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廿四、背水一戰(1)

“……”

她要造反

她一個女人能在古代造反

衆人驚得面面相觑,也殷嫱竟然這麽……生猛,造反這種高危事業聽起來,還是挺讓人發怵的。

更何況,韓信造反聽着比她造反聽着也讓人更放心。

雖然平時許多人一個個地在網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覺得古人怎麽怎麽傻,真要自己造反,對自己幾斤幾兩還是很清楚的。

“這……”

殷仲達欲哭無淚:“哎喲我的姐姐,你何必死心眼就在一顆樹上吊死呢咱們再考慮考慮,成不成”

“就讓韓信跟劉邦服個軟,不要這個楚王了,學學張良,當個閑散的侯爺不是美滋滋?”

是啊,多美啊,過不了幾年劉盈和劉如意的太子之争第一個拿他開刀立威。

有個人還下意識扶了扶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鏡,認真地分析起了局勢:“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劉邦已經登基了,依照皇帝在古代的合法性來看,面對劉邦,我們在物資、人才、民心、大義對上他都沒有任何優勢,當然如果韓信肯造反的話……”

面對衆人七嘴八舌的勸告,殷嫱一個都沒理會,只是靜靜地坐着,不一會兒,一群來自現代的人跪坐得腿麻,什麽四仰八叉坐着的都有,見殷嫱遲遲沒有表态,才逐漸沒有再表達意見。

殷嫱冷眼看着,衆人一一發表完意見,她輕輕點了點頭:“看來諸君還不能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也不明白宗族在古代的意義,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我手裏有兵、有地、有錢,做什麽要搖尾乞憐?要他施舍殘羹冷炙?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不靠神仙皇帝①。”

晨風透過窗牖進來,吹拂起她寬大的衣袂,她輕輕哆嗦了一下,挺直了脊背,像是在風中招展的松柏:“我也沒有跪皇帝的病。”

只見她微微昂首,向遠方望去,那是一片高天,鴻鹄展翅翺翔的地方,那是燕雀永遠無可企及的地方。

Advertisement

衆人只聽見她嗓音幹脆有力,斬釘截鐵:“我不跪。”

袅袅涼風動,寒鴉栖于枝頭,叫得凄涼,和着冷雨聲,總叫人能嗅到風中那一絲不詳的氣息。這次會面過後,大約在晡時時分,馬蹄聲中帶回了歸人。

殷嫱派人把營地外絆馬的栅欄挪開,只見整齊化一的騎兵出現在了視線之中。

因為沒有馬镫的緣故,這個時代對騎兵的要求非常高,騎士全憑腰腹之力、缰繩控馬,手很難空出來持戈矛等長兵器,馬背上只有勁弩和短劍。

韓信帶來一個不是那麽好的消息,這一場冷雨破壞了盜匪逃遁的痕跡,他分兵去追了。

殷嫱沒有多說什麽,迎他進了營地,奉上了驅寒的茶和藥,半帶着玩笑口氣:“那樣的蟊賊,派些人去追就是了,怎麽還親自來了?在下邳很清閑麽?”

韓信接過她手裏的藥,一飲而盡,反而跟她開起了玩笑:“下邳事忙,卻恐我妻不能禦外敵,故此親來。”

“誰說我不能禦外敵?”殷嫱揚眉。

韓信笑而不語,在幾案上劃了一個代字。殷嫱臉色微紅,倏忽便想起趙代舊事。

漢二年後九月②,代地。

“卻說伯盈妹子那天,面對數千代兵,怡然不懼,持弓射出響箭,以鳴镝為號令,號令私軍,頗有那位匈奴冒頓單于的風範吶!”孔藂跟華昱講着那天遭遇代兵襲擊之後的事,華昱那日被護在辒辌車裏,只聽見外邊兵荒馬亂,剛出去就被一陣箭雨給逼回來了。

只聽說是漢軍曹參部援兵到了,具體戰鬥過程不清楚。只是殷嫱受了傷,不良于行,漢軍行動又隐蔽,不好找個地方抛下他們,便把殷家的私軍和奴仆編入漢軍之中,暫時收留殷嫱和華昱。

追擊完代軍,生擒代國國相夏說(yue),曹參歸入韓信軍中。孔藂這日分配到戍守的任務,華昱見了他送了點吃食,孔藂沒話找話,拉着她就講起那日的情景了。

華昱聽他說得渾似殷嫱多麽指揮有方似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就是當世名将呢。其實那天殷嫱指揮得一塌糊塗,被打得潰不成軍,毫無還手之力,多虧曹參領兵及時救援。

