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赈災糧丢了

18.

李允堂大駭,這些可是救急的糧食和物資,被人偷了?!他披上了衣服就往外跑。還好洛水鎮裏正住的大院離衙門不遠,幾步就到了。

說是衙門,并非跟縣裏頭的衙門那樣,這裏只是臨時的衙門辦事點而已,平日裏縣衙的人要來洛水鎮公辦,就在這個地方。這兒平日晚上就兩個門衛看着,昨兒晚上因為後院放了四十車赈災的糧食和物資,還特地多劃撥了四個人,總共六個人一起看着。

李允堂到達衙門後院的時候,引他們過來的辦事官和裏正已經到了,還有一圈不認識人站在裏正後頭。

“王爺!”大家看到他就跟看到了主心骨一樣,圍了過來。

“怎麽回事?”李允堂臉色不佳地問裏正。

裏正十分愧疚,本想着能招待吳親王是臉上有光的事,招待好了說不定還能有什麽機緣,不想事情卻給辦砸了!雖然這也不是他的錯吧……

“咱洛水鎮啊,雖然不是富裕的地方,但治安素來是好的,就是平日偷盜都極少!”裏正先為自己解釋了幾句,并非自己管理不善,但見李允堂眉頭皺得更緊了,趕緊說重點,“昨兒個啊,我們派了六個人來看守赈災物資,誰想到了後半夜,他們都……給人迷暈過去了!”說着指了指站在他身後的幾個人。

“睡着了?”李允堂聽出了苗頭。

不等他罵人,其中一個看守趕緊彎下腰,回道:“肯定是中迷藥了!我們一共六個人,就在門口那屋裏頭,他們四個在打牌,我跟虎子在邊上抽大煙、唠嗑呢,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就忽然覺得困了,然後就睡着了。”

邊上那個叫虎子的忙說:“是啊是啊,不是咱們偷懶睡覺哩,怎麽可能忽然就一起想睡着了呢?別說抽着煙就睡着了不像話,就是打牌也不會打着打着都睡着了啊!”

這時有一個打牌的人出來說:“就是就是,當時我還想怎麽聞到了一股子怪味呢,還罵他們抽的什麽破煙!後來想到了,在縣裏頭茶館聽過那種故事,就是那種什麽迷煙,吹一吹就把人迷倒了,該不會就是那種東西吧!”

另一個人興奮地說:“肯定是了!要不怎麽能大家一起睡着了呢?平日我天不亮肯定醒的,可今兒一直睡到剛才那會兒才被人叫起來!”

大家又七嘴八舌開始說起來,說來說去,就是有人動了手腳,并非大夥兒的錯。

李允堂雖然生氣,但這會兒怪這些看門的也不合适,按理說應該自己派人看着才是。昨日趕路實在太辛苦了,裏正又熱情地說讓大夥兒去休息,說自己派人來幫忙看着就行,這才放大家都睡覺去了。

不過就眼前的情況來看,就算多調幾個兵過來結果也是一樣的,人家迷藥都準備好了,除非有武林高手,否則沒多大差別。

Advertisement

說句實話,京郊兵營裏頭的這群兵蛋子,雖然每天操練,但從沒上過戰場,素質是真心不怎麽樣,才趕路了十來天就個個顯出了疲态,想當年在漠北池将軍手下操練,每天的訓練量可比這重多了,別說騎十天馬了,就是步行十天,也不過如此。

大夥兒七嘴八舌說來說去,也就這些內容,連對方是誰,有多少人,長什麽樣都不知道。

李允堂覺得煩,就讓他們散了,自己回了裏正的大院,招呼上葉行雙和裏正等人商量對策。

李允堂說:“四十輛車不是小數,走在路上浩浩蕩蕩的,要避過所有人的耳目,只怕不容易。”

裏正皺着眉說:“洛水鎮再過去就是錦州山區,半夜裏偷了這批貨,只要往山裏送,藏上個一年半載根本不會有人發現。”

李允堂沉默了,看來一切都是有備而來啊!

