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諸葛亮

我沒想到,初來古代,便能睡得這麽沉。再醒來時,已經是第三天了,馬上等着出嫁!我明白了,我又被黃承彥陰了。

黃承彥進來,把所有婢女請出去,然後老爹式的藐視:“阿醜擅自闖入陣法時,吾知你想逃婚,回屋看了阿醜的留信,果真如此。阿醜,你莫怪為父呀,為父知道你志比天高,不願嫁人,可是賢婿難得,孔明絕對配得上我兒,只能強制為汝留下這樁婚事。”黃承彥笑得一臉老狐貍。

我嘆口氣,也罷:“好罷,女兒認命,請阿母和婢女進屋為女兒梳洗吧,不可誤了吉時。”我內心慌亂和暴躁,我讨厭被別人控制,什麽理由都不行!但這不代表我不理解黃承彥愛女之心,這個情,我領。

我吃過早膳,梳妝打扮。黃府之中,人心鼎沸,前來恭賀與看熱鬧之人,絡繹不絕。順便誇贊嫁妝之多,人聲之中,也有人嘲笑孔明娶得醜婦。

父親背着我上了喜轎,看着十六擡的嫁妝,我有些心疼,只恨空間容量太少,不得裝載,白白便宜了諸葛孔明。敲鑼打鼓,天黑之時,我到了諸葛亮的家。

透過喜帕頭巾,我看到了今晚要住的地方,茅廬,滿目紅色的低矮茅廬。這玩意,會漏水嗎?踏過炭盆時,我還在走神,不可思議自己就這麽出嫁了。

牽着我的手,幹淨袖長,卻又遍布手繭,很有力道,是一個信得過的男子。我有些緊張,手心冒汗,這是千古名相諸葛亮呀!我黃醜,何德何能,能牽起他的手呀。

拜堂之時,滿堂賓客歡呼不已,娘家之人見禮成,紛紛告別歸家,夫家的人還在鬧騰喜悅。依照慣例,男人在外吃肉喝酒,我被送入洞房,諸葛家的兩位姐姐進房相陪,話語中掩藏着不滿,想是認為我黃阿醜配不上豐神俊朗的諸葛孔明。

諸葛大姐說:“親家當真好算計,嫁汝入我諸葛世家!二弟說,娶妻娶賢,盼望弟妹是個賢婦,為我諸葛家添枝散葉,別老是惦記着娘家,也照顧起二弟和小弟起居。免得我們兩位姐姐為汝操勞煩憂!”

我不想過于出挑,也就忍下反駁的話語。搞笑,不想娶就別娶呀,我都過門了還說風涼話。讓我別惦記黃家,說得她們嫁出去了,就不關心諸葛家幾個兄弟一樣。

慶幸我在現代沒結婚,不用面對婆媳夫妻問題。然而,這才到古代幾天呀,啥啥都趕上了。

二位姐姐感受不到我的不滿,繼續說:“聽聞弟妹只讀詩書,對女紅廚藝并無研究,我諸葛家婦人斷不可如此,汝明日需得早起做膳食。家無婆母,少不得長姐對汝多加管教。汝日後定當持家有道、侍奉丈夫叔侄、不能有誤。”

唉,我真的是個好脾氣之人,現在卻忍不住內心生氣。可我深知,此刻不是吵鬧之時,只待忍着,假裝聽從,其實早已魂出天外。

此番婚禮,使我堅定了出逃的心,我黃醜亦想出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內心計劃着,若是出逃,何種方式,逃亡何地,亂世之中焉有桃園?

外面吵鬧聲漸重,我回過神來,一柱大香已經過去,諸葛家兩位姐姐也已經站到門外,原來是新郎官進門了,之後就是洞房正戲。我隐約能感受到,這群人打算鬧洞房,正在門外偷聽呢。

雖然早已想好對策,可我心中仍然幾分慌亂。

Advertisement

諸葛亮輕聲關上門,拿上喜稱,小心翼翼挑起蓋頭,迎着燭火,我正目不轉睛看着他呢。幾乎一米九的身高,面若冠玉,唇薄高梁,我一瞬間臉龐發燙,想必臉已經大紅。

我發誓,并不是我對他動了情,只不過這麽帥的一個人,離我如此之近,他的男性氣息完全覆蓋了我,生理性反應而已。諸葛亮眸中一驚,可能沒想到我是真的醜,畢竟我的臉配不上我的身材。

但他真的君子,很快神色如常,溫柔道:“娘子辛苦,此番喝下合歡酒,便能休息了。”

我心中忍不住促狹一笑,倒黴催的諸葛亮,竟然娶了我這等醜婦,付出頗多呀。飲過交杯酒,禮成,諸葛亮有些尴尬,手握成拳,貌似正在想如何給我說接下來的話,幾分難堪。

我內心笑得開了花,諸葛亮真是個好有趣的男人,長相也是我最好的一口。奈何人生理想不一樣,并非一路人。

不忍心我喜歡的男人受此為難。我起身,在諸葛亮耳邊輕說了一句話,解他之圍。

“妾身來葵水了……”我忍不住打量諸葛亮的反應,他的臉也瞬間泛紅,又驚又羞,但好像還松了一口氣。真是樂煞我也!

看諸葛亮的反應,我已經不氣他兩個姐姐對我的下馬威了,覺得諸葛亮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吹滅蠟燭,和衣而眠,外面的人久久聽不到動靜,笑罵幾聲諸葛亮沒出息,也就離去。

我內心有幾分愧疚,也有幾分惡趣味的快樂,對不起,讓諸葛丞相背鐵鍋了。

男人的氣息就在床畔,我有幾分不自在,身體完全不敢動彈,很快就僵掉了,暗恨諸葛亮家的床沒有三米寬。

諸葛亮試圖與我交談:“亮不知娘子乳名,可否告知?”

