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白月光9
這場別開生面的比試被京城人士津津樂道了很久。不過榮平倒是表現的非常淡然, 這日她如常在屋子裏看書, 卻聽到外面有人吵鬧,她走出門去發現是母親正在發火。原來父親南下辦差剛回來了, 榮夫人非常高興親自帶領手下籌備飯菜, 結果那負責煮飯的婆子卻睡着了, 好好的白米飯都糊了鍋。
榮夫人急得拍手跺腳,那婆子吓得磕頭告饒。
榮平眼瞧着榮宰輔已經進了大門, 便叫榮夫人先去伺候, 這裏由她來安排。榮夫人忙不疊給丈夫備水洗臉,噓寒問暖, 臉色卻格外不安。自己男人好不容易從外面回來, 結果四冷四熱八碟菜只做成了七個不說,連米飯都弄糊了。
就在這時, 廚房裏卻又冒出一股香味兒, 卻是榮平熱鍋燒油,爆香蔥姜, 湯底一加,玉蘭片肉片一下,混了豆瓣醬翻炒。
榮大人好奇的扭過頭,便看到自己女兒端着托盤笑意盈盈的走過來, “父親大人嘗嘗,今天的驚喜菜式,鍋巴肉片。”
她方才進廚房看,這飯糊得不算太厲害, 顏色深黃而尚未變黑,那一炸就能籌備好一個菜,至于米飯,她用冷水泡着糯米準備釀酒,直接從冷水裏撈出來一加熱,很快就熟了,比一半蒸米飯少用一半的時間功夫。
榮夫人巴着頭看:“噫?鍋巴肉片就是鍋巴和肉片嗎?”
榮平笑臉瑩瑩:“當然不是!”
她在父母的注視下,把鍋巴圓盤一往桌子上一放,緊接着右手一翻,大碗中的滋汁冒油的肉片全都淋在了鍋巴上,頓時鍋巴噗嗤嗤白煙亂冒,噼啪啪米粒作響。
熱騰騰,煊騰騰,鬧騰又歡騰。
“好!”
榮大人鼓掌稱奇,開懷大笑,有什麽比外出回來後,吃上妻女親手做的飯更幸福的事呢。榮夫人也笑了,看着女兒的眼神不僅有欣慰還有感激,她這是修了什麽福緣,得了這麽個寶貝女兒。
榮大人稍作修整,進宮述職,這一去就聽說了女兒名揚京城,才名遠播的事情。這才半年不見,他女兒真成了有口皆碑各個誇好的仙女兒了。
那個父親不為兒女的成就開心呢?榮大人樂得眉眼不見,但到家見到榮平卻又收斂神色,擺出一副威嚴父親的模樣,對榮平進行一番庭訓。“有道是樹大招風,名高人嫉,你越是名氣大盯着你的人就越多,就需要你有更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凡事三思而後行,不可強出頭,更不可亂伸手,你可明白?”
榮平躬身聆聽了父親教誨。榮大人卻又拍拍手示意人擡出一張琴來,親手交給榮平,哈哈笑道,“怎麽樣?喜歡吧?長慶王非要送的,說它白放着寂寞,要為它找真正的主人,上古名琴,太襯你了!”
榮平看着得意的老父親,嘴角的笑容微妙的收了收,這琴不是那誰,不是蘇萱花了大價錢買得的嗎?
Advertisement
不過這琴還是真不錯,指尖一觸其音清脆,如鳴環佩。榮大人差事辦的漂亮,皇帝賞了他休假,他帶了榮夫人去自家的山莊修養,整個榮府只剩下榮平一個人。
這天卻忽然有門子來報,說外面有一堆老大人要找她。
榮平卻以為門子話傳錯了,她一個姑娘家,又沒有什麽官職,官爺找她做什麽?還是一堆官爺。于是便吩咐道:“你告訴他們,父親和兄長都不在,有什麽事情留了條子便是。”
哪知過了一會兒,門子便又來報,那一堆老大人都哭着喊着一定要見到小姐。榮平這就更納悶兒了,但一群年紀老大的官員在這家門口圍着,還是覺得于心不忍,況且影響也不好,便只得先把人請進來。
還真不止一個人,而是有七八個,榮平一看着陣勢,心裏不由得打鼓。等到年紀最長的一個,摸着花白胡子道明來意,榮平這才弄清楚原委——原來是一幫憂國憂民的士子和直言敢谏的臣子來找她幫忙的。
“自古盛世明君,只有輕徭薄賦的,沒有增加賦稅的,現如今令尊大人去江南考察了一趟,回來之後向陛下報告江南物阜民豐,這皇帝陛下便變動了加賦之念。令尊大人既有宰輔之器,就該輔佐陛下興利除弊,而不是滋擾民生啊。”
“江南雖然物産豐富,但是苛捐雜稅本也不少,雖然米多了但價卻賤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變高了,日子依然過得水深火熱,實在承擔不了過多的負擔了。”
榮平聞言有些茫然,怎麽聽你們這話,倒是我父親誇一句“江南富有”引來的加稅?但父親既然擔了巡視之責,自然得實話實說不然就是欺君罔上。榮平推測是皇帝先想着要加稅了,所以才派父親去巡查摸底,看加多少比較合适。不過——你們有意見去找我父親啊,找我做什麽呢?
