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擊退賊匪
聽聞賊匪頗有武藝,村中官吏雖有驚疑,然而并不懼戰。皆言任憑村長指揮,擊殺來匪,月英欣慰,卻是不忍心村民喪命。此時,勢力微小,實則不宜以力相博,只能智取。
月英問章明,曰:“懷路觀之,若是匪徒強攻,柳樹村能守幾日?”
章明思之:“村中老弱婦孺多,無兵器,然牆高門厚,三月練兵,初有成效,可派遣村民皆上城牆,衆人死戰,能守七日。”
月英心中明了,又問王五:“坐圍山中,糧食應是不多?”
王五言:“村長英明,坐圍山召來外援,裏外三百人,糧草只夠三日。”
月英撫掌而擊:“善,吾已有妙計,此戰勝已!”
衆人詢問計謀。
月英遣退侍人,只留心腹與王五,言:“明日申時攻城,午時便得拔寨而行,寨中人口空缺,可令袁漾軍師,避開寨中守衛,于未時放火燒山寨,吳登回救不及,賊人前無餘糧,後無退路,只得歸降。”
衆人皆贊,村長妙計。
月英複又承諾:“煩請王五,轉告軍師,吾并非忘功之人,若汝與軍師相助,破吳登賊也,許汝等良田屋舍。”
王五千恩萬謝,連夜轉回山寨周旋。
副秘書王蘭,生得一片玲珑心,深憂此事,問月英:“瞧王五賊眉鼠眼,未必可信,若是不予聽從,或是诓騙于村長,則何如,大柳樹村焉得活路?”
月英哈哈大笑:“王蘭聰慧,所思周全,汝等當學之。大柳樹村,永遠不得盡信依賴他人,凡事留有後手,方能放心。”
秘密安排:“明日,吾與章明,正面應敵,分守南門北門;王蘭陸俊,負責物資供給;陸遠帶上幾個擅箭術之人,若未時不見寨中大火,可于申時放火箭燒坐圍山,不得有誤!”
次日淩晨,陸遠三人秘密從地道出城。月英安排小吏,通知其餘村民不能出村,早上種地,午後應對敵匪。
午時,吳登遣人登樹觀村,報村中衆人,安詳種地,沒有異狀,吳登不疑王五叛變,組織人馬,軍師袁漾突然腹痛難止,遍地打滾,說是前晚大肉,壞其腸胃,不能随行,吳樊辱罵:懶牛懶馬屎尿多。
Advertisement
吳登下令,衆人先行,軍師随後帶幾人跟上。
三百壯漢,手執利兵,山路蜿蜒,前後不能相望,浩浩蕩蕩,猛虎野豬皆避鋒芒,不敢近前。
全隊加速前行,申時初,三百人到大柳樹村北門下,賊士叫陣頗兇。此門通往坐圍山的方向,月村長英早料到,賊匪應從北門而來,布置守衛甚多,由村尉章明坐鎮。
吳登手執雙錘、騎黑色駿馬,大聲叫陣:“牆傷所立何人?”
章明淡笑,慢條斯理:“吾乃村尉章明,奉村長之命,在此攔截汝等狗賊!”
高牆之上,擡眼望去,坐圍山的方向,已然冒黑色濃煙,想必火勢已經起來,章明更加氣定神閑,只要拖住吳登片刻,此圍自解。
吳登背朝大山,全然不知,還在嘴炮:“原是章明,久仰大名,觀村尉儀表堂堂,何必委身侍婦人,投誠與我,許汝前途無量!”
章明胡子高翹,怒道:“如今農時,爾等盜賊,不思屯田,妄動刀兵,短視缺德之人罷,如何比得村長大人,仁義無雙,神機妙算,忠義敏捷!快快下馬受擒,饒爾等不死!”
吳登勃然大怒,提起雙錘,就要令人強攻北門。
王蘭早備下沸水、圓木、巨石,泥沙俱下。然賊人有了經驗,有物降落,退之;無物降落,近前。傷亡不多,耗費物資卻是不少。幸而不是貴重東西,且村中囤積頗多,是以無所謂。
吳登之弟吳樊,一手好箭術。取弓箭,欲射章明,章明多番躲避,右邊臂膀中了一箭,輕傷不下火線,繼續排兵布陣,等待村長帶人救援。
村長救援非常及時,留守五十人守南門,其餘人速奔北門而來。
黃月英登上城樓,拿上喇叭,呼喊:“汝等匪賊,膽大妄為,竟然攻村!回頭瞧坐圍山吧,火光已經沖天,此乃汝等報應!如今家業喪盡,爾等何處安身?”
