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提議】不如合奏一曲
不如合奏一曲
“你們來得正好。”大皇子說道。
五皇子和八皇子詫異地看着大皇子。
大皇子卻一指太子。
五皇子和八皇子一致地向太子看去。
子黎輕笑,“說來話長,孤就長話短說了,父皇誕辰在即,孤想我們這些皇子一起為父皇合奏一曲,你們意下如何?”
八皇子立即道:“好啊好啊。”他可是頭疼死了這件事,更何況,借這個練習合奏的機會,靠近太子,十分自然,真是太好不過的機會。
五皇子默默白了八皇子一眼,獻殷勤!
然後他也迫不及待的答應了,聲音洪亮,氣勢如虹。引得大皇子和八皇子紛紛刺目。
“嗯嗯,我非常同意。”
子黎微微點頭,“那麽你們來找孤,是為何是?”
“想請太子幫弟弟看一下父皇的賀禮。不過現在不用了。”五皇子道。
八皇子附和地點點頭,再次引來五皇子的嫌棄,大皇子和子黎的詫異。
“我也是想請太子幫忙看一下賀禮。”看到衆人反應,八皇子立即解釋道。
“那正好,明日休沐日,大家都有時間,我下帖子請大家到東宮一敘。”子黎說完,八皇子迅速地點頭。
五皇子又在心裏默默地朝八皇子白了一眼,沒眼色。
子黎詫異地看了一眼,老八似乎和平時裏有些不同,怎麽這麽積極地呼應他?
“那我就先告退。”想到自己不能突然這麽近乎,八皇子立即道。
卻猝不及防被老五拽了一下,八皇子停頓住。
老五沖大皇子道:“大哥不走嗎?”
正準備和子黎邁步到院子裏的大皇子回頭,雖然沒什麽義務去回答,而已是這種問罪的語氣,但是大皇子還是心平氣和的回答了。
“我來借書。”
雖然是平靜的語氣,但是分明從裏面聽出不爽來。五皇子這般感覺。
“哦,我也想借書。”五皇子拽着老八。
最終,一臉莫名的老八站在了東宮書房所在的院子裏,激動地不知如何是好。
沒想到啊沒想到,真是萬萬沒想到,重生之後的第二天,居然有幸能見證到這個傳說中的書房……的院子。
八皇子倍加感慨。
要知道,自從太子死後,整個東宮都成了禁地。一直等到三皇子登基為皇,開封了東宮,并成為常駐宮殿。
再然後六皇子登基,又把東宮給封了,禁止人出入。等他當上皇帝的時候,日日都是焦頭爛額,日外交困,沒有時間去看一看東宮。
更別說,傳聞中宮廷裏最神秘的地方——東宮書房。
沒成想,兜兜轉轉,他居然能站在東宮的這個院子裏。
八皇子腳踩在院子裏,只覺得時光剎那。
就在八皇子站在院子裏感慨萬千的時候,脖子被突然拎起來,惆悵啊,感慨啊,全都消散不見,只是心驚膽顫的呼喊。“疼,疼,疼……”
五皇子臨到門口,才把人放下。朝他一撇眼,八皇子一臉莫名。
五皇子指着八皇子說:“ 他要看。”
子黎将書遞給老八,囑托道:“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五皇子還特意拍了拍八皇子的肩膀,“聽見了嗎?仔細點看。”
八皇子先鄭重地點點頭,然後低頭看了眼書的名字,《 希文梵記》?
翻開,特麽鬼畫符啊?完全看不懂。
八皇子擡頭,瞬間哭喪着臉,能不能拒絕?
撇一眼對他信任地太子,再撇一眼力大無窮能瞬間摁死他的五皇子,他默默的咽下去了各種話語。
最終,五皇子拿着一本兵器相關的書,大皇子拿着一本制藝的書,八皇子拿着《希文梵記》一起離開了東宮。
然後兵分三路,老大拿書離宮,五皇子則是回賢妃宮殿,而八皇子則是回自己宮殿。
一路上都是悶悶不樂,到了宮殿之後仍然如此。
他人生最讨厭的之一就是看書,拿這本書如何是好?
次日七皇子固定拜訪,看着眼睛下一圈黑眼圈的老八,先是目瞪口呆,然後是狂笑不止。
哈哈哈哈哈,七皇子簡直是掐着腰笑完,然後是笑得直不起腰來。
八皇子坐在椅子上看着七皇子的目光愈來愈冷。
這個傲慢的七皇子,為什麽會來他宮裏?啊,想起來了。八皇子蹙着眉,皺着臉,一臉無可奈何。他怎麽能因為區區的幾頓飯就被收買了。
雖然哪些飯菜很好吃。
可是君子不為錢物所動,他怎麽能為了口舌之欲就出賣了靈魂,和這個慣常惹禍的早死鬼在一起。
八皇子立即冷着臉。“我不舒服,請你先離開吧。”
七皇子對突然變臉的老八感到莫名其妙,“喂,你吃錯藥?”
