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及笄

新年伊始, 燕京城已經連續下了好幾場大雪,宮裏的甬路上結了冰,尚有積雪沒有清掃幹淨, 都說下雪不冷化雪冷, 國喪趕上這種天氣, 可苦了一幫嫔妃和大臣。

華章宮前殿,嚎哭聲已經持續了一夜, 崇光帝的妃嫔們跪在前方, 然後是烏泱泱的大臣, 禮官一聲號令, 底下又傳來整齊的哭聲。

楚淩淵不勝其煩, 跪在最前方臉色寒的滲人,若不是登基大典還未舉行, 他真想撂挑子走人。蓁蓁剛剛明确給他回應,燈市上鬧事的幕後黑手還沒抓到,他跪在這裏更覺得浪費時間。

身後傳來宮女的一聲驚呼:“來人吶,皇後娘娘暈倒了。”

一旁候着的陳何連忙去請太醫, 鳳禧宮的宮人七手八腳的将皇後擡回去。楚淩淵冷嗤一聲,心道章皇後暈的可真是時候,他武功卓絕,聽她呼吸聲也知道這人身子十分康健, 所謂的暈倒不過做戲而已。

皇後身邊的女官留下解釋,“想來是先帝走了,娘娘過度傷心, 這才會暈倒。”

這話既是說給身後跪着的妃嫔和大臣聽的,也是說給北周未來的掌權者楚淩淵聽的,楚淩淵無意與章皇後計較,只擺了一下手,那女官便退下。

傍晚時,大臣們陸續離開,他們夜裏不必留下,次日早上照常進宮便可。楚淩淵煩躁地皺起眉,起身離開前殿,在宮門處遇上了趕來禀報的影七。

“有進展了?”楚淩淵看着身上的喪服,覺得分外礙眼,不悅地動手扯了扯。

影七道:“回禀殿下,那個悍匪招供了,上元燈市上那場火,是他的同伴故意引燃的,指使他們殺害明熙縣主的人是個年輕女子,很像是大戶人家的婢女。”

楚淩淵低眸聽着,問道:“可查到那婢女是誰家的?”

“是定國侯府出來的,那婢女當日也在燈市上,想必正在暗中觀望事态發展,屬下查清她的名字叫翠巒,是貞順郡主賀依蘭的婢女。”

話落,周圍一絲風聲也無,影七卻覺得狂風驟雨近在眼前,後背一片冰涼。

楚淩淵黑眸冷冽,嘴角卻翹起了一絲弧度,可他的笑怎麽看都與開心無關。

“賀氏。”他輕聲一嘆,聲音又輕又緩,卻讓人心底發寒。

影七知道,主子的原則裏,絕沒有不牽連無辜這一條,賀依蘭所做的蠢事,必定會被楚淩淵算在賀氏頭上,如今定國侯和世子還統管四部邊軍,清算起來頗為棘手,只能先從賀依蘭身上下手。

Advertisement

說起無辜,影七倒想起關在大理寺那個小女孩,為了蓁蓁的囑托,她硬着頭皮開口:“殿下,關在大理寺那孩子暗影查過了,她确實是那對夫妻拐來的,只是身份一時無法查明。”

楚淩淵臉色一沉,并不開口,影七只得提起蓁蓁,道:“殿下,明熙縣主說,若是那孩子查明無辜,就先送到葉家去。”

楚淩淵冷厲的眸光掃過來,影七連忙低頭,靜靜等了一會兒,果然聽見楚淩淵緩下語氣:“去吧。”

影七轉身要走,楚淩淵卻叫住她:“孤近日政務繁忙,不能去看她,讓她乖乖的。”

影七嘴角一抽,連連應聲,這才走出華章宮。

正月,北周開年便一連發生幾件大事,先是崇光帝的喪禮以及新帝登基,後來南方又鬧出饑荒。衆多事情堆積在一起,楚淩淵甫一登基,封賞了幾位宗室親王與朝中重臣,每日為了朝政忙的腳不沾地。

