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也不知道這麽高的山為什麽要搞一條這麽窄的道,本來就只能兩個人走,上山的人和下山的人撞在一起,于是夏染就跟在了餘笙的後面。
兩隊人馬狹路相逢,不過都不怎麽勇。
這跟超市大減價一樣的架勢現在也沒人敢豁出命去奔跑,餘笙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地,怕自己掉下去,也是告訴後面的夏染。
我不虛。
一路導游就在不停地解說,餘笙都有些佩服她,導游這工作也是挺累的。
反正她是沒什麽興致,只想趕緊結束趕緊回屋睡覺。
有些人跟見着外星人似的驚聲叫嚷然後拍照攝影,餘笙統統退避三舍,手揣兜兒裏在一旁抽抽。
雨衣已經脫掉了,這會兒已經接近11點了,溫度已經沒有那麽低了,而且衆人也早已度過了那段最高峰,爬了這麽久身上也有些熱,雨衣穿在身上有些悶。
一邊走着,一邊拿出了一根香蕉吃掉了,就聽見陳濤在前面特別驚喜地喊着什麽。
餘笙走了過去,伸頭看了看,是猴子。
還不止一只,有好幾只,估計是一個家族的。
這會兒正沖着衆人這個方向看,陳濤特別興奮地在拍。
其實不止是他,很多其他人也在拍。
餘笙掃了一眼,夏染也正探着頭看,這會兒口罩已經拿下來了,可以看到她臉上的表情,對于這幾只猴子好像也挺有興趣。
“把你香蕉扔下去呗,”陳濤看着餘笙手裏拿的香蕉,說道,“看他們會不會吃。”
餘笙正準備說把你扔下去看他們會不會吃,眼角又瞥到了夏染的身影,把那句話連帶着那口香蕉吞了進去。
Advertisement
“好吧,”陳濤掰了一塊朝下面扔了下去,很多人都饒有興致地去看,陳濤直接開始攝影,還在不停地講解,“好,香蕉已經扔下去了,猴兒會不會吃呢?”
“吃了吃了!”陳濤很激動,快要下去和猴兒一起吃香蕉了。
餘笙被攪得也來了興致,拿出手機拍了幾張,有幾只還挺肥,其他的小猴兒都搶不過。
啧,什麽家庭啊,不和諧。
擡頭看到了一臉笑意地夏染,探着頭往下看,風吹起了幾縷發絲,笑得很開,眼睛整個都彎成了月牙的形狀。
“咔嚓”
畫面定格在了餘笙的手機裏。
陽光慢慢地穿透雲層灑下來,照在逐漸散開雲霧的山澗裏,暖洋洋地,讓人覺得特別舒服,有一種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
夏染就是這樣站在陽光下,自然地彎起嘴角。
餘笙看了看,挺好。
心裏有個角落有些萌動,在這片陽光裏變得暖暖的。
直到中午餘笙一直都是在向上爬,向左走,向右走,偶爾向下走的狀況裏,四周都是山山山雲雲人。
不僅無聊還累。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氣溫有所回升,也沒早上那麽冷了,大家都聚集在一片專門供人休息的開闊地盤兒午休,旁邊還有一個看起來仿佛是一個不用了的小倉庫重新改建成了商店的小賣部。
餘生看了一眼就打消了去買東西的念頭,怕還沒累死就先被毒死了。
這會兒大家已經從山頂下來了,這片兒在大半山腰上,空地還挺大,餘笙居然還看到了一個籃球場。
一個號稱旅游景點的山上有個籃球場?
太不專業了。
是有人帶着籃球爬上來打嗎?
這種精神病的級別大概就和決鬥一定要去天臺一樣了。
“欸,去上廁所嗎?”李靜怡走過來拍了拍她的肩。
“在哪兒?”餘笙環視了一圈,沒有看到所謂的廁所。
“跟着走吧,”李靜怡往前指了指,一堆人正繞過這片空地往前面一條小道上走着,再往前就看不清了,轉了個彎還有各種石頭和樹擋着。
根據剛才小賣部的規模和形象,餘笙都有點擔心廁所不會就是石頭和樹圍起來的一個坑吧。
沒準上廁所的人還得互相幫助擋擋風什麽的。
不過到的時候還是讓餘笙放了心,沒有她想象的那麽誇張,環境還算能夠接受,但是來的路上看到了一個賣玉米的大叔。
雖然不太理解為什麽一個人躲在這個大家都看不見的地方來賣玉米,但是在大冬天裏看着熱氣騰騰往外冒着熱氣的玉米還是讓人忍不住想買。
盡管賣玉米的小車就離廁所不遠。
“老板,拿兩根玉米。”李靜怡一下子買了兩根。
“你吃的完啊?”餘笙問道。
“待會你要不怕被陳濤搶就只買一根吧。”李靜怡說道。
“老板,我也拿兩根。”餘笙也買了兩根,把其中一根放在包裏。
倆人拿着玉米往回走,陳濤果然不負衆望地搶走了一根。
“老搶女生的東西有意思嗎?”餘笙撇撇嘴。
“那也要男生有東西搶啊。”陳濤吃了一口,“燙燙燙…..爽!”
