨天晚上,高昶情不自禁心中一動,胯下也有點發硬。元明姝笑完,站起身回到床前,絲裙帶起細細的風,她往床邊坐下,拿起高昶一只手,道:“嗳,我問你,我母親有消息了沒有?”
洛陽變故之後,元明姝就在到處打聽她母親的消息。其實她是不想回洛陽的,可是得知她母親和元灏還活着,她便也跟了高昶過來,想看他們。元灏被廢,起初被高桓囚禁在洛陽城中永寧寺,後來高桓撤去并州,又将他帶去了并州,而梁太後的事情,高昶是知道的,卻不敢告訴她。
元明姝催的緊,見到他都要問幾句,高昶聽到這話就一陣不自在,含糊其辭道:“我在讓人打聽,可是還沒有什麽音訊,過些日子再看吧。”
他這态度讓元明姝有些不高興。本來她也不愛生氣的,可是這樣小的一件事情,高昶如今又不是當初那樣沒能力,卻三天兩頭的敷衍她,元明姝心情好好的,突然有點煩躁:“你老說過些日子過些日子,你到底有沒有在做這件事啊?多大的事情,有那麽難嗎?算了,我自己去寺裏找人問。”
高昶拉住她勸道:“你這麽大火氣做什麽,當初也沒見你急,現在倒整天急起來了。”
他這話戳了元明姝痛腳。
元明姝當初跟高昶幾乎是逃離洛陽,完全是只顧着逃命,什麽也管不得,加上她那一陣嚴重抑郁,又生病,心中生過一種很自私的想法。事後等情緒過去,精神恢複過來,就忍不住有些難受,她覺得自己有些過分的無情和自私了,盡管她能為自己找到許多借口,然而良心那關過不去,她對母親或者兄嫂充滿了愧疚。前不久得知了徐陵的死訊,她沒掉淚,卻是一整天沒說話。而後一直精神有些不好,雖然仍然笑笑的,但情緒明顯躁了,時不時提起家人的事就容易激動。
高昶那話并無他意,只是想把話題帶過去,然而元明姝聽在耳朵裏,卻是很不舒服的感覺到高昶在說她當初只顧自己跑,現在才來着急家人。簡直有點嘲諷了,元明姝頓時憋的一陣胸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