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求見

一直很少出現的段氏宗族的族長夫人忽然來定國公府求見盛太夫人,丫鬟來報說段氏宗族的族長夫人來見她時,她眉頭下意識皺在一處,心裏琢磨她來見她是為了什麽,難道是為了段姨媽母女的事情,想來當個說客。

盛太夫人心生煩意,段姨媽母女鬧出那麽大的事情還想找人來當說客,還真當他們盛家是好說話的不成。要不是看在這些年來的情分上,段姨媽母女做出的那些事早就可以讓她們死好多次了,她一時仁慈,她們反倒不依不饒,沒完沒了了。

想了想,盛太夫人還是親自接見,她倒要看看族長夫人能說出什麽辯解的話,段姨媽母女做的事段氏宗族的人到底知不知道。盛太夫人冷哼,段熙語嫁到盛家,就是盛家的媳婦,段家的手伸的再長也不可能伸到盛家後宅,盛家的事與段家沒有任何關系,段氏宗族的人沒有資格參與定國公府的事。段熙語就算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盛家,段氏一族的人也沒有資格管。

盛太夫人在前廳接見,族長夫人坐在椅子上,心裏緊張,白色的帕子被她攪成一團。看盛太夫人進來,她的臉上立馬露出得體的笑容:“來找太夫人之前,我在家中也是想了很久才下定決心來這裏打擾您的。”

人家開場說的這麽客氣,盛太夫人也不好擺着臉色,她不動聲色道:“你我兩家都是親家關系,應該常來走走。”

族長夫人知道這只是盛太夫人的客套話并沒有當真,定國公府的這門親事說到底也是他們段家高攀,像段家現在這個樣子,族中女孩根本沒有資格嫁到定國公府,段熙語能夠嫁給盛照,靠的全都是段姨媽那邊的親戚關系。包括盛照當時正處于被動狀态,需要出現一個未婚妻拒絕皇室打算。

段熙語要定給盛照的消息段氏宗族的人都不知道,等這則消息傳出去了他們才知道段熙語的婚事已經定下。要是平常段熙語與盛昭之間傳出這個消息,段氏宗族的人絕對沒有意見,這對他們來說是件好事。

可這樁婚事是在皇家有心讓盛昭尚娶大長公主的時候傳出來,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段姨媽母女眼皮子薄,只看得到自己的利益,完全無視段氏宗族的利益。

就算盛昭權勢滔天又怎麽樣,這個天下是皇上的,他們都是皇帝的臣民,心裏最應該效忠的應該是皇上。段家一直自認為是清流,因為段熙語一事段氏一族丢盡了臉面,段氏族長恨段姨媽母女恨得要死,奈何她們住在定國公府,受定國公府的保護。從段熙語的婚事被傳出來的那一刻起,段氏一族就注定要綁在定國公府這艘船上想下來都不可能。

因此段氏宗族一邊心裏恨着段姨媽母女,一邊又不得不依靠定國公府給全族一個栖身之所,段氏一族可是被段姨媽母女給害慘了。

族長夫人對段姨媽母女很看不上,段姨媽丈夫還沒死的時候,族長夫人與段姨媽是妯娌關系,段姨媽這個人看上去精明實際上一股子小家子氣,嫉妒心重,表面上裝的大方,實際上心眼極小,別人得罪了她她能一直記得,然後找個機會報複回去。自己生不出兒子,還不允許別的女人生下孩子。

要不是段姨媽,段姨夫那一支又怎麽會好端端的斷了血脈,活該段太夫人生氣,将她們母女逐出段家家門,又過繼一個嗣子到那支名下才免得這支香火斷送。

段太夫人對段姨媽的心性摸得恨透,段姨夫沒了,膝下只有這一個女兒,将來段熙語出嫁這一支所有家財肯定跟着段熙語一同出嫁。過繼嗣子段熙語只能得到一份嫁妝,其他的全都是這個與她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嗣子。按照段姨媽的性情,她肯定不會善待這個嗣子,說不定會為了段熙語要了這個嗣子的性命。

橫豎段太夫人也不喜歡段姨媽,等頭七一過,直接用沒有子嗣之名将段姨媽母女逐出盛家。要問段熙語為什麽會和段姨媽一同被逐出去,這也要怪段熙語自己立身不正。

段家老宅人多,家中姊妹也多,當時段熙語年幼,為了一點小事陷害段太夫人的親孫女被人查出來。這關系到姑娘家的名聲,段太夫人雖然生氣,還是忍了下來,懲罰了她一下,将這件事壓了下來,幾乎沒有幾人知曉。

