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提親(評論五百加更)
翌日五更天, 李清實和陳氏便起床拜堂。此拜堂是新婦要向家翁、家婆敬茶, 與昨日拜謝高祖和親戚不同。不過此時無需外人在, 他們李家的人自己熱鬧便足矣。
而夏崔氏和夏紀娘也起來梳洗打扮, 看見張鶴牽了牛車出來,夏紀娘便知道她又要送茄子進城去了。
“夏大娘你們是今日要回六家橋村嗎, 需要我送你們一程嗎?”張鶴問道。
夏崔氏笑吟吟地道:“這樣太麻煩張二郎了,所以實哥兒昨兒已經替我們打聽了, 今日清河村裏有要到距離此處十八裏路的筒子村, 我們去問問能否載我們一程。”
“那……我陪你們去問吧!”張鶴道。
清河村要到筒子村的人家是村尾的趙家, 雖然張鶴沒跟趙家打過交道,可平日裏也沒聽說過趙家出什麽不好的事。夏崔氏與他打商量, 他一聽便豪爽地應下了, 夏崔氏十分感激,回去将夏大叫起來,再去與李家道別。
張鶴在夏崔氏和夏紀娘走後, 塞給趙家的大郎一個錢袋子,裏面裝着一百文錢。趙大郎打開一看, 眼睛都睜大了:“這、張二郎這是何意啊?”
“我想請你将他們送到六家橋村, 這是路費。”
趙大郎看看她, 又捏了捏錢袋子,心裏一番比較之後,點頭道:“行,那我就将他們送回到六家橋村,再到筒子村, 反正順路!”
“那我在此先謝過趙大郎了。”
趙大郎心想張鶴出身品官之家,跟他們這些普通百姓就是不一樣,連出手都這麽大方!不過她不可能無緣無故對夏家的人如此好……再細想跟在夏崔氏身邊的年輕娘子,他似乎明白了。
在送夏家三口回去的時候,夏大看着到筒子村的路口從眼前錯過,道:“這不是筒子村嗎?你将我們放下,我們走路回去便行了。”
趙大郎不以為然:“沒事,我将你們送回到六家橋村再回來也一樣。”
“這怎麽好意思!”夏崔氏心想趙大郎真是好人!
張鶴沒特意囑咐他別透露給夏家的人聽,他也沒打算隐瞞,便直言道:“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嘛!張二郎給了我路費,我就一定會幫他将你們安全送回到六家橋村的!”
此言一出,夏大、夏崔氏和夏紀娘都怔了片刻,夏崔氏看了夏紀娘一眼,道:“他何時給的路費呀,也不跟我們說一聲!”
Advertisement
趙大郎有些擔心夏家的人知道張鶴給的錢後會拒絕他将他們送回去,而要把錢收回去,便道:“他也是一番好意,這三十裏路雖然看似不長,可步行也得大半日。正是農忙時候,你們也不想浪費大半日在路上吧?”
“這倒也是。”夏大開口,心裏卻贊賞張鶴的用心。
趙大郎在六家橋村口便停了,他還得趕路,不可能将他們送到家門口,夏大向他道謝後帶着妻女步行回了家。
夏羅錦的妻子徐氏見他們回來,道:“爹娘和大娘可算是回來了,昨夜不見回,我還以為發生了什麽事,家裏都擔心呢!”
夏大打着馬虎眼笑道:“昨兒貪杯喝多了,就在清河村借住了一宿,也是怕你們擔心,這一大早便趕回來了。”
夏崔氏則問:“家裏可還好?”
徐氏點點頭,又瞧了二房和三房的屋子一眼,低聲道:“就是爹娘昨兒沒下地,二叔父和三叔父也在家歇着不肯下地。”
夏大登時便沉默了,夏崔氏瞥了他一眼,心中不悅,但是也不好在他面前直斥夏二和夏三的不是。
“那田裏就沒人看着?”夏崔氏問。
“我和三郎、四郎、二娘、五郎輪流去看着,倒也沒出什麽大問題。”
夏大這才松一口氣,轉身進了正屋,他知道夏老翁醒得早,這個時候應該醒了,就去敲門問安。夏崔氏則問了時辰,知道也該準備早食了,她讓夏紀娘先行回屋歇一下,免得待會兒下地就沒空歇息了。
夏紀娘回到屋裏,夏素娘已經在織布了,她看見夏紀娘摘下簪子收入妝盒中,便道:“姐姐為何不繼續戴着,這簪子多好看啊!”