他們是趕了一天的路才到洛水鎮的,如果說是洛水鎮上的人偷盜,那是否也準備得太充分了一點?連迷藥這玩意兒都有,而且做得幹淨利落一點痕跡都不留,怎麽看也不像是普通居民所為。

而且四十車的東西都是用馬拉的,絕對不是幾個人能駕馭過來的,就是一人牽兩匹馬也得二十個人,半夜裏頭馬兒未必聽話,這絕對不像是臨時起意做的。

那麽是有人一路跟着他們過來的?

是單純的為了這四十車的貨,還是別的呢?

葉行雙說:“眼下不管是什麽人偷走了物糧,如果不能馬上抓到人的話,我們就得想辦法先弄些糧食來才是,南平縣現在還不知道怎麽樣了!”

李允堂點頭,“是,這話對,赈災是首要任務。”

葉行雙問:“王爺,咱們眼下,是到哪裏去弄糧食?”

其實南平縣受災後,皇上已經下令縣內糧倉開放赈災。由于南平臨海,歷來都有遭受海上倭寇騷擾,所以南平地區本來就有駐軍,糧倉裏頭儲備的糧食是不少的。但是為了保證駐軍的供應,皇上也不敢說全部放給百姓。因為地震的危害是波及到周邊的,所以皇上讓周邊郡縣給南平一些支持,想來他們也是不敢給出太多的,誰知道餘震會不會波及到自己的地盤上來?

而這會兒又是秋收前,新糧都還沒下來,百姓自家的儲備估計都見底了,本來就艱難,這會兒說是糧食從縣裏頭發到各個受災的鄉鎮上,但分下來,估計不會太多。

糧食不比衣服,一件可以穿很久,這玩意兒是每天消耗的,更不說裏頭要是有個趁火打劫的貪官,老百姓就少不了餓肚子了。

李允堂倒也不是沒辦法弄糧食。

他打定主意後,讓葉行雙先去跟帶隊的小将說一聲,整理好東西立即到衙門口集合待命。葉行雙想問清楚李允堂的計劃是如何,李允堂卻說完這句話就一溜煙跑掉了。沒辦法,葉行雙只好回了客棧把人召集起來。

李允堂跟裏正要來紙墨,先回了屋裏,跟衛望舒把情況粗略說了一遍,然後招呼青禾說:“你幫我跑一趟姑蘇,找到賀成岩,買糧!”

青禾一愣,“九爺,您要自己貼錢買糧?”

李允堂苦笑,“東西是丢在我手裏的,這一時半會兒也不一定追得回來,可不得我來想辦法解決麽。”

青禾想了想,問:“要買多少?”

“先裝個二十車吧。賀家是江南最大的糧商,在大晉也是數一數二的,想必二十車的糧食對他們來說小意思了。”李允堂嘆了口氣,“對了,他一直當我是唐允禮,這會兒也不用對他隐瞞了,你實話說了吧。要是這條路走不通,你再跟我母妃說,讓她出面去找姑蘇知府韓青山,運姑蘇城的儲備糧出來!”

不到萬不得已,儲備糧還是不動為好。

“是。”青禾應了。

李允堂把寫好的書信遞給青禾,說:“信給我母妃,她會給你錢。”然後又說:“我先去南平縣,你到時候過來跟我彙合,護衛隊一共五十人,我調走二十人,其他三十人跟着你去姑蘇,到時候随糧食一起回來。”

青禾做事很幹脆,領了命就走了。

衛望舒坐在一邊欣賞認真做事的李允堂,眸光似水。等他交代完了,上去親了下他的臉,說:“到了這會兒,有沒有覺得在你身邊能做事的人太少了?”

