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化敵為友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作為律師,除了專業知識豐富,口才通常也俱佳,然而是人都有缺點,電腦技術便是其中一項。
當某一部電腦蕩機,而整個律師事務所沒一個人能搞定的時候,張正彬适時地站出來,表示他在這方面業餘有些鑽研。然而當電腦由死機變為開不了機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在逞能方面有所鑽研。
由于衆同事一致認定張正彬要對這臺電腦負最終責任,所以就把找人修電腦的大任交到了他手上,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祝遠是他的同學。
張正彬一直都在幫祝遠他們公司做法律顧問,只收取部分象征性的費用,那麽禮尚往來,他們律師事務所的電腦和系統也一直都是找祝遠搞定的,同樣收費方面只是意思意思而已,領導們對此都表示很滿意。
平時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祝遠通常是派他們公司裏的某個年輕工程師來的。一群律師雖然不是機盲,但事務所裏的電腦也大多只是用來處理文件、上上網,就算出問題也不會是什麽高深複雜的大問題。但是誰知這次來的居然不是甲乙丙丁,而是和張正彬見面就掐的蘇晴晴。
蘇晴晴簡單地看了一下之後,一句話概括了電腦的現狀,“應該是主機板燒了。”
所有人轉頭盯着張正彬。
蘇晴晴也跟着轉頭過去看他,“你幹的?”
張正彬露出一副很無辜的表情,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确實是在他手上燒的。
蘇晴晴瞪他一眼,站起身,“不懂就不要瞎弄,裝什麽內行。”
“吃包子不能因為最後一個包子吃飽了,就不承認前幾個包子的重要性。”張正彬因為氣短,說這話的時候聲音也很輕,但因為在場其他人都沒有說話,大家還是都聽到了。
蘇晴晴拍拍手,悠悠地反駁,“但最後那個包子不幹淨就能吃死人。”
張正彬黑着張臉說不出話。從來都只有他貧嘴諷人,鮮有他被嗆的說不出話的時候,一旁的有些人很明顯想笑卻硬憋着。
僵持中夏宇楓出聲打破尴尬,“那是要找電腦公司修,還是把主機送到你們公司去?”
蘇晴晴轉身從座位上取回自己的包,“不用了,我明天帶主機板和零件過來修。”
“明天?明天星期六哎。”張正彬終于又找回了自己在對話中的位置。
蘇晴晴嗔他一眼,“我這幾周都在放假,下周不在上海,公司其他同事都在趕一個項目,如果你們不急着用電腦,或者願意送回電腦公司去修,又或者想更新換代的話,我也不介意的。”
張正彬扯扯嘴角,這電腦一年前才買,還不到更新換代的時候。
“到底怎麽樣?”蘇晴晴顯然對張正彬有些不耐煩。
這件事張正彬責無旁貸,于是道,“我過來吧,明天下午兩點。”
他斜斜地看了眼夏宇楓,還沒開口問,對方道,“不要看我,我明天早班飛機去外地。”
“那就這樣吧,我先走了。”蘇晴晴也懶得理他們誰來,反正她不過是來修電腦而已,只要有人幫她開門就可以。
周六下午兩點,蘇晴晴準時帶着新的主機板來了事務所,張正彬倒也沒有食言,她到之前便已經早早來了辦公室。
蘇晴晴進了門之後也沒有和張正彬多說話,只自顧自地開始坐在地上修電腦,對方也當她是不存在一般,繼續回辦公室看文件。看了不到十幾分鐘,張正彬還是走了出來,站在一旁看了兩分鐘,有些好奇地發問,“你居然會拆電腦修電腦?”
蘇晴晴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半真半假地道,“這是專業必修課。”
張正彬扁扁嘴,卻沒有搭腔,而是作勢要出門,走過蘇晴晴身邊的時候問她,“我去樓下買些吃的,你要不要?”