簪子摘下後夏紀娘的發髻便松了,順滑烏黑的秀發披散下來。她拿起另一支發簪,重新将自己的長發貫起來,用木簪子将其固定。聽見夏素娘的話,便微微一笑:“簪子好看,但是遺失了的話豈不可惜?”
夏素娘想了想,的确是這個道理,她們要下地又要放牛還得浣衣,萬一簪子掉了,要找回來就困難了。不過她好奇道:“之前沒見姐姐戴過,是別人送的嗎?”
夏紀娘點點頭,夏素娘詫異道:“是何人所送,莫非是姐姐的心上人?”
夏紀娘笑了:“她并不知簪子的含義,送予我也不為定情,而是為了報恩,所以你勿要多想了。”
夏素娘“哦”了一聲,心裏細想了許久,才恍然發現夏紀娘并沒有直面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借送簪子之人并無定情之心,卻沒說那是否是自己的心上人!若是以往,夏紀娘定不會這麽含糊其辭的。
夏紀娘卻沒閑功夫跟她閑聊了,換了一身粗布衣裳後便聽見了夏崔氏喚她們去吃早食,吃完早食後夏家各人便也就分別幹活去了。
晌午的時候,夏丫奔到田裏對夏大喊道:“阿翁,曾祖姑娘來了!”
“她怎麽來了?除了她還有誰?”夏大問道。
夏丫掰着指頭想了又想,愣是不知道如何稱呼那人,只能道:“還有一個叔叔。”
夏崔氏和夏大面面相觑:“黃奎還是黃禹?”
“回去看看吧!”夏大道。
夏崔氏讓夏丫去散在遠一點地方的田裏将夏紀娘喊回來歇息,自己則随夏大收拾一下農具先回去了。
夏丫口中的“曾祖姑娘”是夏老翁的妹妹夏惠,對于夏丫這一輩份而言該喚一聲“曾祖姑娘”或“曾祖姑婆”,而她所描述的“叔叔”想必就是夏惠的孫子之一。
夏惠嫁到黃家,生了兩子,不過黃家子嗣單薄,兩子才各生下一子,分別是長孫黃奎,以及二兒子唯一的孩子黃禹。黃奎已經成親,并生了一子,次子尚且年幼,倒是那黃禹年二十有一,卻仍未娶妻。
夏丫去尋夏紀娘的時候,偷偷地對她說:“姑姑,我聽曾祖姑娘說,想來為那個叔叔提親。”
夏紀娘心中暗驚,确定來的人是黃禹了。
“那阿翁怎麽說呢?”夏紀娘牽着她的手,問道。
“我沒聽清楚,只是姑姑我不想你嫁給那個叔叔。”夏丫晃着夏紀娘的手,嘟嘴道。
夏紀娘心裏雖然忐忑,但面上表現的并不在乎,她有些好笑地問:“這是為何?”
“我希望姑姑嫁給那個張二郎,他給我吃糖!”夏丫烏黑的大眼睛閃着亮光。
“她用糖就能将你收買了?”夏紀娘笑道。
夏丫嘟嘴:“我喜歡他,他對我們好,對姑姑肯定也好!以往那些想親近姑姑的人,從來都不會理會我的!”
夏紀娘知道她指的是孔戎,孔戎雖說想求娶她,可每次對夏丫都視而不見,更別提會用糖來收買她了。小孩子的想法簡單,夏紀娘并不會跟她們較真,但是從情感上而言,僅這一點,張鶴就比孔戎更讨人喜歡。
炎炎夏日,走一趟便熱出一身汗,而且晌午的時候太陽猛烈,曬得人有些發暈。夏紀娘與夏丫回到夏家,看見在那院子前的樹下,一個男子正懶洋洋地蹲着,嘴裏叼着一根草,沒個正形。
夏丫晃了晃夏紀娘的手,小聲地說道:“姑姑,就是那個叔叔。”
夏紀娘沒有理會他,而是帶着夏丫直接進了院子。
那男子看見了夏紀娘,先是将視線撇開了去,旋即心中打了一個激靈,連忙轉過頭去盯着她瞧。那雙眼睛上下将其打量了好一會兒,絲毫不收斂自己那放蕩的神情。
他見夏紀娘進去了,自己也趕緊跟了上去,喚道:“這是紀娘吧,怎麽見了我也不喊我?”
