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皇宮改革
端太妃吃過早飯, 同心腹女官說了會兒話,就準備去瞧瞧她的寶貝小皇孫。
小皇孫這會兒半歲了,已經能認得人了。
雖說成天是奶娘看着, 可小皇孫機靈啊, 一看到端太妃就手舞足蹈, 眉開眼笑。
想到因為這小皇孫,她有可能将來當上太皇太後, 她聞着小皇孫放個屁, 那也是香的。
才走到屋門口, 就瞅見一個小內侍, 慌慌張張地跑過來。
“不好了, 太妃娘娘!”
端太妃就不樂意聽這話,她懦弱了一輩子, 如今頭上的大山都倒了,她也成了宮裏輩份最高的太妃,還不能自個兒做主了?
于是豎起眉毛,呸了一聲, 正待斥責幾句。
就聽小內侍嚷道,“啓禀太妃娘娘,夾道那邊的月洞門,叫楊公公帶人給堵上了!”
端太妃心裏格登一下, “楊公公?堵門做什麽?”
她是記得那邊的月洞門,是從她這邊去禦花園的路。
“小,小的沒敢上去問。不過, 聽宜太妃那邊的人說,好像也堵門了……”
他是什麽牌面的人啊,哪敢上去問楊公公?
要是擱在先皇還在那會兒,他就是過去給楊公公提鞋子都不配啊!
就是現在端太妃這宮裏的日子好過了,可楊公公又有了新的主子長公主,他也不敢造次啊!
“什麽?走,我倒要看看,這是鬧得什麽妖?”
端太妃帶着人走過去的時候,正好碰上了宜太妃,宜太妃一看到端太妃,就立馬過來訴苦。
“端妹妹,你說說,這叫什麽事兒啊!”
“不就是咱們那天去逛了一回花園子嗎,這就礙着了人的眼了?”
“這是要把咱們這些太妃都當成老不死的,隔起來呢啊!”
端太妃聽了幾句,算是明白過來了。
原來那天她們倆不過是說了幾句不太好聽的話,叫這位攝政女王不痛快了,今兒就讓人把幾個宮通向禦花園的路都給封了,不光是不能去禦花園,連去前頭太極宮和怡心殿都不成了,除非繞上一個走路半個時辰的大圈子,通過層層的正門才行!
端太妃那哪能樂意呢,也跟着哭了起來,“這是要把咱們給關上一輩子,連個花園子都不能去了嗎?”
她說着就扯住宜太妃往月洞門那兒走。
到了地方,月洞門都堵得只剩條縫兒了。
端太妃就吊起了嗓子。
“楊公公,你這是要絕我們的路啊!”
要放在過去,雖然楊公公是內侍,端太妃是妃子,可她還得讨好皇上身邊的紅人,是不敢這麽大小聲的,可如今麽,倒是敢倚老賣老了。
“娘娘說哪裏話,老奴也是奉了長公主的令,将這邊同後頭幾宮分隔開,兩下都得清靜,正好,太妃們也可以安生地為先皇祈福念經了。”
楊公公自打先皇過世,他的地位急劇下降,這人也瘦了不少,不過說話的時候還是滿臉堆笑。
“合着我們這幾個老的,連個花園子都逛不得了?”
宜太妃也加入了聲讨。
“娘娘各宮裏院子也不小,花花草草都是有的,聽說前朝的太妃有好些個都是去了道觀和寺廟,娘娘們若是想去,老奴也可以向長公主殿下轉告。”
楊公公面上神情雖然謙恭,可說出來的話卻實在噎人。
正不打算善罷甘休的宜太妃和端太妃,都不由得僵了下。
前,前朝雖說是有送去出家過苦修的日子的太妃們,可那,那不都是正經皇帝送去的麽?
長公主只是攝政女王,又不是正經的皇帝,憑什麽擺布她們?
但心裏雖然不服,可讓她們真說出來這句話,卻是不敢的。
宜妃眼珠一轉,“楊公公,咱們老了,逛不逛花園子還在其次,可是小皇孫總是皇家的根苗,先皇在世時,那是每天都要瞧見他們才安心的,總不能叫他們也跟着我們這些老的憋着過日子吧?”
楊公公隔着那道被砌得越來越窄的縫兒,對着宜妃行了個禮。
“回娘娘,長公主有話交待了,若是兩位太妃舍不得叫皇孫受委屈,只管放手便是,長公主會命人妥當照顧,也免得太妃一把年紀了還要為兒孫受累。”
別人不知道兩位皇孫什麽情況,楊公公那是心裏門兒清!
