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夢燈成燼(三)
琉璃雖是人造的東西,但其價值卻可以媲美真正的天然珠玉,這是為何?除了本身制造困難和材料珍貴外,也有自古文人墨客對其喜愛而為其作詩揚名之故。
“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玉,象筵看不見,堪将對玉人。”
“古稱淨琉璃,物現我常寂。”
“水魄輕涵黛,琉璃薄帶塵。”
有名氣才有市場,有市場才有價值。
所以游鴻吟打算給玻璃改個好聽的名兒,就叫做水玉,晶瑩剔透,水中玉石。然後再做首詩或者編首兒歌傳唱,給玻璃揚名,之後才能賣出更好的價錢。
游鴻吟沉吟許久,最後在自家唯一的桌上寫下了一首童謠:“透如冰,亮如晶,水中玉來玉如水,疑似龍宮陸上行。”
是的,游鴻吟打算使用玻璃做個幻想中的龍宮模型,想必絕對可以将名聲打出去。
他将寫好的童謠送給了劉同,順便又蹭了頓飯,然後就窩在家中休息,現在他能做的都已經做完,下一步動作得等到玻璃,不,是水玉,打出名聲賣出錢來,他才能繼續下去。
三個月後,整個劉家村的人都聚集在祠堂,每個人心中無比激動。村中孩童不知發生什麽事情,一邊念着童謠:“透如冰,亮如晶,水中玉來玉如水,疑似龍宮陸上行。”一邊到處奔跑玩耍,顯得非常無憂無慮。
劉同也很激動,不過他畢竟經歷過的事情比較多,所以還是把持住了:“咳咳咳,想必錢大家都已經分到手了。不用太高興,以後如果不出意外,這就是我們劉氏一族子子孫孫都可以賴以賺錢的傳世手藝。自己回家都把腦子想清楚了,是一時的利益重要,還是子子孫孫,一代代的利益重要,家中的兒女都教好了,不要将送上門來的富貴再送出去!”
劉家村的村民雖是有些各種各樣的毛病,但并不是什麽蠢人,也沒有腦袋回路有問題的人,回想起自家分到的銀兩,估計這輩子都沒見過那麽多錢,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怎麽可能不抱團,所以對劉同的告誡都是真心實意的滿口答應。
游鴻吟拿着自己的分到的兩千兩白銀,其中一千五百兩的銀票,五百兩的現銀,眉頭一挑:“看來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至于在這種巨大的利益下,劉家村的平靜可以保持多久,就不是他在乎的事情了。他這個方子拿出來,只是想要賺得這筆錢罷了。
他始終相信一句話,忠誠,只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
游鴻吟之前寫給啓蒙恩師楚慎之的信有了回信,看來這個恩師對于身體的主人還是有些好感的。哈,老師嘛,就愛這種一門心思讀書又缺心眼兒,不,心思單純的學生。
這三個月,師生之間一直都互相通信,游鴻吟還時不時寄點小禮物過去,來往兩地貨郎就是信使。終于幾天前,游鴻吟開口讓恩師寫個推薦信,他要出門游學。因為楚老先生雖只是個舉人,卻教了快半輩子的書,啓蒙的學生當中有幾位是做了官的,他自己也有不少交好的同窗,也算是交游廣闊。
楚老先生看只是游學推薦信,考慮了一下也就寫了,附着來往信件直接送了過來,還在信中指點可以去哪些地方游學,路上有什麽該注意的地方之類的。
游鴻吟見老先生信件,不由得的心中一軟。他也想不出其他報答方式,就設計了一套琉璃茶具,讓村中的人燒出來後,自己送了過去。
然後被楚老先生戒尺抽了出來:“都快五年了,居然一絲長進也沒有,以為送套禮物就能逃過戒尺嗎?”
