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坐圍山匪
大柳樹村三面環山,地勢低窪。賊人若攀山爬樹而視,輕易見良田沃野,阡陌交通,其間老人婦女穿織而行,熱鬧繁榮。
陸雲得村長許可,進入村長後院之中。見院中多是未曾見過的各種秧苗,問道:“此為何物?”
黃月英笑曰:“辣椒、蒜苗、蔥子等,皆是調味,入菜之後,味道鮮美。奈何數量稀少,待吾多行培育之後,交由村民種植,免去浪費。”
陸雲嘆曰:“村長多有驚奇之物,吾等嘆服。此些調料作物,可廣泛種植乎?”
黃月英負手長立:“挺好養活,就是伺理費工夫。”
陸雲谏言:“村長不善種植,何苦費心,此番召來的匠人中,有善種植者,村長可令其飼養作物。”
黃月英許之,如此這般,可免除自身勞力,騰出時日,管理村務。且黃月英不滿去年稻米的收成,那可是畝産輕易兩千斤的水稻,為何第一季只畝産600斤,第二季也只有800斤,肯定是種植方法有問題。且黃月英憂心,糧種本來擇優而育,沒有擇優,畝産是否會一瀉千裏。
說來還是土豆、玉米、山芋等好養活,畝産永遠那麽高。
黃月英心中計較,今年開春,就挑善農事之人,仔細育苗,以及伺弄田地,以圖高産。事在人為,多讀些農學書,學些種植技巧。
黃月英又問起荊州情形,得知荊州一切平安。因陸雲前去送信,是唯一知道黃月英不姓岳,而姓黃,月英再三交待,不許與旁人知道。陸雲連聲稱是。
黃月英安排:“爾乃少年郎,正是習武之時,平日多學章明,功夫不可荒廢。”陸雲忠義,月英安排之事,莫不聽從。
只道學好功夫傍身,就近保護村長。
話說吳登敗退,連夜逃回坐圍山,向寨中軍師袁漾道歉。“登糊塗,悔早不聽先生之言,攻大柳樹村,大敗而歸,何以面目見寨中兄弟,不如飲刀而亡,以慰生者亡靈。”衆賊死勸不住。
袁漾三十有五,面目白淨,多有慧根:“勝敗乃兵家常事,将軍何苦如此?吾觀大柳樹村,祥和寧靜,收留流民甚多,不如往而投之,改頭換面,以作重生。觀将軍之才,必定能做得一官半職,可照拂屬下弟兄。”
吳登思之有理,正欲從之。登之弟樊不允:“吾等男兒,焉可認女為主,豈不叫人笑話。軍師莫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吳登本心不從岳英,問其弟樊計策。進言:“吾曾就職交州府兵,所識之人,遍布州郡。可引幾處兵馬,合攻大柳樹村,任他城牆結實,也得投降伏誅。屆時,哥哥首功,占據大柳樹村,奪其糧草,占其高牆,以圖後事。”
Advertisement
吳登默思考片刻,從其弟之計,安排寨中之人,四下聯系舊時朋友,引兵攻村。
軍師袁漾再谏:“将軍既已決心,吾不多言。吾昔日蒙将軍所救,不敢不盡力爾。大柳樹村牆高水深,上下一心,必然死守村子,縱然強攻得逞,損失必然繁多。漾有一計,聞大柳樹村不阻投誠進村,可遣人假作難民去投,潛入大柳樹村。待将軍攻城,裏應外合,省下諸多功夫。”
吳登直贊軍師妙計,又令其弟兄四下聯絡,增添人馬,共謀攻村。
吳樊當下縱馬去了幾處縣衙,匪窩。以大柳樹村良田千畝,存糧能續三五年,對所識舊人誘導,其間雖有故意誇張成分,卻竟然與實質相差不多。畢竟外人難以得知,大柳樹村畝産如此之高。
衆人聽聞,有不信者,言吳樊定是借刀殺人,欲報其兄潰敗私仇;有心動者,直奔坐圍山來助,只道若是吳樊欺瞞,取其項上人頭。
不出月旬,坐圍山中囤聚了盜匪二百,私兵五十人。吳登居在首位,袁漾仍為軍師,多番議論如何攻入大柳樹村。
話說大柳樹村,二月份,各戶領了田地,正在準備春耕,翻地注水。且按照村長大人所說,往玉米、土豆地中加入草木灰,人工肥料。衆人雖有疑惑,卻習慣性盲從村長,照做不誤。
章明問:“村長,為何要把田地分與衆人?去年那般,齊心合力不是更好嗎?如此這樣,畝産是否會下降?”
黃月英但笑道:“懷路不知,就人性而言,可以共苦,不能同甘,若無私産利誘,定滋生無數躲懶之人。”這是家庭聯産承包制的偉大之處。
“各分其田,賦稅不多,餘下皆歸己有,安能不盡心伺弄農田哉?吾已吩咐村丞,衡量各地适合種植何等作物,再由村衙出資,請熟悉莊稼之人,時常上各家查勘,必然不會出大差錯。”
實際來說,大柳樹村多水,整體更适合種植水稻,但若不種植土豆玉米,使其閑置,種子必壞,得不償失。
且,種植水稻更費人工,土豆玉米省事得多。
章明略微思考,雖然不是很明白,但也知道是有好處的,安心回家伺弄農田去了,不再提此事。
綿綿陰雨,黃月英獨坐教室,思量如何調動村民積極性。種田、修牆、鋪路等可以利益誘惑之,那防守進攻呢?衆人逐漸富足安逸,是否還願意殊死拼搏呢?答案可能有些消極,或者非常消極。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外面那些窮困潦倒的,面黃肌瘦的,戰鬥力雖不一定比得過吃飽喝足的村民,戰鬥意志卻是更強,因為其不怕死,戰鬥就是為了活命。亡命之徒很是可怕。
然不可能為了戰鬥,強行将村民變窮。那就只能許可更大的利益,當下參照軍功授爵制,制定起戰鬥條令。
黃月英碩士和博士都是管理學,且創造管理過企業,內心很有管理精神。管理學經濟學研究的就是,如何提高效率。
說起來,古代很落後,也很無聊,都沒有娛樂,幸好黃月英是重事業之人,對娛樂沒有高要求。
然黃月英深知,勞逸結合,出游等團建,能凝聚團隊,也能提高效率,正思量,何等娛樂或是思維方式,才能團結大柳樹村人,使其有歸屬感?
