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楊家日常

李竹感覺到蔡青話中有話,應該是有感而發,她記得楊雲說過,蔡青的家庭好像也不太和睦,具體是什麽情形她就不清楚了。畢竟當時,她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前途和出路,哪有心思顧及旁人?

蔡青說完話,便專心喂驢去了。他手持一把黑色的毛刷,仔細地給驢梳毛。毛驢不停地跺腳,撒着歡兒,親昵地拿嘴蹭他。梳完毛,他又去提水,飲了驢後又開始清理車身。春日正午的陽光灑在他身上,也給毛驢那平庸的毛色上鍍了一層光芒。

李竹看着這一切,心情莫名好了許多。在蔡青轉頭看她以前,她抱着竹筒轉身離開了。

竹筒裏是有一些零錢,李竹用它買了一斤五花肉,兩斤豆腐,打了一斤酒。她提着東西回來時,籬笆前的驢車不見了。籬笆牆內的兔子窩旁,有一個人在忙碌着。

李竹以為是楊墨在那兒,她一邊推籬笆門一邊問道:“哥,蔡青走了?”

那人頭也不擡地答道:“沒走,留下來吃飯。”

李竹嗯了一聲,答完才發現聲音的主人正是蔡青,他正在喂兔子。

李竹沖他笑了一下,轉身将東西提到竈房去。

李大姑一邊接過東西一邊數落她亂花錢,同時又納悶她哪來的錢。

李竹解釋說,那是她上山打獵和下河捉魚賺來的。

楊雲一臉驚訝,她爹楊老實進山都打不到什麽東西,有次還險些被野豬撞傷。

李竹說道:“我用陷阱,偷給李寄吃的肉和油餅做餌,可能是運氣好,真捉到了。”

李大姑讓李竹去給蔡青和楊墨送了兩碗糖水。

這會兒兩人正在說話。

楊墨不解地問道:“阿青,你方才為何攔着不讓我退了毛二家的聘禮?”

蔡青道:“你不知毛二的人,他雖渾,卻是個講義氣的,他既然答應你,就一定做到。你若再催,反顯得不信任他,會适得其反。”

Advertisement

楊墨點頭,“還是阿青為人通透,我竟沒想到。”

蔡青笑道:“無他,我只是對毛二的了解深一些。”

李竹将碗放在桌子上,招呼了一聲又離開了。

楊墨抿了口水,誠懇說道:“阿青今日多虧了你,要不然……”

蔡青笑道:“再客氣就外道了,要是我遇到這種事,你有餘力也一定會幫。”

楊墨道:“你幫我真的太多了。”楊墨看着蔡青,其實在他出事前,與他來往最密切的并不是蔡青而是一個王華的書生。他與蔡青的交往是純粹的君子之交——淡淡如水。應該說,蔡青對誰都是那種淡淡的。出事之後,王華逐漸遠離楊墨。反而是蔡青挺身而出,送他去醫館,并借給他錢。聽說他家要賣房子,又四處奔走尋了個合适的買主,沒怎麽壓價就賣了房子,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李竹回到竈房,近廚房門口就聽見楊雲低低地說道:“阿娘,咱們跟何家退親吧。這種男人我不嫁。”

李大姑恨恨道:“先等等再說,要退也得惡心惡心他們。”

兩人一看到李竹,立即轉移了話題。

楊雲看了李竹身上的衣裳,明顯小了,而且現在穿也有些太熱。

她說道:“娘,我有件衣服小了,一會兒我改改給小竹穿吧。”

李大姑道:“改兩身吧,好換着穿。”

李竹走過去燒火。

午飯很快就做好了,今日的飯菜尚算豐盛,有竹筍炒肉,肉末豆腐,雞蛋炒韭菜,主食是三合面饅頭。

蔡青說道:“讓嬸子破費了。說好的不把我當客。”

楊雲笑道:“是小竹買的,她心裏感激你呢。”

蔡青順勢看了一眼李竹,她默默地坐在一旁,靜靜地聽人們說話。 見人提到她時,沖大家笑了笑:“我都感激,等我将來發了大財,天天請你們吃肉。”

楊墨笑道:“那我們就有口福了。”

衆人一起笑了起來。飯桌的氣氛倒是十分融洽。

蔡青又道:“只可惜楊叔不在家,我看這酒就給他老留着。”

楊墨道:“我們喝一半吧。”

