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魏寒虛心向天子請教:“這京城之中還能有什麽事情能勝過此事?”

文人擅長指桑罵槐,魏寒的文采算不上特別好,但是也絕對不算差。

他來這裏之前,自然把功課做足了,把市面上和天子相關的所有正經不正經的話本他都搜羅來看了一遍。

喬青問他:“你覺得那些話本寫的如何,不管邏輯,只講究劇情,有沒有很引人入勝,吸引你不斷讀下去的沖動。”

魏寒沉吟片刻,說起來,他其實有看過喬青手裏的那套話本,就是基本全程都是皺着眉頭看完的。

比起天子的吃瓜看戲,他看到的都是一些負面的東西。

覺得話本荒謬至極的同時,只感覺自己跟若幹被天子看重的同僚的風評被害。

這些時日以來,那些官員看他的眼神都有些怪怪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懷疑他是天子的入幕之賓。

其實他的情況已經算是不錯,最離譜的當今天子,喬青風評被害的簡直是太厲害了,僅僅次于當事者國師。

魏寒盡量讓自己發表理智的言論:“有些故事的确是引人入勝,雖然荒誕,可每個章回便留個小勾子,勾得人不斷的讀下去。”

他頓了頓:“可惜這段時間以來,百官十分安分,也沒發生什麽離奇古怪的事情。”

喬青道:“為何一定要是确鑿發生了的事呢,這話本裏講的故事,也都是些和現實出入頗多的存在。”

一個吸引人的故事,為了趣味性,完全可以抛棄邏輯。

牛郎織女的故事,細究起來一點也不浪漫,但是大家都很喜歡。

喬青看這話本讀的津津有味,甚至覺得好些地方很有一點搞笑,就是因為她看故事書根本不帶腦子。

她看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寫書之人,想象中天子的生活離現實實在是太過遙遠。

很多都是想當然亂寫的。

“可是這些人寫的東西,和陛下不一樣。”

“不一樣才正常,老百姓才看得懂。”

民間寫的話本也是多種多樣,可是天子這個身份本身就十分富有吸引力,而且離老百姓的生活又很遠,所以事關皇帝的故事中,細節傳的才這麽離譜。

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卷大蔥,本人老百姓關于天子故事,想象力就十分的豐富。

就是離奇得讓魏寒都有些不太明白某些寫的狗屁不通的東西是怎麽火起來的,可如今,天子要他學的,就是這些狗屁不通,毫無邏輯的東西。

魏寒覺得有些棘手,他和這些位高權重者打交道的時候,多少能夠猜到這些高官們的心思。

作為一個心思缜密之人,魏寒甚至根據他們的喜好來制定專門的方略,把這些人一個個的攻略下來,讓他們效忠君主。

但是官員再多,也就那麽些人,多花一點時間,魏寒就能把這些資料都搞得清清白白。

而且有些人地位很低,根本就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就算是個官,也跟他魏寒沒有關系?

“陛下,微臣實在是愚昧,還是有些弄不明白,請陛下多多指教,指點微臣一二”

說這話的時候,魏寒突然驚覺,自己似乎變得太快了。

可能是脫離普通老百姓太久了,也可能是因為他注意力全部在豪門世家身上。

魏寒發現,他甚至開始難以猜透尋常百姓的想法。

明明士農工商,作為從商者的後代,他也只是個普通人,如今卻變得如此的脫離普通百姓——不僅看不懂百姓為什麽會喜好這種內容,陛下說得這麽清楚明白了,他還是搞不懂。

搞不懂就問,魏寒之所以會開口請教皇帝,還是因為天子曾經說過,寧願麻煩她,也不能知情不報。

喬青說:“老百姓最關心什麽,朕的後宮秘事?不,他們只關心他自己,如何吃飽穿暖,管轄他們的父母官是好是壞。”

想要讓百姓關注其他,八卦也不僅僅局限于兒女情長,可以從其他方面入手。

譬如說,某清正廉潔的清官,實際上是個被誰都貪的大蛀蟲,魚肉百姓,為禍鄉裏。”

廣大百姓和官員們的關注點其實不太一樣的,他們更關注自己的生活。

像這種涉及到**之類的大揭密,肯定要比起這些男男之事更讓他們天天念叨。

喬青提議說:“你去找找張縱,他那邊各種稀奇古怪案件多,應該不少喪心病狂,泯滅人性的事件,随便挑幾個合适的,就按到合适的官員頭上吧。”

如今世家的權利仍然是很大的,正好踩踩他們,多說點這些人的壞話。

他們風評被害,她就高興了。

“也不用非得勝過此事,你只要讓那些官員的風評和朕一樣被害,然後把這趟水攪渾就可以了。”

質量不能取勝,她們可以用數量代替嘛。什麽菩薩官員其實人面獸心,正人君子卻和自己的小媽暗度陳倉……

小媽文學什麽的,随随便便就可以闖出一片天。

喬青随便舉的例子,聽得魏寒瞠目結舌:“這種內容當真能寫嗎?”