她不禁抿唇笑了笑,孔藂更說得來勁兒了:“伯盈第一次領軍,面對代軍,做出了英勇頑強的抵抗,雖敗猶榮,雖敗猶榮嘛。”

“咳咳——”殷嫱自個兒都聽不下去了,她将手中一枚錦囊遞過去了,言簡意赅道,“給韓将軍的…謝禮。”

……

“謝禮?”只見那枚繡着飛鳳鬥虎紋的錦囊之中,盛着半枚犀角陰符,還有半枚,正在韓信手中——那是攻魏前殷嫱送來的。

秦王掃六合,秦間聞名于世。這一枚陰符正是指揮秦間的令符。兵家用間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由韓信用這枚令符,真是再合适不過了。

孔藂笑嘻嘻撚起錦囊收下了,自言是華昱繡的,韓信看了他一眼,孔藂道:“定是季昭的手筆,伯盈的織績女紅,大将軍又不是沒看見過,那實在是太……。”

孔藂在韓信的逼視下把話給咽了回去。殷嫱的女紅見不得人的笑話,是從韓信上次拆殷嫱的信件時傳出來的,據說是女蘿拿錯了帛書,将殷嫱練手的冰纨塞進了錦帙,那冰纨織得不怎麽的,雲氣紋還綉得跟蟲似的。

……

破代以後,正要攻趙國。韓信攻魏之後,劉邦将精兵收回泰半,僅增了三萬關中新兵來,韓信不得不在攻代之後,以代軍降卒擴充了兵力。

也虧得張耳在軍中,張耳原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的門客,為人敦厚,廣交朋友,原本就頗有聲明,而在反秦之戰中又有功績,本是名正言順的常山王,統轄趙國北部。

他與陳馀原本是刎頸之交,卻因一場誤會失和。兩人共同反秦,功勞仿佛,項籍分封之時,封張耳為王,而陳馀為侯,陳馀不滿,兩人徹底撕破臉皮。

那時天下初定,齊國卻不服項籍管制,項籍急于平齊,無暇理會趙國之事,陳馀趁機發病攻占常山,将趙國據于手中。

但張耳在趙代之間的影響力不小,陳馀恐張耳回國,人心浮動,故此否決了李牧後人李左車固守城池、消耗辎重糧草,堅壁清野的提議,決心一戰剿滅這不安分的因素。

韓信用間者(間諜)探知陳馀決議,非常高興。他長途奔襲而來,糧草消耗嚴重,如果陳馀緊收城池不出,攻方消耗勢必比守方更大,久攻不下,得不到糧草的補充,李左車再在井陉天塹斷他後路,這仗就難打了。

韓信山間駐馬,眺望着地形,太行層巒疊嶂,蜿蜒迤逦,橫亘在秦趙之間,乃是一道天然屏障。中有溝通東西的天然孔道,謂八陉,井陉便是太行八陉之中的第五陉。

綿河自河谷之中流出,奔流不惜,日夜輪轉,好似青史輪回。昔日秦将王翦,攜秦軍攻入井陉,取趙。

今日的情景與往日何其相似漢與秦的根基都在漢中、關中、巴蜀。漢軍與秦軍也多為老秦人,從同一條井陉出,攻趙。

仿佛是繼承了秦的骨肉。

昔日王翦将軍在此時,該是怎樣的情景他也曾在此駐馬,勘察山川地形,制定戰略吧

前人的力量驅散了韓信心中最後的一絲陰霾,他久久地凝望着這片山川,心中已勾勒出了完整的謀劃。

年輕的将軍躊躇滿志。

殷嫱卻并不以為此戰好打。

昔日秦國是七國之中實力最雄厚的國家,用的也是戰國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秦軍,是天下聞名的虎狼之師,傾國之力,碾壓而來。

方取井陉。

韓信帶的又不是什麽百戰之師,一群降卒、加上數萬市井的烏合之衆,想要抗衡號稱二十萬的趙國精銳,開什麽玩笑

作者有話要說:

我信:井陉這波穩了

我嫱:還是心慌,想要跑路。

注1:國際歌,感覺用這兒蜜汁諷刺emmmm

注2:颛顼歷閏九月,那個閏月叫後九月。

ps。輪回這個……明顯的超出時代用詞emmmmm,不過我實在想不到更好的替代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