衆人互相讓着吃飯,李竹習慣性地只夾自己面前的菜,她正吃着人,卻見蔡青将他面前的肉炒竹筍和她面前的炒青菜換了個,他解釋說:“我正好想想嘗嘗這盤菜。”接着又将肉末豆腐放到李大姑和楊雲面前,兩人讓了一會又重新坐下來吃飯。

李大姑和楊雲吃完飯就帶着李竹撤了下來,留下楊墨和蔡青繼續喝酒。李竹知道男人一喝起酒來就沒完,再順便吹吹牛,能吹到太陽下山。不過蔡青和楊墨只晚他們一會就下了飯桌。他家楊家衆人告辭說,自己要去鎮上給人送花。

一說到花,楊雲的眼睛不禁一彎,笑道:“蔡大哥,前日我的小姐妹們還說村裏就你家的花開得最好,還有人想照着畫花樣子繡花,可惜怎麽畫都不像。”

蔡青說道:“等我有空給你們畫幾張。”楊雲欣然道謝。

李大姑看着蔡青的背景,贊嘆一回,又惋惜一回,她轉頭看着楊雲,不禁眼睛一亮,說道:“你說你要何家退了親,有沒有可能……”

楊雲臉色緋紅,急忙打斷母親的臆想:“阿娘,你可別這麽想。”

李大姑道:“我咋不就能這麽想,一家有女百家求,一家有男十家惦,這有啥?”

楊雲低頭看着腳尖,小聲說道:“裏正家的美玲妹妹、關大伯家的關蓉妹妹,那可是咱們村的兩朵花,娘覺得我能争過她倆?”

不等李大姑回答,楊雲便說要給李竹改衣裳,轉身跑了。

李竹幫着大姑幹了會雜活,又跟楊墨認了幾個字,跑了一趟腿。一個下午就這麽過去了。

天剛擦黑時,楊老實回來了。

楊老實臉色不太好,腳步也有些沉重。那半斤酒正好用來澆他的愁。

等到李竹一離開,李大姑就沖楊老實嚷了起來:“老頭子,你拉着一張死臉給誰看呢。人我都領回來了,你還能讓我退回去?”

楊老實皺着眉頭,無奈地說道:“老婆子,我是啥人你還不知道嗎?我能讓你退回去嗎?我就說你倆做的這事,咋能花十五兩銀子呢。”

李大姑嘆道:“你不知道當時的情況,就這還少了一半呢,那家人還想要三十兩呢。”

楊老實唉聲嘆氣,一筆筆地給老伴算帳:“你說拉着臉,我笑得出來嗎?你看吧,這徭役攤派要下來了,咱家得出兩個男丁去修河堤,我的工錢沒了,阿墨的那一份得交錢吧。這春上一過,雨季也該來了,這房子東倒西歪的,外面下大雨,屋裏下中雨,不修行嗎?還有這藥錢……這舊帳沒還,新帳又來了……”

她這麽一說,李大姑也跟着愁起來了。

過了一會兒,她用手肘捅了一下楊老實:“那也不能老耷拉着臉,你那臉本來就長,一拉更長了。那孩子你又不知道,這正拘束着,到時萬一以為你嫌棄她多不好。”

楊老實無奈地答應:“好好,我不拉着臉了,我臉長得長也是錯。真是的。”

第二天早上,李竹再看到楊老實時,發現這個姑父的臉上老挂着違和的笑容。

她當着楊老實的面,把竹筒交給李大姑,說道:“大姑,姑父,我是我剩下的錢,你們先用着。”

兩人自然推辭不要,後來見李竹堅持要給,李大姑也就收下了。不過,她還是給李竹留了二十文當零花。

李竹的事在楊家集掀起了一點小波瀾,鄉下生活一成不變,一點芝麻綠豆大的事都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李竹像猴子似的被人圍觀了好幾天,那些閑漢村婦一看到她就指指點點,交頭接耳。

有的還擔心楊家會不會被李竹克到。

李竹來到楊家沒幾天就交了一個朋友,她是蔡青的左鄰,名叫小鳳,曾給她送過兔子。她也養了幾只兔子。

幾天後,李竹趁楊老實休假在家,悄悄返回李家村,把她的私房錢從山洞裏挖了出來。

這些錢,又把楊家衆人震了一回。

李竹建議,這錢先還不給蔡青,反正還了不夠,她想用這些做本錢,做點小生意,買些小雞小鴨養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