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雛鳥破殼03
我叫徐悠,我在第九朝暮府邸中,我碰到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我,看光了第九朝暮。
第九朝暮在我看來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主要表現在我一直覺得他在嫉妒我的美貌。
我相貌出衆這件事基本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朝中那群老狐貍也更是各種拿着我的臉說事,文绉绉的扯一大堆的詞我也懶得翻譯,反正意思就一個,就是我長得太好看了,已經嚴重影響了朝綱。
具體表現為武英帝常常把我帶在身邊。
這點真不怪我,跟我同為謀士的同僚們,最年輕的一位現在都年近三十,長得,一般。
更多的,都是一群中年人,偶爾還有幾個白發蒼蒼的人,比如何立,比如張老李果兩個要死不死的老骨頭。
也因此,每次開密會的時候在一衆的蒼老頭子跟長相一般的中年大叔中,就我一個唇紅齒白豐神俊朗的人出現,也不怪武英帝愛把我帶在身邊洗眼。
但這一切,在第九朝暮出現後都改變了。
第九朝暮,有名的美男子,據說入宮的那天差點引起宮娥的争鬥。
對此,我不服。
但看了第九朝暮後我又不能昧着良心說他長得不行。
對于第九朝暮的相貌,我就兩個詞來形容,面如冠玉,風姿卓越。
當然,我絕對不是諷刺他娘,事實上,他很壯,如果我剛才沒有看錯的話,那麽第九朝暮的身材相當有料。
不穿衣服都是一副飄飄仙人的姿态,穿了衣服那就是仙人姿态。
咳,我承認我覺得他還是穿上衣服好看點,因為,這樣我比較不會被傷到自尊。
我在第九朝暮的府邸裏面等了好一會,第九朝暮才姍姍來遲。
他依舊是一襲白衣,我喜穿藍衣跟青衣,他不同,天天都穿一身白衣,跟披麻戴孝一樣,灑點白紙就能去上墳。
不過這話我是不能說出來的,所以我只能安安靜靜老老實實的坐在一旁看着第九朝暮走過來,然後坐在主位,端起下人剛剛準備好的淡茶,輕品了一口。
礙于剛才的尴尬一時之間我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就在等待之中,我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第九朝暮剛剛來武國的事。
當時我是武英帝最受寵的謀士,屬于在街上橫着走都沒人管的類型。
但是就在當天,我被碰瓷了。
碰瓷人:第九朝暮。
碰瓷事件:他的馬車驚擾了我的馬,卻說是我攔了他的路。
碰瓷後果:他記住了我。
這是一個相當長的誤會,太長我就懶得去仔細回憶了。
但就從那一天開始,我仿佛就跟第九朝暮結下了不解之緣,孽緣!
盡管如此,我也沒有任何記仇的意思,畢竟我心胸寬闊。
随後除了偶爾第九朝暮總是出現在我面前刷存在感偶爾出口諷刺我幾句外,我們的關系還是非常和諧的。
畢竟,我們沒有利益糾葛。
而且,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兩個都長得好看,同是貌美為官人,男人何必為難男人。
“徐大人今日上門拜訪,不知所為何事。”良久,第九朝暮開口了。
我深思熟慮了一會,覺得第九朝暮是不想提起剛才我看光了他的那件事,我呢,本着順水推舟,也不想提起這不堪回首的一幕。
于是,我直接表明了我的來意,“還望第九先生送我南下,陛下親征,臣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憂心忡忡難以心安。”
第九朝暮擡起眼皮撩了一下,谪仙一樣的人,一撇一捺都是風華。
“陛下出征已有兩年,捷報不斷,如此時期,徐大人何苦多跑一趟。”第九朝暮依舊神色冷淡,似乎也沒打算把給我活剝了,剛才那事似乎對他來說什麽都沒發生過。
我當然不會去找不痛快,于是我做出一副杞人憂天的模樣出來。
“在下心意已絕,第九先生若是不願幫忙,在下也不會勉強。”話雖然是這麽說,不過我心裏還是很沒底。
朝中以何立為代表的那群老狐貍,每次看到我的眼神,就差在裏面寫上‘禍水’兩字了。
也因此,他們是恨不得我趕快死的。
但我能一直活着,不得不說武英帝起了很大一個作用。
武英帝禦駕親征前曾經賜給我一道金牌,金牌在手,武英帝不在朝中這段日子,也沒人敢來找我不痛快。
盡管,這只是表面。
而我沒底的原因,是因為那塊金牌被我弄丢了。
也幸好外人不知道我金牌丢了,但我卻一直為此憂心忡忡,也曾想過南下去找武英帝,只不過我太惜命,還是不敢出去,想在城中老老實實的等着武英帝回來。
但今時不同于往日。
武英帝會戰死橫鹿,我不能坐視不管,武英帝死了,我離死也不遠了。
無論是為了我的小命還是武英帝的命,我都要南下,去找武英帝。
當然,我不能一個人去,并且不能光明正大的帶着一群人去。
我怕路上會被何立那群人埋伏弄死我,天大地大,小命最大。
第九朝暮也明顯知道這個問題,他看了我一眼,眼神裏面什麽都沒有,過了良久他才沉吟着開口:“我有一朋友,明日南下經商。”
我看向第九朝暮,兩人的目光對上了。
那一刻,沒有電光石閃,只有平靜跟無動于衷。
平靜的是我,無動于衷的是第九朝暮。
“若是徐大人不介意,我便書信一封明日大人可一起南下。”
我心下一喜,起身朝着第九朝暮深深一鞠躬,第九朝暮這算是救了我一半的命,“多謝第九先生。”
第九朝暮波瀾不驚,只是嘴角似乎帶着幾分嘲諷。
“傳聞陛下與徐大人感情深厚,原本陛下親征徐大人不跟着前往乃是傳聞,如今看來,卻不盡然。”
第九朝暮你什麽意思,你是覺得我跟陛下是有什麽嗎?
