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003
此時陶小妹兩個時辰前就跟着李嬸兒去鎮上了,家裏只剩陶笉然和小弟兩個人。
小弟發現大哥醒來,屁颠屁颠地端來一碗稀粥和一只水煮蛋。
“大哥,吃飯啦!”小弟名叫陶禧然,今年十歲,但是營養不良的模樣,讓他看起來只有六七歲。他見到陶笉然時,眼神滿是敬佩和濡慕,看來陶家三兄妹以前的感情很好。
陶笉然看到陶禧然乖巧的模樣,心中的陰影頓時散去不少,摸了摸小弟像長了雜草一般的腦袋,問道:“小弟吃了麽?”
“吃了!今天早上也吃了一顆蛋!”說到這個,陶禧然很是高興。阿姊說他們家有錢了,以後可以每天吃一個雞蛋!
看到小弟這麽容易滿足,陶笉然有些小心疼地捏了捏沒幾兩肉的小臉蛋。又一邊吃一邊關心了小弟幾句,才道:“小弟去幫大哥叫村長來好不好?大哥有要事跟村長商量。”
“知道了,我這就去!”說完,陶禧然像個小炮彈一樣竄了出去。看來雖然瘦了點,但是還是挺有活力的,陶笉然滿意地點點頭。
等了沒多久,陶禧然就一蹦一跳地帶着村長回來了。
村長名叫羅化,是個五十多歲的農家漢子,長年在地裏刨食,皮膚黝黑,模樣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老不少,但精神頭很好,也是村裏唯二識字的人,為人也十分公正,村裏人都十分敬服他。同時羅化也是陶家父母的好友,年輕時還跟陶父一起出去闖蕩過。
這兩年不是如果有村長和其他幾個陶家父母交好的人家照拂,恐怕不等陶笉然穿過來,陶家兄妹三人早就餓死街頭了,這也算是最後享受了一把父母的遺澤吧。
村長來的時候手裏還提着個籃子,看到陶笉然醒來,顯得很是高興:“陶大郎終于醒啦。剛好你嬸兒蒸了幾個饅頭,快來嘗嘗好不好吃。”
陶笉然隔着老遠就聞到了小麥的香氣,這年頭白面可不便宜,即使是村長家也不是經常能吃到的東西,心下很是感動。在現代社會,這麽淳樸的善意已經很少見了,于是陶笉然也不推脫,反正現在他們有錢,等小妹回來再送些其他東西回去給村長就好了,以前欠的人情也可以慢慢還。
一番寒暄之後,陶笉然才跟村長說起正事。他先将之前忽悠小妹的說辭告訴村長,又道,“我在村裏長大,這些年村裏人對我們兄妹也多有照顧,如今我得了這個差事,自然是想先緊着讓村裏人的好,所以這學堂想先從村裏招生。”
村長聞言,說不驚喜是假的,但神情還是有些顧慮。陶笉然大概明白他在想什麽,又繼續忽悠道:“這學堂的目的也只是想從村裏找幾個貴人需要的人才,再重點培養,以後到了貴人跟前,那肯定是要比祖輩在地裏刨食強上幾百倍,是不是?再說了,其他沒那天份的娃,過來識幾個字,也總是沒有壞處的。這實在是可遇不可求的機遇啊!“
陶笉然說得情真意切,恨不得直接把村裏的娃都抓過來聽課!那可不止是什麽貴人啊!那可是千古帝王啊!跟着他那就是當官的啊!說不定還能名流千古啊!不要再猶豫了啊!