一句話,又得罪了我這個小人:“我叫阿醜!”滿意了吧?黃月英不挺好聽的嗎,問什麽問!

輪到諸葛亮發笑了,并非明目張膽的笑,而是顫抖着暗笑。

我這人嘴賤,嘴頭功夫不肯吃虧:“笑什麽,将來與夫君生兒育女,若得母親之遺傳,豈不也醜?那可是你諸葛家的公子小姐,屆時看你笑得出來。”我尤其擅長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沒想到諸葛亮笑得更深了:“就算容貌似母,也定然不取‘阿醜’的名字!且我諸葛家,沒有貌醜之人。”

我終于明白三國志中說,諸葛亮自戀了,每日自比管仲樂毅,原來不是瞎扯。盡管他家人确實都好看,但有必要說嗎?氣煞醜女也。

幸而諸葛亮也覺此言過分,并未展開,而是和我談起我的師父“北華小仙”。南華老仙史書有名,民間傳言,正是他贈送三本天書《太平要術》與張角,張角才能呼風喚雨,驅雷掣電,能治各種病症,最後引發黃巾之亂。而北華小仙,是南華老仙的師侄,也是黃月英的師父,雖然只教導黃月英月餘,卻使黃月英學會幾種墨家機關。

我記得《三國》的電視劇中有一幕,劉琦公子為求諸葛亮錦囊,正是給他一本孤本以作交換。

我明白諸葛亮為何娶我這個未曾逢面的醜女了,大致可以整理成三條原因,我阿父的陣法;我母親蔡氏家族的門閥;以及我在北華老仙下所學的機關。

這三條原因,足以使卧龍先生心動了吧,鄉間盛傳“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醜女為妻。”可諸葛亮本身最是聰明不過,又哪裏吃得虧呢?

只瞧他大姐二姐皆嫁入荊州望門,便可知一二。

只不過,世間之事并非單方面的,孔明需要我黃阿醜的背景,可黃家也需要這位天資聰穎、堪作大才的後生晚輩繼承家學族業,正所謂兩族聯姻,各取所需。

我本想和諸葛亮多聊幾句的,奈何我實在是困了。我黃阿醜怎麽如此嗜睡呢?才睡了兩天三爺,怎麽又困頓難支呢,惆悵。

我昏昏沉沉睡過去,起來時,太陽已經曬頭頂了,身旁空無一人。老天爺,別被諸葛家兩位姐姐逮到,不然好日子到頭了。

我急忙起身,想看看身下喜帕,哀家要想辦法做個假的,蒙混過關。卻奈何找不到,難道諸葛亮那厮已經幫我解決了嗎?

我只能磨蹭着出了房門,兩個姐姐不僅準備了早膳,甚至衆人還吃完了早膳。我苦笑不已,有些內疚自己沒有早起,又有些厭煩兩個姐姐的小家子氣,竟未給我留吃食。諸葛亮這厮,不知內院之事,也沒顧得上我,早早地躬耕于南陽菜地中。

我有些賭氣,卻也知曉現在該去竈房洗碗擦桌,免得兩位姐姐更為生氣。大姐二姐對我教訓一通以後,也各歸婆家。只有小弟諸葛均一直偷偷打量着我,似是害羞。

我哀嘆一口氣,躲進房門,偷偷吃了一些零食,祭奠哀家那可憐的五髒廟。幸好我老母給我準備了許些吃食,才免我今日受餓。

我顧不得計較當下處境,只是看着三國志中的粗糙地圖,對應着公元205年的地圖,計劃着即将逃亡的方向。

我既想做一方諸侯,必然不能直接惹上勢力雄厚的曹操,北方去不得;東吳政/權已經穩定,我讨不了好處;劉璋劉表的益州和荊州早已被盯上,也是我不敢貿然出手的地方,餘下便沒幾個好選了。

我眼瞧着交州還不錯,也就是廣東廣西那兩處,廣西十萬大山,氣候溫暖,水果蔬菜皆宜種植。且對東漢人來說,交州地處南蠻,十分偏遠,沒人顧得上那裏,那裏現在的實際掌權人是士燮,一個我連名字都不認識的人。大概不是很強的樣子,但是史書記載,此人長壽,能活90歲。

我是南部沿海的人,大概也知道此時的兩廣地區毒瘴沼氣甚多,根本不适合人居住。但我能有什麽辦法呢,誰讓天下三分得局勢都快形成了,我再不跑快點,只能坐船去美洲了。

我要去開發我的家鄉

我看着地圖,腦中快速計劃着出逃的路線,以及所需的車馬,以及要準備的衣物,那必須是古裝,至于吃食,我不擔心,空間中放了夠我吃上兩個月的牛肉幹和小餅幹了,更別提還有面條啥的。

我計劃着得快點跑,畢竟大姨媽都已經三天了,我等來了個機會,也就是回門這天。

諸葛亮駕着驢車,與我同回黃府,路途遙遠,日終之時,恰逢諸葛亮去了個茅廁,我跳下驢車,拔腿就跑,車中唯有一封留書。

留書上言:父母在不遠游,阿父阿母,女兒不孝,妄想游學三年。三年之後,女必歸。阿醜在諸葛家并未受罪,望阿父阿母莫責怪于孔明,

孔明:阿醜已無情,君若休之,吾自不敢怨。懇請孔明勿要怨怼我父母雙親,他們對汝是真心。雖有此事,阿醜仍望兩家修好。

臨行贈言,泣涕漣漣,不知所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