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節
的注目,偷觑着他們交頭接耳,七嘴八舌。
那二位是哪家貴門少爺?
是五皇子和賀九郎。
吓!大名鼎鼎的賀九郎?
正是那個見佛殺佛、見魔殺魔的賀九郎!
哎哎,果真郎俊甚好。
五皇子也是極好看的。
是呢,是呢,倆人在一塊兒好登對呀!
不管“登對”這詞用得對不對,姑娘姨嫂們見之無不捧頰嘆息,心花兒朵朵開,登時春城無處不飛花。
引得春城飛花的二人行于禦道,禦道只有皇室及特許之人才能行走,因此與一般百姓有點小距離,且宋琅只顧著和賀容玖說話,無心去聽他人的唧唧咕咕,有些疑惑道:“我把三哥的寶貝弄壞了,他怎麽看起來好像很高興?”
“日後等他得到新寶貝,你再去幫他弄壞,想必他會更高興。”賀容玖漫不經心的說。
“胡說八道!”宋琅笑睨他。“三哥怎麽想的我不知道,可我曉得你是怎麽想的。”
“我怎麽想的?”
“你的心眼兒變壞了。”
“是嗎?”
“不過這樣挺好,變得比較像凡人。”
Advertisement
“我一直是個凡人。”
“可你長得太好看了,有人形容你像傳說中的神仙,說賀九郎興許是天上谪仙,下凡歷劫來着,神格猶在,因此少了喜怒哀樂,無有七情六欲。”宋琅聽聞這個傳說時大笑,又覺得似有幾分道理,讪讪然的揶揄道:“敢問賀神君,您下凡來歷什麽劫?”
“情劫。”賀容玖低語。
“什麽?”宋琅沒聽清楚。
“我只願當人。”賀容玖再道,心說因為這世上有你,所以我只願當一個有血有肉、有欲`望的凡夫俗子。
“也是,當人才能吃佳肴,喝美酒,聽說神仙不可食人間煙火,餐風飲露就能飽,多可憐。”
宋琅搖了搖頭,想想還是當凡人比較好,嘗遍天下美食,喝盡四海絕釀,這才是潇灑快意的人生。
二人一壁閑聊,一壁閑逛,随意晃到京郊琵琶湖邊,賀容玖躍身下馬,一手牽着自己的馬,一手牽着宋琅的馬,在湖岸邊悠閑漫步。
宋琅不再同賀容玖吱吱喳喳的,只是靜靜地讓他牽着他的馬慢慢走,仿佛就這樣走出京城,走向他們的海角天涯。
暮春時節乍暖還寒,但見陌上少年游,不笑東風涼,不見清愁見清悠。
放眼眺望湖光山色,綠水波光粼粼,桃花初開春色,遍野粉紅煙雲,看慣的風景此時卻顯得特別美好。
微風熙徐拂面,宋琅感到格外的神清氣爽,轉頭對賀容玖粲然一笑,心想,因為身邊同游之人,是他的九哥呀。
湖邊楊柳袅袅,陽光穿透枝葉灑落,點點星芒像在宋琅身上跳躍,輝煌似乎成為他獨有的特權,無時無刻都能耀人眼目。
賀容玖默默仰望着他,瞬間幾乎看迷了眼。
不諱言,他喜歡他。
非常的非常的喜歡。
喜歡到不能自已的地步。
三年前,當他發現對宋琅生出別樣心思,身體産生欲念時,他明白必須暫時離開,到山高水遠的地方,如野獸蟄伏著,耐心等待宋琅長大。
終于,他回來了。
這次,如果不是他帶走宋琅,就是他留下來。
賀容玖忽開口輕聲道:“我這次回來除了奉召護駕,還想帶你走,如今情勢看來,恐怕有些難了。”
宋琅低頭注視他的雙眼,認真想了想,回道:
“我若走不了,那換你留下來吧。”
16
“皇上駕到,跪——”
翌日早晨,司禮太監高聲宣告,諸臣無不怔了下,連忙齊齊跪地迎駕。
“臣恭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卿平身。”皇帝施然而至,寬大的龍袍掩不住形銷骨立,卻不減帝王威儀。
皇帝許久未親自臨朝,今日毫無預警的上朝,衆人心想幸好今日沒告假或翹班,否則怕不給皇帝抓了個惰職怠慢的罪名。
待衆人起身站定後,皇帝神情慈和的問候道:“朕許久未見衆卿家了,不知衆卿家可都好?”
