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叁】

[叁]

男女婚配一直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有些身份的臣工和皇族,更以皇上和太後的賜婚為一段婚姻的榮耀。

當然,因為賜婚是下聖旨或懿旨的,在榮耀的同時,也被剝奪了反對的權利。不聽父母的頂多被扣個不孝的名頭,不尊聖谕那可是要殺頭的。

就算是九王爺,這會兒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去求太後再下一道懿旨來收回前面賜婚那道。

太後問他:為什麽呀?

九王爺憋紅了臉,楞是沒說出個緣由。

這事要是能說出來,當初他也不會被發配軍中丢到那野貓不拉屎的地方去了。

那還是五年前的事,一想起來李允堂就覺得莫名憋屈。

那年在外交上有件大事發生,就是北越國的太子到訪,洽談兩國建立兵戎共同體的事,同來的還有年僅十二歲的愛麗公主。

北越太子是來談正事的,而公主很自然就是來玩的。

招待愛麗公主的事,就由皇後親自操辦了。

皇上後宮女人不多,子嗣也不多,公主一共就兩位,其中一位年紀還小,所以皇後想着要找些同齡的女孩子來陪愛麗公主,便把臣工中年齡相仿的女孩子挑了幾個懂事的招來了宮中,其中包括衛家的嫡長女衛望舒。

衛望舒其實對皇宮并不陌生,因為衛太後很喜歡她,她常被叫來宮中陪太後,有時候一住還能住上一個月什麽的。

而就是這次進宮,她送走了李允堂。

按宮中規矩,年滿十六歲後皇帝會賜宅子給王子,那時候也就意味着他自立門戶,從宮中獨立出去了,然後就不能随便進出後宮了。而在滿十六歲之前,王子是可以在後宮中跟自己的娘親住在一起,也既是可以随便走動了。

Advertisement

那會兒李允堂十五歲,還住在後宮中。

十五歲的李允堂思想發育跟不上身體的發育,漂亮姑娘對他的吸引力還不如一匹漂亮的母馬來得強。當年齡相仿的王子談論愛麗公主的美貌的時候,他還暗暗想着女人那麽麻煩,他必須晚幾年再成親!

在那群女人中唯一讓他有興趣的就是衛望舒了。他每次一見到衛望舒就像打了雞血一樣,鬥志昂揚,不過話說回來,他那麽些年跟衛望舒的鬥争,也基本沒贏過。

衛望舒這厮太陰險,陷害誣陷什麽的玩得爐火純青!一方面李允堂不屑,另一方面他也想反陷害誣陷她一次,于是一直都跟她鬥智鬥勇,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這回得知衛望舒進宮陪愛麗公主,李允堂覺得機會來了!

李允堂幾個晚上沒睡覺,終于想出了一個計謀來為自己報仇!

第二日,李允堂屁颠颠跑去皇後那兒找衛望舒。

由着皇帝和太後對李允堂的态度,皇後自是也與他十分親和,見他一大早跑來請安兩眼睛還到處溜,不由假意板下臉來說:“你個皮猴,何曾見你那麽早到哀家這裏來過,難道是來看姑娘的?!”

縱然李允堂臉皮厚,到底也是十五歲的少年人了,被皇後這一說,也有點不好意思,摸摸鼻子道:“哪兒啊,我就是來給皇後娘娘請安的。”

“噢?這麽說,現在你請好安了,就回去了吧,哀家要去用早膳了。”皇後手一擡,下逐客令。

李允堂一聽急了,忙道:“娘娘,我能在您這兒用膳嗎?”

“喲,真的假的?”皇後笑得好不厚道,“我們九爺今天是怎麽了,真的是想跟我這個嫂嫂一起用膳?還是別有所圖?”

“真的!比珍珠還真!”李允堂拍胸脯保證。

皇後優雅地在侍女的攙扶下站起來,漫不經心道:“嗯,你來陪哀家也好,今兒個姑娘們都不在哀家這兒。”

“呀?去哪兒了?”李允堂忙問。

皇後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還說是來陪哀家的?這一下就拆穿了!”

李允堂摸摸腦袋,找了個借口,“聽說公主很漂亮,我來看看的。”

皇後一聽來勁了,“老九,說起來你今年也十五了,明年到十六,該定親了。”按風俗确是十六定親十八成親的,當然定親了馬上成親那也是可以的。說到這裏,皇後像是想到了什麽,喜道:“這會兒皇上不是正跟北越國談事麽,要是談成了,你跟公主再訂個親,那豈不好?”