直到這時,終于有人挑明了來意。
“我們有心為國家,為老百姓做些事情,但是卻人微言輕,而榮姑娘即是宰輔之女,又美名在外,全京城誰不誇你一句好?如果您肯站出來說幾句話,只怕影響力就大的多了。”
“榮姑娘聰慧過人,又是慈悲為懷心地善良的仙女,哪裏能讓百姓受苦?只要您費些筆墨,那只怕比我們費幹了唾沫都有用。”
“榮姑娘滿身才華,那麽請問你的才華是為誰學?”
“我……”
青年人慷慨激昂,榮平還在遲疑,他已揮拳舞袖壯懷激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現在正是我輩為生民立命的時刻,勸阻皇帝不要做虎狼暴君,哪怕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榮平的熱血都要被挑動起來了,她想起父親“約束自我,莫要強出頭”的告誡,便平複了心情,問道:“公子可有把自己的心聲告訴皇帝陛下?”
“我……我白身一個,哪裏有機會呢?”
“陛下喜歡聽我彈琴,我可以給你引薦,你當面跟他說,雖然陛下脾氣不大好,曾吼着一個以死勸谏的老臣讓他死遠點,但看在公子忠心為國的份上,應該不會責罰你的。”
青年人眼神微微慌亂,“我,其實我沒有那樣的才學寫的出好的進谏文章。”
“文章我幫你寫,你到時候去背就可以。我會寫刀筆血墨,寫的辛辣鋒利,氣壯山河。”
青年人頓時不說話了。
榮平輕輕笑了笑。“諸位大人,正所謂明人不說暗話,如果你覺得一個人做的不對,那就要當面告訴他,而不是在背後議論譴責,更何況那個人是皇帝。所以寫文章抨擊,作詩批判,只是發洩了情緒,卻于事無補,甚至可能更糟。我不過小才微善一屆弱女,對朝政是不太懂的,若是大家誰願意面刺聖人之過,那就留下名字,我甚至我爹爹都會想辦法給大家機會。至于寫詩作文批判,我就不參與了。”
衆人面面相觑,卻又無法反駁。榮平客客氣氣留大家吃了茶,最後又完完整整把人送走,始終也沒有人留下名字表示要當面給皇帝進谏。
但此事并沒有到此終了,“不肯為老百姓出頭”這件事,多少還是影響到了榮平,從此在一部分人心裏,她再不是完美無缺的仙女,而是個不知民生疾苦,只圖自己享樂的無知貴女了。
榮平初開始還不做理會,漸漸的,有些言論卻不堪起來。說女人再怎麽又才華,胸襟氣度終究有限,無法治國平天下,也無法匡扶社稷,什麽榮才女,也不過是吃飽了撐得捧出來的小玩意兒。
蘇萱人在青州,卻還關注着京城的動向,聞說這些消息,忍不住撫掌大笑,榮平啊榮平,你拉攏了那麽多文人捧你的臭腳,有想過會被他們反噬嗎?該!該!只可惜自己現在不在京城,不然一定可以目睹榮平的窘态!
只是她心裏還有些隐秘的不甘,怎麽榮平這輩子不“非議朝政”了?她上輩子可是被一票落魄文人捧得飄飄然,自以為一言九鼎,寫了長長的文章諷刺文論,經過松浪軒擴散,皇帝一氣之下,連松浪軒被平了。
不過沒關系,你的低谷就是我的機會。蘇萱立即組織了家人奴仆在路上散銅板分發饅頭,還為一些清貧的讀書人提供筆墨紙硯,于是很快整個青州城都在傳蘇萱的美名。
這邊榮平終于忍夠了,索性趁着為皇帝撫琴的機會,直接把事情原委講清道明。
皇帝聞言冷笑:“朕有滿朝文武,數萬臣工,但他們卻罵你個小姑娘不做事,這是什麽道理?”
他一邊派人去查,一邊安撫榮平:“榮家女兒,你很好,知本分,懂進退。”
榮平低頭:“人所處位置不一樣,考慮問題的角度便不一樣,那些大人多是江南人士是以看得是江南一方利弊,陛下卻總覽全局,管控的是天下所有,我相信陛下的決策有充分的理由。”
素來心思難測的帝王罕見的笑了笑:“還真是個妙人。”
于是榮平捧着皇帝的一大堆獎勵回府,而榮大人對女兒事件前後的沉穩表現也很滿意。只是看着她愈加瘦弱蒼白,心中憂慮,便派人送她出城療養,暫離了京城的風言風語。
随後皇帝查到了源頭,卻是幾個書生得了人挑撥,前去慫恿榮平參論,而那個慫恿的人卻是蘇萱。
皇帝這就不高興了,東昌伯府這是想幹什麽?有意見朝堂不提在背後憋壞水?于是把東昌伯提到宮殿,一通臭罵,而東昌伯卻一頭霧水,完全不知自己為何惹了聖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