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章節

為了更像小天鵝,妹妹的練功服買的是白色的,上面是緊身長袖,有伸縮性,圓領開得很低,露出我們妹妹凝脂般的肌膚,也顯得脖子長了些;衣服下面連着一個小天鵝的短裙,蓬蓬的,一彎腰可以露出小屁股,所以我們妹妹還穿了一條白色的連褲襪,腳下是練功鞋。

還沒去舞蹈班跳舞,妹妹已經把練功服穿了好幾次了,每次穿上,都像一只驕傲的小天鵝一樣,在屋子裏跑來跑去,叫這個看,叫那個看。

太奶奶看了,嘆息說:“你穿那麽緊繃繃的褲子,舒服不舒服哦?”

妹妹很肯定地回答說:“夫服(舒服)!”

“還有你那個裙裙,都是支支楞楞的東西,穿着不毛人啊?”

“不毛!”

第一次去舞蹈班的那天,老媽給妹妹紮了個緊緊的小發髻,束在腦後。

太奶奶又心疼起來:“頭發讓你媽給揪成這樣,未必不疼?”

太奶奶說着就去摸妹妹的發髻,想看看到底有多緊。妹妹生怕太奶奶把她的天鵝頭搞壞了,躲閃開來,不耐煩地說:“不疼!”

“好,好,我不管你了,反正是你受罪,不是我受罪。”

老媽說:“太奶奶,這您就有所不懂了,為了美,為了舞蹈藝術,受點罪是值得的。”

“那你怎麽不把那身行頭穿上?”

“我嘛,得先到那裏看看,如果別的家長都沒穿這麽正規,我就不穿了。”

老媽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上次去的時候,看到的幾個家長都沒穿練功服,只穿着t恤什麽的,雖然報名的時候,學校說過家長也要買練功服,但如果其他家長都不執行,老媽也就不好意思別具一格了。

到了那裏一看,果不其然,那些家長都沒穿練功服,就穿着家常t恤或者運動服,而且大多有點胖。可能因為剛生孩子不久,還沒恢複;也可能大多數美國婦女到了三十歲左右就開始發胖了,估計也買不到她們能穿的練功服,學校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老媽很失望,但妹妹很開心,指着那些小朋友說:“我裙幾(跟我一樣的裙子)!我孩幾(跟我一樣的鞋子)!”

老爸見那裏是女人的天下,後來就沒跟着去了,都是老媽帶妹妹去練功。妹妹每次回來都很興奮,意猶未盡,呀呀吧吧講個不停,每次問她:“跳舞好不好玩啊?”

她總是肯定地回答:“好玩!”

“下次還去不去啊?”

“還!”

“今天學到什麽了?”

“跳舞!”

“怎麽跳的呢?”

“這跳的。”

“那你把今天學的跳給我們看好不好?”

妹妹也不忸怩,當場就跳起來。

跳了好一陣,太奶奶說:“我怎麽覺得你跳的都是我教你的那些動作啊?這不還是轉圈啊,轉手腕啊,跺腳啊,扭腰啊,沒看到什麽新花樣,你在學校學的東西呢?”

妹妹被問糊塗了,兩手一攤:“卧。”(表示驚訝)

老媽抱怨說:“學個鬼呀!老師長那麽胖,都不像個練過芭蕾的樣子,又不教芭蕾的基本動作,每次都是伸伸手啊,彎彎腰啊,像做操一樣。”

“那怎麽辦?退學算了?”

“退學又不退錢,再說妹妹還不肯退學呢。”

老爸問:“妹妹,在那個舞蹈班裏什麽也學不到,我們不去了吧?”

妹妹馬上反對:“不要!”

“還是要去啊?”

“嗯。”

“但是媽媽她不想去了,怎麽辦呢?”

妹妹很難過地望着老媽,懇求說:“我要!”

老媽立即解釋:“媽媽要去的,要去的,只要妹妹喜歡,就是去吃狗屎,媽媽都會去的,反正媽媽這把年紀了也沒準備從那個班裏學到什麽,還不都是為了你?”

然後老媽就趁機提要求:“妹妹,你要去那裏跳舞,可以,但你要在家裏跟着媽媽練功,好不好?”

“好!”

“那我們說練就練!來,媽媽先教你站位,把腳後跟并攏,像媽媽這樣。對了,再把腳尖向兩邊打開,站成一個‘一’字。”

妹妹學了半天,只把兩腳後跟打開了,還自得地喊:“媽媽,一記!”

