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節

中暗恨他的冥頑不靈,想來想去,只能讓其他人去禦前谏言了,決定私訪支持他的左丞相,語意迂回的透露心思。

隔天,左丞相立即偕同數名大臣,早朝後去禦書房求見皇帝。

可想而知,左丞相先說東宮虛懸,人心不安,朝堂浮動雲雲,繼而大力吹捧宋瑞,說得一通洋洋灑灑詞暢理順,總而言之宋瑞是最佳太子人選,選他選他選他!

此時禦書房中恰好有保嫡派大臣,當即出聲反駁,力推宋珑,說宋珑身為嫡皇長子,由他主持東宮才符合宗禮法度,才是順應天理,祈請皇帝不可廢嫡立庶,否則禮法不存雲雲。

雙方一言不合,你一語我一句的争吵起來,事關至重不能相讓。

老皇帝默然看着他們争吵不休,直到都快勒袖子打起來了,才出聲道:“諸卿稍安勿躁,朕已年邁體虛,自知時日無多,然卿可知朕為何遲遲未立東宮?”

大臣們這才驚覺禦前失儀,惶恐作揖同聲道:“微臣不敢揣測聖意。”

“不瞞諸卿,朕本欲從宋珑與宋璋之中擇其一,無奈宋璋操之過急,自毀長城,宋珑雖恭儉仁孝,卻懦弱怕事,宋瑞表面溫謙寬宏,實則狹心善妒,此二子皆不足為人君者。”老皇帝不疾不徐的說道。

衆大臣兩兩互視一眼,聽出老皇帝語有未竟,要他們接話,其中一個大膽開口問道:“啓禀皇上,五殿下何如?”

衆人皆知皇帝特別偏寵五皇子,或許是想立他為儲君,繼承皇統社稷。

老皇帝長嘆一口氣,仔細評估各皇子,宋琅确實是最适合繼承皇位的人選。

他正直卻不迂腐,良善卻不愚昧,能明辨是非,行事果斷,他雖沒長時間和兄長們一起上朝理政,可小時候待在大殿中耳濡目染,權謀治國之術早已深植其心。

然而,正因為他太喜歡這個小兒子了,所以才不希望他坐上金銮寶座,挑起天底下最沉重的責任,幾乎一輩子都得困死在這張椅子上。

做皇帝的,若做不好,給想方設法弄死是活該,可若做得好,依然有人能想出千方百計來折騰你。

不再能随心所欲,事事都曝露在他人的眼皮子下,比平頭百姓更不得自由。

“朕會好好想想,諸卿都回去吧,免禮了。”老皇帝掩不住疲乏的一揮手。

Advertisement

“臣等告退。”

衆臣退下,禦書房重拾清靜。

老皇帝揉了揉眉心,那個心累呀。

他不敢自誇明君,可至少算得上是勤政之君,無一日敢懈怠,收拾著先帝留下的爛攤子,日漸民安物阜,初顯太平氣象。

如今東宮一事搞得烏煙瘴氣,他不是不想早日立儲,以免多生枝節,只是選誰都不合心意,除了宋琅。

當真要這孩子背負萬重江山?

他實在不忍心呀……

“皇上,您歇會兒吧。”石公公輕聲勸道。

“小石頭,你說朕都一腳踏進棺材了,怎麽反而更不省心?”老皇帝倦聲問他。

“陛下江山不老,大德必壽。”

“你別跟別人一樣,淨說些空泛的好聽話哄朕,說說你的想法。”

“那奴婢就鬥膽直言了,奴婢看大皇子也是好的,宅心仁厚,會是仁君。”

“還不到仁君坐殿的時候,況且他是婦人之仁,行事猶豫不決,遇事當機不斷,怎扛得住大紹江山?”

“三皇子心思活泛,胸有城府,也許會是能君。”

“他那是詭計多端,小有聰明,無有大智。”老皇帝對此二子左看右看都不滿意。“唉,怪朕早年一心全撲在朝政上,疏于對孩子們的教導。”

“陛下日理萬機,很是辛苦了,幾位殿下各有千秋,無論是大殿下或三殿下承繼大統,想必都心懷大業,欲一展鴻圖。”

“你怎麽不說琅兒?”

“奴婢與陛下相同,不忍心小殿下。”

“小石頭,果然還是你懂朕。”

“奴婢已是老石頭了。”石公公笑道。

“五年前給你恩典,讓你返鄉安享天年,你怎麽留下了呢?”老皇帝再問他。

“奴婢在跟着您的那一刻起,生是您的奴,死是您的鬼。”

“待我賓天後,你要回鄉?或再留下來?”

