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石磨

國子學年前肯定建不好,扶蘇在這個冬天依然擁有一屋子奶乎乎的小團子,人多了,火爐倒顯得不那麽重要,到哪都覺得暖融融的。

考慮到小孩子牙口不好,扶蘇叫人打造個石磨。

鹹陽這邊為了保證收成,大多五谷混種,以防其中一種谷類鬧災疫。

扶蘇在雲陽縣住了一年,期間試吃過各種谷類,不管是蒸熟的飯還是熬熟的粥口感都不是特別好。只是對于百姓來說,能吃飽就是天大的幸事,實在沒法琢磨那麽多。

這也是扶蘇沒想過在雲陽折騰太多食物花樣的原因,一來他不太重口腹之欲,二來相鄰的都是尚在溫飽線掙紮的百姓,他不該在他們面前天天變着花樣弄吃的。

回到鹹陽後,扶蘇的顧忌便沒有那麽多了,他準備先把一些東西弄出來。等糧食産量上去了,百姓就可以把現成的東西學過去,好好豐富一下自家的膳食種類。

扶蘇把石磨的圖樣畫好,叫來懷才讓他出宮一趟讓人打造一批出來。

做石磨不要求什麽特殊材料,做好之後人力、畜力都能推動,可以将麥粒磨成面粉。

有了面粉,能做的東西就多了,各種面食都能安排上!

懷才一聽有事可做,立刻精神抖擻地出宮替扶蘇跑腿。

扶蘇吩咐完懷才,又讓人跑膳房一趟,叫人做些發面用的起子。

起子這東西和酒曲差不多,裏面都有可以讓米糧發酵的東西,若是想用來做面包,可以用紫柰或者葡萄來做,這樣的起子能讓面包帶上淡淡的果香。

只是鹹陽如今沒有葡萄,能找到的紫柰也不當季,暫時只能拿酒曲泡發來代替一下,等來年果子多了再試試。

扶蘇把事情安排完了,暫時只用幾樣新食物吸引奶團子們的注意力。

好在都是才吃上的新鮮東西,小不點們也不覺得經常重複有什麽,這比他們以前吃的要好太多啦!

扶蘇的日子過得風平浪靜,外頭卻都在好奇扶蘇在搗騰什麽,畢竟石磨用的都是大石頭,扶蘇派出去的人忙忙碌碌地收集那麽多大石頭,還在城外弄了個新作坊,這就有點稀奇了。

Advertisement

自從出現了投石機這玩意,石頭不僅算建築資源,還算是戰争資源了,有人在王城邊上忙忙碌碌地攢石頭,還雇了一群擅長整治石頭的人關起門叮叮咚咚地敲,難免會有人往掌管王城治安的蒙恬那邊報。

蒙恬一查,作坊負責人還是老熟人,在雲陽縣曾經赫赫有名的收糞專員懷才。

蒙恬納悶了,扶蘇收集這麽多大石頭做什麽?難道還想做個石茅坑不成?

蒙恬雖然沒想明白,便叫人直接去問懷才。

懷才得知自己搞磨坊的事被城防那邊盯上了,趕緊畢恭畢敬地去拜見蒙恬,把扶蘇畫的圖樣給蒙恬看,說這是扶蘇要的。

只是懷才只知道扶蘇要做這東西,卻還不知道這東西有什麽用處,自己也說不清楚。

蒙恬讓懷才現場把圖樣抄一份,自己留了原稿去求見嬴政。

嬴政聽人說蒙恬來了,直接叫人把蒙恬往裏宣。等見着人了,他便擱下手裏的書開門見山問道:“有什麽要緊事?”

蒙恬把扶蘇畫的那個圖樣呈給嬴政。

看到上頭熟悉的字跡,嬴政眉頭忍不住跳了跳。他左看右看,也沒看出這幾塊石頭拼在一起是做什麽用的,不由擡手揉揉額頭,問蒙恬:“這是什麽玩意?”