李允堂被皇後那閃亮亮的眼神吓得頭皮一陣發麻,開始後悔自己多嘴了,趕緊道:“娘娘別拿允堂開玩笑了,那什麽……我忽然想到還有點事,早膳就不陪娘娘吃了,我得走了……”說完李允堂就在皇後的笑聲中夾着尾巴溜了。

吃一頓她的飯還要被她惦記去和親,當真惹不起!他娘說的對啊,這宮中的女人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別說宮中的女人不省油,那宮外的衛望舒又何曾省過油?

李允堂派了身邊的小太監麥子在皇後殿門口守着,等到衛望舒一出來,麥子馬上回去通風報信。

這會兒晌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衛望舒等一群姑娘陪着愛麗公主逛起了園子。

南國和北國的園子想來有太大的不同了,愛麗公主一路聽姑娘們介紹南國的植物花鳥,一邊還給她們講述北國的風情,倒是聽得姑娘們向往起來。原來北國也不似傳說的那麽可怕。

走着走着,走到假山的拐角處,忽然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跑了出來,手裏還拎了個食盒。跟在姑娘們身邊的侍女尚來不及反應過來護住主子,就見那小太監一個剎不住撞到了站在邊上的衛望舒身上。

這麽一撞,食盒打翻了開來,食盒裏盛着的水果羹全部打翻在了衛望舒的裙子上。

邊上伺候着的皇後宮中的侍女驚叫了起來:“哪裏來的不長眼睛的,沖撞了姑娘!”

跟着皇後的侍女都是些玲珑心的,不能得罪的太監她們可識得呢,這小太監看起來面生,想來也是才來的。

“姑娘饒命!”小太監也不過十多歲,被這麽一吼,吓得“撲通”一下跪下來給衛望舒磕頭,滿臉驚慌,就差要哭出來了。

“行了,起來吧。”衛望舒拍拍裙子,倒也沒責怪,只道,“羹翻了,主子要怪罪了,趕緊再去做一份吧。”

小太監愣了愣,馬上磕頭謝恩,有些複雜地望了衛望舒一眼,就退了去。

這時候皇帝的大公主普安走了上來,拉住衛望舒的手道:“姐姐沒事吧?這些奴婢不懂規矩的,還要好好調教才是。”

這普安公主是淑妃娘娘的女兒,她娘早跟她說過,要與衛家的望舒處好關系,那太後待望舒可是比自家孫女要來得好。再說,近來淑妃在皇帝那裏不怎麽讨喜,正想着要去讨太後歡心,不然也不能讓皇家公主喚一臣女做姐姐。

衛望舒回握住公主的手,笑道:“謝公主關心,不礙事的。”

衛望舒自不是個蠢的。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受太後喜歡也不過是因為自己懂進退,她可不認為撇去太後這層關系公主還能叫她姐姐的。這裏的姑娘們誰不是心跟明鏡似的。

“姐姐去換下衣裳吧。”普安公主說着,四下望了望,“明月閣就在不遠處,去那裏可好?”

“好。”說着,一群姑娘們便往明月閣走去。

明月閣并不似別的宮殿建在平地上,而是倚着整個皇宮建在半山腰上的地形,建在一個坡上。也因為這樣,所以這裏的視野特別好,格外适合望星觀月,是以命名明月閣。中秋月圓之時,皇室擺宴都會擺在那裏。

這會兒明月閣外的桃花都開了,粉嫩粉嫩的特別讨人喜歡,姑娘們倒也都摘起花來。普安公主還說,要摘一花瓶桃花給皇祖母送去。

衛望舒識趣地跟公主說她自己進去換衣裳就行,其他姑娘不必陪她,留外面看桃花便好。

腳程快的小太監早在衛望舒衣衫被弄髒那會兒,就受公主之命跑去最近的衣局那兒取衣服了。一般宮裏主子的衣服髒了以後會統一拿去浣衣局洗曬,之後收起來分發到各衣局,再由專門的人燙好了送去各殿的主子處。

在姑娘們走到明月閣的時候,小太監已經小跑着把幹淨的衣裳取了過來,衛望舒接過,往明月閣走去。

一柱香的時間過後,衛望舒換好衣服,從明月閣出來,手裏多了個檀香盒子。

“這是什麽?”愛麗公主好奇地走過來。

那紫檀盒子十分精致,上面還雕刻着杜鵑花。

“這不是靜太妃的東西麽?”普安公主一眼就看出來了,杜鵑花是靜太妃的标記,這盒子還有典故呢,是當年先帝賞給靜太妃之物。

衛望舒笑着說:“剛才遇到了九王爺,九王爺說,這裏有些小物什,拿給姑娘們把玩把玩。”

