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黃達在宣武門內花枝巷租了一座宅院。薛慕見到他後, 來不及寒暄,直接問:“齊先生的判決下來了嗎?”

黃達此時已經知道了薛慕和齊雲的關系, 遲疑片刻道:“我剛剛得到的消息, 汪鼎毓打算盡快處決。”見薛慕當即變了顏色,忙又安慰道:“薛小姐不用着急, 我已經向汪鼎毓鄭重交涉過了,他這麽做, 內閣是絕對不會答應的。此外, 雲南、貴州、廣西等省的都督也都對汪鼎毓專權很是不滿,我已和他們去信, 他們不久就會給聯合政府發電報, 要求釋放齊先生。”

薛慕沉吟片刻問:“先生與英國和日本駐華大使是有交情的, 他們怎麽對這事這麽看?”

黃達冷笑道:“汪鼎毓不久前給了英日不少甜頭, 漢陽鐵廠、關東煤礦的股份,英日占了大頭,如今他要殺齊先生, 想必他們也不會說什麽的。”

薛慕慨然道:“如此說來,求人不如求己。先生有紙筆嗎?我借來一用。”

用人們遞上紙筆後,薛慕略加思索便奮筆疾書:

“國民憫構兵之慘,許清室舊臣自新, 竭誠志以臨時政府付汪鼎毓, 今汪所報民者何如哉?背棄前盟,暴行□□,而闾閻無安民矣;解散國會, 而國家無正論矣;濫用公款,謀殺人才,而陷國家于危險之地位矣;假民黨獄,而良懦多為無辜矣。有此四者,國無不亡!國亡則民奴,獨汪與二三附從之奸,尚可執挺銜璧以保富貴耳。嗚呼,吾民何不幸,而委此國家生命于汪氏哉!

今汪鼎毓乃變本加厲,不惜暴其逆謀,托始于籌安會,僞造民意,強迫勸進,令楊明軒标立憲主義以為護符。慕且問楊明軒,挾何券約,敢保國體一變之後,而憲政即可實行而無障?如其不然,則仍是單純之君主論,非君主立憲論也。既非君主立憲,則其為君主□□,自無待言。慕再問楊明軒,若誠以希求立憲為職志也,則曷為在共和國體之下不能遂此希求,而必須行曲以假圖君主?蓋中國現不能立憲之原由有多種,或緣夫地方之情勢,或緣夫當權之心理,或緣夫民衆之習慣與能力。然此諸願為者,非緣因行共和而發生,即不能因非共和而遂消滅。

按汪氏之本心,實欲以憲政之名,行專政之實,以一姓之尊奴視五族,此所以為天下公賊。一夫振臂,而萬夫響應。除賊務盡,焉得赦乎?敢有養賊者,天下共誅之。願與有志之士共勉之。”

也不過一盞茶的時間,薛慕就将文章寫好交給黃達,黃達只略一掃,便笑着稱贊道:“真可謂檄文如箭,薛小姐這篇文章一旦發出去,鼓吹君主立憲的楊明軒之流可以休矣。”

薛慕笑笑道:“豈敢豈敢。還得勞煩貴價通知我報社的同事,讓他們到這裏來開會。我打算立即将這篇文章登報,同時正式接管《新民報》的事務。”

黃達随即答應,又囑咐她道:“薛小姐此時還是不要去報社辦公了,還是在寒舍住下了,我會保障你的安全的。”

這裏薛慕與黃達正在全力營救齊雲,趙啓新得知齊雲入獄後,當即便跑到汪府痛罵去了。

趙啓新這一身打扮也是極為标新立異,手執鵝毛團扇,頭帶北洋軍閥高官帽,身上穿得卻是前朝遺老官服,足穿一雙破官靴,氣勢洶洶地向總統府殺過來。

門衛見到趙啓新這個樣子,又好氣又好笑,但趙啓新與汪鼎毓是同鄉兼世交,他實在不敢怠慢,只得上前賠笑道:“趙總辦,您來的實在不巧,我們總統出去閱兵去了,您改日再來吧。”

趙啓新一口唾沫吐在他臉上:“你是什麽人,也敢來拉扯我。汪鼎毓的作息我清楚,他不睡到中午不會起來,什麽閱兵,你連撒謊都不會嗎,叫他出來見我,否則我就站在門口不走了。”

Advertisement

門衛知道此老難惹,卻也沒料到他骨頭這樣硬,只得連連作揖道:“您老饒了小的吧。大總統特地吩咐了,今日不見人,我也做不了主啊。這樣,您先在門衛室等一等,我去再請示一下總統如何?”

趙啓新這才罵罵咧咧地來到門衛室坐下。大概等了小半個時辰,卻不見有人來請。越發氣不打一處來,抄起随身帶的拐杖将窗戶打得粉碎,又将室內的桌椅板凳一齊推到,這動靜鬧得極大,引得東交民巷的一衆百姓都來圍觀。

趙啓新見狀索性提高了聲音道:“大家都來聽着,汪鼎毓名為總統,實為民賊。如今民不聊生,國多憂患,汪鼎毓卻不管不顧,鐵了心要做皇帝。眼下的共和政體是無數仁人志士抛頭顱塞熱血才換來的。汪鼎毓既然忘了共和,想要恢複專政,就不配當我們的首領。我只恨自己以前瞎了眼,沒有早日看清他的真面目。”

