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林北亭倒是猜到了張武家大概率不會就此罷休,但沒想到他們竟然這麽按耐不住,這才過去幾天,風頭都沒過呢,就鬧着重新開店了。
這時候,店裏吃面的食客也有目睹了當時的情況,跟林北亭講道:“是他們房東,把張武家的東西大包收拾扔出來,張武他們一家子不服氣過來硬砸門。”
也有食客補充着說:“是張武那一家子先開的門,後來房東被工商局的警告了,他才扔東西嘞!”
還有人道:“不管怎麽說,反正張武面館重開的時候沒有學生去他們家吃飯,哈哈!”
“他們家飯菜的衛生條件太差了,我們門口一個就是在一高這邊上學,她在張武家的吃到了兩次頭發,去找他們店家理論還被反咬一口,太可惡了。”
不管食客們怎麽說,林北亭聽到張武一家子沒了作亂能力,也就暫時安心。
這個時候,對面那條街又吵吵起來,一群人往那邊看過去,是張武家的親戚過來賣他們家的多功能面條機,張氏家常面的似乎想收,但給出的價錢實在是太低了,兩家買賣不成竟然還原地吵了起來。
胡英被張武這一家子吵吵的頭昏腦脹,帶了些怨氣:“他們張家的怎麽就沒一個能好好說話的?之前張武他們在的時候,也是稍微說兩句就吵起來,吵的人腦殼疼。”
林北亭雖然不是和胡英張彩雲這樣日常駐紮在一高門口的,但他前段時間也仍然經常過來看着,對胡英的話是很有同感,他點頭道:“這些極品啊,親戚都是一窩一窩的。”
“噗!”許是林北亭的形容太形象了,一個食客竟然還被自己嗆到,他接連咳了好幾下,仍是不忘嘟囔林北亭那句話,最後咳的兩眼淚汪汪,還不住的笑起來。
不光是他一個人,其他的食客聽了林北亭的話,也是忍不住都樂個不停:
“一窩一窩的,哈哈!這個比喻太恰當了。”
“這不是個比喻吧?”人一多,說話總是就這麽輕易的被岔開了話題。
但是林北亭本身的受關注點相當的多,很快就有人把話題重新拉了回來:“不管是不是比喻,主要是這個說法實在是太貼切了!”
林北亭坐了一會兒的時間,胡英就把一桶的面做好了,攤開在桌子上晾涼,為了加速面條表面多餘的水分,還用電扇呼呼的吹着,往外飄出一陣又一陣的霧氣。
大概是聽到林北亭的聲音,隔壁的劉金花也來了,她指着外面正在争吵的兩個家子,道:“張武家的賣面條機呢,應該是便宜的,要不然張家那葛朗臺也不會出手去買。”
Advertisement
林北亭搖頭說他這邊不需要,跟着就不再多話了。
現在一高門口十來家做面的小吃店基本上都是從張武面館那邊買進了,一斤面條雖然只少幾分錢,但架不住濕面條占份量,即便是一個小店,一個中午也輕松能賣掉十多斤的面條。
這樣下去,即便是一天省個塊把錢,但加起來對于這個時代來講也是一筆不小的錢了,是以雖然大多數店主都知道張武家的人不好相處,但還是一個個都選擇了跟他們家合作。
而張氏家常面即便是這段時間面館生意都不行,但要是自家可以低價買去面條機,再加上接替之前張武面館給大衆供應面條的生意,怎麽算都是賺錢的。
只是張家兩口子實在是太能講價,價錢似乎壓低到了張武親戚根本不願意賣的地步,于是場面就這麽僵持了下來。
好一會兒,兩人仍然沒什麽進展,而童家夫妻倆來了,他們似乎也是有意向買下這臺面條機,與張武家的親戚講了兩句,場面似乎又鬧了起來。
只是這次是張氏家常面的夫妻倆起手的,而張武家的親戚根本都不搭理他們夫妻倆,竟然直直的跟着童家夫妻走到了他們店裏去。
又折騰了好一會兒,張武親戚從童家面館出來,童家夫妻倆把面條機搬了回去。
看完這些,林北亭不由得感嘆,果真是女主家啊,反派一落場,他們竟然半躺着受益。
既然張武面館的連面條機都賣了出去,那肯定不能再開店,林北亭的心情相當雀躍,放心的騎車離開。
路上,童家夫妻倆喊了他,童初華客客氣氣的笑着道:“我們家新買的面條機,北亭跟你店裏那倆人知會一聲,要是她們忙不過來,我們這邊也能出面。”
林北亭笑着擺擺手:“算啦,圓面做起來太麻煩了,就讓她們自己去忙。”
從面館出來,林北亭去了雜貨市場,他又去找了上次賣壓面機的那家,親自訂購了一臺商用絞肉機,縣城裏是沒有現貨的,只能從市裏發。
交了定金,林北亭又在各家幹貨調味品店裏轉悠一圈,賣了叮叮當一兜子的各種瓶袋,帶回家裏。
上午,林愛國在家也沒閑着,把山上莊稼地裏的草除了,今天早上飄了零星小雨,地裏還濕潤着呢,連澆水都不用多操心。
林北亭一回到家,林愛國就高興的跟他說起了這事兒。
“山上的蔥長得飛快,我看差不多再有兩天都能開始用了。”林愛國又道。
林北亭說:“那正好,咱們今天中午把菜園地裏的香蔥全部薅了改種上蘿蔔白菜,也夠的上咱們冬日裏吃菜,這次菜園地裏的香蔥夠上一次用的,下次山上長的香蔥就正好頂用了。”
林愛國唉的一聲,直接拿了竹簍與林北亭一起清理菜園地。
房後的菜園地可不只是個小小的園子,足足有兩畝多,林北亭父子倆一起把剩下的半畝多的香蔥收拾完畢,就已經到了中午十一點半。
這個時候,隔壁家的喊了來:“中午一起過來吃一頓吧!我們這邊買了豬肉,炖粉條吃!”