真要有什麽,也是陛下先動的手好不。
當然,我不能說,我只能面無表情的表達了我的憤怒。
然後,就回家了。
我的徐府還是很大的,當初是武英帝親自賜的宅子,連橫匾都是武英帝親手寫上去的。
我知道武英帝對我極其寵信,但這并不是因為我聰明。
盡管我的身份是謀士,其實沒幾次我是出謀劃策過。
原因也很簡單,武英帝身邊聰明的謀士太多了,就連武英帝本身,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也因此,武英帝身邊就需要一個不怎麽聰明,但是懂他的人。
這個人,不好意思正是區區在下我了。
我懂武英帝,個屁!
我并不懂武英帝,我也甚少猜中過武英帝的想法,也不恭維武英帝,好話壞話我都不愛說。
畢竟伴君如伴虎,多說多錯,我寧願當一個啞巴也不會叽叽喳喳。
我能在武英帝身邊,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我長得好看。
這麽說吧,全天下絕色分十,我獨占五分。
剩下那五分被第九朝暮被占了,但是第九朝暮性子比我更冷淡,武英帝也不愛讓他待在身邊,但也不能讓其他國家把這位聰明的人給拿去,于是才打了一個賭将人留下了。
我長得好看,這點毋容置疑。
再其次,我不夠聰明。
武英帝身邊聰明的人一抓一大把,給他獻計的人多不勝數,他也有自己的判斷跟決策,也因此,他習慣了跟聰明的人打招呼。
但是太聰明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什麽話都得拐着彎去說,任何意思都得加以揣摩。
人活着圖一輕松,所以我說話從來都是直來直往,從不賣弄自己的聰明,主要我也并不聰明。
武英帝時常嘲笑我的智商,這點我也曾經懊惱過。
不過很快我又釋然了,武英帝知道我不夠聰明,就不會太過防備我,便會把我當做親信對待。
久而久之,我才爬到今天這個位置。
大智若愚,不外乎如此。
于是,我便不必聰明,去想着那些彎彎曲曲的東西,活着都輕松了不少。
這兩點,便是我能夠一直得到武英帝寵信重要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我個人是不怎麽想要提起的。
比如為什麽兩年前武英帝禦駕親征而不帶着我一塊。
如今是武國九年九月。
十一月武英帝便會徹底的收服明國,但也會戰死橫鹿。
算算時間,也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
我必須要在這之前去找到武英帝,然後無論如何都要保他安全。
只有武英帝活下來了,只有武英帝安然回朝了,我才能活着。
為了安全起見,我讓人快馬加鞭修書了三份送到前線,告訴武英帝我要來找他了。
我不知道武英帝是個什麽想法,或是感動得一塌糊塗,或是沒有一絲情緒波動,但是我都得告訴他,我來找他了。
為了煽情點,也為了表達我的忠心,我在每一封信的後面都加了一句詩。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我不确定武英帝收到這封信是什麽感覺,不過我覺得我都快感動死我自己了。
這是詩經裏面的一首典型的戰争詩,意思也很明顯,我願意跟你一塊戰死沙場。
當然,我肯定是不願意死的,武英帝也知道我只是故意加的這句。
但是沒關系,我跟武英帝之間,本就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
本卷又名《千裏尋夫記》
233333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