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同意
李玉兒依依不舍的與李夫人告別,李夫人站在二門望着女兒馬車漸漸遠去,心裏難受不已。
李玉兒坐在馬車中,回頭掀開簾子小小一角望着母親站在二門的身影忍不住失聲痛哭,初月坐在李玉兒身邊,伸手輕拍李玉兒後背,好長一會兒,李玉兒止住淚水,眼中一片清明:“從今以後,這條路就要靠我們自己闖了。”
初月堅定道:“奴婢會永遠忠于小姐。”
“我們的命連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是。”
回到長公主府,清河仍舊坐在正殿,她進去的時候偷偷擡頭看清河,她有一種錯覺,似乎從她走到回來,長公主動都沒動一下。
李玉兒真相了,清河的确一動未動,從李玉兒離去,清河就一直坐在原位沒有動彈一下。李玉兒進來,清河從沉思中回神,随意說兩句後,她道;“跟本宮入宮吧。”
她起身從她身邊走過,李玉兒尾随其後,長公主府的馬車早就準備好,清河坐上第一輛馬車後,李玉兒坐上她後面的那一輛馬車,汪公公坐進馬車裏,對着清河張了張口,最終什麽話都沒有說。
馬車不急不緩的往皇宮方向走去,李玉兒抓着手中繡帕努力控制心裏情緒,只要今日順利進宮,見到皇後,她就能出人頭地,再也不用憋屈的活着。
李二夫人派出去打聽的丫鬟回來,在她耳邊低語兩句,李二夫人一愣,轉頭問她:“你說的可是真的,大小姐昨日去的是長公主府,還被長公主留了一夜?”
丫鬟肯定道:“奴婢嫂子的侄子的嬸娘的女兒是在大夫人那裏做掃灑,那日長公主府送請帖的人進了內院,當時大夫人不想讓大小姐過去,送帖子的人說長公主說了,大小姐必須要去參加,而且只讓她一個人去。”
“你的意思是說這院子裏的所有人都知道長公主府親自派人送請帖給大小姐,只有我們不知道?”李二夫人陰沉道。
丫鬟縮了縮脖子,點頭:“是的夫人。”
李二夫人冷哼:“大嫂好大的本事,居然能把這衆人皆知的事情獨獨瞞住了二房。”
李家兩房一直都在鬥,李二夫人一房依靠着李老夫人與大房一直都是平手狀态,以往的時候李夫人因為李老夫人的緣故對二房頗多忍讓,讓二房在李家占據了半壁江山,現今大房和二房撕破了臉,李夫人沒必要再因為孝道對二房忍讓。她手握管家大權,李家內院現今大半掌握在李夫人手中,二房漸漸勢微,老夫人在李家的地位逐漸下降,只有衣食住行一如往常。
李二夫人發洩一番後又問:“那昨夜大小姐為什麽會被留在長公主府?”
Advertisement
丫鬟低頭小心道:“奴婢不知道,大夫人和大小姐把門關上屋裏沒有留人,大小姐的心腹丫鬟站在門口守着不讓人靠近。大小姐和大夫人只說了一會兒的話,大夫人就送走大小姐到門口上了長公主府的馬車離開了,當時大夫人還哭了。”
李二夫人揮手讓丫鬟退出去,低頭沉思李玉兒是因為什麽緣故被留在長公主府。為什麽回來一趟又坐上長公主府的馬車離開,裏面一定發生了什麽,難不成李玉兒巴結上了長公主?
轉念她又想着不可能,長公主豈是這麽容易巴結的,李家不過是普通的官宦世家,說好聽的只有一個書香門第的稱呼,李玉兒現在名聲不好,她覺得長公主府就算是請了她的女兒也不會請她的女兒。
事情偏偏這麽奇怪,李二夫人想了一會兒坐不住了,起身又往老夫人的院子裏走去。
清河帶着李玉兒順利見到皇後,此時皇後宮裏正坐着幾個愛湊熱鬧的妃嫔,清河帶着李玉兒進去,皇後見清河進來臉上露出得體笑容,向她招手:“清河來了,趕緊過來。”
清河起身,走到皇後身邊,李玉兒跪在原地,皇後不曾叫她起身,她跟着清河起來。
皇後牽過清河的手,轉頭對跪在地上的李玉兒道:“起來吧。”又對清河道:“這是誰,怎麽把她帶進宮了。”
李玉兒謝過皇後後慢慢起身,低頭看着腳尖,慢慢走向清河方向,站在她的身後。
一屋子的妃嫔沒有一人說話,眼睛全都落在李玉兒身上,受到這麽多人的注視,李玉兒心生緊張,藏在袖下的雙手不安的絞在一起。
清河溫順道:“昨日侄女辦了賞花宴,正巧遇見李家姑娘,心裏頗為喜歡,後來想到自從侄女出宮後娘娘少了一個說話的人,心裏虧欠,就想把她帶進宮陪娘娘說說話。”
聞言淑妃忍不住道:“長公主這話說的可真是奇怪,皇後又不是只有長公主一人可以說話,難不成我們這些人全都擺設。”
昨日清河的話已經傳到了宮裏,李玉兒進宮的目标很有可能會是皇上,淑妃怎麽能容忍多一個人和她搶皇帝呢。
麗嫔附和:“淑妃姐姐說的是,這宮裏和皇後娘娘說話的人多了去了,少了一個長公主還有嫔妾們。”
惠妃唇角不着痕跡的微微勾起,低頭不說話。
清河眼裏無波無瀾,她沒有和淑妃等人扯皮:“看樣子是侄女想多了。”
皇後拍拍她的手:“宮裏與本宮說話的人的确多,可也不是時時刻刻和本宮說話,既然是清河的一片孝心,本宮收下了。”
清河抿唇,略顯開心道:“謝娘娘恩典。”
李玉兒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頭,努力穩定聲線:“臣女謝過皇後娘娘。”
淑妃怎麽能容忍多李玉兒輕易入宮:“娘娘,李玉兒在宮外的名聲可是不好的。她可是康二的未婚妻,就是得罪長公主被閹割的那個人,後來全家被定國公滅口。”
“放肆。”皇後一掌拍在桌上,冷聲道,“朝堂上的事豈是你能議論的。”
皇後臉色不好,淑妃縱然想多說兩句,還是忍下不說,轉而憤憤的看清河與李玉兒兩人。
屋裏鬧得有點僵硬,留在這裏的妃嫔個個坐立不安,皇後擺手,讓她們回去。等人全都出去,皇後對李玉兒道:“你也出去,本宮有話和長公主說。”
李玉兒乖巧的福禮出去,等屋中人全都退出去,清河走到皇後面前,俯身跪在地上,雙手撐地,頭頂在地面上。
皇後盯着清河的頭頂,沒有讓她起身,沉默一會兒不禁嘆息:“為什麽要這麽做?”