夏紀娘這才停下腳步,轉過身故作不知:“這是……”
“我啊,黃禹,我們七年前還見過面的!”黃禹一雙眼睛幾乎黏在了夏紀娘的身上,讓夏紀娘心中厭惡。
“原來是黃二郎,我記性不好,時隔太久都忘了。”夏紀娘道。
“你喚我黃二郎作甚,喚我表兄不是更顯親近?”
“黃從二表兄。”
論關系,黃禹與夏紀娘雖然同輩份,但是已經是從表兄妹的關系了,是真正的遠房表哥,夏紀娘這麽喊也沒錯。可黃禹總覺得不滿意,他希望夏紀娘喚他“表兄”如此一來更顯親近,自己提親成功的機會也更大。
“好吧,你喜歡怎麽叫就怎麽叫。”黃禹笑嘻嘻地說。
夏崔氏走到正屋的門口,朝夏紀娘招了招手:“紀娘,你阿翁喊你。”
夏紀娘走了進去,黃禹也跟在後面。一進屋夏紀娘便瞧見了坐在夏老翁的身旁,半頭銀絲、長滿了皺紋,身穿靛藍色褙子的老媪夏惠,她問候道:“紀娘見過祖姑娘,祖姑娘安好。”
夏惠睜着眼睛,卻只露出一條縫,只有六十多歲卻猶如耄耋的老人,一點也看不出她是夏老翁的妹妹。
“哎,這娘子好,好生養。”夏惠嘴裏念叨道。
夏崔氏卻不喜歡她這種稱贊的方式,尤其是她與夏大回來後,這夏惠便仗着年長,開口便要求夏大将女兒嫁給她的孫兒,一點也不像是來提親的,反而像巧取豪奪。但是她是晚輩,這兒沒有她說話的地方,便一直隐忍不發。
“大哥,你瞧我孫兒也喜歡,不如就讓我們親上加親吧!”夏惠對夏老翁道。
夏老翁瞥了夏大和夏紀娘一眼,沉吟片刻,道:“你這來得突然,說這事也說得突然,這不好。”
夏惠笑道:“哎,還不是最近才聽說阿韬的女兒被人嫌棄沒有嫁奁,遲遲找不到一戶好人家,我這當祖姑娘的如何看得下去?所以才帶了禹哥兒來相一相,也好讓人知道這紀娘也不是沒人要的。”
夏崔氏卻是不信她這套話,雖說夏惠嫁到了黃家,好些年都不曾回來,可她的兒子還是隔個幾年便來一趟的。夏紀娘被人嫌棄沒有嫁妝而嫁不出去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她說現在才知道,那必定是說謊的。
夏崔氏想的有些多,她覺得黃家出身比他們夏家好,這黃禹也是住在城裏的,想必瞧不上他們這些窮親戚才是,否則也不會七年都不曾來探過親。在此之前他們也不曾派人來透過口風,忽然之間就來提親,恐怕背後有什麽隐情。
“她怎麽沒嫁奁,她有!”那邊夏大卻因為夏惠的話而有些氣憤地回道。
夏惠的眼縫裏都要閃出光來了,她露出了一副黑黃的牙齒,道:“有嫁奁那更好啊!”
作者有話要說: 夏紀娘:驢兒送給我的,丢了咋辦?
張鶴:不打分的評論不是好助攻。
感謝!!!
21378652扔了1個地雷
kety扔了1個地雷
九爺扔了1個地雷
左魚扔了1個地雷
左魚扔了1個地雷
左魚扔了1個地雷
明天是評論六百的加更,後天是收藏一千的加更,大後天估計是評論七百的加更,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