賀依蘭交給他的那些名字,他讓暗影一一查過,身份幹淨,頗具才能。他雖信不過賀氏,卻信得過自己,這些人多多少少被他安插在朝中不顯眼的位置,只待來日對世家發難時,能夠頂替掉一批人。

他無暇去見蓁蓁,每到夜裏獨宿寝宮時,便心火旺盛,偶爾發夢,常聽見少女乖巧軟糯地喊他哥哥。

忍而不得,便只有一個結果,新帝早起上朝時,臉色時常是一片冰寒,底下的朝臣戰戰兢兢,上奏時生怕一不小心觸怒了天子。

曹侍郎心裏發苦,禮部尚書劉宏已經連連向他使了好幾個眼色,讓他在殿前上奏,請立皇後,充盈後宮。

作為一個明白人,曹侍郎覺得自己是活膩了才敢說出此等狂言,明知新帝有了中意的女子,還嫌自己命長來趟這趟渾水,簡直傻透了。但劉宏出身世家,劉氏與章氏一向交好,他是真的沒辦法違背上官的指示。

他不甘不願地躬身上前,因為皺眉,眉間多了幾道褶子,聲音虛弱說道:“陛下勵精圖治,勤勉有為,但後位一直空懸,且後宮空虛,無益于皇嗣綿延,還請陛下早立皇後,充實後宮。”

劉宏雖覺他氣勢不足,但到底是順利開了這個頭,他上前請奏:“請陛下早立皇後。”

楚淩淵新登基,皇後之位空懸,後宮更是空無一人,朝臣們早就動了将家中女兒送進宮的心思。

更妙的是,章氏一族中已無适齡女子,章瑤佳若是活着,她當皇後便是板上釘釘的事,可她命薄,沒有這個福氣。各大世家中适齡的女子可不少,就算當不成皇後,能送進宮裏做個妃子,對家中也是不小的助力。

劉宏開了這個頭,陸續有十幾個朝臣站出來附和:“請陛下早立皇後。”

楚淩淵昨夜沒睡好,那熟悉的嬌俏聲音入了夢,讓他心旌神搖,本想早點打發這群人回去補眠,卻不曾想他們一個個站出來,威逼自己立後。

禦座上的帝王低垂眼睑,遲遲沒有回應,曹侍郎兩股戰戰,跪在地上進退不得,無論是帝王還是那些如龐然大物一般的世家,他誰都不想得罪啊。

“請陛下早立皇後。”

朝臣們跪下一大半,剩下一小半怕自己特殊也跟着跪下,朝臣第一次在一件事上如此齊心協力,摒棄成見。

禦座上的帝王低笑一聲,衆臣不覺有什麽,曹侍郎卻身體抖得不成樣子。

楚淩淵鳳眸微睜,臉上不見怒氣,聲音如常道:“此事容後再議。”

帝王沒說答應,但也沒有拒絕,衆臣看到了一絲希望,也不好逼迫太過,于是由劉宏領頭起身回到了原位,曹侍郎暗自納悶,怎麽新帝不生氣?跟變了個人似的。

他忐忑地站到退朝,就想立刻出宮,回家喝點小酒壓驚。然而他剛走出勤政殿,就被臉上笑呵呵的陳何給攔住了。

陳何還算客氣,道:“曹大人請随奴才來,陛下在朝露殿等您。”

曹侍郎心裏沒太震驚,甚至有一種意料之中的感覺。

他随陳何來到朝露殿,先帝駕崩後,這裏被改成了帝王寝宮,而崇光帝生前的寝宮華章宮,已經成了廢棄的冷宮。

這當然不合規矩,但新帝已經下令,太皇太後和太後又放任不管,誰敢說一句于禮不合。

索性朝露殿離勤政殿比華章宮還要近一些,倒也耽誤不了政事。

楚淩淵站在殿內逗弄着一只通體雪白的貓,曹侍郎跟在陳何身後行禮,然後屏住呼吸站在一旁,等着帝王發落自己。

他今日的奏表,可算是惹了大禍,此番不是丢官,就是丢命。

楚淩淵輕輕撓着白貓的下巴,恍若沒看見他這個人,許久之後,才轉過頭,驚訝道:“何時來的?怎麽不出聲?”

