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段姨媽

朝堂上發生的事很快傳到清河的耳中,清河坐在涼亭裏喝茶,聽到下人回禀這話,手中茶盞落地,許久唇角溢出一抹淺笑,看不出喜怒,整個人的情緒都很平靜:“是誰傳的消息?”

杏兒道:“是左侍郎何大人。”

汪公公道:“何大人是先帝的人,先帝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嘆息,“先帝駕崩多年,何大人是個念舊的人。”

清河沉默:“送一份回禮過去吧。”

杏兒俯身退下,汪公公道:“這段正書到底想要幹什麽,本朝公主只能嫁給沒權沒勢的世家子弟,嫁給權傾朝野的将軍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況且長公主與盛昭有仇,他讓長公主嫁給盛昭,報的到底是什麽心思。”

“他不過是忠于皇帝罷了,你盡管放心,皇帝是不會讓我嫁給盛昭的。”

汪公公認同的點頭:“長公主說的有理,盛昭權利本來就大,就算尚了公主皇上也不一定能收回他手中的權利,指不定鬧到最後成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果。”

話剛說完,他拍了拍自己的嘴,邊拍邊道:“瞧我說的這話,長公主嫁給盛昭是他的福氣,長公主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呢。”

清河微微一笑:“你說的本來就很有到底,不必如此。你看着吧,這只是段正書一廂情願的想法,不僅皇上不會讓我嫁給盛昭,盛昭也絕對不會娶我。權利可是一個好東西,沒了權利,娶了一個什麽都沒用的公主,放誰心裏都不會覺得平衡。”

“如此老奴也就放心了。”

盛家內宅中,盛太夫人知道朝堂上有人要盛昭尚娶那個害的她的孫子被人彈劾的那個清河長公主後,她的心口就一直憋着一口氣。在她的眼中,她的孫子處處都好,就算是成了手握大政七分兵權的大将軍,行為處事都十分低調,從不到處惹事。

是她孫子倒黴,在宮門口遇見清河長公主這個嚣張的皇家長公主的車架,平白無故的惹了一身麻煩,最後還要娶這麽一個麻煩精回家,盛太夫人說什麽也不答應。

盛昭已經二十好幾,尋常人家男子這樣的歲數連兒子都有了,盛昭只有幾個姨娘通房伺候,平時參加各家宴會時她也看過好幾個姑娘,和盛昭說了盛昭都不願意娶妻,只想一個人單子,說這樣自在。

盛昭自在了,沒有人管,盛太夫人不自在,盛家只有盛昭這麽一個獨子,姨娘通房生下的孩子只能算個庶子上不得臺面,嫡妻還沒進門,她更不會讓姨娘通房生出孩子,盛太夫人對嫡庶關系看的可不是一般的重。

正當她糾結時,一直住在盛家的段姨媽牽着表姑娘段熙語的手過來和盛太夫人說話。

段姨媽姓錢是盛昭生母的姐姐,錢家是普通的書香門第,門第都不高,勝在清貴,當年就是看中錢家這份清貴才娶了盛老夫人進門。段姨媽與盛老夫人是嫡親姐妹,一母同胞,都是嫡出,盛老夫人是姐姐,運氣好嫁到了盛家,段姨媽嫁到了普通官宦人家。姐妹兩人算是同命,嫁的人家都是獨子,傳宗接代十分重要。

Advertisement

盛老夫人運氣好,一進門就得了個兒子,可惜生盛昭的時候難産,掙紮了一天一夜才把孩子生下來,生下來沒有多久就去了。盛太夫人想為兒子續弦,不料盛昭的父親自認為自己克死了發妻又有了兒子,不願意聽從盛太夫人的安排不肯再娶,母親拗不過兒子,盛昭小時候長得白白壯壯的,平安長大的可能很高,無奈之下盛太夫人也就不逼迫兒子,只管好好照顧孫子。

盛昭五歲的時候,盛父出門和好友游園,失足掉下懸崖摔死,盛家只剩下盛昭這一根獨苗,盛太夫人青年喪夫,中年喪子哭成了一個淚人,好險沒能挺過去。

她還有孫子,整個盛家只剩下她和盛昭兩人,她要是挺不過去了,她唯一的孫子怎麽辦,有了念頭就有了活下去的動力,盛太夫人從失子之痛中走了出來,一心教養孫子,希望孫子能夠出人頭地,重振盛家。

