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認老

即便嬴政給了玉印,扶蘇也沒有立刻去尋族庶長嬴贲。

他靜下心來,先準備好第二天的小故事,随後才着手連寫帶畫地設計這座屬于王族子弟和公卿子弟的學堂。

扶蘇已經想好他的名字:國子學。

所謂國子,按照《周禮》的說法,指的是公卿子弟。

按照他們大秦的情況,扶蘇認為國子以後可以涵蓋更多人,因為大秦以軍功封爵,普通人家的子弟也可以通過奮發向上而獲得爵位。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有機會獲得爵位,而不是周王朝時那樣公卿永遠是公卿、平民永遠是平民。

所以,日後大秦所有出色子弟,無論貴賤都将時“國子”,只是在前期會先傾向官宦子弟。

《周禮》裏面詳細記錄了應該如何教授國子,扶蘇讀完後印象頗深,不必重新把書找出來也能熟練地寫下相關部分。

他洋洋灑灑地把自己的構想混雜着《周禮》的內容寫出來。

次日一早,扶蘇仍是帶着一屋子奶團子玩耍。

有小不點背着別人偷偷對扶蘇說:“大哥,我差點就來不了啦!”

扶蘇好奇地問:“為什麽?”

小不點奶聲奶氣地說:“阿娘不讓!”然後他又把他母親給賣了,說是母親知道嬴政來過,又讓他來玩了。奶呼呼的小團子年紀還小,不懂他母親是什麽意思,吧啦吧啦地把這事兒給扶蘇說了,還傻裏傻氣地往扶蘇懷裏蹭。

扶蘇一聽便明白了,這小家夥的母親是不想兒子和他走太近,不過知道嬴政會過來這邊以後又改了主意。

說到底,無非是權衡利弊而已。

扶蘇沒有放在心上,反倒覺得下意識往他懷裏挨挨蹭蹭的小家夥很眼熟,那動作越看越像當初他養過的那些幼獸。

看來所有生物的幼崽都差不多,只是這些小孩沒那麽毛茸茸。

Advertisement

扶蘇把小家夥往懷裏拉了拉,擡手撸了小家夥柔軟的頭發一把,小家夥一點都不掙紮,看起來還挺享受。

其他小不點看到有人待遇不一樣,争相都往扶蘇身上撲騰。

扶蘇眉眼含笑,來者不拒地一個個撸過去。

等午後送走一屋子小不點,扶蘇才整理整理昨天拟好的國子學計劃去拜訪族庶長。

有嬴政給的玉印在,扶蘇順利來到族庶長府邸外。

族庶長嬴贲年歲已高,平時不怎麽管外面的事,聽人說扶蘇來求見,先是想了想扶蘇是誰,随後回憶了一下扶蘇的年紀,已經有些渾濁的老眼慢慢睜開了,叫人把扶蘇領進來。

扶蘇理了理衣裳,确定自己沒有失禮之處才跟着仆從入內。

由于當初成蛟的叛亂,父皇對宗室諸人有了戒心,與其他王族成員十分疏淡。

族庶長是位十分睿智的老人,當初幫父皇平定成蛟之亂後便不再插手朝中之事,偶爾還會約束其他王族成員讓他們不要生亂,最後得以安穩地老死在族庶長位置上。

扶蘇前世也見過族庶長幾回,只是族庶長對他也頗為冷淡,他便也沒有太過在意。後來扶蘇回想了一下,不管是族庶長還是大将軍王翦都很懂得急流勇退、保全自身,兒孫都因此得到了蔭佑。

這些有遠見、有智慧的人,扶蘇都很想再見一見。

扶蘇面帶恭敬地入內,只見年邁的族庶長坐在主位上,正擡眼看向門口方向。

兩人的目光一對上,扶蘇忙趨步上前喊人。

他雖然是父皇長子,但族庶長是父皇曾祖那一輩的,于情于理他都該表現得恭敬些。

“坐吧。”族庶長開口招呼。

族庶長雖表現得兩耳不聞窗外事,卻也不是真的什麽都不聽不看,扶蘇在雲陽縣鬧出來的那些個動靜他還是有所耳聞的。

對于自稱有“仙人授夢”的扶蘇,族庶長心裏也頗為好奇:難道老秦人真有了個不一般的小王孫?