曹侍郎等了許久,楚淩淵一開口他便腿軟地跪下,趴在地上回話:“陛下,臣有罪,臣罪該萬死。”

楚淩淵淡淡道:“朕準了。”

都不問一句何罪之有就準了,看來他的命今日真要交代了。

曹侍郎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痛悔難當說道:“陛下,那奏表不是臣寫的啊,臣冤枉,立後乃是大事,豈可被群臣左右。”曹侍郎一臉正直地表示:“只有陛下心儀的女子才能成為皇後,母儀天下。”

眼見帝王臉色一緩,眼底浮現一抹暖色,曹侍郎知道自己猜對了帝王的心思,頓時松了一口氣。

楚淩淵放下白貓,坐回禦案後,看着曹侍郎問道:“那依你看皇後的人選該是……”

曹侍郎神色一凜,這問題可不好回答,說錯一個字便要得罪兩邊,他正色回答:“這一看家世,二要看是否賢良……”

曹侍郎剛想繞個圈子,卻見帝王臉色再次冷沉,連忙說道:“當然,還是要看陛下的心意,其他都好解決。”

楚淩淵臉上露出些許滿意,道:“你的意思是,朕心儀的女子,哪怕家世不顯,無賢德之名,也可以為後。”

曹侍郎張了張嘴,最終沒敢反駁。就當是他說的吧,讓那些出身世家的朝臣聽見了,他最多丢官,讓面前這個人不高興,他可就沒命出宮了。

翌日早朝,衆臣再次請立皇後,楚淩淵卻以守孝為名,嚴詞拒絕。

世家們并沒因此歇了心思,畢竟新帝還年輕,就算守孝,最多一年,他還是會立後納妃的。

新帝即位已經有幾個月,蓁蓁只在入宮向太皇太後請安時見過楚淩淵一面。自打先帝駕崩,太皇太後沒再提起要蓁蓁入宮作伴,她便一直留在葉家。

影七送來的小女孩被她取名元宵,平日裏由寒芷照看,偶爾也做一些簡單的雜活。

時值夏日,天氣漸漸炎熱,蓁蓁的及笄禮也快到了。她說服柳氏,不準備大辦,只請一些親厚的人家來便可,三嬸嬸沈氏出面去請了沈家老太君過來主持笄禮。

及笄禮之前,影七一臉凝重地過來,說楚淩淵政務繁忙,無暇準備賀禮。

蓁蓁還當是什麽事,她撿起梳妝鏡前盒子裏的金釵戴上,先前這金釵落在那對拐賣她的夫婦手裏,被公主府的護衛搜出來,又送還給她。她害怕再出纰漏,就不怎麽戴着了,今日試妝,才想着又戴上。

“及笄禮而已,無需在意。”蓁蓁在妝鏡前笑的彎起眉眼。

真奇怪,前世她還因為及笄禮過于簡陋委屈不已,如今親人都在身邊,她心中充斥着滿足,對此也就不在意了。

影七目光閃爍,怕自己說漏嘴,沒再看蓁蓁梳妝,早早離開葉府回了宮。

次日早上,葉家中門大開,迎接賓客進府,葉府的門楣低了些,但蓁蓁卻是先帝親封的明熙縣主,哪怕柳氏不想大辦,來的人可不算少。

柳氏穿的喜慶,與別家夫人在一處交談。葉家有三房媳婦,沈氏出身貴族,柳氏有一個縣主女兒,唯獨原先在揚州最張揚的高氏,遭受了冷落。

燕京權貴遍地,沒人把她放在眼裏,她本來心中不平衡,但看見今日來了這麽多世家大族的女眷,頓時來了精神,她雖然輸給柳氏和沈氏,卻可以借這個機會,為自己的女兒謀個好前程。

高氏左右逢源,見誰都是一副笑臉巴結的樣子,看的柳氏心頭火起,她怒瞪着高氏,想要起身,卻被身旁的沈氏拉住,沈氏勸道:“二嫂,你別與她一般見識,你看那些夫人有哪個真心理她,笄禮馬上開始,別因小失大。”

