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偶遇
? 李竹挨了一夜,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就悄悄起了床,輕手輕腳的洗漱,準備收拾好就去大姑家。要去串親,自然要挑件好點的衣服穿。
可是她翻遍櫃子也沒找到一件不帶補丁的合身衣裳。她依稀記得大姑家的表姐給了自己幾套七五成新的衣裳,可惜都被二姐三姐搶走了。她二姐李蘭,三姐李招弟雖然在家裏也不受重視,但到底比她強多了。
最後,李竹找了件補丁最少的衣裳穿上。 她起得早,還有人比她起得更早。
她娘肖氏瞥了她一眼,吩咐道:“你先去把水缸挑滿,再去打柴,再捎些豬草回來。”
李竹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她的實際年齡有十三了,但看上去頂多有十歲的樣子。別說跟那個白胖的同胞哥哥比,就是跟村中同齡女孩子比也顯得矮小瘦弱。家裏的成年人不動卻讓她這個孩子去挑水。李竹真不知道這肖氏的心是什麽做成的?李竹逆來順受,不敢反抗,她可不會慣她那毛病。
她擡起頭,淡淡說道:“娘,昨天還有人笑話我不長個,你還讓我去挑水,将來我長成矬子,你臉上好看嗎?”
肖氏啐罵道:“讓你挑就去挑,哪來那麽多廢話。”
肖氏見她站着不動,火氣愈大,她指着李竹大罵道:“你還杵在那兒幹啥?我告訴你,今兒不把活幹好,你甭想吃飯。”
李竹邊往外走,邊說道:“說得好像我幹了活就能吃飯似的。”
“你這個死妮子還敢頂嘴!”肖氏随手抄起東西要打。
李竹推開門竄了出去。身後,肖氏的罵聲還在連綿不絕:“掃把星,一大早的你又上哪兒浪蕩去?有種你一輩子別回來。吃白食的廢物……”
李竹看了一眼李家大院,沒有絲毫留戀地走了出去。她一定要想辦法走出這個家。只是路引和戶籍怎麽辦?
算了,先不想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左右她有了靈泉在,怎樣也餓不死。
天光已經大亮,村中的大道上已經有不少行人了。說話聲,打水聲,雞鳴狗吠聲,聲聲入耳。還有人家的煙囪裏冒出了縷縷炊煙。好一派祥和寧靜的鄉村景色。李竹慢慢向王小翠家走去,她不敢去得太早,怕擾人清夢。等她磨蹭了一會到了王家裏,發現他們已經在吃早飯了。
王小翠一見她來就讓她吃早飯。李竹實在不好意思再蹭飯,就說自己經吃過了。
馬氏笑吟吟地掃她一眼,說道:“你娘那人我不知道,就算吃飯,也是稀飯。你一會兒還要走十幾裏路呢。吃點吧,好有力氣走路。”李竹一想也是,古代的交通基本靠走,即便有牛車驢車,她也沒錢坐。
Advertisement
王小翠已經去竈房盛飯了。李竹就着鹹菜喝了一碗粥吃了一個雜面窩頭,早飯下肚,李竹頓時覺得全身暖暖的,恢複了一些元氣。
李竹沒敢多耽擱,跟王家衆人道了別,從桶裏撈起魚,用樹枝串着準備出發。
李竹出了村子,沿着官道一直往南走。事實上,她已經不記得去大姑家的路了。好在她知道大姑所在的村子叫楊家集。她問了路,便開始甩開膀子朝楊家集走去。
做為現代人的李竹好久沒走過這麽長的路了,再加上鞋子不合腳,她走了半個時辰就累得雙腿發酸,兩腳疼痛。她坐在路旁歇一歇再繼續往前走。
她走的是官道,這條路上直通到楊集,楊集是個大集市,隔日逢集,今日正趕上逢集。路上行人越來越多,有挑着擔子的貨郎,有挑着大筐青菜的農夫,還有一些打扮得很花招招展的大姑娘小媳婦,叽叽喳喳地邊說邊走。
