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國亡

随着趙蔥來接手兵權的人負責遣送李牧回邯鄲。

李牧到底是名震一時的大将軍,事情還沒有定論,沒有人敢給他戴上鐐铐,所以李牧一路上還是很自由的。不過他沒想着跑,而是一心回去和趙王解釋清楚,他若是要降秦,何必弄那麽多彎彎繞繞,直接帶着底下的人投靠秦國不就成了?

想他戎馬一生,北破匈奴、西卻秦師,對趙國從無二心,如何能忍受這樣的污名扣到自己頭上?且不說他自己,他底下還有那麽多兵,要是他們扣下來的罪名坐實了,他們怎麽辦?

想到那夜偏将憨憨地說起家中幼子,李牧心中戚然。

李牧不是不懂時勢的人,正相反,他看得很清楚,這次是有人在背後對他下手,可是明知道這一趟很可能有去無回,他還是得回邯鄲,他還是要親自到趙王面前把一切說清楚,一走了之很簡單,走了以後呢?

李牧一行人走到邯鄲附近的縣城時,天快黑了,欽使們決定在縣城裏歇一宿,便尋了處酒館去喝酒。

李牧是無心喝酒的,不過幾個欽使輪流給他倒酒,讓他多少喝點,這都什麽時候了,還把自己當大将軍?

李牧聽了他們的冷言冷語,心中更為愁悶。都說虎落平陽遭犬欺,這話果真不假,平日裏這些人在他面前大氣都不敢出,如今卻都敢對他冷嘲熱諷。

李牧一語不發地把自己面前的酒灌了下去。

其中一人馬上給他滿上,正要再讓李牧把酒灌下去,卻聽有人笑吟吟地喊:“喲,這不是李大将軍嗎?”

李牧擡頭看去,只見上回被自己下屬甩了一鞭子的小國舅進來了,小國舅穿着一身錦衣,看着很讨喜,不過他從小被慣壞了,欺橫霸市的事沒少做,多虧他長着一張好看的臉,要不然活生生就是個人憎狗嫌的家夥。

說他是小國舅,其實也算不上,他姐只是趙王寵妃,要論國舅還輪不上他,妙只妙在他雖然挺能惹是生非,嘴巴卻格外甜,性情又極為活潑,平時經常闖點小禍,卻又不是真正的大奸大惡,活像只像只愛搗蛋的貓兒,趙王便對他格外寬縱。

小國舅見到李牧後驚訝了一下,驚訝完了便過去把那幾個遣送李牧回邯鄲的人趕到鄰桌去,喜滋滋地往李牧對面坐下,明顯是聽說李牧倒了黴,準備來落井下石了。他大咧咧地感慨:“哎呀,我聽說你投靠了秦國,你怎麽還敢回來?”

李牧沒理他。

小國舅又說:“今晚你睡哪呢?叛國的人肯定沒床鋪可睡吧?我在這邊有處宅院,今晚我準備歇那,說起來那兒的馬廄還空着,要不我給你睡一宿啊?”

旁邊幾個欽使聽得直樂呵,有這位特別敢說的小國舅在,都不用他們動嘴皮子了。

Advertisement

雖然李牧一直不吭聲,但小國舅還是孜孜不倦地在那擠兌李牧。有樂子可以下酒,幾個欽使很快喝得爛醉,沒過多久便都喝趴下了。

小國舅說了半天,覺得有點渴,倒了杯酒往嘴裏灌,灌完覺得這酒不好喝,立刻呸呸呸地吐了出來。

李牧擰着眉看他:“你到底想做什麽?”

小國舅叫人送碗水上來,咕嚕咕嚕灌了一口,可算是解了渴。他說道:“沒想做什麽,今天我在我家暖房附近打獵,發現有一群人鬼鬼祟祟地在商量着什麽,叫人去看了看,沒想到他們偷聽完對方的對話,覺得很生氣,就把對方打暈了。現在人還在我那宅子裏捆着呢,要不你去幫我解決一下,我不敢殺人,又很怕他們以後找我麻煩!”

李牧霍然擡頭看着他,氣勢有些吓人。

小國舅眼睛睜圓了,虛張聲勢地挺直腰杆,瞪着李牧說道:“我就是個只曉得吃喝玩樂的普通人,既不像你們這樣能上陣打仗,又不像那些文人一樣會舞文弄墨,青史留名肯定不會有我的份,從小到大也沒什麽遠大理想,真不想摻和你們這些破事。”

說話間,小國舅還悄悄往後挪了一些,明顯是很慫地怕李牧朝他動手。不過他嘴上也沒消停,還是在繼續叭叭:“這些事真和我沒關系啊,就是我底下的人有特別崇拜你的,聽到有人說要把你灌醉砍了你腦袋,就自作主張把人捆回我宅子裏去了,你去把他們處理一下,往後你要去哪就去哪。”他觑着李牧的臉色,又補了一句,“你別提我和你說過這些,我怕有人找我報複!”

李牧也算見過不少人,但像這種手裏明明養了那麽多能打的家仆,卻連下令殺人滅口都慫的家夥還真沒見過。

他在軍中待久了,早已不覺得殺人是什麽不得了的事。

看到眼前那雙貓兒一樣帶着警惕的眼睛,李牧忽然意識到興許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百姓就該是這樣的,始終對人命心懷敬畏,哪怕手握利刃也不敢輕易沾染人命。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給他這種感覺的居然是這位別人口中不學無術、專橫跋扈的小國舅。

而且這位小國舅意外碰上那批蓄謀要趁他喝醉砍下他腦袋的人,還特地跑過來給他警示!

