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0齊樂思

2004年9月22日

“求愛者比被愛着更為神聖,因為神附身于前者,而非後者。這是有史以來人類所能産生的最富詩意、最含譏諷的思想,這是一切狡谲和最隐秘的渴望樂趣的泉源。”

在《死于威尼斯》裏有這麽一段話,一開始看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只是一個苦戀別人的暗戀者的自我安慰。

現在我的關注點更多的放到了“譏諷”兩個字上。

如果非要說“樂趣的源泉”,康藤确實帶給我過數不清的樂趣和幸福,但是他消失得也太幹脆利落了。

他根本沒有打電話給我。

我不想怪他的,因為更多的還是擔心他。

可我又忍不住往壞處想,不是往他的壞處想,是往自己的壞處想。

我一定是惹他讨厭了。

但其實,如果是這樣,我因為被他讨厭所以失去了與他聯絡的資格,而他在我看不見的世界裏還一如既往的好好生活的話,我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無非就是我多擔心一點,他過得好也就沒事了。

我媽說我是杞人憂天,說可能是康藤轉學了或者去了別的地方,沒有來得及告訴我新的地址,也不方便寄信給我。

我不知道有多少這樣不方便寄信的地方,可我以前告訴過他我的QQ號碼,後來也在信裏寫了家裏的電話號,就只是希望他能報個平安而已。

我不知道我們兩個的關系算什麽,筆友嗎?可我一點都不想只跟他做筆友。

他不理我大概就是發覺了我龌龊的心思,覺得我肮髒的思想玷污了我們純潔的友情?

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麽辦了。

Advertisement

我第一次喜歡一個人,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像這樣喜歡別人。

前幾天我同桌跟隔壁班的體育委員分手了,她倒是沒多傷心,可我總覺得遺憾。

我問她:“你不難受嗎?”

她說:“難受,但是難受一會兒就行了,畢竟大家都說初戀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我想問她這句話是誰說的,想想還是算了。

誰說的有什麽重要?

反正這句話總是被大家奉為真理。

可我不願意相信。

為什麽初戀就不能成真不能跟着兩個人一起長大呢?

我還是想康藤,還是喜歡康藤,我希望自己就算到了十八歲、二十八歲也還是喜歡他。

因為他真的特別好。

他的文字、他看的書、他寫的信、他的人,他一切的一切都讓我覺得特別好。

不知道我們還有沒有機會見面,如果不能的話,就真的太遺憾了。

我的初戀,開始在雜志的鉛字上,結束在信紙的落款上,其中僅有的關于他的畫面是我自己用筆畫出來的。

我想他,想見他,哪怕一面也好。

如果可以讓我更貪心一點的話,我想親他一下。

還是算了,這也太貪心了。

我還是再給他畫一幅畫,當着他的面,讓他給我做模特。

如果我們能在長大以後再認識就好了。

現在我明白了什麽叫“錯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

我相信,他就是那個對的人,因為我真的喜歡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