蒙恬道:“臣也不知。是有人發現公子的人在城外收集石頭,還請了好些個石匠去做活,這才報到我這裏。”他雖然和扶蘇很熟悉,但是要是沒有嬴政的命令,他是不會越過嬴政私自去見扶蘇的,所以問清楚情況之後便來禀報嬴政。

嬴政叫人去把扶蘇找來。

扶蘇正在陪奶娃娃做課間運動,聽人說嬴政傳召自己有些疑惑,但還是讓在陽光底下愉快玩耍的小不點們乖乖待着。他還點名讓将闾當臨時班長,別讓小夥伴們吵架鬥毆。

別以為他不知道,這些小家夥在他面前格外乖巧,一個個只要被摸摸頭就特別開心,實際上私底下經常奶兇奶兇地互毆。

即使年紀還小,這些小家夥骨子裏大多還是有種天生的兇性,也就将闾的性格比較綿軟安分些。

将闾雖然有些擔心自己勝任不了臨時班長的職務,不過一想到自己是扶蘇欽點的,立刻又精神抖擻地向扶蘇保證自己一定約束好弟弟妹妹。

扶蘇交待完了,跟着來傳話的內侍去見嬴政。

嬴政和蒙恬已經趁着空當商量起別的事,聽人說扶蘇到了才停下來。

扶蘇上前朝嬴政行禮:“父王。”

嬴政讓他坐下,抽出壓在一旁的圖樣問扶蘇:“這是什麽?”

扶蘇沒想到圖紙會落到嬴政手裏,再看看旁邊坐着蒙恬,便知道應該是懷才鬧出的動靜引起了蒙恬注意。

扶蘇說道:“這是石磨,用來将谷物磨成面粉用的。”

嬴政眉頭一挑,示意扶蘇仔細說說。

扶蘇也就仔細給嬴政說了。

五谷雖然管飽,但是口感不佳,很多蒸熟後依然十分粗糙,老人和小孩牙口不好,大多得囫囵着吞下去,這樣對身體不好。

如果把五谷磨成細粉就不一樣了,這面粉不是直接煮的,而是先發面,再做成各種面食。

光是基礎的面食就有包子、饅頭、面條、粉絲等等,再發展一下衍生品,還可以出現各種各樣的糕點。

現在雖然也能蒸一些米糕吃,但是對比起面粉做出來的糕點着實有些粗糙,而且做起來很不方便,若是能用石磨大規模地将五谷磨成面粉就省事多了。

扶蘇不僅光靠嘴巴說,提到每種面食時還會在紙上簡單地把它畫出來,線條雖然簡略,樣子卻很生動,看得旁聽的蒙恬都餓了。

蒙恬看向嬴政。

嬴政巋然不動地聽扶蘇講完,才問:“這石磨什麽時候能用上?”

扶蘇道:“懷才回禀說已經做好一個,今天就能試磨,若是能用,其他的照着做就好。”

嬴政點點頭,接着問:“膳房那邊能直接做?”

這倒是提醒了扶蘇,他說道:“是孩兒忘記了,我叫人去趕做些蒸籠,晚膳可以用來蒸包子和糕點。”

嬴政點點頭,接着繃着臉敲打道:“不可太重口腹之欲,食物能入口就行了,一味追求什麽食不厭精脍不厭細不可取。”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是孔仲尼的說法。

孔仲尼是齊魯之學舉足輕重的人物,說是奠基人也不為過。根據他弟子在《論語》裏的記錄,孔仲尼吃飯還有許多講究,陳糧不吃,舊肉不吃,肉切得不好不吃,醬放得不對不吃,外面買的肉幹和酒也都不吃,每頓還必須有姜!