餘笙白了他一眼沒有理他,轉頭往人堆裏掃了一眼,定位極其精準地看見了自帶光環的夏染。這會兒正和姜經理、張老師還有一位羅經理不知道在講什麽,手上還拿着公司發的只吃了一半的面包。
啧,連面包都沒吃完,不餓嗎?
“之前公司發的那袋面包你吃完了嗎?”餘笙轉過頭問吃玉米正歡的李靜怡。
“吃了啊,”李靜怡咽下玉米,“不過不好吃,裏面都不知道夾得是什麽東西,糊糊的一層。”
“哦。”餘笙應了一聲也開始吃玉米,自己也吃完了面包但完全沒吃出來什麽味道,大概那會兒是真餓了。
你可真行。
吃完飯以後導游又拿着喇叭開始吼:“現在大家分成兩撥,想自己下山的一撥,想坐纜車下山的一撥,快點站好隊。”
餘笙正倆手揣兜兒裏看有沒有什麽賣小吃的正常店鋪,冷不丁地被這麽一吼腦袋上的小格子蘑菇差點飛出去,一回頭又看見導游手上舉着的快被風刮爛了的小破禿嚕旗子。
有點憂傷地走到了旁邊。
那邊是準備徒腳下山的新時代青年,餘笙決定加入他們。除了要顯示自己是個新時代青年以外,也還想再看看拍點照片。
上山的時候是最冷的時候,說話都怕凍舌頭,哪兒還有心思看風景,這會兒也沒刮風了,氣溫也回升了,而且越往下走溫度越會變暖,趁這機會還能好好看了,不能白來一趟啊。
而且要坐纜車的都是經理級別往上走的中老年,就算餘笙現在腿斷了也…..那可能還是得坐纜車。
想到經理,唯一一個不算中老年的大概就是夏染了。
餘笙轉過頭在中老年堆裏用自己的钛合金狗眼掃描了一番,沒看到?
又待掃描一番,突然腰間被一個硬物戳了戳,低頭一眼就看到一根棍子似的東西抵在自己的腰間,順着棍子往對面看。
夏染正拿着一根登山杖指着自己:“看什麽呢?”
“沒什麽,”餘笙看了她一眼,“你沒去坐纜車啊?”
“你覺得我已經到了需要坐纜車下山的年紀了嗎?”夏染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把登山杖收了回來,戳在地上。
“沒有,”餘笙搖搖頭,“你還能飛呢。”
“行了,別貧了。”
“你這跟哪兒弄來的啊?”餘笙指了指那跟杖,上山前在山腳下有人賣,但當時餘笙沒有買,畢竟身為一個年輕人。
不需要。
就是這麽厲害。
“剛一個要坐纜車下山的同事給的,”夏染說道,“大概覺得我們一會能用上。”
“哦,”餘笙點點頭,又說道,“應該用不上。”
兩個小時後餘笙覺得登山杖确實用不上,自己可能需要一輛纜車。
這會兒就算裏面坐滿了經理她也能大着臉擠進去,有必要的話還能推出去一個。
其實不止是她,一開始躊躇滿志地要徒步下山的新青年們,這會兒都一個個跟截肢多年的癱瘓病人似的坐在一個涼亭裏休息。
餘笙站在一旁咬咬牙硬是沒有坐下去,剛才經過第一個涼亭的時候餘笙就跑過去休了半天,結果再次啓程的時候差點兒站不起來。
一邊扶着旁邊的柱子一邊在心裏默念“起”、“起”、“起”……
大概起了五六次,才勉強站起來,腿還跟剛長出來似的打顫,這會兒說什麽都不能坐了。
涼亭建在山腰上,每隔一段路都會有一座,站在涼亭邊兒上能看到四周群山環繞,只不過這會兒已經快下午了,沒有了早上的那種霧氣,如果沒有身後那群人不時的“啊”“哦”的話那種巍峨壯闊的景象和這種身處大自然的感覺還是讓她精神上挺放松。
“挺有骨氣啊。”夏染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坐不起了,”餘笙嘆了口氣,轉身看了看準備起身繼續走的有志青年們,“一開始我也沒想到下山也能下成這個德性啊,光以為上山累呢。”
“以前每年公司出去玩,十有八/九都要爬山,第二天全公司的人都得擠電梯,大夥兒一起把別的公司的人都給擠出去了。”夏染說道。
餘笙沒忍住樂了:“挺團結。”
“是,”夏染點點頭,把登山杖往前一遞,“走吧,餘婆婆。”
餘笙愣了愣,看了看夏染遞過來的登山杖,又感受了一下自己随時都要造反的雙腿,還是沒有骨氣地接過了登山杖。
看了一眼夏染,又回身走到涼亭把包放在長椅上,拉開拉鏈在裏面掏東西。
“不是吧你,”夏染跟了過來,“說你一句餘婆婆就要掏刀了啊?”
餘笙翻了個白眼,把玉米遞了過去,這會兒雖然已經不是熱的了,但反正天氣也不冷了,正好:“謝謝你哦,夏婆婆。”
一把塞在了她手裏,拄着拐就往前走了。
夏染拿着玉米有些愣神,随即又笑了出來,在手裏握了握,挺暖和。
作者有話要說: 我就一直沒弄明白八和九為什麽連在一起就被和諧了,有什麽特殊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