村長似乎也有些動容,但還是沉吟了半響,才道:“這事我會跟村裏人說,但現在快秋收了,你身上的傷也還沒好全,要等秋收完後再做打算吧。”
Advertisement
“也是,秋收要緊。”陶笉然看村長似乎有自己的思量,也不再多說,反正答應就好。于是又聊了幾句家常,才讓小弟送村長回去。
村長離開沒多久 ,陶小妹就回來了,背上背着半人高的籮筐,神情很是興奮,不像昨天第一次見到時那暮氣沉沉的模樣,總算有了年輕人的朝氣。
收拾好買回來的東西後,小妹就來給陶笉然彙報工作了。
“大哥,我今日買了五斤大米、二十五斤粳米。二十只小雞崽、半斤紅糖、一斤肥肉、一斤瘦肉、一根骨頭、半斤鹽,一共花了兩百三十文,等下去李嬸兒家買些雞蛋。”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養了雞,雞蛋就算拿到鎮上也賣出不了多少錢,陶小妹要去李嬸兒家買雞蛋,也是念着之前李嬸幫襯的情分。
陶笉然沒想到陶小妹雖然年紀小,但是處起事來竟有條有理,而且記憶力和算數都毫不含糊,着實是個人才啊!于是毫不吝啬地把陶小妹誇了一通,弄的陶小妹臉紅耳赤,才停下來,道:“剩下的那些錢,我們三人每人買兩套秋衣和兩套冬衣,再買三套被褥吧。”
“大哥,我不用新衣。”陶小妹慌忙擺擺手,”給大哥和小弟買就好了。“
“誰說不用!家裏就你的衣服最舊了。”陶笉然板起臉來,表情十分跟前世唬自己學生時一模一樣,“小妹你聽着,不管以後咱家是富貴還是貧窮,小弟有的,你也會有,不許再說這些話了,知道嗎?”瑞朝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挺嚴重的,陶笉然不敢一下子說出什麽驚世駭俗的話,但他決定要潛移默化地改變陶小妹的思想。即使不能改變多少,但至少要讓陶小妹這輩子能活得更加自由肆意一些,不能因為那些封建糟粕而耽誤了自己的人生。
從沒有人跟陶小妹說過這種話,自從父母過世之後,村裏人給她灌輸的觀念都是:女兒遲早都是別人家的,家裏頭好東西都要先給男娃。
今天突然聽到陶笉然這話,陶小妹頓時眼眶微紅,沉默了半刻,才收斂起心情點頭應是,道:“大哥,趙嬸兒的針線活是村裏最好的,我明日去扯些布和棉花回來,請趙嬸兒幫我們做衣服吧,比在鎮上買便宜些。”
陶笉然點點頭。之前系統給他介紹村裏人際關系的時候,有提到過趙嬸兒的丈夫身體不好,家裏種不了多少田,也算是村裏的特困戶。趙嬸兒是陶母在村裏關系最好的朋友,自從陶母去世後,陶小妹的針線活都是她教的,兩家關系也不錯。
再次感慨陶小妹是個知恩圖報的乖娃,陶笉然也不吓她了,好聲安慰了幾句,才讓人出去。
陶家今晚吃了頓久違的豐盛晚餐,村長那邊回去之後,卻是難得嚴肅地召開了個家庭會議。村長有三子一女,最小的閨女已經十八,前兩年嫁去鄰村,此時是不在家。三個兒子最大三十九,最小也二十五,各自娶妻生子,羅家可以說是人丁興旺。
此時羅家客廳內,羅化跟三個兒子面面相觑。羅化掏出一杆旱煙吧嗒狠狠抽了幾口,才開口道:“都說說你們的想法吧,老大你先說。“
被點名的漢子,外貌跟羅化有七成相似,看起來老實憨厚,是個實在的農家漢子,一開口就道:“那不挺好的嗎,剛好老二家大郎也到了開蒙的年紀。”說完,似乎對未來的前景還很滿意,憨厚地又笑了幾聲。
羅化看着自家的傻兒子,無奈的嘆口氣,卻也沒反駁他,轉頭對旁邊另一位長相比較瘦弱的漢子道:“老二你覺得呢?”
“不好說。”那漢子搖搖頭,似乎覺得自己說得太籠統,沉默了一會兒又補充道,“我聽聞最近那邊有大動作,錢五郎那女婿不知怎麽尋了個空,都準備上京當官了。”他小心翼翼地指了指天上,語氣很嚴肅。
“錢五郎那女婿不是居然能當京官!該不會是天要塌了吧!”屋裏最年輕的一個漢子驚呼一聲,立即被他旁邊的人捂住嘴巴,惹來羅化一頓呵斥。
一頓喧鬧過後,屋裏又重歸安靜,只有羅化吧嗒抽旱煙的聲音。
似乎是受不了這麽安靜的氣氛,剛剛被鎮壓的三兒子羅瑞忍不住道:“爹,有什麽你就直說吧,我跟老大都沒老二腦瓜子靈光,你們說什麽我們聽着就好了。”
老大羅東聞言,也很贊同地點點頭。
羅化看着兩個傻兒子,無奈地嘆了口氣,才将自己的擔憂說出口:“如今那邊情勢不明,陶大郎所說的那位貴人也不知是何人,尋常人又哪裏會這般尋找什麽人才。也不知道這是咱們樂徑村的福還是禍。”說完,又沉默地搖搖頭。
羅瑞還是聽得雲裏霧裏的,撓了撓頭,嘟囔道:“管那麽多做什麽,難道就為了什麽不知道的危險,現在有免費學堂我們還不讓娃去上嗎?”
“三弟說的是。目前看來,這對我們村都是件好事,爹你也不用想那麽多,我會托人留意一下外面的消息的。”老二羅平開口勸道。
聽三兒子這麽說,羅化也只能沉默地點點頭。
三天後。
陶笉然熬過了一天三次的中藥襲擊,還時不時被陶小妹灌一碗雞蛋紅糖水之後,總算可以下床了!陶笉然迫不及待地才走出房間,打量起了這間陶家父母留下的青磚瓦房。
房子不大,只有四個房間,一個客廳兼餐廳,一間廚房和一個雜物間,外面還有個小院子。客廳是整個屋子最大的地方,容納二三十人不成問題。
作者有話要說: 嗨呀,好氣啊!不知道為什麽回複不了評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