蘇晴晴擺擺手。
張正彬回來的時候,捧了一大堆零食,還有兩瓶飲料,然後就在蘇晴晴邊上挑了塊看起來比較幹淨的地方坐了下來,邊吃零食邊看她修電腦。
蘇晴晴瞥了他一眼,“這麽大個人還吃零食。”
張正彬遞了一瓶飲料給她,她沒有接,他便放在了她身邊的地上,“有誰規定過大人不可以吃零食?”
蘇晴晴又不屑地瞥了他一眼,放下手上的東西,擰開飲料瓶喝了兩口。
張正彬把手中的薯片袋遞了過去,蘇晴晴從中抓了兩片塞進嘴巴裏,複又低頭幹活。
張正彬趁機笑道,“看吧看吧,你也吃零食,而且女孩子吃相那麽難看。”
“要你管。”蘇晴晴待咽下口中的薯片,才有空反駁。
“你不是在休假嗎,祝遠怎麽派你來?”
“就是因為我在休假,才有空來。”
“那祝遠發不發加班工資給你?”張正彬邊和蘇晴晴閑扯,邊遞薯片給她。
蘇晴晴也邊吃薯片邊修電腦,優哉優哉,“我們這種小公司,哪來這麽嚴格的加班制度,忙起來才不分工作日休息日。你如果不把電腦弄壞,就是在幫我們的忙了。”
張正彬嘴角一抽,“我也沒想到會這樣。”
“不會就不會,又沒什麽可丢臉的。”
張正彬聽到蘇晴晴這麽說又有些不服氣,坐正了身子嚴肅地說,“我是真的對電腦有興趣自己有所鑽研,當年考大學的時候還差點就去讀計算機系了。”
“哦?”蘇晴晴瞧了他一眼,“那最後怎麽還是讀法律了?”
“子承父業聽過沒?”說着他又斜斜地靠到了一旁的辦公桌上,“話說你一個女孩子怎麽想到去學電腦的?”
“走自己的路聽過沒?”蘇晴晴也學着張正彬的語氣,“你子承父業怎麽不跟着你爸幹?”
張正彬聽到這麽一個問題,突然又沒了正經,嬉笑着說,“這個不是像你學習麽,走自己的路。”
“切。”蘇晴晴懶得理他。
張正彬收斂了嬉皮笑臉的表情,正色道,“好吧,前半句是開玩笑,後半句我是說真的。”
就在此時,張正彬的手機響了,他從口袋裏掏出手機來聽,“喂。”
也許是他手機的音量較響,蘇晴晴清楚地聽到手機另一頭一個中年女子的聲音,“喂,彬彬啊,今天回不回來吃晚飯?”
那一聲“彬彬”聽得蘇晴晴噗嗤一下笑了出來,見到張正彬很不滿地看了她一眼,自覺有些失禮,但想想又覺得實在好笑,想憋住不笑很困難,只能抿着嘴角偷偷地笑。
張正彬挂了電話,對蘇晴晴道,“笑什麽笑,你爸媽不叫你晴晴啊。”
這下蘇晴晴實在是忍不住了,明目張膽地大笑了起來,險些笑得自己腹痛,那個被笑的人也不說話,只在一旁冷眼旁觀。最後她好不容易止住笑,對張正彬說,“你看你的文件去,不要在這裏影響我。”
“哼,我好心陪你坐坐吃吃零食。”張正彬說完站了起來,走回辦公室拿了一疊資料又走回來坐了下來,開始自顧自看了起來。他幹脆把幾包零食都拆開放到了和蘇晴晴中間的地上,方便兩人各取所需。
一人修電腦,一人看資料,順便聊聊天、吃吃零食,倒是聊的頗為投機,居然發掘出許多相同的興趣,比如對計算機,比如對零食,再有就是動漫,不再像之前一樣針鋒相對。蘇晴晴也發現張正彬确實對電腦方面了解比一般人深入,倒不是他瞎吹的。
蘇晴晴修電腦的間歇瞟了一眼他手中的資料,“深遙?和你們有合作?”