“自然能寫,再說了,有朕保駕護航,你怕什麽。”

喬青說:“朕說的這些內容,本來就是生活中會有的事情,現實甚至比朕說的更離譜,只是不少人擅長遮遮掩掩,把醜聞都遮擋起來罷了。”

魏寒不由得羞愧,痛定思痛,想着日後要更加關心百姓的生活。

他想到這裏,屁股下面就和長出來一排尖刺似的,讓魏寒坐立不安:“微臣這就回去做準備,還請陛下放心。”

像之前由天子親自操刀寫下的關于國師的故事,也沒有現在這些話本子造成的影響大。

喬青在魏寒退下之前出聲喊住他:“你先別急着走,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這次這些話本影響力這麽大?”

魏寒愣了,試探問道:“因為太離譜?”

喬青道:“故事離譜的多呢,但效果也沒這個好。你還記得朕寫的國師府故事嗎,編排成了折子戲,也算是轟動一時可是你再看看現在,這些百姓眼裏哪還有仙人國師,只有妖精國師。”

“陛下的故事自然是寫的極好的。”

喬青一波道:“朕也這麽覺得,那是因為之前的故事太短,當時故事傳出來,不是照樣造成了很大的轟動,只是時間久了,大家就都忘了。”

現在最火的同人本裏的宴玉可是個魅惑君上的嘤嘤嘤小媚娃,和之前那個出塵的仙人完全是截然相反的人設。

可是除了那幾個真的接觸到宴玉的人,有誰還記得兩個人其實是同一個人。

搞不好那些受了宴玉恩惠的人,此時正懷疑他們記憶出了什麽問題呢。

大部分人都是金魚腦子是一方面,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假的也就成真了。

魏寒附和說:“陛下說的是,可是一本好的長篇話本,一時半會也寫不出來。”

長篇故事自然是要比短篇故事來的影響力更大的,因為人物角色更豐滿,故事更曲折。

可是故事想要讓人印象深刻,絕對不僅僅是長就可以,這麽多話本同一時間湧出來,魏寒幾乎可以肯定,這些東西可能是早就準備好的,只是借着這次的事情,一起發作出來而已。

喬青道:“長篇沒有那麽容易寫,但是你可以讓多個人同時寫一個故事,再串到一起不就出來了。”

都是些頗有文采的筆杆子,不要求短時間內他們作出什麽文采斐然的文章,最簡單的命題作文總會寫吧。

喬青語重心長:“話本子又不是寫錦繡文章,你以前傳輿論不是傳的挺好的嘛,這和朕,或者和其他皇親國戚扯上關系,你就怕了不成。”

魏寒道:“臣有陛下作為後盾。何以為懼。”

聽聽這話說的,誇得就是有水平,喬青接受了魏寒的恭維。

她想了想,拿了幾個标題黨舉例子:“不是開始賣報紙了麽,你就在報紙的頭條占用大半版面,然後寫震驚:xx官員竟作出這種事情?”

報紙這種東西,是喬青搞出來,嘗試進行輿論控制的一個小手段。

報紙的內容,喬青準備做成那種頭條的形式,标題黨專門吸引人眼球。

就比如說充滿神仙元素,一個女人跟七個男人糾纏不休的故事——八仙過海

怎麽勁爆,怎麽抓人眼球怎麽來。

提到報紙,魏寒十分的羞愧:“報紙這樣的好物,賣起來卻非常不易,微臣不僅沒有為陛下賺到分毫,反而貼了不少錢進去。”

想要開發一個新事物的代價是很大的,喬青千辛萬苦掙了那麽多的錢,卻也在很多新東西上賠錢,包括一些看起來客人很多的鋪子,實際上都是倒貼錢經營的。

因為成本太高價的緣故,就算是有她這個皇帝撐腰,報紙的發行量也很低,因為價格定得太高,絕大部分人都買不起。

這個時代寒門想要養出一個有出息的讀書人并不容易,因為筆墨紙硯十分的昂貴,報紙沒有群衆基礎,自然賣不上好價錢。

不僅僅是報紙,魏寒名下還有好多項目,都是按照喬青提出來的要求辦的,可是掙不到錢。

作為皇帝的無腦吹,魏寒覺得這絕對不是皇帝的錯,肯定是他不争氣,所以對不起陛下的厚望,沒掙到錢還不斷虧損。

“朕弄這些東西,本也沒想着你賺錢。”

喬青沒有想現在就利用報紙這一類的東西發財,但是她想過,利用報紙,做一些簡單基礎的掃盲。

這些東西都不是能夠簡單計較短期利益的,要從長遠來看,它對這個國家帶來的好處非常可觀。

喬青想到了很早以前布置下來的培養孤兒的那些機構:“愛卿換身衣裳吧,有個地方,朕今日想去看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