“你這哪裏是‘一’字喲,明明是個‘八’字。”

老媽不得不親自去掰妹妹的小胖腿,但掰好了這只,那只回去了;掰好了那只,這只又回去了。怎麽掰,也頂多掰成一個“丁”字,沒辦法掰成“一”字。

還沒掰成功,太奶奶已經心疼得不得了啦:“哎呀,兒的骨頭嫩,使力扳不得的呀,當心扳斷了!”

奶奶也說:“這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吧?心急吃不了熱雞湯,還是慢慢來,慢慢來。”

老媽咕嚕說:“怎麽我小時候一下就站成一字了呢?”

老爸說:“是不是你們兩人,腿的構造不同?”

“怎麽會呢,我的女兒,怎麽會跟我構造不同?妹妹,我們再來!”

妹妹已經被掰得不耐煩了,哭兮兮地說:“不要一記(字)!”

“那你還想不想去班裏跳舞啊?”

“想!”

“想就要練撒!”

“不練撒!”

最後還是妹妹獲勝,只到班裏跳混混舞,不在家裏練功。

老媽嘆息說:“我學芭蕾雖然是半途而廢,但總還學了個下腰劈腿,幾個腳位和手位也都搞清楚了,可是妹妹呢?除了穿的天鵝裙比媽媽小時候穿的好看,別的什麽都沒學到。”

太奶奶庇護說:“裙裙好看就行了,人家天鵝不就是穿一身白羽毛,到處‘歪歪’(wai,搖搖擺擺)地走嗎?”

後記

做父母之前,我和我先生像很多父母一樣,雄心勃勃,未雨綢缪,已經把孩子的婚事都操心過了:如果生男孩,得找個什麽樣的媳婦;如果生女兒,得找個什麽樣的女婿;什麽時候才能允許兒女談戀愛,什麽時候才允許他們跟戀人有親密行為,他們生的孩子我們是帶還是不帶,等等等等。許許多多現在想來匪夷所思的心,全都操到了。

育兒的書我們買了一摞又一摞,網上育兒專家們開的專欄,更是看了個天昏地暗,各家各派的理論和方法都涉獵到了,就等着孩子出生便要開始實行“龍鳳培養計劃”。

但等孩子真的生出來,我們兩個全都傻了眼,因為孩子他小人家不按書上說的做呀!

書上說,要定時喂奶,但我們的孩子不吃那一套,今天是八點吃的,明天他到八點還睡得迷眼不睜,看着他甜甜熟睡的小臉,我們怎麽忍心叫醒他開飯呢?即便是叫醒了,人家也不高興啊,不吃奶,還大哭,哭得那叫一個震撼,聽聲音好像要背過氣去了一樣。

兒子的哭聲像小貓的爪子,一下下抓在父母的心上,道道血痕!

人生一世,不就是求個開心嘛,只不過每個人開心的原因不同而已。

如果孩子不開心,做父母的怎能開心?我們做家長的,責任就是找到孩子開心的原因,然後想方設法複制那個原因,讓他永遠開心。

這就是我家育兒的标準和原則。

我家四世同堂,孩子的曾祖母和爺爺奶奶都跟我們住在一起,五個大人,起先是圍着我們的第一個孩子轉,現在有了兩個,那就圍着兩個孩子轉。

孩子的笑聲,就是動力,就是目的,就是家長最好的滋補品。上一天班回到家,聽到兩個孩子開心的笑聲,就覺得人生真美好啊!

到目前為止,兩個孩子還沒表現出被慣壞的征兆,也許已經慣壞了,只是我們做父母的不覺得而已,就像喝醉了酒的人,從來都不承認自己喝多了。

我有一個博客叫“艾園”,《山楂樹之戀》最先就是在那裏分集連載的。艾園聚集着很多喜愛我的作品,連帶喜愛我和我的家人的網友,他們總是不時地催促我寫點小孩子的趣事,說他們都想看,想通過我的文字,了解我和家人在網下的生活。

我經常記錄一些小孩的趣事,貼在艾園,等于是定期向他們彙報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網友們看了這些文字,居然都說我們的孩子很可愛,于是我想,我真幸運,遇上了兩個“自成人”的小寶寶,雖然父母家人為了讓他們開心,并沒有按照專家權威的意見育兒,但他們兩個全都長成了活潑可愛的小天使。

謝謝我的兩個小天使,讓我有了這樣一個可愛的小集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