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全都出局
長公主作為欽差, 奉旨前往五百裏外的江州赈災平亂,啓程的那日,幾乎所有的皇子皇女, 宗親閣臣都來送行, 場面浩大得很。
比起從前三次出嫁來, 可是強得多了。
長公主帶了兩萬大軍,兩千石的糧草, 以及可以便宜從附近州縣糧庫裏調糧的旨意, 浩浩蕩蕩, 前往江州。
這一去就是七十九天。
一路上的事, 真可以說得上一波三折, 驚心動魄。
比如說将近江州路過雲縣的時候,有流民寇聽說了長公主帶着糧草, 就派人混入縣衙,趁着縣令忙着招待長公主一行,在廚房的水裏下了毒,長公主及其親衛差點就命喪雲縣, 若不是長公主身邊正好跟着精通醫藥的大夫,那可真是不堪設想。
又比如說到了江州鄰縣開縣的時候,長公主持奉旨開倉取糧,當地縣令卻推三阻四, 各種找理由,等到長公主惱了,命人拿下縣令, 強硬開了官倉,卻發現倉庫中只有些發黴的陳糧,大半新糧都無影無蹤……後來一查發現是縣令夥同糧商,将官糧偷賣出了高價,發了大財,原本還打算等災年過去,糧價賤的時候才補上,這樣他們正是空手套白狼……當然結局令人舒适,縣令連同不法糧商,直接被長公主祭了尚方寶劍,其家産和糧食,都被充公。
還有到了江州,長公主發放救濟糧,卻有當地豪紳,派家仆冒充災民重複領糧,并且趁着天災,掠賣人口,侵吞土地……甚至還想讓長公主染上瘟疫,讓細作婆子趁着在府衙幹活的時候,将死人身上的破布條子,藏在長公主的卧房裏……
更危險的時刻,還屬號稱三萬多流寇軍圍困江州那次。
當然了,流寇軍沒想到的是,不但長公主這個女流之輩半點也不怵守城作戰,就是他們的後方,有一支奇兵突襲而來,将他們打了個片甲不留。
以上種種,實在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幸好長公主自有天佑,遇難呈祥,順利将一團亂麻的局面給理得清清白白,災民得以安置,當地官場風氣也為之一新,官員們都兢兢業業,老實做事。
待長公主五更返程時,沿途十裏,都是聞訊前來跪地相送的平民百姓。
一番勉勵惜別,車隊還是繼續前行。
這裏的事情了了,京裏可是正大戲連臺,喧鬧紛紛呢。
待到行出二十裏,又有一位将軍,領着數百親兵,在路邊為王瑛送行。
這位将軍身材粗壯,其貌不揚,塌鼻圓眼闊口,焦黃的皮膚,咧嘴一笑,露出兩行大白牙……再看身形,卻是位女将軍。
沒錯,這位正是新朝唯一的女将軍孫钏。
孫将軍身為總兵,鎮守的駐地離這邊少說還有一百多裏地,這次提前得了消息,領兵來助,讓王瑛的平亂大計更加順暢。
“長公主殿下,恕末将不能遠送了……這一車,是末将準備的土儀,還請殿下笑納!”
女将軍并不多說,拱拱手送上一車東西。
長公主點點頭,道了謝,同女将軍告辭作別。
等回到自己的馬車裏,卻瞧見車裏多了一個小家夥。
“殿下,是我,齊天寨的越郎呀!”
小家夥跟兩年前見面時比,個頭蹿了一頭,模樣卻沒大變化,還是粉妝玉琢,比女孩子還漂亮。
看到長公主進來,馬上露齒一笑,歡喜裏透着絲腼腆。
王瑛朝小家夥伸出胳膊,小家夥眼神一亮,一把就撲到了王瑛的懷裏。
“……殿下,這兩年,你可好嗎?我跟着您去京城,真的可以嗎?”
小家夥已經七歲了,小臉上還有未褪去的嬰兒肥,抱在懷裏,似乎還有點奶香味。
再過兩年,孩子大了,這樣親近,都不合适了呢!
