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家忙碌的同時古梅也沒閑着,她報名參加了一個管理培訓班,每周要去上兩到三次課。其他時間更是安排的滿滿當當,健身、試菜、監工,每天天沒亮還要跟着何焯去菜市場買菜,忙得昏天黑地。
忙歸忙,忙的時候恨不得倒床上就睡,可古梅還是會偶爾失眠,偶爾還是會想起肖永,更多的時候是在想小旭,也不知道另一個時空的小旭怎麽樣了?會不會和自己想他一樣,也在想着自己?
幾歲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的思維,會自己思索問題,當看到別的孩子有爸爸媽媽接受的時候,小旭會不會傷心和難過?當其他小朋友對小旭奇怪的發音感到好奇時,不知道他會不會因此感到自卑....
想歸想,生活還是要繼續,不會因為你在思念或怨恨每個人而停止。無論夜裏如何輾轉反側,只要鬧鈴一響,古梅總是一躍而起,挂着笑臉,用積極樂觀的态度去迎接着新一天的到來。
能重生回來,這已經是老天給予的最大恩賜,古梅怎敢像上一世一樣稀裏糊塗度日。
當何焯的小跟班,跟在他身後挑菜選菜已經大半個月了,終于輪到古梅獨當一面的時候。
起先,古梅是滿懷期待和信息的。她幻想着如主角一樣,出手不凡,一鳴驚人,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價錢買回最好的菜。
只可惜現實是殘酷的,已經花去兩倍于何焯買菜時間,她還在菜市場裏猶豫着。那些何焯有意無意指點的話語猶如漿糊一樣,糊滿古梅滿腦子。看着一個個攤位上玲琅滿目的蔬菜瓜果,古梅滿是漿糊的腦子更迷糊了。
那一天,古梅最後還是買了幾斤白菜、蘿蔔和豬肉回去,所買食材是否新鮮,她實在是心中沒底。
看着古梅頂着滿頭大汗買回來的東西,何焯半句點評和責備都沒有,只是把古梅留下來吃飯,用她親手買回來的菜做了一頓飯。
飯後,何焯把古梅喊到後院廚房裏,輕聲問:“今天的菜味道如何?”
古梅一手撐竈臺,一手在瓷磚上畫圈。何焯不愧是潔癖症患者,任由她怎麽抹來劃去,手指腹還是潔白如初,半點油煙或灰塵都沒沾上。找不到髒東西就找不到轉移話題的理由,古梅猶豫再三,面對着何焯一如既往的無表情臉,死豬不怕開水燙地開口:“我覺得還好,可能是自己買回來的菜,吃起來格外香甜些。”
“.....”何焯無語凝噎,已經打好的草稿找不到用武之地。
如此折騰幾次,古梅總算是在何焯班主任式的高壓下,初步學會如何挑選最新鮮的食材。除此之外,食物是否當季,具體産地,這些也是古梅需要學習的地方。
廚藝果然是博大精深的古老藝術,裏面涵蓋了植物地理手工等多種學問,讓古梅不得不感嘆這其實需要天賦的。
比如同一堆涼薯,老板親口保證産自同一地,同一批種子,同一農民種出來,同一時間段挖出土的,何焯挑出來的就是比古梅挑出來的甜脆嫩。
Advertisement
“根塊周正,皮薄,不傷不爛的涼薯一定會水分多,甜,你按照這種辦法去挑,一定能挑出最好的涼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何焯揚着一張謙虛的臉,耐心地解說着。
這些話古梅都能背出來了,可事到臨頭,還是沒有何焯的直覺頂用,甚至是連偶爾一起去菜市場的高易之都比不過,這個結論讓古梅很沮喪。
從小到大,古梅對數字比較敏感,但對廚房那一塊,始終精通不了。前一世,她下廚的機會不少,但那都是背逼出來的,做出來的飯菜也只有小旭說好吃,其他人的評價從來都只是馬馬虎虎,湊合湊合。
面對着極具天賦的師徒二人,古梅果斷地撂挑子。術有專攻,對于自己始終勝任不了的東西,古梅認為交給懂行的人更為穩妥,她還是安心負責監工和管錢比較好。
對于古梅的“自知自明”,何焯長嘆一口氣,總算是送走一大“禍害”,光是指點她挑個茄子,就把自己聲音念叨成嘶啞狀,若是種種食物都需如此指點,自己離啞巴的距離就不太遠了。
脫離菜市場的古梅混入工人師傅中,指點起裝修時頭頭是道,有些師傅們忽略掉的小細節也被她一一指出來。
面對何焯和高易之的驚訝,古梅用天賦一詞敷衍過去,好在他們不是愛追根問底的人,不然古梅就沒話可解釋了。
前一世,因為肖永工作繁忙,總是有開不完的會,出不完的差,後面幾個診所的裝修全是古梅獨自一人跟進的,有時候買建材這些活計,也是她一個人搞定的。
