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完美解決
19
一時間李允堂也想不出什麽法子,見天色已晚,便跟孫從源別過,回去睡了。
李允堂跟衛望舒就住孫家的東廂房裏頭,這次地震受災最嚴重的是縣城東南的嶺口鎮、彙溪鎮和南泉鎮,那邊房屋倒塌嚴重,縣城裏倒是沒事,孫宅亦是完好。
從孫從源的書房出來,便見天上下起了雨,這一下雨,酷暑的天也變得涼起來。
水災已經這麽嚴重了,老天還下雨,真是要命!不過據史書記載,但凡地震之後,都會下雨。
李允堂站在回廊裏頭思考了一會兒,才回了房。
房內攏翠在幫衛望舒梳頭,她已經換了睡覺的衣裳,也洗漱完畢,準備睡覺了。這些天确實累了。
衛望舒見李允堂滿腹心事地回來,便讓攏翠出去了,親自給李允堂倒了杯熱水,問:“怎麽?”
李允堂把眼下的困難說了一遍,然後道:“我有個想法,你看行不行。”
衛望舒見他有些猶豫,好奇地問:“什麽想法?”
李允堂頓了一下,才說:“去大戶和米商那裏借糧。”
衛望舒笑了,“你是說去搶糧吧?”
被她一下子就看穿了,李允堂有點不好意思,嘆道:“這些人太黑心。雖然我也知道來硬的不是上策,可總比餓死百姓來得強。更怕百姓餓極了自己去搶,到時候就控制不住了。以官府的名義借糧,最多被他們記恨,不至于起武力沖突。”
說到這裏,李允堂看見衛望舒手指摸着自己的耳垂,他已經發現了,這是她想問題的時候典型的動作。
他自己也想了會兒,說:“在京城那會兒整治青-樓和賭坊,因為他們太有錢了,又幹淨壞事,所以也沒壓力,可這些大戶也好,米商也好,其實也都是百姓,真要這麽做總也有些心虛。說到底還是我的錯,如果那四十車糧食和物資能過來,不說能吃多久,至少可以救個急,等得到朝廷的第二批救濟糧過來,中間不會斷了。”
這麽說,如果這件事情辦妥不了,倒真是他的失職了!才想着要如何大展身手呢,結果皇上交辦的頭一件事就辦砸了,真是打擊信心啊……
Advertisement
偷盜賊應該天打五雷轟!
李允堂好惆悵。
衛望舒還是那個動作,也不點頭,也不搖頭。
李允堂喝着熱水沒有打擾她,見她想了會兒,眉頭忽然舒展開了,感覺有戲,不由湊上去問道:“你可是想到辦法了?”
衛望舒笑了起來,李允堂這會兒被她點起了希望,就只覺得她目光潋滟,天底下沒女人比她更好看了!
衛望舒緩緩地說:“還真是想着辦法了,不過得讨論下細節怎麽落實更好。”
李允堂喜道:“真噠?!快說說。”衛望舒想的辦法哪次不靠譜啊?雖然自己沒有幕僚,但有一個聰明媳婦兒!
衛望舒忽然變了個表情,對他眨了下眼睛,暧昧地說:“其實呢,博覽群書還是有好處的,我可不只看小叔子和嫂嫂的故事。”
李允堂囧了,都這會兒了別提小叔子和嫂嫂行不行,一提起來自己就要可恥的起反應了……
衛望舒道:“以前看過一本野史,上頭講了這麽一件事。前朝敬宗時期,雲州大旱,顆粒無收,餓浮遍野。當時也發生了大戶和米商哄擡糧價的事。後來朝廷調了一名新的節度使過來,他所要面對的就是你目前面對的情況,而且他的情況還更糟糕。你有姑蘇的糧食在途中,百姓不過斷糧幾日而已,他可沒有任何救濟糧運過來。”
李允堂聽得認真,忙問:“然後呢?”
衛望舒說:“你想,大戶家裏屯糧,無非是想等着糧價漲高了再抛售,加之水災淹了農田,今年很可能就顆粒無收了,那麽明年糧食供應還會繼續緊張,所以他們不急,對吧?當時那個節度使怎麽做的呢,他高調上任,消息傳到雲州,當地的大小官員都到郊外迎接他,他先跟人家寒暄了幾句,就馬上問目前雲州米加多少,州中多少官倉,官倉存米多少。之後他就轉頭跟部下算賬,存米多少,取出多少,到時候糧價會下壓多少。最後,他故意大聲地說:‘哎,雲州就這麽點兒人口,絕對夠吃了。’邊上的官吏和随從自然都聽見了他的話。”
李允堂也不是個笨的,聽到這兒哪還不明白,接上話說:“官吏們回去之後轉告親朋好友說節度使要開倉赈糧,米價馬上要下跌了。這消息放出去後,大戶和米商自然要抛售糧食了!”
衛望舒點點頭,“糧食畢竟不是衣服能放上幾年,新米一出來,陳米的價格立即降了,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屯糧是沒必要的。”
李允堂高興地一下子抱起衛望舒轉了兩個圈,然後雙雙倒在床上,見她眉眼如畫,不禁想上去親一口,“要不,我們來做一下那個小叔子和嫂嫂幹的事兒吧?”