游鴻吟悻悻然地回家。
那劉夢知見狀,原本被游鴻吟輕松就弄到兩千兩銀子這件事弄得很郁悶的心情陡然好轉,幸災樂禍地說:“哈哈,還想科舉,如果不是有劉夢知的記憶,你怕是連他五年前的水平都沒有。所以,何必要多此一舉,費盡心思恢複和那個老頭兒的交往。”
因為引渡人說過,游鴻吟擁有與他完全一樣的起點,他有曾經那個劉夢知的記憶,游鴻吟自然也有,所以在他看來,游鴻吟有一些經史子集的知識,完全是原劉夢知記憶的緣故。
游鴻吟輕悠悠嘆了一聲:“孤身一人在這個世界,有個可以親近的老師不好嗎?你,不覺得舉目無親是如此孤獨。”
似乎是刺到了劉夢知內心的什麽隐秘,那劉夢知的靈魂猛然震動了一下,然後再度潛伏回身體深處,不再說話。
游鴻吟諷刺地笑容如同昙花一現,再看,臉上又是挂着輕松閑适的表情,看不到其他。
随後游鴻吟買了一頭驢,買了些必需品,準備好路上需要的物資,帶上全部家當以及路引和推薦信,告別了劉家村,踏上所謂的游學之路。
“你游什麽學?還不趁着手中有本錢,趕快做些大生意,把那個李大寶徹底壓下去。”劉夢知大概是收拾好了心情,跑出來一看,人居然游學去了,自己都替這個人着急。
“效仿先賢有何不可?”騎着毛驢上路的游鴻吟悠哉地反問。
“你是腦殼有問題嗎?你又不能去科舉,游學是增加見聞,增加名氣用的,有這個時間你不如抄幾手名詩增加名氣。”劉夢知不反對抄古詩,古人自己不也說過,天下文章一大抄麽。他當時倒還記得不少庫存,不過當時還沒涉及到這方面的事情,也沒考慮到用這一招給自己多增加點名聲。
“劉夢知在這個世界活了二十年,最遠去過的地方就是縣城楚先生的書院,你之後做生意雖是走過一些地方,但是卻也沒有距離劉家村太遠。在這個通訊不發達的世界,信息就是最有價值的東西,我們現在是去找那些最有價值的東西,你怎麽可以說是無用呢。”游鴻吟耐心的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書籍記載的只是過去,你自己看到的才是現實。除此以外,還能幫你更好的了解熟悉這個朝代的生存法則,風土人情,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啊。”
古代的路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走,游鴻吟第一站的目的地是文風鼎盛的上饒,劉家村地處九江,這兩者都屬于江南,距離并不是太遠。不過這麽近的距離他也騎着毛驢走了十幾天。
然後就是到處游玩觀賞,住上一段時間客棧,和當地一些人混熟了,再通過交談了解具體情況,也會聽一些當地官員實施的政策等等。大胤朝并沒有十分嚴厲的言論限制,不只讀書人可以談論朝廷制度,作為直接感受者的普通百姓也可以說說。
一路上游鴻吟也會擺個小攤子代寫信之類的,孤身一人上路,總要做做樣子,免得被人當肥羊宰了。
江南看的差不多了,游鴻吟朝着南越行去。
沿途的路程有些孤寂,雖然有個劉夢知,但他如今每天清醒過來的時間有限,起不到什麽作用。游鴻吟幹脆在人牙子那裏買了個十一二歲的小書童,并不指望這小孩子能做些什麽,只是充當一個可以說話的對象。
他給小書童随大流起了個墨棋的名字,然後就騎驢帶着這個小書童一路繼續向南。
三年後。
墨棋沖入主屋,喊道:“公子公子,不好了。”
游鴻吟在練字:“又怎麽不好了。怎麽都這麽大了,還一驚一乍的。”
墨棋不好意思了一下,随即有焦急地說:“李大人把我們家船隊給扣了。”
李大人是這五羊城的父母官,本地大族出身,并不是通過科舉封的官,而是經舉薦入的仕途。五羊城沿海,地屬南越,距離京都實在太遠,如今朝廷還沒有想起來仔細經營整頓這種蠻夷之地,所以游鴻吟一年半之前來了這裏後,就暫時定居下來。
而墨棋所說的船隊是游鴻吟以原本手上的現銀做資本打造起來的。南越密林衆多,良材易得,造船的工匠也有許多,出海經驗豐富的船員不少,拉起一只船隊比想象中要簡單。
雖然無法超遠距離進行航海,但是這三艘經過他改良的船只要比如今其他船行駛的更遠,沿着海岸線做海上貿易一點問題都沒有。
剛開始資金有限只有一艘船,好在這艘船投入使用後就開始賺錢,後來拓展到三艘。當然,他雖有船隊,卻一直只是在沿海本土進行貨運,并沒有心大做其他國家的生意,風險很低。
“公子,你快去看一下吧。”墨子見他家公子依舊悠哉悠哉地寫字,急死了都快。他知道公子對金錢看得不是很重,但是全部家當被人扣了還如此悠閑,這也心太寬了吧。
“莫急,忙中會出錯。”游鴻吟說:“走吧,我去看看。”
最後到了碼頭,發現只是虛驚一場,這李大人是接到舉報,說船上販賣私鹽才來檢查一番的。
游鴻吟明白,如果這不是李大人的借口,那麽就是有人眼紅了。
五羊城的船隊不止他一家,但是能在短短一年半內就将一艘船變成三艘的卻沒有。有人好奇游鴻吟到底是如何經營的,詢問船員倒是得到不少消息,卻是完全不知道怎麽回事。
他們當然想不明白,游鴻吟游歷四方,挑選出的貨品都是經過精密計算,差價、體積、販賣渠道、消耗速度等等,他還做過數據模型。每一次,将船隊最新得到的消息進行彙總,然後結合過去的信息,列出了最優方案。船隊在什麽地方停靠,買什麽貨,出什麽貨,如果賣不出去該怎麽處理之類的,他本人雖并未随船隊出海,卻将所有細節都把握在心。
這一次船隊賺回來的錢不少,游鴻吟除了貨款,其他又再度投入造船中,将船隊從三艘擴展為五艘,看着這種規模,游鴻吟摸了摸下巴,覺得可以冒險試一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