如今親眼見了,族庶長不免信了幾分。

哪怕只是裝樣子,扶蘇也裝得很像,舉手投足明顯就不像個普通小孩,即便不是有“仙人”點撥,必然也是個早慧的孩子。

想到扶蘇還是個沒娘的孩子,族庶長的态度便緩和了幾分,和氣地問道:“你來是有什麽事?”

扶蘇取出帶來的文稿呈給族庶長。

因為準備的原料十分充足,所以造紙作坊那邊正源源不斷地生産着新紙,鹹陽的權貴家裏大多都買了些。

族庶長這裏有嬴政賜下的新紙,自己也叫人去買了些回來,對它并不陌生。他接過扶蘇遞來的文稿,看了幾行,對扶蘇說道:“我眼睛不好使了,看不得太多字,你給我念念。”

扶蘇聞言立刻道歉:“是扶蘇考慮不周。”

族庶長看着扶蘇稚氣的臉龐,搖頭笑道:“沒事。”

扶蘇便把文稿上的內容念給族庶長聽。

他想要在王宮之中劃一片地,裏面設置藏書樓、練武場和講學的地方。

藏書樓應當藏天下之書,不管是古人的學問還是今人的學問,全都收納其中。

之所以書要多要全,是因為讀書應當先博後專,各家的學說都大致了解一下,以免如管中窺豹、只見一斑;等對是非對錯有了基本的判斷力,能夠知道自己喜愛什麽、該學些什麽、擅長些什麽,便可以專攻某一方向。

學堂之中應當如《周禮》所說的那樣,教國子以三德,讓他們以德立心;教國子以三行,讓他們親親愛賢;教國子以六藝,讓他們有立身之本;教國子以六儀,讓他們知進退明行止。

所以這學堂應當叫做“國子學”。

不過他們大秦的國子,應該囊括大秦所有出色子弟,而非僅限于周王朝所說的公卿之子。

他們大秦的國子,将來必然成長為大秦最堅固的壁壘,最可靠的棟梁。

別國來的人才,只要他們願意為大秦效力,大秦照單全收;但是大秦自己的子弟,絕不能貪于享樂、安于富貴,壞了大秦根本!

扶蘇的嗓音雖猶帶稚氣,卻清越有力,聽來十分悅耳,又極有說服力。

族庶長聽到後面,因衰老而整日微閉的雙目驀然睜開,坐直身體定定地看在坐在自己對面的扶蘇。

扶蘇過了年也才七歲,不管怎麽看都還是個小孩,引經據典起來卻一點都不含糊,更要緊的是他在引經據典的同時還有十分清晰的思路。

這一點對老秦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身上一直貼着“沒文化”的标簽,東方諸國很多事都不帶他們玩。

要不是嬴政命人攜重金用計瓦解了六國的結盟,說不定東方諸國真能聯合起來與大秦對抗。

雖然老秦人也有努力學習三晉之學,不過扶蘇要是把話說得冠冕堂皇且彎彎繞繞,族庶長還是不耐煩聽的。

扶蘇這番話卻說得族庶長既驚又奇。

驚的是扶蘇遠比外面的傳言要厲害,至少扶蘇這番話讓他這個垂垂老矣的老東西都心神劇震,恨不得再活個幾十年,好好看看這國子學是不是真能有扶蘇所說的成效。

奇的是他們老秦家居然生出了這麽個異類,愛讀書不說,還能用書上的內容把他說服!

族庶長說道:“你與大王商量過了?”