嬴政在趙國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接觸的也大多是三晉之學,不管是呂不韋還是李斯、姚賈,都崇尚經世致用的學問,對于齊魯那邊整的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一點都不感興趣,還是秉承着知己知彼的想法才捏着鼻子讀過一些。

讀是讀過了,該不認同還是不認同,該不耐煩還是不耐煩。

所以教訓扶蘇的時候,嬴政才會把這話搬出來讓他消停些。

扶蘇不意外嬴政會這麽說,上回他沒給嬴政送臘腸就想到會被這麽教訓。

他本也不是貪圖口腹之欲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在雲陽縣那邊吃那麽久的粗茶淡飯。

扶蘇被敲打了也不覺得難過,只認真解釋道:“我是看幾個年紀小的弟弟妹妹牙沒長齊,吃東西費勁,才想着能不能把吃的做得軟和些。”

嬴政見扶蘇仍是那一本正經的模樣,擺擺手讓他回去。等扶蘇一走,嬴政想和蒙恬聊兩句,看見蒙恬正襟危坐的模樣又閉上嘴。

這家夥少年時就正正經經,長大後也不太愛聊天,向來是有一句說一句,和他閑聊起來沒甚意思。

嬴政道:“既然是用來做磨坊的,你由着他們去便是。”

蒙恬領命退下了。

沒過多久,李斯拿着新做好的籍冊來讓嬴政過目。

上回在雲陽那邊看過扶蘇做的糧冊,李斯便讓人學了過來。

後來扶蘇搗騰出雕版印刷法,李斯按照需求分別做了錢糧冊子和人口籍簿等等,直接拟好一個模子讓人雕出來,刷刷刷地就能印出一大批,負責整理的人只要往空缺處填好數字或者文字就好,非常方便,李斯直接讓人把今年的上計數據全部用新籍冊存檔。

嬴政看了覺得不錯,想到年底那場敗仗,他又讓李斯做了個新冊子,讓各地男丁自己上報年齡,方便他按照年齡征調士兵。他準備年初興兵攻趙、韓,争取早日拿下“三晉”之二!

李斯照着嬴政的要求做好年齡統計的冊子,只是免不了有些疑惑:“大王,不是先取趙魏?”

既然想要一統天下,他們君臣幾人自然時常商量如何攻取六國。

從地理位置來說,趙、魏、韓是連在一起的,他們早年都是晉國世家,後來晉國王室衰微,他們瓜分了晉國的土地,也就是有名的“三家分晉”。

嬴政年中曾提過想先取趙、魏,再逐一攻取餘下諸國,也召朝中将相商量過幾輪。李斯和姚賈作為外交能手,平時得負責統籌面向各國的間諜行動,自然也旁聽過相關讨論。

聽了李斯的問題,嬴政走到輿圖前看了一會,随口說道:“取了趙、韓能對魏國形成合圍之勢,魏國不過囊中之物而已。趙國殺了我大将,韓國又背棄誓約,自然得先拿下他們。”

李斯聞言沒再多問。

正事聊完了,嬴政又狀似無意地和李斯聊起扶蘇,說扶蘇覺得弟弟妹妹牙口不好,居然琢磨出個能把麥粒磨成細粉的石磨,準備弄些香軟可口的新吃食出來。

嬴政說道:“這小子,心思整天不放在正事上。”

李斯在心裏暗自嘀咕:才六七歲的小子,遍地撒歡才正常,能有什麽正事?

雖然心裏是這樣想的,李斯面上可不敢表現出來。他思維敏捷,嬴政把話講完了,他也把嬴政的意思分析完了:嬴政的意思明顯是讓他好好誇誇扶蘇這一舉動。

李斯心思電轉,口裏便笑道:“公子本性純善,友愛弟妹,着實難得。”

接着李斯開始變着花樣論述扶蘇此舉代表着他關心身邊的人,親近自己的親人,看到別人難過自己也難過,看到別人憂愁自己也憂愁,并且還願意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真是個既善良又聰明的孩子啊!

最後李斯還總結了一下,說都是大王養兒子養得好,才能教出這樣的扶蘇。

嬴政聽完渾身舒爽,非常滿意,擺擺手讓李斯繼續統計全國男丁的年齡去。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啥時候能吃?

扶小蘇:父王不喜歡,還是不給父王送了

注:

①秦朝沒有磨相關出自科普讀物《秦朝穿越指南》

②食不厭精,脍不厭細一段出自《論語》:食不厭精,脍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③按照《史記》,統計男丁年齡在下一年,現在提前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