七皇子朝他做了給鬼臉。
八皇子卻是撇過頭,漠然視之。
七皇子撓頭,難道是他笑的太厲害,不會是看熬夜看春宮圖,怕被他發現吧。
這般想着,七皇子便沖到內室,就恰好看到一本書正攤開着,他立即上前,把書拿起,想要借此嘲諷他。
誰料八皇子卻是一把将書奪過來。
“誰讓你動我東西的?”八皇子責問道。
“喂,你到底怎麽了?”七皇子奇怪地問道。
“這裏不歡迎你。”八皇子說道。
七皇子被氣得跳腳,看着不為所動,一臉冷酷的八皇子的模樣,最終,七皇子走了。
看着七皇子憤憤然離開的樣子,八皇子面上無動于衷,心裏卻是波瀾不停。
他重生之後最大的心願就是好好活着,他天生就是随波逐流,貪生怕死之輩,即便是上蒼垂憐,給他再次重來一次的機會。他仍然沒有信仰,只有茍活的心願。
與七皇子為伍,他這個天資不高,又無可借勢的外族,注定會成為七皇子的炮灰。得罪七皇子總比得罪七皇子得罪的人要好的過。八皇子如此樂觀的想着。
前世的時候,他從未什麽事情費盡心思過,争不到索性最開始的就放棄喜歡。這就是他的性格。他內心的欲望很少,總是很滿足于自己擁有的現在。然而當他突然或者是偶然成為了皇帝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根本就背負不了哪些責任。
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最終,親眼看着國家在自己手裏被終結。
那絕大的毀滅感是他的噩夢。
其實,對他而言,死是解脫,而重生卻是枷鎖。他心裏充滿了不安和惶恐,害怕重蹈覆轍,那樣的日子重新再來一次。
他寧願提早自殺。
他該如此抉擇?他又苦苦思索了一晚,将事情一次一次的再次整理一遍又一遍。
正是他一次次的放任不管,最後變成了那樣的結局。
那樣的事情,是從哪裏開始出錯的?
每一個問題都在腦海裏閃過,最終,他發現,假如最開始的時候,太子不死,順理成章地登上皇位,三皇子不會奪位,不會引起哪些朝政之亂,父皇仍然是高瞻遠矚的父皇。
一切都不會改變。
重生後他選擇和太子站在一起,這是他為自己的命運下注,努力奮鬥一次,縱然結局如此,他也不會不甘。
哦,這般雄心壯志之後,八皇子看着鬼畫符的《希文梵記》,仍然是悲傷地難以自已。
太子啊,就不能看點通俗的書嗎?
最後,八皇子憤怒地啃了一大碟食物之後,才起身去找老師請教。
七皇子憤憤不平地回到宮殿,太監就遞上了請帖。
“拿開。”
“是東宮送來的請帖。”太監連忙道。
七皇子這才折返将請帖打開,內容是就給父皇拜壽一事,請諸位皇子到東宮一敘。與此同時,其餘的皇子們也都收到了請帖。
下午未時三刻,八個皇子全都齊聚在東宮。
子黎開宗明義的将合奏的事情說了,“可有異議?”
除了早就知道的大皇子、五皇子、八皇子之外,四皇子率先點頭。
子黎一一掃視過三皇子、六皇子、七皇子、九皇子,目光在三皇子身上停留。示意他發表意見。
“何時何地訓練?”三皇子直言詢問道。
“離父皇壽辰還有七日,每日抽出半個時辰的時間自己訓練,在誕辰前于東宮內合奏訓練兩次,可有異議?”子黎問道。
三皇子痛快地回道:“好。”
随後,子黎的視線再次掃過六皇子、七皇子,九皇子。
九皇子的目光和子黎相觸,點頭應許。
七皇子悶悶不樂的附和。
見三皇子都沒有頂撞太子,六皇子躊躇了一下,也随之點頭。
子黎繼續提議道:“那今日我們就先決定用何種樂器吧?”
衆人随之附和。
“那先随孤去樂房挑選樂器。”子黎說罷,起身先走,其餘的皇子都跟随在後。
樂房自成一個小院,分為三個房間。一個是樂器擺放的房間,一個是演奏練習的房間,另外一個則是聽奏的房間。
子黎将衆人帶領過去,讓大家任意挑選。
五皇子直接敲起了築,三皇子的目光在子黎手中的蕭上停頓了一個瞬息,然後挑了笛子。大皇子則是到走到角落裏順手拿起埙。
四皇子徑自朝瑟走去,八皇子取了鈴钹,七皇子看了一眼老八,拿了牙笙。六皇子隐晦的環視一遍,最終選了箜篌。
衆人取完,有的在試音,九皇子的眼神落在琴上久久,突然朝子黎問道:“能否允我在東宮練習?”
