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請安
爺一路大步地往東苑的方向走,一路回想着剛剛素欣風的答話,臉上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快速地劃過嘴角,瞬間便閃進這無邊的黑夜裏。
天色已經完全暗下來了,墨藍色的天幕裏垂下了幾顆一閃一閃的星星,空氣裏飄着一股淡淡的荷花的清香,那些剛剛開放的紫色睡蓮,像一張張稀世的波斯地毯,神秘幽靜地躺在綻放在這波光粼粼的荷花池中。
好久不曾這樣細細地聆聽這黑夜的裏蟲鳴的呼吸了,夏天也竟這般不知不覺地就來了。
王爺的思緒仿佛那睡蓮一般舒展在這靜谧的月色中,但這樣随心所欲的舒展只不過是昙花一現而已。前邊拐角的回廊上挂着一排排整齊的仕女八角宮燈,那宮燈的盡頭住着虔心禮佛的側王妃,每每走到這裏,王爺的腳步都會不由得默默猶豫一番。
自從世子開始跟着師父們學習,王爺就再也沒見過側王妃了,這一晃五六年過去了。
“老管家,明天下了學,你帶世子來見見王妃吧。”王爺淡淡地說了句。
“是。”老管家那雙滴溜溜的老眼再次盯緊了王爺的臉,恨不得一下子便洞悉王爺的心事。
“走,到西宮去。”王府吩咐道。
衆人便随着王爺一路折向西宮而去。
汝陽王本是西太後所生,後西太後一族謀反事發,先帝憐其子尚在襁褓之中,便把汝陽王過繼給蕭貴妃撫養,先帝為避嫌疑,在王爺五歲那年便賜封宜蘭、汝陽兩地,後汝陽合并到宜蘭版圖,汝陽王便成為這江南版圖最大的親王。而現在這個蕭貴妃此時便住在西宮,被王爺尊為老祖宗。
王爺按先例,每天戍時之前必到老祖宗處請安,今天被素欣風這麽一鬧,王爺也顧不上用晚膳,只能匆匆先去請安。王爺一路走一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側王妃,每每想起這個他從不願在人前提及的女人,他的心都跟萬箭穿心那般疼痛不已。
側王妃曾姓,是定遠候曾奎的千金。自十三歲便入王府,與王爺相濡以沫二十年整,成婚後八年後誕下世子,後因其相貌出衆,才品俱佳,頗為老祖宗賞識。家裏中其他王妃自是心有不甘,百般陷害後便令她搬離東苑,獨自一個幽居在那冷清簡陋的佛堂,從此她便常伴青燈古佛旁,不問世事與滄桑。
她是王爺衆多妃子中最有才情的一個,也是最懂王爺心思的一個。如今她可以一心向佛,不受外人置氣,吃齋念佛的日子倒也清閑,反而還更适合她娴靜的性子。王爺雖說明知道她身受委屈,他寧願這樣遠遠地看着佛堂裏跳躍的黃色香燭,也不願去破壞她心中的寧靜。他知道,人世浮華對她來說不過是過眼雲煙,她從未把那些虛名浮利放在眼中。
王爺心中久久的無奈與愧疚,二十年的相守換來她餘生的孤獨終老。但王爺心中也是清清楚楚,這人世紛雜,這樣難得的清幽對于她這樣百合一般的女子來說,是最好的保障。
沉思之中不知不覺中便到了西宮,王爺看着前邊已經挑起的門簾,立馬收住了萬馬奔騰的心緒,他揚了揚手中的衣袖,一彎腰跨進門裏去了。
“兒臣給老祖宗請安!”王爺兩袖一抖一甩,交替在胸前,俯首站在一側。
Advertisement
“免禮了。孩兒用過晚膳了嗎?”坐在紅漆雕花的太師椅上的蕭貴妃已經過了耳順之年,不過看起來依然神采奕奕,鶴發童顏。
“回老祖宗,兒臣尚未用晚膳,今兒個在府衙裏談江南絲綢外運的事情,那些胡人個個野蠻兇悍,這筆生意恐怕不是那麽容易談妥的,還需要些時候。”王爺站在一側事無巨細地禀報。
“哎,你的這些事兒就不用跟我這老太婆禀報了,我只問你一件事,咱們世子的伴讀你可親自見過了?”
“兒臣來西宮的路上見過了。”王爺回答說。
“我聽衛王妃說,此人頗有些桀骜不馴,今兒個自己誤了時辰還百般狡辯,可确有此事?”老祖宗搖着一把蒲扇,歪在椅子上問到。
“回總祖宗,據兒臣所知,這個伴讀今早确實是誤了時辰,剛剛兒臣來西宮的路上,他正為此事跟兒臣請罪。此人雖說有些滑頭,但其人品才學卻也是宜蘭數一數二的,兒臣覺得此人給世子伴讀,頗能管住世子的倔脾氣。要不咱就先讓他試試,若沒成效咱再換也不遲。”王爺淡淡地說。
“好,就按你說的辦。”老祖宗深深打了個呵欠,老管家忙招呼衆人,跟随王爺從兩旁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