清河動作太過明顯,皇後怎麽能不懂她心中想法,這是她姐姐的女兒,是她一手帶大的孩子,她不忍心責備她,有人在雲太妃面前嚼舌根子的事她知道,只是沒有告訴清河,沒想到清河自己查不到是誰在雲太妃面前嚼舌根子,居然想着送人入宮。
她是前朝的公主,現任皇帝是清河的叔叔,侄女往叔叔的宮裏塞人,要是被前朝的大臣們知道了,指不定怎麽彈劾她。
清河乖乖的跪在地上,沒有吱聲,只用沉默回答,皇後嘆息:“你太傻了,你從小在宮裏長大,朝堂與後宮息息相關,你此事動作做得那麽大,那些禦史肯定會盯着你的,你安心的做個長公主多好,将來平平安安的嫁人,相夫教子該有多好。”
“可是清河的心裏只有母妃,母妃在宮裏過得不好,清河心裏難安。”
“也罷,既然你想如此,本宮就幫你一把,你去見見雲太妃吧,以後輕易不要再入宮。”
“是。”
清河從皇後屋中退出去,門口看見李玉兒,她以眼神示意,要李玉兒跟她走,在宮裏走了一段路後,清河對李玉兒道:“本宮要你入宮,是想讓你關注一下雲太妃,若是有人在雲太妃面前嚼舌根子,你記得要告訴本宮。”
李玉兒點頭:“臣女一定會好好照顧雲太妃。”
“這樣……真好。”她的聲音虛無缥缈,目光空洞,好像看向不知名的遠方。
李老夫人與李夫人鬥了多年,與李二夫人聯手才能與李夫人拼成平手,其心智不過比李二夫人高上那麽一點,比之李夫人還是有那麽幾分不及。李二夫人與李老夫人并非是一條心,李老夫人生性霸道,一輩子只生了李二老爺一個兒子,一心想要把他握在手中,李二夫人作為他的媳婦,自從嫁過來沒少受李老夫人的排頭,要不是李老夫人和李二夫人有着同一個敵人,兩人不可能和平相處至今。
李二夫人把李玉兒被長公主留了一晚的事告訴李老夫人,李老夫人沉思一會兒後道:“大姑娘落成今日這樣,主要原因是清河長公主閹割了康二,可能長公主心生愧疚才會想着幫大姑娘一把。”
李二夫人心裏也比較贊同這個觀點,只是長公主會怎麽幫她呢?
“那長公主把大姑娘又接到長公主府是為了什麽?長公主總不至于養大姑娘一輩子吧,還是送給哪個王爺為側室。”李二夫人說出心裏猜測。
“那樣又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李老夫人想到自己近日處境,忍不住嘆息,她争了一輩子,鬥了一輩子,一心想為自己兒子着想,弄到最後,把自己弄得裏外不是人,兒子和她不怎麽親熱,她的兒媳婦不怎麽喜歡她,大房一家對她只剩下面子情,她人老了,也累了,不想再折騰下去,只希望李大老爺能看在她是他繼母的份上給李二老爺一家活路。
“若是以後大姑娘有了好前程,你就別和大房做對了。”
李二夫人哪裏看不出李老夫人沒有了鬥志,可是她不甘心,李玉兒聲名狼藉,居然有機會可以嫁給王爺做側室,她嬌養了十幾年的女兒,只能嫁給別人家,這麽大的落差她怎麽能容忍。
她的女兒一定要嫁給一個好人家,一個達官貴人。
雲太妃仍舊是老樣子,清河遠遠的看着雲太妃在院子裏散步的身影,終歸沒有上前與她相見,以後她們見面的機會将會很少,甚至沒有。她只希望雲太妃能夠好好地活着,一輩子像父皇在世的時候那樣,永遠把她捧在手心裏呵護。
輕風吹起拖地裙擺,花瓣朵朵飄落,在她轉身的那一瞬間,雲太妃轉頭默默的看她的背影漸漸遠去。很早以前她就發現,她的女兒已經越走越遠,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抱在懷裏呵護的小姑娘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