剎那間,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在九皇子和子黎身上。
作者有話要說: 大皇子,遺腹子,非皇帝親子,母親已死
三皇子,淑妃之子
七皇子,淑妃之子
四皇子,宮娥所生,母親已死
五皇子,賢妃所出
六皇子,麗嫔所出,母親曾為舞姬,寡婦再嫁
八皇子,宮娥所出,母親已死
九皇子,文美人
第30章 【相争】不一樣的是,他已經知道自己對太子的心意;而三皇子仍然是困厄其中,不得開解。
不一樣的是,他已經知道自己對太子的心意;而三皇子仍然是困厄其中,不得開解。
“有何不可?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過來。”子黎的聲音和眼神都透着溫柔。
九皇子應道:“多謝太子。”若非母妃逼得緊,他也不會心血來潮的說了這麽一句請求。也許暗裏還有其他原因,是他自己也沒有察覺的。
八皇子也緊接着問道:“那我也能随時過來訓練嗎?”
子黎朝衆人道:“随時歡迎你們過來。”
八皇子立即雀躍,惹得七皇子多看了好幾眼。什麽意思,這是故意躲他?
他偏不讓他如願。七皇子道:“我閑得很,技藝疏忽的厲害,要多過來聯系聯系,省得到時候給你們,丢人。”七皇子還特意加重了丢人的語氣。
搞得八皇子心裏發憷,老七怎麽又犯傲嬌病了。
老四也說道:“那我可要多來打擾太子哥哥了。”
五皇子立即接道:“太子哥哥可要為我準備龍舌茶。”
這些全在六皇子的眼裏過了一遍。
老四,老五,本來就是太子的鐵杆,十分呼應太子的話,他是毫不意外的。但老八、老九又是什麽時候和太子走得近的。
他記得清清楚楚,在他志得意滿地登基為皇之後,只剩下老八這一個皇子了,當時還想着老八低調聽話,給他給禮部的官做做,卻想不到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如此之快的就慘死了,而老八順理成章,不費吹灰之力地登上了皇位。
難道老八是扮豬吃老虎?
他不由得又看了眼老八,難道是前輩子看走了眼?這是一條不會叫只會咬人的狗?卻一擡頭,就看到老七對老八正傲慢地說着什麽。
他心裏冷呵一笑。
他可真是懷念傲慢清高,眼裏無人的七皇子。
可惜,這樣的人總是死的很早。
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按照天性活着只會失敗、被踐踏、被騙、被利用,乃至于很快死亡。他不想受到傷害,不想被別人欺侮,不想被別人左右命運,想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所以他開始戴上面具僞裝自己。
他前世的時候,沒有妄想過成為皇帝,只想着成為一方諸侯而已。然而在老三登上皇位和門閥鬥争的時候,毫無根基的他被貴族們選中了,成為了他們的權力代言人。
在一步步靠近和攫取權力的時候,他發現了權力的好處。他愛哪些深夜獨自一人咀嚼權力那蔓延嘴唇裏的芬芳。
那味道可真是酣暢淋漓,只一沾手,至死方休。
只有權力在握,只有上位者,才能在騰挪之間,在不停掙紮的人生路途中,偶然一嘗那不為他人所知的痛快滋味。
他怎麽甘心,重來一世,做一個安貧樂道的六皇子呢?
獲得權柄,是他重生的最大心願。生前為貴族們的棋子,重生後他當然是将那些貴族們也嘗嘗成為棋子的滋味。
權柄,只有獨霸,從無分享一說。
嘗過權力那如罂粟般難忘的滋味,他實在是忍受不了再繼續假裝下去做一個無權無勢,任人欺負宰割的六皇子。
他怨恨沒有沒了的忍耐和禮讓,只想着,再快一點,再快一點登上皇位。
這一次,沒有三皇子,沒有其他皇子,只有他一個人,率先登上皇位。
六皇子這般想着,他只覺得腋下生了翅膀一般,想要立即飛到宮外和陸家商量,如何思謀,如何快速的攫取最大權勢。
他實在忍受不了在這裏陪着這些無能的皇子們浪費時間,索性便用了理由告辭。
子黎點頭,把曲譜和樂器讓昌順給他之後,讓他離開。待昌順送完人之後,便吩咐他按照每個人的喜好每日都準備上食物。
五皇子唾棄地說了一聲,“掃興,有什麽事情比父皇的壽辰還重要。”
子黎問詢他樂器練的如何了?五皇子立即将六皇子的事情丢在腦後,歡天喜地地說要和太子合奏一曲。
四皇子撇嘴,指着自己放置在身前的瑟,“我這個才能合奏好嗎?”