王瑛閉了閉眼,再睜開時,滿眼都是慈愛的笑意。
“自然是可以的。”
等了這麽多年,她也終于能把自己的親兒子帶在身邊了。
這也要感謝京城裏老王家那些皇子皇孫們,她不在京城,鬥得你死我活,慘烈陰損,基本都是廢柴了。
而她這一路上,下毒,暗殺見了不知道多少,少數是當地官賊勾結作死,多數就是老二和老四的手筆了。
但她這邊的,只能算是小菜。
老大老二老四之間的相恨相殺,才叫狗血淋漓。
就在她離京一月的時候,大皇子府的王美人生下了兒子。
大皇子府為新出生的小皇孫辦了隆重的洗三。
二皇子,四皇子,以及幾位公主一家都上了門。
四皇子妃不知道怎麽地,在酒宴上喝多了,五迷三道地,不知怎地闖進了初生的小皇孫的屋子,等到大皇子府裏的侍女和奶娘發現的時候,發現小皇孫口鼻冒血,已然夭亡了!
四皇子妃卻還大剌剌地躺在邊上!
這下子真是跳進海裏也洗不清了!
王美人泣血含淚指控是四皇子妃害了小皇孫,動機就是怕小皇孫搶了四皇子妃親生的兒子的地位!
指控完了以後,王美人一頭就撞死了,這女人死了兒子,憤怒交加,行動極其絕決,當場血流滿地就氣絕了,不光把在場的皇子公主給吓了一跳,連在場的小皇孫們,都吓壞了。
哇哇大哭的,呆若木雞的,魂不守舍的。
四皇子妃也被吓了一跳,大皇子不依不饒,非得四皇子給個說法,還揚言上三法司找人來斷案,最後還是四皇子妃因為身懷有孕,感到不适了,大皇子這才把四皇子一家給放走。
然而四皇子妃受了驚,又氣又怕,半夜就開始腹痛,雖然請了太醫和穩婆,最還是輾轉了三個時辰,生下一個已死的男胎。
四皇子憤怒已極,提着劍帶着一隊親衛就打上大皇子府,大皇子自然也不甘示弱,派出侍衛應戰,兩府的侍衛打生打死,血流成河,兩位正主卻只是遙遙罵戰,沒一個舍得親身下場的。
消息傳到宮中,王世績自然震怒,馬上派出禁衛,将兩位皇子府都包圍起來,并把兩個皇子都叫到宮裏,一人打了十板子,四皇子身上的差事也卸下了,讓這兩人回去閉門思過。
這兩個被關起來了,可不就只剩下二皇子了。
就有一幫子只知道跟風的小人,以為二皇子這下子必能當上太子,跑去奉承依附二皇子府。
二皇子妃齊氏自從上回為娘家謀了好處,皇上也沒有說什麽,膽子越發大了一點。
二皇子府成了熱竈,二皇子妃收禮收得手軟。
二皇子妃的娘家也跟着水漲船高,沒少收受財物。二皇子的老丈人拆禮物拆得樂陶陶,一日突然收到一份奇怪的禮物,打開盒子,裏頭居然裝着大皇子府內王美人跟侍衛私會的證據。
甚至還擔心看到的人不知道這頭發啊金釵玉佩的是個啥意思,專門附了一頁紙,上頭細細地把這份禁忌之戀描述了出來,幾乎能跟傳奇小傳一樣曲折了。
老丈人頓時傻了眼。
收禮的時候太随意,都弄不明白這是誰送來……這人是想害他呢還是害他呢?
老丈人頓時火急火燎地捧着這份燙手的禮跑來了二皇子府。
二皇子收到這份禮,不由直呲牙。
原來如此!
他就說大皇子怎麽舍得丢了一個兒子也要陷害四皇子妃呢?
好麽,這下這兩家子是結了死仇了!
這對他可是大好事啊!