柳氏醒過神,感謝她的提醒,平心靜氣等着時辰,好叫蓁蓁出來行笄禮。卻在這時,門口響起一陣騷動,她皺眉起身,和沈氏一起去看,在前院見到了同樣一臉懵然的葉錦程。

陳何一臉喜氣走進來,手中恭敬地捧着聖旨,來到前廳揚聲說道:“請葉侍郎及夫人柳氏接旨。”

蓁蓁在房裏等了許久,也不見柳氏身邊的寒芷過來,眼看時辰都要到了,她不由心慌,吩咐月竹去前院打聽。

月竹沒跑出院子,就碰上了急忙趕來的寒芷,兩人差點撞在一處,各自揉着手臂進來。

蓁蓁看了看自己臉上的妝容,覺得沒什麽問題,這才轉身問寒芷:“怎麽如此慢?時辰都要到了,別讓沈老太君久等。”

寒芷面色怔忡,緩了好半天才說道:“姑娘,宮裏來傳旨了。”

蓁蓁疑惑:“傳什麽旨?怎不叫我?”

寒芷還在消化那道讓自己震驚的旨意,問一句答一句:“陳公公不讓打攪你,再說這旨意跟你沒什麽關系。”

蓁蓁聽了十分好奇,追問道:“是陳何公公來傳的旨?聖旨上說什麽?”

寒芷臉上不知道是激動還是惶恐,聲音顫抖回答:“陛下,陛下下旨封二爺為承恩侯,二夫人得了一品诰命,還賜了一座侯府,就在內城,離皇宮和戶部衙門都近,如今咱們家就是侯門了。”

蓁蓁震驚地往後靠,險些磕在桌角,幸好月竹動作快,上前扶住她。

“你沒聽錯?”蓁蓁的聲音禁不住發飄,楚淩淵到底想做什麽?好端端地封她爹做承恩侯,不會惹人懷疑嗎?

寒芷可算想起來重點,丢了的魂瞬間找回,急道:“哎呀,姑娘,我不是要說這些。聖旨上說,陛下少時曾受葉家養恩,且于宗祠記名,因此才會下旨封賞二爺和夫人,陛下是不是……就是咱家忽然失蹤的公子啊?”

蓁蓁面露狐疑:“聖旨上真這麽說?”

寒芷點頭:“真的。”

她心中奇怪,楚淩淵不是說怕牽扯甚多,要隐瞞這件事嗎?怎麽如今又昭告天下?

寒芷催促道:“姑娘快去前廳吧,笄禮的時辰到了。”

蓁蓁想不明白楚淩淵的用意,只得先跟着寒芷去前廳,聽沈老太君誦讀祝詞後,由她親手簪上頭釵,及笄禮便成了。

葉家今日來的人雖不如章瑤佳及笄那日多,但有剛才那道聖旨,各家貴女便如衆星捧月一般迎上來,三言兩語不離奉承。

剛剛及笄的少女站在一衆貴女中間,絲毫不顯慌亂。不過半年,少女先前稚氣未脫的臉龐已經是姝色無雙,再配着這一身盛裝打扮更是貴氣逼人,有些人偷偷比較起來,不免心生嫉妒。

葉家本是葉氏旁支,一家被外放到揚州做官,回到燕京也毫不顯眼。誰知他們家卻走了大運,能在帝王微末之時有幸相助。

葉蓁蓁去年被封為縣主,還有人不屑,但如今她可是真正的侯門貴女,說句不客氣的話,她到底做了天子幾年的妹妹,比起真正的公主也不差了。

衆女争相逢迎,想在蓁蓁面前留一個好印象,希冀她能在新帝面前為自己說話,畢竟新帝的後宮仍是空虛,能巴結上新帝的妹妹,豈不多了一條路。

她們也覺得原先是自己氣量小,謠傳新帝為儲君時對葉蓁蓁不一般,如今看來,想必是因着兄妹之誼,并無男女之間的暧昧。

至于那些新帝暴戾嗜殺的傳言,她們此刻倒是顧不得了,若能進宮,不只是成就自己,也是為家族争光,這些貴女從小就被如此灌輸,自然一心要長伴君側。

笄禮結束,送走一衆賓客,蓁蓁長舒一口氣,終于不用再僞裝,她正要回去休息,葉家大房卻炸了鍋。

葉錦元和高氏帶人鬧起來,她只能随父母去了正房。

這幾年葉錦元運氣不佳,沒混到一官半職,反而連先前封的閑散文職都丢了,他因為聖旨的事氣不順,跑來葉鴻生和費氏面前鬧騰。

“爹,娘,當初淩淵……陛下是我帶回葉家的,也是記在大房名下,憑什麽封賞的時候只提二房,這不公平。”