李允堂苦笑,“是啊,春蟬他們都是女的不方便抛頭露面,能跑跑的竟然就剩青禾一人了。”

衛望舒說:“該培養一些幕僚和謀士了。”

人到用時方恨少啊!一般做王爺的到了李允堂這個年紀,身邊總有一群幕僚的,哪像李允堂,本就是個沒心沒肺的,還錯過了從十五歲到二十歲男人成長的最初五年,這會兒都要從頭開始。

不過只要有心去做,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李允堂嘆氣,“你上回說要舉薦給我的,都沒時間見一見。”

衛望舒笑道:“等回去了,就見得到了。”關鍵是他有心,不怕沒有可用的人。

李允堂帶着葉行雙和剩下的二十人,繼續去南平。因為沒有了車馬,速度倒是加快了許多。

青禾他們從洛水鎮到姑蘇,大約要跑上兩、三天,再從姑蘇運了糧到南平,怎麽也得七天時間,加起來就差不多十天了,也不知道南平什麽情況了,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讓百姓都挨餓才好。

李允堂懷揣着不安的情緒,緊趕慢趕終于到了南平縣,沿路只偶爾瞧見幾個逃難出來的難民,他心下還算寬慰,估計情況并沒有想的那麽糟糕。

事實上,情況确實不算太糟糕,地震是震掉了一些房子,死亡并不多,但地震後引起的水災卻是毀滅性的,眼看就要秋收的糧食,這會兒全沒淹死了。

南平知縣叫孫從源,今年不過二十出頭,剛調來南平縣沒多久,是新科進士。

見李允堂來了,詳詳細細地把情況給他說了一番。

南平縣前幾年風調雨順的,農作物連年豐收,民間儲備糧食應該說還是挺多的,但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些那些財力雄厚的大戶人家手中,真正耕種的百姓手中并沒有多少餘量,甚至在青黃不接,最艱難的時候——就是眼下這時節,還得跟大戶借貸糧食,到秋季地裏頭收糧了才還得上。

今年又是地震又是大水的,大戶們當然不肯再借糧了,糧食頓時就緊俏了,價格開始上漲。

人呢都有一種從衆的恐慌心理,當大家都開始屯糧,自己不屯一點就覺得不對!而大家都去屯了,糧價就更加水漲船高了,到最後底層的老百姓就是賣了家當也買不起糧食了。沒糧食可不就是沒活路了麽,所以孫從源十分擔心。

“縣裏頭已經開倉發放了赈災糧,但僧多粥少,維持不了幾天。”孫從源看着李允堂欲言又止,欽差大人您來赈災,糧食呢?

李允堂被他灼灼的目光晃得不好意思了,把二十車糧食被偷了的事說了一遍。孫從源聽過後,只重重地嘆了口氣,也不敢發表什麽意見。或者說,事已至此,說多了無益。

孫從源打起精神來說:“現在的問題并非是真的沒有糧食,米商們見糧價一直在上漲,都屯着米不肯出售,而米的供應越是緊張,價格就越高,百姓們也就越是吃不起。大戶眼見米商們屯糧,自己哪裏肯放,等縣裏頭糧倉的米發不出來了,百姓就沒米下鍋了!”

為什麽風調雨順、國泰安康的時候總是一個朝代的盛世,而災荒不斷、戰亂頻繁的時候總是改朝換代的時候?其實很簡單,就是有沒有給百姓留活路啊!

百姓其實是很能忍的,但忍到沒活路的時候,就會起來反抗。糧食關系到國民生計,也關系到社稷安穩,糧價一亂,就是動蕩的開始,多少危機開始潛伏其中。

李允堂雖然不愛讀書,但到底從小接受的是皇子的教育,這些顯淺的道理還是懂的。

他想了想,問:“縣裏頭的糧食還夠支持幾天?”

孫從源道:“最多三天。這些已經是我能争取的最大數額了,自從開始搶糧後,駐軍那邊……唉。”孫從源說不下去了,他一個地方的官員,能跟駐軍首領争取到這些,已經是極限了。糧倉就那麽大,百姓分了去,駐軍就少了,萬一倭寇在這時候打過來,總不見得讓士兵們餓着肚子去打仗吧?

現在的糧食僅能維持三天,等青禾從姑蘇調糧過來,這中間可有五六天的空窗期,這段時間要怎麽辦?百姓餓極了,難保不會有極端事件發生啊,比如去大戶、商戶那兒搶糧什麽的。萬一有個死傷的,無論是百姓那邊死傷還是大戶那邊死傷,罪過都得自己扛着了!

作者有話要說:吃過晚飯開始發燒,本來想請假的,但咬牙硬是碼了一章出來,作者也是好拼啊!要不要給朵花安慰一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