跟李竹同向而行的人中,有一個趕着驢車的年輕男子。那男子大約十六七歲,一臉沉穩,生得眉目清朗。他衣着簡素,一身半舊青布衣裳,頭發用一根木簪子绾住。他不緊不慢地趕着驢車,經過那群叽叽喳喳的婦人時照樣目不斜視。他的獨特氣質和相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人群中有兩個姑娘含羞帶怯地瞄了他一眼。也不知是誰提起了話頭,“那個年輕後生哪個村的?瞧着怪面生的。”
“是啊,長得挺俊的,看樣子還像是讀書人。”
“喲,錢嫂子,你都成親了咋還惦記人家年輕後生哩。”
“我說說怎麽了,看我擰你的嘴。”
“……”
衆人鬧作一團。
李竹跟這幫人離得不遠不近,她們的聲音不大也不小,她能聽個大概。那個趕車的年輕人在她前面不知道有沒有聽到。李竹聽着也不禁有些好奇地多看了那人兩眼。許是感受到了她的視線,那個青衣男子不由得回頭看了一眼,剛好與李竹的目光對上。李竹見躲不過,索性大大方方地朝他笑了笑。
那年輕人怔了片刻,也回她一個笑容。 然後一揚鞭子,趕着毛驢超到前面去了。又走了一會兒,便到了一個岔路口。直往前走就是楊集,往東是楊家集,往西是楊樹屯。那幫挑擔賣菜的還有那群年輕女人都是往集鎮去的,只有李竹和青衣男子拐上了往楊家集的路。
年輕女子中有幾人略微不舍地回頭看了男子一眼,有人說道:“他往楊家集去了,不知是串親還是回家?”
這時終于有人注意到了李竹,她們見她也往那個方向走。登時眼睛一亮,和男人不好搭讪,跟一個女孩子有啥難的。有些膽子大的女子便攔着李竹問道:“哎,小妹子,你認得前面那個後生不?”
李竹望着他們期待的目光,慢慢說道:“其實我也挺想認識的,要不我追上前問問他成親沒有?”
“噗。”
“你這丫頭怪有意思的。”
知道李竹也不認得,這幫熱情如火的姑娘媳婦們便放開了她。李竹擦把汗,唉了一聲,繼續往前走。
通往楊家集的路不是官道,一條小路彎彎曲曲的。李竹是越走越累,她打算拐過這個彎後就歇會兒再走。
她拐過彎路,看見一片小樹林。一輛驢車停在那兒,沒看見主人。
李竹一眼就認出是那個年輕人的車子。她的腳步稍稍停頓了一下正要往前走。
就在這時,那個青衣少年手捧着一株紅色的野花從林中走了出來。
他朝李竹微微一笑,說道:“你也去楊家集?”李竹愣了一會兒,覺得這人的笑容頗有感染力。
“呃,是的。”
“我也是。”
“哦。”李竹不太擅長和陌生人搭讪,說到這裏便沒話可說了。
少年找了一片樹葉包住花的根部,小心翼翼地放到車裏面。接着沖她說道:“上來吧,我載你一程。”
李竹遲疑了一會,要知道在現代,女學生搭順風車失蹤的事時常被媒體報導。這個順風車要不要搭?
李竹目測了車的高度,就算情況不對,她跳下來也沒問題。她實在太累了,于是一咬牙決定上車。
“謝謝,我正好不想走了。”
“看得出來。”男子說道。
李竹上了馬車,将魚放到一邊。男子見她坐穩了,方才趕車。
兩人起初沒說話,過了一會兒,李竹主動開口道:“我叫李竹。去楊家集串親。”
“我叫蔡青。”
“哦。”
兩人接着沉默下去。
有了驢車,速度快了許多。不多時遙遙看到了楊家集的影廓。楊家集是個大村落,約有一千多口人。可能是靠近市集的原困,整體上感覺比李家村要富裕。村家有條很寬的大河,村後是郁郁蔥蔥的山林。河邊有孩童在玩耍,婦人在洗衣拉家常。
“你往哪邊走?”
李竹想了一兒,仿佛記得大姑家是在村東。她道了謝往東走,蔡青則準備往西去。
兩人正要分道揚镳,只聽那道清潤的聲音說道:“我還沒成親。”
李竹頓住腳步,看着他說道:“我沒問你這個問題。”
蔡青笑道:“你跟那些姑娘的話,我聽到了。”
李竹默然。蔡青趕着驢車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