雖說那藥對皇孫平安長大沒多大影響,可會影響他們将來生兒育女。
這也是為啥先皇最後沒有立兩位皇孫為皇帝的緣故。
只可笑兩位太妃還蒙在鼓裏,奇貨可居呢。
宜太妃和端太妃瞬間沒了聲兒。
她們又不傻,把孫子交出去,能不能平安長大都兩說。
遠在邊城的親兒子又沒聽說再生下男丁,她們的好日子都指望在孫子身上呢!
眼睜睜地看最後那道縫兒被堵了個死,兩位太妃鐵青着臉,灰溜溜地離開了。
被堵住三面出路的宮殿,怎麽看怎麽憋氣!
對長公主的怨恨讓兩位對頭又暫時地結成了同盟,居然在宜太妃宮裏熱火朝天地聊了大半日。
說起王瑛來都是義憤填膺,可一到動真格的,又都顧左右而言他。
眼瞅着再不能忽悠對方去首先當炮灰,倆臨時塑料姐妹這才各回各宮,各哄各娃。
楊公公來到禦書房門口,站崗的小內侍瞧見他就道,“楊公公,殿下吩咐過,若是見你過來,便可進去見駕呢。”
楊公公随和地笑着點頭,一撩袍角進了門,也沒敢多邁步,就探了探頭張望。
他雖是先皇的心腹,可好在他聰明識時務,為自己留了一手,總算不至于在先皇去後像其心腹一樣沒了着落,但長公主的性子他還沒琢磨明白,一切都得小心翼翼。
“楊公公來了,進來吧……”
得了這句話,楊公公這才應了一聲,打起精神朝裏走……一擡頭就瞄見龍案旁邊設着張小桌子,越郎小公子就坐在旁邊,那小手裏,拿的是奏章吧?
楊公公眼角一跳,便當作什麽也沒瞧見地低下頭。
“事兒可辦妥了?”
王瑛放下手裏的朱筆,含笑瞥了楊公公一眼。
“回殿下,妥了。”
王瑛也不問詳細,點點頭,“楊公公辦事一向得力。”
楊公公躬身,“是殿下看得起老奴。”
他從前長年伺候在先皇身邊,風光是風光了,可也的确累心累身。
如今殿下身邊一般不用人伺候,都是吩咐辦事,辦好了就能歇着,省心不少。
“先皇一向節儉愛民,不好奢華,孤也有意效仿,正好今日看着內務府的花名冊,這宮裏一共有內侍兩千名,宮女三千名,孤思量着這後宮只有幾位老太妃,孤自己也用不着那麽多人伺候,倒不如放些人出去……”
楊公公聽到這裏,神色一凜。
這位殿下是打算清洗後宮了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的大臣們,目前不管怎麽樣,起碼表面上,還算聽長公主的。
後宮呢,就不那麽安生了。
之前顏十四郎和越郎公子在宮裏住着時,就有不少議論紛紛,閑言碎語出來。
有說長公主穢亂宮闱的,有說長公主破壞祖制的……
還有人說,長公主這不過是個開始,說不定會像皇上選後宮那樣,選出一堆美男進宮來享受。
沒想到,長公主的鐵拳這就來了!而且還如此地不留餘地!
不過,就算有如有些人猜的那樣,長公主要招幾個面首,那宮裏要留下的多半是內侍,宮女什麽的,就用不着很多了。
“不過呢,這個事要辦得妥妥當當。宮女的話,如果願意跟家人團聚,一人可以領二十兩銀子安家費,如果沒有家人或者不想回家的話,孤已經想好了兩個去處……”
楊公公心想,果然主要遣散的都是宮女。
“如果願意嫁人成親的話,孤讓官媒替她們牽線搭橋,尋找如意郎君,成婚的時候,也是一人二十兩當做嫁妝……”
楊公公聽得愣神,還能這樣?
“要是不樂意嫁人,或者年紀大了想在外頭過活,那孤在洛京城開的兩個作坊都要女工做活,包食宿有月銀……”
“好些人在宮裏怕是呆了二三十年了,想出去也不敢,那就挑選幾個膽大的,先放她們出去做上十天半個月的工,再回來給夥伴們說道說道,消除大夥的顧慮……”
王瑛接手了老爹的皇宮,這宮裏龐大的下人隊伍,也得整理起來。
雖說新朝初立,宮裏的下人規模連前朝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但就王瑛看到的那些名單,也着實不少了,這些人一部分是前朝留下來的,另一部分則是新朝建成後從民間選進來的,加起來五六千號。
關鍵是沒幾個主子,卻有一大群下人,屋內造屋,等級層層,弄出不少亂七八糟的事來。
王瑛覺得理想狀态下,有個七八百人就足足的了。
“至于內侍麽,情況比較特殊,也是自願報名,願意出去謀生路的就給二十兩銀子放出宮,想出去又怕沒生計的可以去皇莊種地,皇莊那邊要種各樣新良種,都是能有作為的地方……包吃包住包養老有月銀……”
“這件大事,可就全都仰賴楊公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