思之,當讓村民有不同思維方式,只喜歡大柳樹村,則不生反心。話轉回來,這需要大柳樹村,有不一樣的文化,企業文化是上層建築、最好的凝聚力。
還有一個隐患,必須解決于內部,就是黃月英的女子身份問題。目前人數少,又都得黃月英照拂,仍然有不服之人,日後人多,難免會有人生異心。若是有人奪權,前期努力功虧一篑。
說來,黃月英不是有抱負,卻不是戀權之人,從堅持與合夥人五五分成即可看出來。此番專權卻是不得不為,亂軍之中,需要有領路人,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黃月英只能一條道路走到黑,等到革/命成功之後,再思慮變更此事。
女子身份需要解決,防止有心之人,加以利用。黃月英當即安排陸雲,大肆宣傳花木蘭與祝英臺的故事。
黃月英也思量着,需得找些女人,封為小吏,要有女人的群衆基礎,最大程度捆綁利益,地位方才穩固。
大柳樹村中,有經驗的農夫,觀測天時,言過兩日有春雨,村長下令,關閉村門,各家速速播種,不得延誤。
隐在樹梢的暗探報,吳登大喜:“趁春耕之時,殺他個措手不及!”
軍師袁漾言:“不可,春耕耽誤不得。待其種植之後,再行攻村,免去諸位弟兄耕作之苦,只撿村民嫁衣。”
吳樊怒道:“吾等英雄,豈可種地!抓住村民,以作奴隸,令其種植即可。”
袁漾:“派遣入城的細作,尚無消息傳出,此番攻城,村民登牆作戰,必誤農時!何以秋收?”
吳登:“衆位兄弟前來相幫,三百人皆食,寨中糧草不多,當不足三日,此時不攻,更待何時?”
吳登獨斷,軍師勸解不得。心中怨道,若前幾日不虛榮浪費,糧食必夠半月,剛好過了農時,屆時攻城,豈不美哉?
暗怒,吳登短視之人,不足與謀!昔日吳登救我一命,吾不能眼看其送死。
說回大柳樹村,夜間月光如水、萬籁俱寂。白天勞作,夜間疲累,村衙之中,黃月英熟睡。陸雲突然闖來村衙,被副秘書王蘭阻下:“村長本嗜睡,今日更是疲憊,此時無有大事,不得喚醒!”
陸雲急曰:“事大,當請村長大人速出,以作裁決!”
陸雲少年穩重,如此急忙,事情茲大,黃月英不顧洗漱,急急召見。
陸雲回禀:“城中新來月旬之人王五,自稱暗探,此番想投誠,舉報坐圍山匪,三百餘人,定于明日申時攻村。請村長大人速速決斷!”
王蘭吓得花容失色,城中只有四百來人,老弱婦孺所占過半,三百土匪持兵器來襲,如何抵擋得住。
黃月英:“汝等莫急,帶王五入村衙,吾親自審問。”
不消片刻,王五來見,面黃肌瘦,賊眉鼠眼,衆人不喜。黃月英不以樣貌取人,問曰:“汝是坐圍山匪,如何投誠,乃計謀乎?”
王五申辯:“禀村長大人,非也。攻村者,寨主吳登也;小民雖為坐圍山匪,然聽命于軍師袁漾。吳登短視,農時攻城,惹怒軍師,軍師遣我前來投誠,以我為雙面細作,助大人擊潰吳登悍匪。”
黃月英逐一詢問寨中瑣事,王五知無不言,黃月英心中暗信。然茲事體大,不敢輕而妄舉,複問軍師袁漾計謀。
王五言:“事情緊急,又怕村長不信,軍師暫未定下計策,全憑村長做主。”
黃月英姑且信之,言:“不瞞汝,村中少鐵無兵器,敵不過悍匪,不能硬打。然村中高築牆,糧草自足有餘,只需據村不出,三百賊匪,奈我如何?”
王五:“軍師也是如此說法,奈何寨主吳登,自持武功高強,又引來十數悍匪,皆能以一敵十,硬要強攻。”
能以一敵十,那便是村尉章明,也敵之不過,黃月英內心有幾分焦躁,大柳樹村人口太少了。
實際上,東漢末年,聞名的亂世,先是桓靈二帝,親宦官,遠賢臣,十常侍得寵造孽,黃巾起義,後來又遭遇外戚何進亂作主張,引來亂臣賊子董卓郭祀,危害天下人,連年饑荒、還有匪患兵賊,強行征重稅,當民作畜生,百姓生不如死。史書記載,東漢年間,人數不過3000萬,荒地遍地。
莫說大柳樹村人少,就說整個交州,近十個郡,人口總數也遠不到百萬人,還不如現代的一個中等規模縣城。
村民手無寸鐵,賊人武藝高強,看黃月英如何對敵,且聽下回
作者有話要說: 求評論和營養液,跪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