衛望舒聽了,笑得身上都顫了,這男人吧,多調教調教也就出成效了。
第二日一早李允堂就起來了,去找孫從源讨論一下實施細節。
孫從源也是個能幹的,一早上就把該安排的安排好了。
吃過午飯,孫從源帶着衙役浩浩蕩蕩出發,穿過縣城的大路,出了城,并由早就安排好的人員在邊上說:“哎,你知道嗎,糧食要來了!”
“是啊是啊我也聽說吳親王帶了朝廷的赈災糧過來,吳親王昨兒個已經來了,糧食車走得慢還在後頭,看起來這會兒是要到了吧!”
“可不是,不然怎麽派那麽多人去接。”
“我還聽說啊,吳親王帶的糧食還不少呢,朝廷那邊也說了,會分批次支援咱南平縣的,咱秋季糧是指望不上了,但是聽說皇上會跟咱都補上的!”
“哎呀真的啊,那真是太好了!”
“可不嘛,最近幾年咱大晉都沒什麽災,存糧多着呢!”
“啊,那咱家裏頭還屯什麽糧啊!趕緊都賣了吧!這玩意兒屯得時間長了,可別壞了!”
“是啊是啊,趕緊趕緊!”
不出半天功夫,皇上要大力接濟南平縣,不讓南平老百姓餓肚子的消息就不胫而走,有些大戶已經動手抛糧了,有些卻還在觀望,是真的嗎?
傍晚時分,出城的衙役們浩浩蕩蕩押了四十車的東西回來了。車上的物品是都用麻袋子裝起來的,其中有個袋子破了個洞,只見大米漏了出來,一路走,一路漏,後頭跟了好多孩子蹲着撿大米。
邊上就有老漢拍着大腿說:“哎呀,這是真的啊!趕緊跟你東家去說,趕緊去賣糧!”
人的從衆心态是永遠改不了的頑症。大夥兒都在抛售糧食,你家不賣?
而大批量的抛售就導致了糧價越來越低。
李允堂這次出來雖然沒帶太多銀子,但幾百兩還是有的,所以也跟着買入好多糧食,第二天下午就讓孫從源裝車,運去受災最嚴重的幾個鎮子。
李允堂舒坦地坐在孫從源家裏頭吃孫太太腌制的話梅肉,心情那叫一個好啊。
不過舒坦過以後,回頭想想這件事,倒是開始擔憂了。
是什麽人偷走了那四十車赈災物糧?若是一般匪寇也就算了,只怕是有人針對自己而來。
李允堂把自己的想法跟衛望舒交流了一下,衛望舒說:“這事我也想過,只怕是針對你的多一些。”然後道,“南平縣如今太亂了,我想給你找個貼身護衛。”
李允堂随口應了,心下算着自己得罪過哪些人,這些人該有多大膽敢劫持朝廷的赈災糧啊!被抓到可是要殺頭的重罪!
仔細一想,貌似得罪的人太多了,沒一個準數啊。
接下來的日子李允堂也沒閑着,作為欽差大人,他得奔赴災情第一線,安排人統計具體的受災範圍、受災人口,并為災情造冊,上報給皇上知曉。另外聽從了衛望舒的意見,給皇上建議第二年的減免徭役賦稅的具體數額。
李允堂還以朝廷的名義給死者家屬發放棺木錢,并對特別貧困的家庭發放救濟款。還跟駐軍溝通,挪了一些軍用帳篷給百姓作為臨時住所。
待青禾從姑蘇調來的那批糧食到位後,短時間內糧食是不缺了。
他這次不計自個兒腰包的赈災行為,贏得了南平縣百姓的好評。由于李允堂是以皇上的名義做這些事情的,所以南平百姓對皇上的贊頌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小高峰。
皇上在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耳目,聽說了這些事後,自然十分滿意。
李允堂當然也沒有瞞着皇上那四十車物資被盜之事,只是這事現在要回頭去查,只怕也不好查了。
赈災的工作要持續一段時間,各鄉鎮倒塌的房子都要幫助重建,所以一時半會兒欽差大人還不能離開南平縣。
這天李允堂從南泉鎮上回來,衛望舒笑眯眯地說要給他引薦一個人。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跟着攬橙從外頭進來,這人中等身高,略微有些胖,白白淨淨的,臉上挂着笑容,看着就是個好脾氣的,就跟茶館裏頭的掌櫃似的。
跟在李允堂身後的挽朱一見這人,就興奮地跑了上去,叫了聲:“二師兄!”
最近李允堂一直跟着孫從源往鄉鎮上跑,衛望舒不放心,讓挽朱跟着去護他安全。
二師兄和藹地摸了摸挽朱的頭,然後對李允堂和衛望舒作揖,道:“見過王爺,王妃。”不卑不亢,讓人心生好感。
衛望舒忙虛扶了一下:“邢師傅不必多禮。”而後跟李允堂說,“這位是邢在仁師傅,是挽朱的二師兄,以後就跟着九爺了。”
李允堂這才想起衛望舒說要給他找一個貼身護衛的事。雖然他覺得沒這個必要,自己好歹也是軍營中出來的,沒那麽脆弱,不過也不好拂了她的一番好意,見她待這位邢師傅十分尊重,便也客氣地說:“邢師傅,那就麻煩你了。”
李允堂其實是想,身邊多個能用的跑腿的也不錯,就青禾一個忙不過來。
不過很快,他就不這麽想了,要不是這位邢二師兄,自己就要小命嗚呼啦!
作者有話要說:發燒燒得腳都軟了.....
我發現我也有強迫症,沒更新就是覺得哪裏不對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