高氏跟着搭腔:“就是,二弟和二弟妹也太會做人了,撿現成的發了家,如今卻不說拉扯兄弟一把。要我說你們還占了大房的功勞呢,若不是大郎當初心善把人帶回家,你們能有今日?須知吃水不忘挖井人……”

葉鴻生沉默不語,費氏這幾年也看出大房不會做人,但畢竟是最疼愛的兒子,她就想從中說和,好讓老二提攜一下老大,免得家事不寧。

“二郎,你看……”

誰知她一開口就被柳氏怼回去:“母親,大嫂,當初陛下在大房時受盡欺淩,連口飽飯都吃不上,在揚州的六年,大房可曾盡過一點心?我們也不是挾恩圖報之人,這侯爵之位和侯府大宅,是陛下念及過往之情,賞下來的。且看他一句不提大房,便知道他對你們有多厭惡,如今你們卻還想要好處,做的是什麽千秋美夢!”

費氏噎了一下,臉色一變,就想以婆母的身份壓她。

“柳氏,你個上不得臺面的,我還沒說完,哪有你說話的餘地。”

蓁蓁旁觀了半響,将大伯一家的醜惡嘴臉和費氏的偏心全看在眼裏,她撥弄了一下頭上的釵環,淡聲說道:“祖母慎言,我母親如今身負一品诰命,可不是什麽人都能罵得。”

費氏話已經到嘴邊,卻被這一句唬的不敢張口,她瞪着蓁蓁,少女卻先一步開口:“祖母別做了別人的刀還不自知。”

費氏氣的狠了,道:“我用你來教訓?”

蓁蓁笑了笑,說道:“大伯和大伯母質疑陛下的封賞不公,那便是質疑陛下,這可是大不敬,要殺頭的。”

葉錦元和高氏臉色青紅交接,煞是好看。

蓁蓁展顏一笑,說道:“封賞的旨意是陛下所下,你們若有異議,大可進宮求見陛下,說不定他能看在以往的份上,見你們一面。”

但能不能全須全尾的從宮裏出來,可就不好說了。

這個道理顯然大房的二人也懂,葉錦元和高氏氣哼哼地離開,費氏直嚷着心口疼,被婢女扶回房間,剩下幾人商量起遷府的事。

事情商量到一半,柳氏想起陳何臨走時的提醒,說道:“陳公公走時提點我,明日要帶着你和懷钰進宮謝恩。”

蓁蓁點頭,葉錦程關心家人,便說:“明日我與你們一道去。”他一臉茫然說道:“陛下為儲君時我也算見過幾面,如今更是日日在朝上見,怎麽不覺得他像那孩子呢。

他一心撲在公務上,且楚淩淵做為儲君,名字少有人知。再者就算知道,他也不敢将兩個人往一起聯想,楚淩淵沒了胎記,樣貌大變,他認不出來也是正常。

“你們覺得呢?蓁蓁在宮裏,應該常見陛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蓁蓁無意隐瞞:“嗯,去年剛入燕京就知道了。”

葉錦程先是皺眉,後又感嘆:“也是,你和他從小親近,兄妹情誼深厚,難怪他不對你隐瞞。”

他覺得自己的話甚是有道理,擡頭卻見妻子和女兒都眼神怪異地看着他,葉錦程迷茫:“我說錯什麽了?”

母女倆異口同聲:“沒錯,就是兄妹情深。”

作者有話要說:  當皇後的第一步,先擡家世。

心疼爹爹,就他一個人蒙在鼓裏,相信着純粹的兄妹之情。

晚安,小可愛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