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哥們

果然是小缪,提着一袋東西在門口。

“剛剛跟他們去買了點東西”,他遞給我,眉頭微皺,“沒超市,就一個小店,湊合吧。”

打開粗略一看,口罩,吃的,水。

“他們說過去要戴口罩,還有你燒水就用礦泉水”,小缪解釋,“他們”大概指的是另外幾位記者。

“謝謝了。”

正要關門,小祖宗一擋,“借我充電器。”

我轉頭去拿的功夫,就聽到他絮絮叨叨開始說,“我沒電腦,資料也看不了,只能玩手機...”

于是順手就把ipad也一起給他了,“用這個看,資料我馬上發給你。”

既然來了,也不能讓他閑着當大爺。

其實目前手上的材料不多,主要還是背景相關和網上的信息披露。每到這種時候,地方都會視媒體為大敵,各種藏着掖着,想摳點信息出來簡直難于上青天。

晚上11點,我把資料都看過一遍,準備休息。

全天奔波在路上,明明已經很累了,但就是無法入睡。精力一分散,越發覺得室內的空氣實在不好,黴味過重。床也不舒服,一翻身就咯吱作響。

輾轉反側,最終還是起身,披了件衣服出門。

說是出門,就真的只是出了門而已。借着房間裏的光,我扶着走廊欄杆往下看,隐約雜草一片。

拿出手機慣性打開小說應用,準備看看那位讀者回複我了沒有。頁面還在刷新,就聽見“咔”一聲。

另一束光從背後照過來,逐漸擴大。我回頭,是隔壁小缪正開門出來。

Advertisement

他看到我愣住,下一秒手明顯拿着什麽東西往身後一藏。

是包煙。

倒真不知道這小孩還抽煙。

“你晚上不睡覺?”小缪抿了抿嘴唇,把煙往褲子口袋裏揣。

“不用藏,我又不是你媽”,我轉過頭去接着看手機,還在刷新頁面,村裏的網絡真差勁。

“沒藏”,他悻悻也走到欄杆旁,“你在這幹嘛?”

“透透氣。”專注于我的手機。

小缪聽完一笑,說,“你猜這空氣裏有多少化學物質?”

诶,有道理。

我擡頭看看他,怎麽晚上突然聰明起來了。

“回去了”,想想還是回房聞黴味更踏實。

正轉身,低頭掃了一眼頁面刷新完了,之前留言的那位讀者回複了我的私信。

讀者8654961:您跟缪哲在一起嗎?

我怎麽也沒料到會收到這樣一條回複,下意識就回過頭去看小缪,一臉困惑。

“幹嘛...”他大概被我看得發毛。

張了半天嘴,都沒想到怎麽組織語言。我的讀者怎麽會跟小缪扯上關系,太讓人費解,感覺自己腦細胞在垂死掙紮,這時來了第二條私信。

讀者8654961:有空能讓缪哲給我打個電話嗎?林嘉月。

我徹底懵比了。

“你給林嘉月打個電話...”我試探着跟小缪交代,一邊在手機上回複消息。

“什麽?”他站直身子,“你說誰?”

“林嘉月”,我一字一頓,“你不認識嗎?”

“...她怎麽找上你了?”看樣子确實認識。

“不知道,這是你朋友?”我不停刷新回複,總算有了新私信。

讀者8654961:您的小說不難找。

讀者8654961:我聯系不上缪哲,很着急,他是不是跟您去采訪了?

讀者8654961:我是他女朋友。

----

繞了這麽大一圈子,結果是小情侶捉迷藏呢嗎?

這個死小孩。

不過,這位讀者并非同事,倒讓我舒了一口氣。

“你可真行,趕緊跟你女朋友聯系一下,人家找人都找到我這裏來了。”

“誰是我女朋友?林嘉月?”小缪懵了,然後一副惱火的樣子,眉頭緊鎖掏出手機。

無心參與他們之間的別扭,正準備進門,被小祖宗叫住。

“我得說清楚,這不是我女朋友啊。”

我突然想起別的事來。“對了,出來采訪應該跟你媽說過了吧,別到時候她也來找我。”

“陳燃!”他話音剛落,我關上門,不一會隔着門聽見外頭傳來打電話的聲音----

小缪氣呼呼地說,“林嘉月,你怎麽回事?”

----

第二天早上,約好跟樓上幾個同事碰頭商量采訪的事,剛開門就看見小缪在走廊來回踱步。

“你起得還挺早,一起過去吧。”

“诶,陳燃”,他邊走邊說,“昨晚不是林嘉月找你了嗎?這其實是我哥們,她就愛開玩笑。”

“哦..這就是幫你寫稿的女同學吧?”

“啊,對。”

“那看來人家比你學習好多了”,我瞥他一眼,“努把力吧。”

“...”

在四樓開了個短會。商量結果是我和小缪負責外圍,主要跟進相關部門,順便在當地做随機采訪,了解民意。另外幾個記者在事故中心,緊啃工廠這塊硬骨頭。

按照這樣的分工,當天我們就發布了一篇消息,三天後圍繞事故原因深度報道,後來又發了一篇相關科普文。

總之,忙忙碌碌一周過去。

我和小缪越發的灰頭土臉。他本來就沒帶行李,衣服沒得換,只好穿村裏能買得到的老頭衫,跟着我跑前跑後,好像瘦了。

我也一樣,吃不好睡不好,一臉菜色。

前幾天小缪還經常叨咕林嘉月的事,後面忙起來也不提了。我其實大致搞明白了,這小姑娘是個學霸,小缪的高中兼大學同學,認識好多年了,兩人關系不錯。

至于是哥們還是女朋友,或者友情以上愛情以下,本記者沒得興趣。

哦,還有一件事。顧教授的專欄首期見報了,我看了電子版,內容是數學邏輯與數學思維。

講得倒不複雜,大約就是一種把普遍問題抽象化的能力?感覺跟哲學裏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思差不多。當然了,數學和哲學本就同源。

我反正是從顧教授身上看出他這種能力了,解決問題快準狠,相當抽象。

---

在村裏的第8天,我們基本就差一篇事故善後的深度報道,還缺那幾塊拼圖,誰叫有的部門總是不配合。

當天晚上,我礦泉水喝完了,一個人下樓去買。明明才7點多,外面已經漆黑一片。

這個村裏的人晚上都不愛出門,真是讓人詫異,和害怕。

我往商店的方向走,幾次猶豫要不要回去叫上小缪一起。但總感覺已經不遠了,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經過一片沒路燈的區域,我一邊加快腳步一邊想打開手機照明,突然感覺斜前方好像有個人影。

聽到鞋底摩擦地面的聲音,幾乎同時,我拿手機晃過去。

“誰啊!”配合一聲大喝。

對方被我晃得睜不開眼,下意識用手遮擋。他嘆了口氣,然後是熟悉的,低低的聲音。

“陳燃,你把手機放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