眼見汪府門前的群衆越聚越多,汪府的警衛攔都攔不住,門衛正要入內禀告,汪啓霖卻走出來了,他低聲呵斥警衛道:“一群廢物,快去叫步軍統領衙門的人來維持秩序,讓這些無知民衆趕快散了。”

趙啓新冷冷掃了汪啓霖一眼:“我當時誰,原來是京城四少汪公子。汪公子莫怪我倚老賣老,民意不可違,民心不可欺,他們是中國的主人,汪公子不能攆他們走。”

汪啓霖知道趙啓新一向是吃軟不吃硬的,只好換了副神色賠笑道:“趙世叔,爹爹他今日正在跟北洋的将領們商議要事,您有什麽話,跟我說也是一樣的。”一面說着,一面拉住他的袖子道:“趙世叔,我們到書房去談吧。”

趙啓新一把甩開他,指着自己一身穿戴問:“汪公子可知我這一身打扮何意?”

汪啓霖知道他必無好話,正思量着如何應付,卻見趙啓新冷笑道:“看來你是真的不懂,我是笑以令尊為首的這些北洋将領,雖然動辄把民權憲政挂在嘴邊,但骨子裏卻和那些一心光複滿洲的遺老遺少沒什麽兩樣。你告訴令尊,讓他少做皇帝夢,這個世界早就不是幾百年的世界了,誰要是反對共和,民衆必将群起而誅之。”

汪啓霖神色微變:“趙世叔,你怕是酒喝多了,怎麽淨說胡話。”他轉頭吩咐一旁的侍:“你們帶趙世叔去上房醒醒酒。”

侍衛聞令正要上前,卻見趙啓新提高了聲音道:“我看誰敢來拉我。汪公子,我和令尊創建漢陽鐵廠,大興實業的時候,你還乳臭未幹呢。我倒是真的替你可惜,好好一位年少有為,風流蘊藉的貴介公子,為何偏要與令尊一起做民賊,難道太和殿上的那個寶座就這麽搶手?”

汪啓霖大怒,正要喝令侍衛下手,汪鼎毓終于出來了,他低聲呵斥兒子:“不得無禮。”

此時步軍統領衙門的衛兵已經趕了過來,民衆見到這陣仗,也都紛紛散去。汪鼎毓卻換了一副神色對趙啓新道:“衡之,你是誤會我了。我一生的志向,不過是推行憲政而已,至于後來勸進之事,是手下人瞎起哄的,我早就訓斥過他們了。衡之,你我相交多年,我是什麽樣的人,你還不清楚嗎?”

趙啓新冷冷道:“誤會?既然如此,齊雲在《新民報》上指責你謀殺黃達、意圖颠覆共和政體一事也是誤會了。既然都是誤會,齊雲為什麽眼下還被關在牢獄裏,你把他放出來,我才會相信你。”

汪鼎毓面色微變:“衡之,齊逸飛是以小人之人度君子之腹,他如此污蔑我,我豈能輕饒?”

“不,我看是你心裏有鬼吧。”趙啓新哂笑:“我且問你,你前些日子修改臨時約法,把總統四年一選改成終身制,是何意圖,如今楊明軒在各省建立籌安會,鼓吹君主制的好處,慫恿士紳上京情願,這又是何意圖,你能和我解釋一下嗎?”

汪鼎毓愣了愣方道:“這也無非是民意如此,我并不知情啊。”

趙啓新索性大笑,半響方止住道:“汪總統,你的這一套伎倆未免太拙劣了。下一步想要做什麽,連我這樣遲鈍的人也猜得出來。先是各省紛紛派出代表來勸進,說憲政只有在大總統的領導下才能順利推行,說只有您登上帝位,中國才有希望。您一開始肯定不同意,必要假意辭讓幾回,不過只他們一直堅持情願,您也就半推半就了。這法子沒什麽新鮮的,歷朝歷代謀權篡位的奸臣都是這麽做的,我說得是也不是?”

汪鼎毓一開始還勉強笑着聽,到後來臉色越來越難看,雙手都氣得微微發抖,直指他說不出話來。在一旁的汪啓霖實在看不下去對父親道:“趙世叔的綽號是趙瘋子,爹爹何必跟瘋子一般見識,找個地方把他關起來,不讓他亂說也就是了。”

汪鼎毓這才勉強鎮定下來,低聲向一旁地侍衛喝道:“你們還愣着幹什麽,趙啓新的瘋病又犯了。先給他找個屋子敗敗火。”

侍衛們忙一擁而上捉住趙啓新,趙啓新嘴裏猶不罷休,連斯文也不顧了,直罵得汪鼎毓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都已經去了老遠了,還能聽到他的聲音。一旁侍候的下人想笑又不敢,忍得極為辛苦。

汪鼎毓氣猶未息,憤憤道:“趙啓新這個老匹夫欺我太甚。”

汪啓霖勸道:“爹爹實在不必跟書生一般見識。不過此人畢竟是前朝元老,門生弟子遍天下,若是一直關在府裏,對外也不好解釋。還是把這尊大神請到京郊龍泉寺吧。那裏人煙稀少,即使他鬧再大的動靜,也沒人理他了。”

汪鼎毓氣得頭疼,只願離趙啓新越遠越好:“就照你說的辦,多派些人看守,謹防再鬧出亂子來。”

作者:1.薛慕的這文章由歷次《讨袁宣言》和《異哉所謂國體論者》雜糅而來。

2.趙啓新很可愛,他說出了我的心聲,哈哈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