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娛樂圈有位大佬,姓張,名岸然,取自道貌岸然。

張岸然年紀不大,剛剛二十七歲,名氣卻很大,華國的娛樂圈再沒有人如他一般,又黑又紅,即使感冒也要占據頭版頭條,擒住千萬人的視線。

張岸然有三寶,其一顏值高,星眉劍目,身姿挺拔,在美人如玉的娛樂圈裏依舊算得上上等;其二業務能力強,演技與唱功并佳,拿過金曲獎也得過主流影帝獎;其三後臺硬,出道就空降央視黃金檔年代劇男一,之後七年內從未做過配角,挂靠的經紀公司有且只有他這麽一個藝人,為他安排的檔期也寬松随意,從不接商業站臺。

按理說憑借這三寶,張岸然應該在娛樂圈混得如魚得水,也不至于造成黑紅的局面。但張岸然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他的脾氣很壞,肆意妄為這四個字在他的身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不是被寵溺過度的傲嬌,也不是虛張聲勢的乖戾,張岸然此人,做事全憑心情,絲毫不顧及場合與他人的面子。

出道劇空降男一,劇組的男二自然不服,平日裏多有摩擦,但最終劇爆了,慶功會上飾演男二的演員回答媒體提問時,不過說了一句“和張岸然是極好的朋友”,下一秒就被張岸然一瓶啤酒從頭澆到底。

這位演員和周圍的工作人員都愣了,直到媒體抓拍了數十張照片才反應過來。那位演員本能地想要打張岸然,但顧忌到周圍的媒體,只得氣得發抖地質問:“張岸然,你瘋了麽,你知道你剛剛做了什麽麽?”

張岸然松開手指,空酒瓶摔落在地,發出清脆聲響。他攤開手,甚至微微前傾了身體,說:“知道啊,倒你一瓶子酒,拆穿一下你說的謊話,也叫其他人都明白,我和你,不是朋友,是仇人。”

那位演員氣得渾身發抖,想要上前打他,卻被自己的經紀人死摟住了腰往後拖。張岸然就站在那裏,如玉的臉龐似笑非笑,說:“我是在救你,你看你,偏偏不領情。”

“你——”

那位演員的嘴被經紀人的手捂住了,保安也急匆匆地趕了過來,直接把那位演員強行拖走。張岸然轉過了身,看向了依舊在拍照的記者們,問:“都拍清楚了麽?”

無人應答。

張岸然便又開了一瓶酒,給自己倒了一杯香槟,敬了敬其餘莫名沉默的工作人員,說:“有事,我先走了。”

第二天,所有媒體的頭條都是張岸然耍大牌、公然侮辱男二演員的消息,那位演員接受了幾家紙媒和電視臺的采訪,事件愈演愈烈,那一年,“傲慢暴力的張岸然”甚至成了小學生思想品德考試的抨擊素材,無數小學生用筆在試卷上寫上“這個人的行為不懂禮貌,我們以後一定不能做這樣的人”。

就在業內人士以為張岸然要被封殺的時候,張岸然卻又空降了一部籌備許久的武俠電影,自帶電影一半的投資。

業內人士紛紛選擇了閉嘴,心裏清楚張岸然是有後臺的,但被包養的說法也随之而升,一時之間,張岸然淪為群嘲,被衆多網友評為“強推之恥”。

“強推之恥”的張岸然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卻極好,他飾演一位胸懷大義的俠客,從十來歲門派習武飾演到三十多歲一統江湖,每一處情感變化都細膩而鮮明,難得的是輕功也不用替身,打戲俊逸又漂亮,這部武俠戲在那一年贏得了三億票房,又為他拿下了多個最佳新人的電影獎項——張岸然用業務能力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也贏得了第一波獨屬于他的粉絲。

但好景不長,電影下映不過半個月,張岸然就喝醉了酒,盡管叫了代駕,卻被媒體抓個正着,一時又上了各類報紙,成了反面教材。

張岸然抽煙、喝酒、打架,業務能力叫全民誇贊,個人生活卻叫衆人鄙夷。就算是他的粉絲,也有相當一部人祈禱張岸然就呆在劇組或者錄音棚裏吧,千萬不要出來,一出來又是腥風血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