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崔嬷嬷也笑着附和道:“就是,姑娘不必擔心,這天子腳下,哪有那麽多的登徒子?就是有,諒他們也不敢湊上來占咱們相府小姐的便宜。咱們京城的姑娘平日裏節目多着呢,今兒你給我下帖子一起去逛花會,明兒我約你來賞雪煮茶,姑娘想玩只管去。”
阿俏對這兩位說的情景,無論是痛打登徒子還是與一群年齡相仿的小姑娘一起游玩都很是向往。她想起宇文極使的那條鞭子,忍不住動起了念頭,等她有了銀子,也要買一條那樣的鞭子,好好的練習起來,再遇上登徒子,就抽他們一頓,然後捆起來送到官府去。
眼見氣氛輕松起來,葉堅又開口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府裏的人員和關系。
葉家這一輩一共有三房。
大老爺葉清松,膝下三子一女,長子次子都是大夫人袁氏所出,庶女和庶子皆為妾室劉氏所出;二老爺葉清嶺,膝下一子一女,皆為二夫人賀氏所出;三老爺葉清風,也就是阿俏的親爹,膝下只有兩個女兒,皆為三夫人甄氏所出。
“阿俏記下了,謝謝大哥哥。”
這一次,餘七夫婦終于沒有了顧忌,直接回屋收拾行禮去了。阿俏追在他們身後,悄悄叮囑了幾句:“阿叔阿嬸,咱們就聽大伯母的。這次只帶一些重要的東西,把阿叔積攢下來的那些獵物和家裏的土特産都帶上,禮多人不怪,祖父祖母收了你們的禮物,到時候阿俏再和他們商量,讓你們一起留在府裏,他們就不好意思拒絕了。這院子先托隔壁大嬸幫忙照看一下,等我見過家人,再陪你們回來收拾東西退院子。”
餘七夫婦含笑點頭,阿俏放下心來,又抱了抱餘娘子,也趕緊去收拾她的“寶貝”了。
見人都走了,袁氏又掉起了眼淚:“嬷嬷,我這不會又是在做夢吧?”
葉堅趕緊上前勸道:“娘,四妹妹終于找回來了,這可是大喜事,要笑才對。咱們還有很多事要安排呢,您快別哭了,其實兒子現在也慌的不行,等着您拿主意呢。”
袁氏擦了擦眼淚,定了定神,這才吩咐下去:“堅兒,你先快馬回府給你祖父祖母報喜,說的時候緩和着點,別讓他們太激動了,我帶着晴姐兒晚些時候就到。你到了府裏,別忘了派車去莊子上接你三嬸,你三叔那裏,也多派些人手,去周邊的山上找一找。要不然等他找到那石頭自己回來,年都過完了。還有你梅姨那裏,也派人悄悄去說一聲。”
阿俏收拾她的小包袱的時候,袁氏也進了內室,一直陪着,幫着她整理東西,含笑聽着她介紹每一件“寶貝”的由來。
餘娘子随意收拾了幾件衣裳,就坐在那裏掉起了眼淚。這一年多以來,她的日子美好的像做夢一樣,不,是從前連做夢都無法想像到的幸福日子。如今,終于要結束了嗎?
餘七在外面把東西收拾完了,回到自己的屋子,就見自家“娘子”還在那哭呢。見他進來,餘娘子抹了一把眼淚,哽咽着問:“十七師兄,主子那裏有什麽新的吩咐嗎?進京之後,咱們還能一直跟着姑娘嗎?”