張正彬搖搖頭,“是在争取合作。” 張正彬他們事務所正在争取和城中出名的私企深遙合作的機會,“不過我們在業內不能算最有實力的,挺難的。”
“那又不一定,吳深這個人挺難說的。”蘇晴晴随口答着。
“喲?你和人家吳總很熟麽?”
蘇晴晴答前一句話的時候并未多想,被張正彬一個反問始覺語氣有些過于随便,尴尬地開口,“大家不都說他是任人唯賢麽,不論合作對象資歷名聲。”
張正彬點頭,“就是這樣我們才敢去争取一下。”
深遙的創始人吳深可以說是七零後一代人中的傳奇之一,吳深年輕的時候是學計算機出身,因為本身興趣,畢業之後他開發了早期的網絡游戲,可以讓玩家通過網絡連線共同闖關的小游戲。當時雖然國內有一些網游在興起,但大多為棋牌類游戲。
吳深的這款軟件雖然特別,但一度并不被看好,因為那個時候網絡還沒有普及,而且以當時的網速來說,這樣的游戲并不具有吸引力,流暢度不高。但後來随着網絡進入每家每戶以及網速的提升,網絡游戲便開始紅火起來,而國外的網游也紛紛入駐,吳深自然是緊跟時代腳步,自己的基礎和理念加上現學現賣,跟着狠賺了一筆,也同時成為這一行的風雲人物。
就在大家認為他會成為網游一行的領軍者之時,他居然在網游黃金時代撤出投在這一方面的大部分資金,轉而投入剛剛開始發展的房地産市場。當時房地産初初實行市場化,一切都在初級階段,房價雖在當時的百姓收入來看有些高,卻也不像如今高得難以企及。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吳深又在房地産市場中異軍突起。
然而當房地産市場全面崛起,房價開始節節攀升的時候,他又撤回資金重新投入網游市場,其後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問世,他便迅速将眼光投放到此上,将網游帶到了平板電腦上。這一次他選對了市場不說,也躲過了金融危機。
再之後,當所有人以為他會專注于本行發展,他卻又将大部分資金轉回樓市,曾有人預言他無法再創神話,他确實沒有再創神話,但如今樓市依然火熱,吳深的投資眼光也每一次都很精準,深遙的規模日益壯大,所有人又不得不嘆服他的商業才能。
如此兩出兩進,令他成為了商界的翹楚。
而行內行外都傳聞,這位傳奇人物眼光獨到,不以出身論英雄,只要有真材實料,他都願意合作。
張正彬在一邊看着資料,突然“咦”了一聲,随後扯着一頁紙對蘇晴晴道,“這裏有篇專訪還是方恒寫的。”
蘇晴晴眼角一跳,語氣卻故作鎮定,模棱兩可地說,“嗯,方恒當年有一段時間專幫人寫專訪,好像是訪問過他。”
“聽說吳深不輕易接受專訪,方恒豈不是很厲害。”
說到這個,蘇晴晴有些得意,“當年方恒可是業內的金筆杆,不是她求人做專訪,而是別人來找她,有幾個老總什麽的還想她為他們出傳記。”
張正彬聽着也來了興趣,“這麽牛,這種活又多金又輕松,而且還能結識高端人士,她幹嘛不做了?”
蘇晴晴後悔一時口快,只好随便胡扯兩句搪塞,“換工作有什麽稀奇的,做的不開心就換個地方呗。”
“功高蓋主?”
蘇晴晴忙點頭,卻沒有擡頭看張正彬,生怕自己眼神裏露出心虛。
張正彬想了一會兒,又道,“你說我們能不能讓方恒打打熟人牌?”
蘇晴晴瞪了他一眼,“方恒跟他又不是很熟,只是采訪過一次,而且還是三年前。”
“我就說說而已,不要這麽認真。”張正彬說着又露出一副頹然樣。
蘇晴晴不願意和他在吳深的問題上糾纏下去,于是轉了話題,“你覺得方恒跟夏宇楓是不是有戲?”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