只要被逼到某種份上,沒有天賦的人也能逼出天賦來的,前一世的古梅就是如此。
至于這一世,和古父商量許久後,古梅覺得食材買進這一方面還是交給他們兩人負責比較好。這是懂行和不懂行的區分,自己這個外行人沒必要去插一手。
至于後面是否被人以次充好等,古梅相信自己目前學習的這些雖然夠不上當一個好廚師,拿來自我監督和監督他人還是夠了。
這其實就是古梅這段時間折騰的目的,每當看到何焯的眼神時,古梅知道自己這些折騰,其實他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不願意說出來而已。
古梅也不想這樣做的,她也想做個光明磊落的人,能坦坦蕩蕩地,不去算計他人,也不用防備他人算計自己。可惜這些都只是曾經年少時的天真罷了,就連她曾經最愛的人,與之托付終生的人都可以為了那個罷明不怎麽現實的主任位置背叛她,這世上除了父母,連枕邊人都沒辦法相信,她又怎麽能輕易相信何焯和高易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蛇,那一段糟糕的婚姻讓古梅陰差陽錯的重生,更讓她變成了不肯,也不願輕易相信他人的人。
古梅也想像那些小說電視中的人一樣,經歷過背叛和死亡,能置之死地而後生,能成為一個堅強勇敢無所畏懼的人,可惜重活了一世的她還是個平凡的膽怯之人。
性格決定命運,古梅知道自己的性格決定了自己不可能徹底成為成功之人。但是什麽才叫成功?重活了一世的古梅還是很清楚自己心中成功的定義的。能平平安安活一輩子,能有份養活自己的事業,不依靠男人也能過得很好。能照顧好父母,讓他們有個安詳的晚年,讓他們不必經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這就是古梅認定的成功。
有了目标就有動力,古梅相信也确信自己能達成目标。
只是心中充滿鴻鹄之志的古梅遇到陳佩珍時,就像一個充滿氣的氣球被輕輕一戳就洩氣了,那根針來自世上萬千母親相同的唠叨:梅子啊,你這婚也離了,店也快開業了,你是不是該考慮你的終身大事了啊?媽也知道你心裏不好受,提起這事媽心裏也不好受,但做為你媽,這話我必須要說。
“嗯,媽,你說吧說吧,我洗耳恭聽。”古梅視死如歸,用大無畏來迎接着緊箍咒。
小時候,西游記勝過紅樓夢,是古家最受歡迎的電視劇。只是古梅有點不解,緊箍咒不就是來自唐僧的唠叨嗎?哪有這麽恐怖?能讓上天下地無所畏懼的孫大聖倒地求饒。後來,聽過那個愛念叨不要踩壞花花草草的多話唐僧還和老媽的唠叨後,古梅終于悟了,唠叨的确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第一大殺器,孫大聖敵不對是在常理之中。沒有孫大聖牛掰的古梅自然是一個屁不敢放,老老實實地聽着。
“你......”古梅的太過恭順讓陳佩珍沮喪不以,唠叨也念不下去了,轉頭去找老頭子。
“老頭子,你也該好好勸勸你閨女了,她現在應該把婚姻大事擺在第一位,要抓緊時間了。”陳佩珍苦口婆心,有些話對着梅子她張不了口,面對老伴時,自是不用避諱,倒豆子般一一倒出來。
古有明合上手頭的莊子,把它放書架上,才開口:“佩珍,婚姻是大事,梅子已經錯過一次了,你就行行好給她一個喘息的機會,不要再逼她了。”
這話猶如炸藥,把陳佩珍炸了毛,“是是是,就你對你女兒好,我是在逼她,以後的她的事我就不管了,讓你這個天天只知道莊周夢蝶的老爸去管吧。”
“......”古有明保持沉默,老伴最擅長的是念緊箍咒,而且這松緊程度是遇強則強,應對最佳方案是聽之任之。
打敗老伴的陳佩珍雷厲風行,聯系衆多好姐妹,給古梅定下五天八場次的相親。
為躲避母上大人的相親大業,古梅只好把自己全身心包括全部時間投入到店裏,早出晚歸,每天讓母上大人只見到她的後腦勺。
心疼女兒的陳佩珍,看着女兒那張疲憊的臉,自覺把相親時間拉長,該為一星期一次。
樂得是古梅,苦得是高易之。
每當他滿懷希望跟随在師父身後,祈求學到一招半式時,旁邊總有一個不識趣的女人在蹭吃蹭喝,害得師父都白癡了不少。
古梅很郁悶,躲避母上大人的同時,還要看着高易之的黑臉,人生真是好艱辛。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