高大的男人盯着她看了一會兒,這才答道:“主子的意思是,一切都依姑娘的。如果姑娘需要,想讓咱們留在她的身邊,那你我二人就繼續當一對鴛鴦,留下來好好伺候姑娘。若是姑娘不需要咱們了,就找個借口離開,然後各自歸隊。”
聽到各自歸隊幾個字,餘娘子顧不上哭了,她癡癡的望了男人一眼,然後下定了決心一般,突然起身沖了過去,一把抱住了男人的腰。
Advertisement
男人的臉騰的一下紅了,雙手放下又舉起,舉起又放下,不知如何是好。
另一間屋子裏發生的事,阿俏一無所知。
她左挑右選,這裏面每一樣東西,都是阿叔阿嬸為她準備的,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想要給她最好的。她哪一樣也不舍得放棄,最後幹脆都帶上了,整整裝了一個大包袱。袁氏在一旁看着,滿眼的寵溺。
半個時辰之後,阿俏一手挽着袁氏,一手拉着餘娘子上了馬車,小姑娘坐穩了,又拉開簾子,親眼看着餘七鎖好門,上了她們的馬車,坐到了車夫旁邊的位置,這才放下心來。
馬車終于啓程了,直奔京城而去。
車裏,袁氏見阿俏一直很寶貝的抱着一個小包袱,便笑着問:“這個包袱,晴姐兒收拾東西的時候,好像沒給大伯母介紹過,這裏面也是晴姐兒的寶貝嗎?”。
“這是我們搭車來京城的時候,阿叔怕我路上無聊,特意掏錢給我買的小話本。大伯母要聽嗎?我讀給你聽。”
小包袱裏面其實不止有小話本,還有阿俏最重要的兩個秘密記賬小本本。
袁氏失笑:“晴姐兒喜歡這個嗎?那就留着吧。可要收好了,小心到了府裏,被你那些沒讀過話本子的姐妹們搶走。”
崔嬷嬷則驚訝道:“四小姐認識字嗎?還能自己讀話本子?”她詢問的看向餘娘子,餘娘子立刻會意道:“我們遇到姑娘的時候,姑娘就是識字的。”
快要靠近城門口了,寬闊的官道也變得擁擠起來,路上的車馬行人越來越多,車夫不得不放慢了行進的速度,謹慎小心的彙入了進城的隊伍中。
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在葉家的馬車出現後,慢悠悠的從岔路口駛出來,不着痕跡的朝着葉家的馬車靠近了過去。那趕車的漢子太陽穴鼓鼓的,眼中精光四射,肌肉緊繃,顯然是一個練家子。
外面越來越熱鬧,人們的交談聲,小商販叫賣吃食的聲音,還有婦人叫賣梳子絹花手帕荷包的吆喝聲。阿俏豎着耳朵,專心致志的“聽”着這場熱鬧。自從開始做一些亂七八糟的噩夢,她就格外喜歡這樣人多熱鬧的場面。
袁氏哪受得了小姑娘這副明明想看卻乖巧到不行的模樣,立刻就要讓人帶着阿俏下車去走一走轉一轉,反正看這架勢,她們也要排上好一會兒。
眼看要回家了,阿俏可不想再惹出什麽麻煩,她連連擺手,對袁氏道:“大伯母,不用那麽麻煩的,我就坐在車窗這邊往外面看一看就行了。”
不遠處,是一座雄壯巍峨的皇城,城牆上站着好多負責警戒的士兵。
長長的入城隊伍裏,有背着包袱拖家帶口的外鄉人,有結伴上香歸來的平民百姓,還有特意來做生意的小商小販,有大戶人家的馬車和小巧的轎子。這些人中,有人一臉期待憧憬,有人一臉疲憊,有人高談闊論,有人竟然站着打起了瞌睡。
這樣小小的熱鬧,阿俏也看的津津有味。這就是有皇帝陛下在的京城嗎?看着就很了不起的樣子。
排在葉家馬車前面,正騎着馬高談闊論的是一群國子監的學子。今日是國子監的休沐日,這幫學子們結伴出城游玩,此時方歸。
鎮北侯府小公子姚西對同窗們談論的話題完全不感興趣,他慢悠悠的落在了後面,無聊的四處張望。無意間,就發現了托腮看熱鬧的絕色少女。
彼時,阿俏正被空中那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風筝吸引了注意力,眼睛緊緊盯着那只大風筝的身姿,舍不得移開片刻,那風筝是一個在官道旁邊擺攤賣風筝的小販故意放飛起來吸引顧客的。
姚西盯着阿俏,只覺得心跳快的不行,歡喜異常,眼中除了這張絕美的容顏再無其他。
阿俏察覺到這目光,立刻警惕性的轉頭望了一眼,然後嗖的一下縮回了小腦袋,還把車窗關上了,又從懷裏拿出一塊面紗重新戴好。算了,以後她還是一直戴着這個吧。嬷嬷說的也太不準了,這登徒子明明遍地都是。
阿俏這一連串的動作看的車裏人一愣一愣的。
姚西發現自己把人家姑娘吓的縮回了馬車裏,一時間又是失望又是不好意思。他想起阿俏對那個風筝的喜愛,立刻便縱馬向小販的攤位而去。今日這個時辰了,排隊入城的人卻多的反常,他騎着馬反而更加不好前進,好不容易才湊到了攤子前,精挑細選了一只差不多的蝴蝶風筝又艱難的往回返。
阿俏戴好面紗,也不敢随便探頭出去了,就挨着車窗坐着,聽起了熱鬧。
排在葉家馬車前面的那幫學子們正好讨論到泰安帝登基以來頒布的一系列政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每年冬季赈濟災民的措施。既然已經說到陛下是一個心系天下百姓的仁君的事,自然還要誇一誇陛下少年英才,當年倉促登基力挽狂瀾,這兩年處理起政事來也是可圈可點。
阿俏聽得出神,還和車裏的人複述起那些話:“大伯母,阿嬸,嬷嬷,你們聽到了麽?他們都在誇皇上呢。”
阿俏真的很高興,她忍不住習慣性的歪到了身邊人的懷裏,被袁氏接了一個正着。袁氏伸手護住滾進她懷裏撒嬌的小姑娘,疑惑的挑了挑眉,人家誇皇上,自家晴姐兒怎麽高興成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