段姨媽的運氣明顯沒有盛老夫人好,她進段家多年無子,好不容易懷了身孕,生下的竟然是個女兒,好在上面沒有婆婆壓制段姨媽沒什麽壓力,只是段家三代單傳,沒有兒子這事她心裏怎麽也放不開,生下段熙語後她往後幾年沒有懷孕。

段大人是段家宗族中唯一一個有出息的人,後來段大人因病去世,段家宗族以段姨媽無子為由将段姨媽和段熙語趕出段家。

錢家早已無人,只有一個錢家後輩生活貧困,無法出面管段家之事,段姨媽被趕出段家,身邊只有當年嫁到段家的嫁妝,錢家無力照顧段姨媽母女,無奈下段姨媽想到了早去的姐姐,憑借着已經去世的盛老夫人在盛家落了腳。

盛太夫人不是什麽苛刻之人,對盛老夫人這個兒媳婦印象不壞,甚至于喜歡,就算盛父因為盛老夫人的死不肯娶妻,盛太夫人心裏對她也沒什麽惡感。段姨媽身上與盛太夫人有頗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是青年喪夫,段姨媽比她慘,身邊只有一個女兒。還被趕出段家,錢家落魄無力照顧她們母女,好歹兩家有親,她一人獨居難免寂寞,段姨媽留下來到能給盛家填上一點人氣。

段姨媽的嘴很會說話,短短一段時間就把盛太夫人攏住,段熙語受的苦多了,從小就會看人臉色,段姨媽又言傳身教,一張嘴說出來的話比誰都甜,哄得盛太夫人快把她當成親孫女一樣的疼愛。

段姨媽一進門看見盛太夫人板着一張老臉,臉上沒什麽笑容,她客居盛家,對盛家的消息時必須要精通一點,否則萬一說錯了話得罪了盛太夫人就得不償失了。

段姨媽推了一把段熙語,段熙語臉上扯出得體笑容,走到盛太夫人面前俯身行禮:“給老夫人請安。”

盛太夫人擡頭看到段熙語臉上的笑容,忍不住笑了,向她招手:“熙語來了。”

段熙語撲進盛太夫人懷中,擡頭望着盛太夫人,笑道:“熙語想着老夫人現在肯定沒有睡覺,就來和老夫人說說話。”

盛太夫人輕點她的鼻尖:“你怎麽就知道我沒睡。”

“因為熙語算過。”段熙語今年只有十四歲,娃娃臉上滿是稚氣,說起話的時候帶着娃音,聲音清脆,格外的讨人喜歡,她板着手指一邊算一邊道,“老夫人晚上睡得早,早晨起來的就早,中午的時候會小睡一會兒,不過半個時辰就醒了,其他時間都是醒着的。”

童言稚語又是刻意讨好,盛太夫人聽着只覺得心裏偎貼,抱着段熙語就是一陣笑。

擡頭看見段姨媽還站在那裏,就道:“你也別站着了,快坐下。”

段姨媽笑着點頭:“哎。”

段姨媽坐下後,盛太夫人笑道:“熙語可真是個好姑娘,可惜我老太太沒福氣,沒有這麽好的一個孫女。”

盛太夫人懷中的段熙語聞言故意不高興的堵着唇:“老夫人說這話真是讓熙語傷心,在熙語心裏可是一直都把老夫人當成祖母。”

盛太夫人聞言,臉上的笑容更大:“我啊,還真想要像你這樣的孫女。”

段熙語撒嬌:“那熙語就一輩子都陪着老夫人,只希望老夫人不要嫌棄熙語是個麻煩。”

段姨媽在旁邊開口:“說什麽傻話,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将來你到了婆家要是想老夫人就過來看看她。”

段熙語嬌羞的低頭,也不說話,盛太夫人輕拍段熙語的後背不禁陷入沉思,段熙語偷偷回頭看了眼段姨媽,段姨媽給她使了個眼色叫她稍安勿躁。

沒一會兒,盛太夫人道:“轉眼間熙語都十四了。”

段姨媽笑道:“是啊,到了該說婆家的年齡,可惜她父親去世,我們孤兒寡母的也沒什麽地位,找低了怕委屈了熙語,找高了又配不上,将來受了委屈都沒處去說。太夫人認識的人多,不如替熙語相看相看,只要家世相當的人家就好。”

段熙語是盛太夫人看着長大,平日裏頗多喜歡,段姨媽話音剛落,她就道:“熙語從小是我看着長大,一直當做是親孫女一樣的疼,就這麽嫁出去我還真有點舍不得。”