因為這事,段熙語學聰明了不少,不敢再随便惹事。再後來她們母女被趕出段家,到了定國公府後,定國公府後宅裏面只有盛太夫人一個女眷沒什麽好争得,故而在盛家這麽多年段熙語表現的一直都很乖巧,沒讓盛太夫人發現她的本質。

Advertisement

在族長夫人眼中,當初皇帝有意讓盛照尚娶大長公主的時候就該放聰明點自從退出來,再借着盛太夫人的歉疚為自己謀求一個好婚事,而不是被富貴迷花了眼睛,居然要和大長公主平起平坐,當個平妻。這在族長夫人眼裏簡直就是個笑話,皇家的便宜豈是這麽好占得,她腦海裏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段熙語吃虧的日子還在後面,大長公主絕對不會是個好相與的,光憑着身份就能壓得她擡不起頭來。段熙語也不會因為清河是大長公主就什麽都不敢做,婚後她肯定會和大長公主争寵,按照她的心思,指不定做出什麽混事。

她還是個幾歲的小姑娘的時候就敢陷害段太夫人的孫女,族長夫人的侄女,她還有什麽事做不出來的。

族長夫人猶豫一會兒道:“熙語能嫁給國公爺也是她的福氣,她們母女二人能住在國公府多年也是她們的福氣,只是……”她話說到一半頓住,盛太夫人看着她,意味不明,她現在就等着族長夫人說出下面的話。族長夫人還是道,“她們母女畢竟是我們段家的人,就算語姐兒能嫁給國公爺,語姐兒她娘還是我們段家的媳婦。”

盛太夫人眉頭一皺,心想她之前是不是想多了,族長夫人似乎并不是為了段熙語的事來,而是為了段姨媽,段熙語嫁到盛家後,段氏宗族的人很少上門,也沒對盛照提過什麽要求,她對族長夫人的印象不深,只知道這人比較精明很适合做一個族長夫人。很快盛太夫人也明白過來,段姨媽母女多年來一直都在定國公府的庇佑下生活,在外人眼中段姨媽母女是定國公府的人,每次段姨媽母女出去的時候外人都會看在定國公府的面子上多給她們幾分體面,連段氏家族的人對她們母女都要忍讓幾分。

段氏的族長夫人為了段姨媽的事特地跑了一趟定國公府,說話還這麽猶猶豫豫的到底是發生了什麽呢。按照族長夫人話中的意思似乎段氏宗族要對段姨媽做什麽。

只是段姨媽身後有定國公府,他們做事多少有點顧忌,就派了族長夫人過來和她洽談,希望定國公府不要多管段氏宗族的事情。難不成段姨媽母女做的事情被段氏宗族知道了,為了家族,段氏一族打斷除掉段姨媽,壓下這個秘密,免得将來這事被揭發出來,段氏一族倒黴。而段熙語已經嫁到盛家,段氏的人沒辦法提動手,只得認了,先除掉段姨媽,以後的事情只能以後再說,畢竟段熙語現在是定國公府的人,段氏一族管不到這裏。

段氏宗族根本就不知道段熙語在盛家失寵的消息,他們不常與段姨媽走動,段姨媽能有體面靠的全都是嫁到定國公府的段熙語,要是段熙語失寵的消息被段氏宗族的人知道,段家對她可不會太過客氣,畢竟段氏一族有多麽厭惡她們母女她心裏還是知道的。故而族長夫人根本就不知道段熙語在定國公府的現狀。

盛太夫人對段姨媽母女是徹底放棄,而且這還是別人家的家事她不好管太多,段氏想怎麽對待段姨媽就怎麽對待,與她沒有任何關系,盛家與段姨媽母女這麽多年的情分早就在段熙語做的那些事裏面消磨的一幹二淨。

說到底段姨媽只是居住在盛家,與盛家沒有任何關系,盛家不會管她一輩子。為了一個段姨媽得罪一個宗族,盛太夫人還沒那麽蠢。她直言道:“族長夫人可真會說笑,熙語是我盛家的媳婦,錢氏是段家的媳婦,段家的事我們盛家怎麽可能會插手。”

盛太夫人這話一出口,族長夫人松了口氣,心知定國公府是不會管段姨媽的事,一直提着的心不禁放下,她笑道:“太夫人果然是明事理的人。”

“什麽明事理,本來就該這樣做。”

族長夫人又與盛太夫人說笑一會兒方才離開,等族長夫人離去,盛太夫人立即吩咐身邊丫鬟去查段姨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等到了晚上,丫鬟才回來告訴她段姨媽在外面做了什麽,聽完丫鬟回報,盛太夫人只覺得段家一輩子的老臉算是被段姨媽給丢光了。一邊又在慶幸,幸好當初段熙語嫁進來後就讓段姨媽搬出去住,不然現在丢的肯定是定國公府的臉。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