扶蘇說道:“父王讓我來找您。”

族庶長道:“把你寫的東西留下,回去等着吧。”

扶蘇乖乖點頭,再次把文稿呈給族庶長,離開了族庶長府邸。

這番對答有些久,扶蘇走到外面是已經接近黃昏,一輪紅日正緩緩西沉,把整個天邊都染紅了。

扶蘇頓住腳步,看向天邊的紅雲。

跟随在扶蘇身後的懷德疑惑喊道:“公子?”

扶蘇笑了笑,說道:“都說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裏,明天應該會是個好天氣。”

懷德見扶蘇心情頗好,自然連聲應是。

扶蘇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後族庶長拿起文稿反複看了幾遍,一點都沒有眼睛不好的模樣。

第二日一早,族庶長早早醒來,看着窗外的晨色,叫人把自己最正式的朝服取來。

穿戴完畢之後,族庶長踏着清晨的微光在仆從簇擁下出了門。

他雖然老邁,腳步卻并不虛浮,哪怕身上的衣飾有些沉重,仍是走得健步如飛。

嬴政聽人說族庶長求見,先是一愣,而後親自出門相迎。

當初嬴政的名字記回宗譜時,還是族庶長親自主持的,嬴政對這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一向十分敬重。

等見到族庶長那一身隆重的朝服,嬴政又是一怔。

他已經許久沒見過族庶長穿得這麽鄭重了。

嬴政急步上前免了族庶長的禮,伸出手要親自攙扶族庶長入內,族庶長卻擺擺手,笑呵呵地說:“不用,我還沒老到要人扶着走。”

嬴政少年時曾吃過苦,平時能把姿态擺得很低,族庶長并不意外他表現出來的敬重與親厚,卻也不會把嬴政表現出來的态度當真。他知道嬴政所謀甚大,所以早早激流勇退,絕不讓自己和兒孫礙着嬴政的臉。

不過這一次,他必須親自出面把事情辦好。

因為扶蘇所說的國子學并沒有把其他宗室子弟排除在外。

有這樣一個孩子居中調和,說不定老秦家将來能回到親如一體的時候。

族庶長與嬴政一同入內,把扶蘇留下的文稿交給嬴政。

嬴政見族庶長明顯是要他先把文稿看完,所以也不急着問什麽,先拿起文稿看了起來。

入眼的自然是他非常熟悉的字跡。

嬴政挑眉,接着往下看。

扶蘇行文簡練,論述清晰,畫的圖示也簡單明了,嬴政很快把整份文稿都看完了。

嬴政靜默下來。

他聽扶蘇提及建學堂之事,還以為又是一個雲陽學宮,可看完之後他發現扶蘇這個國子學比他想象中要完善很多,也要龐大很多。

倘若真的能建成,國子學将能源源不斷地為大秦培養出許多出色人才,假以時日說不定能撐起整個朝廷!

嬴政近幾年重用客卿,朝廷內外不是沒有不滿的聲音,不過他心中有極大的目标,自然沒有棄用各國前來投奔的人才。

只是扶蘇說得對,大秦得有自己的根。

嬴政鄭重地朝族庶長道:“國子學之事,就勞煩您多費心了。”

這是同意建國子學的意思。

族庶長得了嬴政這句話便不再多留,起身辭去。

走到殿外時,族庶長擡頭看了眼高高升起的朝陽,感嘆了一句:“我老咯。”

送他出來的內侍恭維道:“小的瞧您一點都不老。”

族庶長連連搖頭,哈哈笑道:“老咯,老咯。”

老秦人的未來,該交給小子們了。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我兒子超厲害!

嬴政:但我不會誇他的,免得他驕傲!

注:

①扶蘇歷練的世界屬于架空的“大千世界”,每個世界都是架空的,所以他對秦朝的記憶僅止于他死前那部分;至于死後那部分,他以後會知道的。

②國子相關:出自《周禮》,有人認為《周禮》是後人僞作,這裏設定為《周禮》已經存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