三皇子的眼神有些黯然,無論什麽時候,子黎從來都是典範模板式的太子,從來不說逾越這點。他怎麽期望子黎會開口拒絕呢。
想到此處,不知為何,他心裏微微酸澀。
也許,那次朝廷争鬥,子黎出手相助,也只不過是出于太子溫良賢恭的原因,和他幾身無關,更不是因為子黎記挂着幼時哪些一起經歷過的難忘的往事。
那是他們也曾一起調皮,一起爬樹,一起捉蟲……
也許就連哪些往事也只是他一個人的深刻記憶而已。
子黎身邊總是會環繞着很多人,無論什麽時候,而他,從前只有太子,現在只有孤家一人。
三皇子自嘲一笑,他知道子黎對衆人一視同仁,可是憑這麽多年的了解,他不認為子黎僅僅是溫良賢恭,但他又找不到事例證明。
在三皇子陷入追憶的時候,昌順走到他面前,輕聲問道:“三皇子,您還是喝絹水茶嗎?”
三皇子猛然震驚,低聲反問道:“你怎麽知道我喜歡絹水茶?”
上層貴族酷愛喝的皆是苦茶、鹽茶,絹水茶和時下流行的茶不同,是有甜味的茶,幾乎沒多少會喝,愛喝。他從未在各種宴席上表露出這一習慣,一個太監又是從何得知?
昌順恭敬地回道:“是太子說過您幼時和他口味一致,都喜歡絹水茶。您是否現在換了口味?”
“沒有,以後也上這個茶。”三皇子說道。
昌順的話在他心中引起一絲漣漪,也許在子黎心目中,他是有些不同的。他想問昌順什麽時候子黎說過他們幼時的事情,想問昌順,子黎對于他們幼時的記憶又是如何的。
是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在追憶?
三皇子擡頭,恰好看到子黎和老四笑語晏晏地說着什麽,他方才腦海裏閃過哪些想法頓時消散。
他繼而自嘲一笑。
老四回視了一眼三皇子,心裏默默地嘀咕了幾聲。
關于三皇子,他知道一些事情,從前三皇子和太子哥哥走得近,後來在別人的挑唆下,和太子哥哥站在了對立面,并最終取而代之,成為了皇帝。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些了解。身為一個對太子哥哥傾慕的人,他自然也能感受到一些其他的訊息。尤其是重生之後的調查,哪些生前的各種懷疑和疑惑,都有了解釋。
對于太子哥哥,三皇子恐怕和他一樣。
不一樣的是,他已經知道自己對太子的心意;而三皇子仍然是困厄其中,不得開解。但既然天生立場不同,他自然是沒有義務去點破這種事情的。
更何況,這在宮廷之中,同姓之間,同性之間,這種感情,本身就是需要隐瞞的。
四皇子回應着子黎的話,臉上的神采飛揚,完全是放松的姿态,哪裏有“點鬼簿” 的半點狠厲。
諸位皇子在東宮消磨了一下午的時間,各自熟悉了技藝,按照曲譜,合奏了幾次,有了不錯的開局。
天晚,各個皇子告別離開。子黎用過晚膳,便批閱奏折。至夜深,方才批閱完。
将所有的奏折推在一處,子黎将一張極大的宣紙鋪設在地。俯下身來,用毛筆将每個皇子的名字逐一記錄下來。
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九皇子,沒有一個遺落。
如果沒有明确的對象,倒不如懷疑所有的人。
子黎将所有的皇子都列為懷疑對象。
在三皇子和七皇子上面,子黎寫下了淑妃,而後又寫下了門閥陸家——陸卷章、陸伯霜、陸文韬。在陸文韬之後,又寫上了柴臣,柴文駿的名字。
在六皇子名字上面寫了麗嫔。
在九皇子名字上面寫上了文美人。
在大皇子的名字處,子黎停頓了片刻,最終在大皇子的名字上面寫下了門閥公孫家——公孫隐,公孫瀾。而後又寫下了已經無人只存有名號的秦家。
在公孫、陸家并行的一處,子黎落筆寫下了門閥司徒家——司徒枝、司徒玄,門閥崔家——崔棄疾、崔紹。
最後,子黎在門閥四家旁邊提筆寫了一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以門閥四家為幹,将尚書等朝臣以枝分別列在對應門閥下面。
宮廷和朝廷,朝臣和門閥,勾連一起。
而首當其中,則是逐一驗證,這些離他最近的最近的皇子們。
是了,将這些皇子們以賀壽的名義,召在東宮,近處觀察,一個一個的排查,就是他的目的。從來,禮儀周全、太子典範,只是他的表面。
作者有話要說: 子黎:想騙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