隔壁那一群可沒少在林家蹭吃喝,這會子林北亭也不跟他們客氣,直接點頭,喊去:“那就麻煩你們了!”
“麻煩個啥!”尚朝文擺擺手,他是整個研究生隊伍中年紀最大的,而且考慮還很周到,其他幾個研究生很聽他的指揮。
林北亭跟林愛國一起扛着竹筐背了一趟又一趟,才算是把半畝多的香蔥背回家。
中午,自然實在隔壁家吃的,做的飯菜都是很标準的川省口味,又香又麻又辣,在這樣已經降溫冷飕飕的天裏,吃完了竟然能辣出一身的汗來。
飯時,戴興笑着道:“總是感覺沒有林家的好吃。”
尚朝文趕緊出來打圓場,他同樣笑起來,跟戴興比了個噤聲的手勢,另外道:“快別說了,咱們幾個當中就老六做飯手藝最好,你這麽打擊下去老六回頭不給你做飯了你可咋整?”
老六還沒顧得上說話,就又有人說起來:“去林家兩個店裏吃好的去呀!”
戴興這個時候總算是回神,擺手道:“去去,就那麽點兒生活費,跟着林叔蹭兩頓就行了,還去店裏吃啥呢,再吃過年回家的車票都買不去咯!”
飯桌上立馬都嘻嘻哈哈的笑鬧起來,徐老心态很不錯,在這群年輕人當中帶着竟也樂在其中。
下午,林北亭就跟林愛國可有的忙了,菜園地裏一大片的蔥都被收獲轉移到家裏,他們兩個人就商定着早晚得忙活,正好蔥油醬還能放的住,幹脆一下子把今後半個多月的醬一起做好備着。
兩人下午就這麽忙了起來,林北亭拿個剪刀負責擇菜,等攢起一盆子林愛國就立馬拿去沖洗,沖洗完了用籮筐放在屋頂晾着。
兩人足足忙活了一整個下午,家裏面簡直都要被洗蔥的水淹了,只能把大門打開排水。
徐老路過見了他們院子裏這般忙碌着,便喊了幾個研究生過去幫忙。
來的是胡老六、戴興和尚朝文三個人,他們都是正經農家出身,做起活兒來動作都很麻利,甚至于尚朝文一個比林北亭做活兒都快。
有了他們三個人幫忙,處理香蔥的速度就提快不止一個檔位,原本林北亭以為要到晚上才能把堆成小山的香蔥處理完畢,但是根本就沒想到有他們來幫忙,下午五六點鐘就做完了。
當天晚上,林北亭他們做出來的蔥油醬就擓一瓶子給隔壁送去,他們父子倆足足忙活了一個晚上,把家裏所有的油都用光,還是剩下三分之二的香蔥。
晚上睡覺時候,林北亭都聞着一身的蔥油醬味道入睡。
第二天早上,林北亭把今天要賣的叉燒肉處理好,騎着三輪車往縣城裏去,回來的時候他得帶回來一車子的菜籽油,還有鹽糖等一些調味料也得補充,趕着把家裏的蔥都榨成蔥油醬才是。
今天是周末,正好是一高放假的這天,林北亭去給面館送叉燒肉的時候,正好遇見了祁泰,他這次仍然叫住林北亭,很誠懇的讓他再思考思考上次他提出的事情。
林北亭微微笑着,再次拒絕祁泰。
祁泰倒是氣量好,他道:“我估摸着你也不大甘心就此來上學,至少一高這裏環境這麽閉塞,你要是一來上學肯定生意基本上就管不上,你要是只單純想拿高中畢業證的話,我可以把職高的校長介紹給你。”
嘿!林北亭正想着從哪兒找門道呢,祁泰這倒是直接給林北亭送上了枕頭。
林北亭看了一眼祁泰,問:“你有什麽想做的生意?”
林北亭要是想返校上學,回一高手續還稍微好辦理一些,要是轉校的話,學籍什麽的都是麻煩事。
祁泰這個人絕對不是個大公無私的人,他能這麽用心得精準抓林北亭的需求,肯定還是有什麽所圖的等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