左丞相站出來,卑首恭身代衆人應答:“回皇上,臣等皆好,各盡職守,競競業業,無敢怠慢一日,今日見皇上親臨朝會,聖容神采奕奕,龍體安康,實乃萬民之福,天下之大幸,臣等心中無限喜悅。”
左丞相不愧為朝臣首輔之一,溜須拍馬的官腔說得順暢順耳。
“願丞相吉言如是,諸卿亦然,朕甚感欣慰。”皇帝龍顏大悅。
衆臣察顏觀色,相繼出列說奉承好話,祝福皇上千秋長春萬壽無疆之類的,金銮殿中登時一片和樂融融。
這些人是否真心高興,從表面來看不得而知,君臣和諧之下,人心暗潮洶湧。
不過,宋琅絕對是最真心感到高興的人,由衷希望皇帝從此健康長壽,天下于是太平。
最後,皇帝當衆宣布:“賀容玖護駕有功,朕理當論功行賞,晉其為羽林軍統領,正三品禦前帶刀,封號玄戈将軍。”
朝上一片嘩然,賀國公從容出列,單膝跪謝聖恩:“老臣代小孫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賀國公教導有方,賀氏兒孫皆不凡。”
“承蒙先帝與皇上厚愛,賀家功微德薄,老臣愧不敢當。”
“賀國公不必過謙。”皇帝眼神閃了閃笑道,負手退朝而去。
衆臣紛紛上前向賀國公道喜,今日賀容玖連升三級,令賀氏一手掌握三軍,北境為賀氏主家的天狼軍,西疆有賀容陸的輕騎長沙軍,賀容玖今得皇京羽林軍,說是權勢濤天都不為過。
羽林軍掌皇宮禁衛,“玄戈”原為護衛紫微垣的星宿名,意喻彰顯,視其為護衛中宮的一把武器。
宋琅心頭卻有些堵堵的,按理說應該為賀容玖感到高興,他曾說過要去北境陪他,然後攜手游歷五湖四海,可如今他成為羽林軍統領,等同綁在皇宮中,哪都去不了了。
好吧,反正我也在這裏。
宋琅再轉念一想,要綁,我倆也是綁一塊兒的。
今日皇帝親自上朝,精神頗佳,面色紅潤,看來不像久病纏身的人,裝病的謠言因此私下流傳起來,說是為了引蛇出洞,敲山震虎。
這不,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奪朝野心就曝露了,落個凄慘不堪的下場,當真皇家無情,連親生兒子都算計,尚不如市井小民親睦和樂呢。
衆人搖頭嗟嘆,伴君如伴虎,天家子縱然生來即得潑天富貴,卻可能一夕傾倒,連小命都保不了。
自此日起,皇帝開始逐漸親臨朝政,三位皇子依然上朝協理,皇帝讓大皇子暫任戶部侍郎,三皇子任禮部侍郎,五皇子任兵部侍郎,各掌一方權力,令其三分鼎立。
臣工們不得不再暗中揣測聖意,這是想要考驗三位皇子的能力,觀察他們哪個适合做太子嗎?
樹倒狐狲散,風吹牆頭草。
朝堂一陣大風吹過,各脈勢力重新洗牌,一些劫後餘生的二皇子黨人觀察到皇帝明顯冷落大皇子,因而漸漸倒向三皇子,不論朝野內外,立宋瑞為儲君的呼聲最高。
這其中不乏宋瑞的汲汲營營,他努力營造謙和恭謹、禮士親賢的形象,似無意若有意地暗示允諾好處,積極收攬人心,獲得許多好評,如果當時有網絡社交平臺,點贊追蹤的粉絲數肯定能破萬。
宮變事件後,他和宋珑共同掌朝,他終于站在金階之上俯瞰衆臣,內心志得意滿,盡管皇帝重新執政,然而太子之位依舊空着,誰能入主東宮還沒個定論。
宋瑞躊躇滿志,志在必得。
反觀大皇子宋珑的恭默守靜,安分守己,保嫡一派自然心中焦急,怒其不争。
在他們心中嫡庶有別,庶不可争嫡,宋珑身為嫡皇長子,理所當然由他繼承大統,方是順天應道。
因有兩個皇子的前車之鑒,雙方勢力暗槍暗箭,無人敢在這時強出頭,西市口的血還沒幹透哩。
除了兩大派系的勢力角逐,尚有一些保持中立的少數人觀望着,或者,他們心裏更傾向支持宋琅。
不表态的人包括賀國公,且所有賀家人皆不提此事,縱使宋瑞是賀家的外孫,然而賀國公從未說過支持他,一副作壁上觀的态度。
宋瑞為此心裏頗有不滿,卻無可奈何,他和賀家人其實不親近,以前他很少去賀國公府,每回去那裏總像個外人,除了賀國公之外,其他表兄弟對他恭敬守禮,感情生疏,對宋琅反而更親熱些。
賀國公叫他拉攏賀容玖之後,便做了甩手掌櫃對此事不聞不問,他幾度試圖再和老人家商議,賀國公要不直接甩臉說“想當太子跟你皇帝老子說去,跟我說有個屁用!”,要不四兩撥千金,反問“九郎答應幫你了嗎?”。
宋瑞沒空子可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