段姨媽道:“熙語嫁出去了還會回來陪太夫人的,要是太夫人實在是舍不得就将熙語嫁的近一點。”

“哪有出嫁的女兒可以天天回娘家的。”盛太夫人道,“熙語年紀也不小了,我再怎麽喜歡她也不能留她一輩子,你盡管放心,我一定會給熙語找個好人家的。”

段姨媽臉上帶笑,歡喜道:“那可就多謝太夫人了。太夫人對我們母女的大恩大德,我們永世不忘。”

“什麽大恩大德,不過是一點小事罷了,我一定會給熙語找個好人家,風風光光的嫁出去。”

說話間,盛昭從外面回來,段姨媽知趣的帶着段熙語離去,母女兩人離去時,盛昭連一個眼角都沒有給她們。盛太夫人對坐在她下首的盛昭道:“朝堂上發生的事我已經知道了,你現在怎麽想?”

盛昭不答反問:“祖母怎麽想?”

“以前你一直不願意娶妻,祖母心中雖然着急可一直都沒有太過逼你,事到如今祖母是不得不逼你了。”

盛昭到沒有什麽太大的反對情緒,對他而言娶誰為妻都是一樣,可娶一個長公主為妻可就不一樣了,皇帝幾次三番的想要從他手中奪回兵權,卸磨殺驢的事皇帝沒少做過,他可沒有那麽蠢,把自己保命的東西交出去。

“全憑祖母做主。”

“皇帝要你娶長公主,普通人家斷然沒有敢與皇家作對的人,短時間內也實在是找不到什麽合适的姑娘。段姨媽母女住在我們家多年,她們母女背後沒有什麽靠山,只能依靠我們盛家而活,熙語這孩子我從小看到大,性子模樣都還不錯,對你也有點意思,她們孤兒寡母的将來說親事也說不到什麽好人家,不如嫁到我們家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到外面去說,只說是你過世的母親留下的婚約,熙語年紀還小,想等她成年再說這門親事,現在有人奏請長公主下嫁與你,你不想辜負你母親的一片心意,不得不說出這樁事情。”

盛昭對段熙語沒什麽印象,對她的性子也不怎麽了解,甚至連她長什麽樣子都不知道。橫豎段姨媽是他盛老夫人的姐姐,母女兩人孤苦無依找不到投身的地方來到這裏,段熙語的身份尴尬,不太好找人家,嫁給他的确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他點頭:“一切都聽祖母的。”

盛太夫人聞言臉上露出笑意,放下壓在心裏的大石頭,整個人都松了口氣。

段姨媽母女回到屋中,讓身邊跟随的丫鬟全都出去,母女兩人關上房門在一起說話。

段熙語一改之前嬌羞模樣,拉住段姨媽的手道:“娘,你說太夫人會讓我嫁給表哥嗎?”

“放心,她一定會的。”段姨媽篤定。

段熙語高興道:“那太好了。”

段姨媽牽過段熙語的手道:“熙語,娘沒用不能給你生個兄弟,被段家逐出家門,兩人颠沛流離無處容身。我們母女兩人寄人籬下多年,必須要時時刻刻為自己着想,太夫人将我們留下來全死看在你死去的姨媽的份上,可你終歸是要長大的,長大就要嫁人,你嫁了人不可能帶着娘一起走,你身後沒有娘家,為了你娘肯定還要留在盛家做你的後盾。這麽些年來娘和你相依為命實在是舍不得與你母女分開。娘想讓你嫁給你表哥,來個親上做親,盛家是什麽樣的人家,我們又是什麽樣的人,兩邊根本無法共存,好在皇帝要将清河長公主下嫁昭哥兒,太夫人肯定不願意她優秀的孫子娶了長公主這尊害他孫子輩彈劾的大神。此事來的太急,她一時半刻找不到什麽好人家的女兒,又有誰家官員敢和當朝長公主搶驸馬,我們母女兩人在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選擇。”

段熙語聞言,忍不住笑道:“這麽說來,女兒還要感謝清河長公主了,要不是清河長公主女兒還嫁不成表哥。”

說罷,她雙頰緋紅一片,雙眸中盈盈笑意占滿,唇角梨渦淺淺印下。

段姨媽聞言,忍不住幸災樂禍:“這麽一說,還真是這樣。”

母女兩人在屋中笑成一團。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