“留下來,照樣侍候您。”

“別侍候朕了,替朕多看顧琅兒才是,除朕之外,抱他最多時候的人便是你了。”

石公公一頓,心中暗嘆口氣,卑恭作揖:“奴婢謹遵聖意。”

老皇帝閉目養神了一會兒,說:“去把賀容玖叫來,朕有話要跟他說。”

//////

17

春到荼靡花事了,過谷雨,近立夏,又到一個休沐日。

大紹朝十日一次小休沐,休朝一天,一個月一次大休沐,休朝三天,朝臣多趁此三天走訪出游,但不得擅自遠行,必須随時等待宮中傳喚。

依照朝廷官史規制,三品以上大員想要離京出城,都必須事先申請說明原由,核準了才能離京,管制頗為嚴格。

這日恰好是大休沐日,連休三天。

宋瑞約好宋琅及賀容玖去京郊游獵,不少權貴子弟同時收到邀請帖,全興沖沖的跑來湊熱鬧。

宮變事件至此已過一小段時日,皇帝重新親政,朝堂局勢穩定,不再草木皆兵,大家的心頭總算能放松一些了,不須提心吊膽的過日子,自然樂于參加社交休閑活動。

京郊獵場建立一座甘泉行宮,便于皇帝休憩,獵場範圍約莫五個山頭,山林蒼翠,風景優美,人養與天養的飛禽走獸滿山亂跑,除了天家皇室,平時貴族高門子弟亦可來此游玩狩獵。

這日宋琅興高采烈的來了,順帶他的纨褲小夥伴們大多跟來玩,不是王爵世子就是高門少爺,還有幾個貴族千金。

大紹朝當然也有男女大防,但京城貴族子女間的來往反而開放些,只要不是孤男寡女獨處一室,一群少年兒女玩在一塊兒,并有女性長輩同行,只要不逾越禮節分寸,長輩通常不會阻撓,反而鼓勵他們多多參與,上流社交圈的友誼交流是很重要的,還可促成門當戶對的聯姻。

貴女們除了琴棋書畫等必備基本技能,有些會學騎馬游獵,先帝尚武,特別編制了女兵營,使得女人亦能投身軍伍,出了幾個女将軍,不過是極罕見的少數人,皆為出身武将世家的女兒,其中一個即是賀家女兒,賀二老爺子的女兒賀玉衡,德妃賀瑤光的堂姊。

“臣女參見五殿下。”清川郡主當然不會錯過,控馬踱到宋琅身邊施禮,一身打眼的豔紅獵裝,正是青春貌美的二八好年華。“殿下,好久不見。”

“郡主,好久不見。”宋琅有禮的颔首微笑,稍微退開一些,她對他的意圖向來明顯,曾直言想嫁給他當皇子妃。

兩人相差一歲,算得上青梅竹馬,大紹婚姻法制有定則,女子及笄方能說親,平民人家常會提早定親,等到女兒滿十五歲正式成親。

清川郡主身為清川王的掌上明珠,正是擇覓良人的年紀,身世顯赫,容貌妍麗,雖說性格驕縱,但上門求親的貴戶仍不少,然而她對宋琅情有獨鐘,認為只有他配得上她。

“五殿下,您讓我想得好苦哇!”清川王世子江丹書也駕馬過來,硬擠入兩人之間,表情誇張的嚷嚷。“您好久沒和我們一起玩了,少了您,我吃什麽山珍海味都食之無味啊!”

清川郡主瞪哥哥一眼,氣他老愛打擾她和宋琅獨處,整天只知吃吃吃,肥不死你!

江丹書背着她對宋琅擠眉弄眼,曉得她一有機會就想黏宋琅,恨不能主動撲上去,奔放得讓他這個當哥哥的很汗顏,人說烈女怕纏郎,放他家妹子身上恰好相反,是纏女愛烈郎。

“少了我,那些山珍海味你才能多吃兩口,心裏其實樂着吧你!”宋琅會意笑道。

“果然還是殿下最了解我了。”江丹書說著,轉向清川郡主:“大妹妹,其他世家千金們都在等妳,妳不過去嗎?”

“哼。”清川郡主不悅哼了聲,對宋琅施禮退下。

“殿下,真不好意思,我家妹子老讓你見笑了,都怪我爹曾對她說過,想要什麽自個兒去争,親手争到了,才能一輩子都是妳的。”

“清川王說的極是。”

“嗳,怎沒看見小雷童。”

“他師父說他學藝不精,今日把他叫回去訓練了。”

事實上是只要有賀容玖在,雷童便無用武之地,還會被賀容玖嫌礙眼,只好哭着回去找石公公,努力加強訓練。

“雖然我這麽問有點不适合,不過我還是想問你,你最近可好?”江丹書關問道。

“剛開始确實有點不好,不過最近好多了。”宋琅坦白回答,明白江丹書是真誠關懷,一衆酒肉朋友中,他和江丹書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