李牧站起身說:“帶路吧。”

小國舅大喜過望,忙在前頭給李牧領路。

入夜之後外頭沒什麽人,他們趁着夜色來到了小國舅的宅邸內。許是因為到了自己的地方有安全感,小國舅膽兒又肥了,湊到李牧身邊和他提要求:“你能不能把他們拎去外面殺,在我這裏殺,以後我都不敢來了!”

李牧一語不發地讓他繼續領路。

這批人一共有十個,看得出是出身軍中,李牧一眼認出來了,他們是趙蔥的人。看來趙蔥是怕他回邯鄲後把事情說清楚了,又重新拿回兵權!

小國舅見李牧站在那不動,忙在旁邊催促:“你快把人弄走吧。”說完他又發表自己的見解,“我看你也別回邯鄲了,邯鄲那邊不知有多少人想弄死你呢,可不是誰都和我一樣心胸寬廣!”

李牧說道:“我要回去說清楚。”

小國舅不勸了,只叫他趕緊把人領走,說完他自己飛快跑了,非常害怕李牧帶累了他。乖乖,那可是叛國之罪,想想就脖子發涼!

李牧怎麽把那十個人弄走的,小國舅不知道,不過他回邯鄲後沒人找上門,想來李牧還是有點能耐的,很仗義地沒讓事情牽連到他頭上。

見沒自己什麽事,小國舅又活蹦亂跳地出去和狐朋狗友玩耍去,過了好些天他才聽到宮裏傳出來的消息,說是李牧被下獄了,有許多朝臣不斷地上書彈劾李牧,說他幹了多少壞事、斂了多少私財,不僅叛國妥妥的,還被潑了一身髒水。

又過了幾天,小國舅又聽人說趙蔥那邊還送回幾顆腦袋,據說是李牧親信密謀造反,要不是發現得早,他們都快集結起來要打回邯鄲了。

趙王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殺了一大批人不說,還準備挑個日子把李牧給殺了。

其他人反應不一,有在一邊給趙王鼓勁讓他趕緊殺了李牧的,有積極争取分化和吞并李牧舊部的,還有渾水摸魚撈好處或者收拾家當準備跑路的。

總之,經此一事,趙國徹底亂了。

王翦第一時間得到李牧下獄的消息,沒有放過這個機會,立刻把已經休整到最佳狀态的大軍集結起來,和兒子王贲兵分兩路破了趙國的邊防線。

趙蔥從李牧手裏強奪了兵權,卻沒能統一軍心,在他殺了李牧一批親信之後許多人都對他懷恨在心,光是整合這些人他就得費不少功夫。所以在王翦所率領的秦國大軍氣勢洶洶襲來,他竟沒有半點招架之力!

等趙國人反應過來想一致對外已經遲了,養精蓄銳多時的秦軍宛如一只餓了很久的野獸,瘋狂地在趙國境內撲咬,迅速拿下了趙國一個又一個城池。

不到兩個月,王翦連趙蔥的首級都給拿下了!

趙王看到秦軍這個勢頭,頓時吓破了膽,他顧不得臉面,親自去獄中請李牧回軍中。

李牧重新披甲上陣,集結精銳之師牢牢守住了邯鄲,可他每到點将時,腦中便掠過許多熟悉的面孔。他們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人的刀刃之下,如今趙國面對這樣的困局又能怪誰?

李牧心中悲涼,卻還是要打起精神守城。

秦軍勢頭太猛,趙人又失了鬥志,即便他有通天之能,也無法把趙國帶出困境。

更何況他也沒有通天之能。

李牧撐着三天三夜沒合眼,勒令将士死守邯鄲,沒讓秦師踏入邯鄲半步,可惜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趙國已是強弩之末。

郭開是一點都不想李牧撐下去了,再撐下去說不準秦軍破城之後就不僅沒機會讓他代表趙國出降,甚至還會被苦戰多日的秦軍屠城。

要知道秦人生于西陲,天性野蠻,打久了肯定要把怒火發洩出來!

郭開趕緊勸說趙王,讓趙王下令讓李牧撤下來,打開城門降了算了。反正,頭一個降的又不是他們,韓王不早降了嗎?聽說韓王現在也過得挺好的,韓國沒了也沒耽誤他吃喝玩樂。

趙王一向信賴郭開,本就覺得李牧也快撐不住了,聽郭開這麽一說,靜靜坐了一宿,到天亮以後他把曾經讓秦王設法謀奪的的和氏璧取了出來,交給郭開讓郭開去向王翦獻上和氏璧,同時下令讓李牧從城樓上撤下來。

李牧聽到這個命令,當場吐出了一口郁結在心頭多日的淤血,在一衆将士驚慌的目光中伸手撐着冰冷的城牆緩緩地跪倒在地,面上血色盡失。

趙國,沒了!

作者有話要說:

扶小蘇:我呢?

嬴政:我呢?

張良:我也不在呢。

既然是從滅六國前開始寫起,那滅六國的部分肯定是要提及的,不可能直接來個x年後,天下統一了,所以偶爾會穿插一點非主角視覺,不過,都是在給扶小蘇累積人才和資本啊!麽麽大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