二皇子興沖沖地抱着這些證據就去給王世績看了。
結果倒不難猜,大皇子因為陰謀算計,被永遠圈禁在大皇子府裏,皇子府的下人撤裁三分之二,且日後不許出進,吃穿用度都由宗人府派專人供給……一大堆的禁令,這般的懲罰,很明顯,大皇子幾乎再沒了翻身的機會。
而受害者四皇子也沒落着好,被王世績狠狠訓斥了一通。
修身齊家平天下,你說你做到了哪一樣?
在刑部的差事做得稀爛,那些人捧着你就真當自己明察秋毫了?
張知府那事兒,就不知道反省?
是,江州那邊,有大皇姐親自以身犯險,替你收拾爛攤子了,你和你那傻子王妃還私下裏嘀嘀咕咕,埋怨大皇姐擋了你們夫妻倆的財路?
就你那王妃那個糊塗勁兒,人家引着她去更衣,就傻不愣地去了?身邊的人也能被支開?
你嫡次子生出來就是個死胎,你恨老大沒毛病,可你帶着侍衛打上門去,算怎麽回事?
你們老子還沒死呢!
你們就當着全洛京城百姓的面兒,上演了一出兄弟阋牆的大戲啊!
四皇子自打進刑部以來,那整個人的狀态都是飄着的……
到了今兒,他算是被一巴掌給糊到地上了。
他是得意有點忘形了。
老頭子雖說站不起來吧,可那心思,還清醒得很呢。
而他,別說皇位了,就連太子位,他實際上還沒到手呢!
四皇子垂頭喪氣地回去閉門思過了。
二皇子可不就抖起來了!
可巧了,沒過幾日,二皇子妃齊氏也生了,是個大胖小子!
這下好了,他連嫡子都有了!
且他不光有嫡子,還有嫡女,兒女雙全!可見他在哥幾個裏頭,最是福份大的!
二皇子在吏部又呆了一個月後,王世績終于忍不住,把二皇子叫進了宮來。
“聽說你前幾日,光是給老張家的親戚,就弄了七個官做?”
二皇子趕緊解釋,“回父皇,都不過是些不入流的小官,兒臣并不敢壞了法度規矩。”
王世績把手裏的茶碗劈面潑來,淋了二皇子一頭一身的茶水茶葉,戟指大罵。
“正七官在你嘴裏,都是不入流的小官了,那你的岳父,怎麽連升兩級,成了正三品?”
“聽說你那婆娘張氏,說什麽舍命為你生了一兒一女,不知有什麽獎勵,你說就是把天下送給她也是舍得的!”
“我呸!這天下是你打下來的?”
王世績知道老二無能,蠢笨,但沒想到只不過給了他一點權力,他就能弄成這個德性。
這還不是太子呢,就想把老王家的天下送給姓張的了!
要不是他不剩幾個兒子了,他能當場把這貨給打死!
“滾!給老子滾!”
王世績自打登基以後,就力求文雅,這種粗話是少見了,但今日怒極攻心,居然也脫口而出了。
二皇子灰溜溜地被趕了出宮,不光是被趕出宮,連熱乎乎的吏部差事也丢了。
而且王世績即刻下旨,給二皇子封了一塊地,讓他立馬就封。
給二皇子的封地在哪兒呢?就在西北邊陲,名為棘的一塊苦寒之地,二皇子就被封為了棘王。
這下可好,二皇子一家,哀傷悲切,哭哭啼啼,連六公主和端妃幾番上宮裏求情都沒有挽回聖意,反而下令讓二皇子把才出生的小皇孫抱進宮來,由端妃撫養。
二皇子一家可以說走得是痛徹心扉啊!
唯一讓他們有所安慰的是,四皇子也被封了一塊地方,遠在極南的漳地,四皇子便是漳王。
同樣的,宜妃苦求的結果是,四皇子兩歲的嫡子,也被抱進宮,由宜妃撫養。
大臣們便都明白,皇上這是對兒子失望,準備培養孫子了。
而就在此時,長公主以幹淨利落的手法處理了江州之亂,回歸洛京城。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按了快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