這裏的姑娘們雖然都裝着一幅成熟老練的樣子,但畢竟不過十多歲的小姑娘,孩子心性還沒退去,一聽有好玩的,都湊上來看。

“喲,九王爺那裏好玩的物什可不少。”

“可不是麽,哪家好看的寶貝被他看上了,他不得想辦法去弄來。”

“能被他看上倒是好的,就怕他看不上,但又覺得好玩,可不知多少寶貝被他弄壞了去。”

“九王爺到底是宮裏頭的王爺,市井寶貝哪能随便入他眼。”

“是啊,上回他來我家,吓得我爹把寶貝都藏了起來,生怕給他破壞了去。”

“……”

姑娘們你一句我一句,血淋淋地表述着九王爺劣根性。

衛望舒聽着,只笑不語。

那紫檀盒子不愧是先帝賞賜之物,開扣是金銀絲纏繞成的蝴蝶搭扣,做工惟妙惟肖,女孩子們又天生喜歡精致的東西,贊賞不已。

愛麗公主見盒子這般精巧,也湊過來看,愛麗公主是客,姑娘們都識顏色,自然讓她站在最前面,邊上是普安公主。

“來看看裏面是什麽。”普安公主笑着松開搭扣,推開盒子。

最上面一層是一排竹制的精致小物件,有的做成動物的形狀,有的做成植物形狀,十分小巧精細,看着倒也讨喜。

這些小東西下面鋪着一層淺紫色的絲綢,絲綢下面有起伏,看來還有東西。

普安公主伸手去掀開,一掀開,就見有個東西竄了出來,她反應還算快,尖叫着手一甩向後退了一大步,而更靠近些的愛麗公主就躲之不及了,就見什麽東西撲到她面前來,吓得驚叫着後退,這一退,腳踩到了路牙上的碎石,直向後跌去。不巧的是桃花林有個坡度,事發突然,跟在身邊伺候着的侍女們哪來得及反應,就這麽眼睜睜看着愛麗公主滾了下去。

而這會兒也才來得及看清楚,那從紫檀盒子裏竄出來的,是一條小青蛇。

虧得這個坡度并不高,愛麗公主沒有傷筋動骨,但比傷筋動骨更慘的是,愛麗公主的臉被桃花枝劃傷了。

不用說臉對一個女孩子來說有多重要,視之為生命也不為過,更況且是一個還沒出嫁的姑娘。

這下子皇上真動怒了,放在平時,皇上怒了李允堂會挨板子,但這會兒已經不是打個板子就能解決問題的了。

愛麗公主的傷,讓本來要進行的簽約暫停了,北越國太子一直陪着愛麗公主以安撫她的情緒。

太醫說,公主臉上的傷不深,未必不能痊愈,然而能不能治好是一回事,對李允堂的責罰是另一回事。這次若不對肇事者重罰,皇帝自己也覺得不能給北越國交代了。

于是最後,李允堂被發配去西峪關歷練,皇帝又在兩國協議中答應了對方的幾個條件,這事才這麽過去。

其實,李允堂真的很冤枉。

這件事本來是這樣的:李允堂找小太監弄髒衛望舒的衣服,然後等着她去換衣服一個人的時候,派侍女給她送去一個盒子,盒子裏裝着些他城裏買來的小玩意兒,還有一條小青蛇。

青蛇沒毒,李允堂只是想吓唬吓唬衛望舒,哪想到最後他竟然栽在這上面了!衛望舒這不省油的,原來根本不怕蛇,你說她不怕也就算了,還拿出去跟姑娘們分享,這才導致了愛麗公主受傷。

可憋屈的是他根本無從辯解啊!他就是看娘桌上那盒子挺好看的,随手就拿來用了,哪想到竟是禦賜之物,耍賴皮都不成。而放蛇進去的也确實是他本人,他本意也是吓唬人的,只是打擊目标偏差了。如今事發,他總不能說這是他用來吓衛望舒的而不是吓唬那群娘們兒的吧。就算說了,也沒差,總跑不了一個挨罰。

什麽叫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便是了。

李允堂真是一口老血往肚裏吞,他自己挖了個坑想坑衛望舒來着,結果把自己坑進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要花花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