衆賊回望,見坐圍山果然大火蓬勃,回救不及。吳樊反應過來:“袁漾言肚子疼痛,不肯随隊,此火必定是那狗賊放的。”
吳登心下咯噔,明知此鬥應敗,然不肯服輸,只道:“兄弟們,坐圍山生火,吾等無處可歸。衆人背水一戰,必奪大柳樹村,報滅家之仇,享盡榮華富貴!”
黃月英不怒反笑:“爾等逆賊,跟從無謀無勇之人,行不義之舉,淪落至此。再不思悔改,必當身首異處!”
喇叭聲音響徹山谷,匪賊皆驚。黃月英扶手正冠,整理衣裳,再勸:“吾亦知,爾等中大部分人,并非吳賊屬下,與其等待餓死,何不速速歸去?若是吳登舊部,砍下吳登狗頭,投誠于吾,分田分糧,娶妻生子,豈不美哉?”
衆賊思考,是這個道理,紛紛倒戈,或棄吳登而去,或舉刀殺登,以作投誠。吳登武藝高強,卻敵衆人不過,拍馬而逃,其弟吳樊,被刺于亂刀之下,死不瞑目。
此般,四十七賊人來投,皆是青年壯漢;又收繳兵器,兵甲許多。村長命投誠之匪,先鋪半年路,再分農田,匪賊皆服,黃月英喜之。
設宴款待功臣袁漾、章明、陸遠等,紛紛派發糧食禽肉,不在話下。封袁漾軍師、陸俊村丞,左軍副村尉。左軍,合浦郡人,曾從州兵,力大無窮,能赤手空拳與野豬猛虎相博。
恐賊匪再生異心,月英收賊匪兵器,交與村衙;複令賊匪分住于各戶人家,由各村民、伍長、什長監督,不得輕舉妄動。
黃月英與袁漾多番交談,信之品德。袁漾識字讀書,月英委其重任,令其教書、登記戶籍、管理往來冊子、協助村長處理事務。
袁漾心喜,令人回鄉,接來妻兒老母,正式定居大柳樹村。直言,肝腦塗地,才報黃月英大恩。
得袁漾協助,月英責任減輕。命令副秘書王蘭,傳歌《保衛大柳樹村》、《大柳樹村戰歌》、《節氣歌》,又令其宣揚曹操、袁紹等造逆之事。
命令村丞陸俊,派人栽培辣椒、大蒜、柚子、橘子。
命令村尉章明、左軍勤加練兵,不得耽誤。
秋收之時,大柳樹村畝産持續走高,糧過三萬六千石;雞鴨三百;豬仔三十,肥豬兩頭,辣椒等調味雖是不多,已經開始供應。村中,阡陌分明,道路通達四方,牛車馬匹易行,治安穩定。
袁漾大喜,回禀黃月英:“報村長大人,一季糧食,夠六千人一年之食,大柳樹村人僅七百,不愁糧也!袁漾枉活三十有五,幸得投村長大人,袁漾之幸也。”袁漾長跪不起,謝黃月英對衆人活命之恩。
黃月英但笑:“軍師心甚小,安知岳英志向?”
“願聞其詳。”
黃月英扶起袁漾:“今天下混沌,吾不才,雖有優糧、管理謀略,然僅得一村之地,村子甚小,不堪匪賊擾亂。實不相瞞,吾毛遂自薦,願做合浦郡守,盡力幫助世人,望軍師助之。”
袁漾長聲嘆,答曰:“吾鴻鹄之心,不知村長大志。願助村長,得償所願!然大柳樹村小,還在縣城之下,欲奪郡,當徐徐圖之,不可冒進!”
黃月英愁,言:“吾知矣,求軍師良策!”
袁漾愧曰:“所圖甚大,一時之間,未有良計。”
黃月英心懷坦蕩,不做糾結:“軍師勿擾,此非一時之功。眼下,糧食收獲,村民心中安定,吾已派村丞收繳田稅。”
袁漾長笑不止:“就連坐圍山前來之人,也感念村長大恩,再不生二心。”
黃月英言辭肯肯:“狡兔三窟,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吾思之,坐圍山中,本有根基,且居于深山,易守難功,可遣一成部分村民開辟田野,三成兵士去當中習武練功。”
袁漾無不贊同:“善哉!實言之,村長雖是女流,然深思熟慮,吾等男子皆不難及。”
黃月英淺笑:“謝軍師謬贊,岳英權且相信。尚有一事,大柳樹村田地開墾完畢,道路建設大成。當在隔壁地勢平坦之處,擴建村子,使與大柳樹村隔門相守,互為保障。”
袁漾哈哈作笑:“村長果然大志!此乃大柳樹村之福,村民之福,吾等小吏之福。糧食豐收,良田不夠,擴村已經是必然之舉,需在播種之前完成,不能耽誤秋種。”
黃月英起身直立:“是矣,然人手不足,軍師是本地之人,當設法充實村中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