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服軟
44服軟
董老将軍一進來,饒是彪悍如固仁大長公主,此時也要讓三分。
董老将軍看着趙明莘,未免想到自己故去的女兒,不由心痛的無以複加。對趙明莘的心情,此時是疼還來不及,自然護短萬分。
“阿莘往後是太子妃,恐怕咱們普通人還不能為難。”董老将軍心疼地道。
董老将軍身後的侍衛都是個中高手,氣勢逼人。此時,呼啦一下,進來這麽多侍衛,整個屋子都叫侍衛身上的甲胄耀花了眼。
固仁大長公主的氣焰嚣張,此時也熄滅了不少。畢竟董家是皇後的母族,太子如今還好端端的,董家自然勢不可擋。
然而固仁大長公主不見棺材不掉淚,立即盛怒,操起手邊的另外一只茶盞,朝着董老将軍甩了過來。
董老将軍身邊早已經閃過一名侍衛,将那茶盞穩穩接住了。這茶盞速度極快,這侍衛能将茶盞接住,可見功力不亞于金鱗衛的能力。
固仁大長公主靠着自己是皇族中人,也不過被分配了四名金鱗衛保衛自己。而這董老将軍身邊的人,個個都是翹楚。
固仁大長公主氣急敗壞,正要開口責罵。
卻聽到趙明莘低聲細語道:“外祖父,如今我不過是想要清點母親的嫁妝冊子罷了,卻不知會受到如此阻礙。”
董氏已經故去,而趙國公的平妻張氏已經扶正,按照大隆朝的規定,董家是能夠把嫁妝取回的。
董老将軍雖然武力值高,但他領兵打仗多年,智商一點不低,此時立刻指天罵地起來:“我苦命的女兒喲……”
老頭子耍起脾氣來,固仁大長公主恨不得把他丢出去,但董老将軍是一品将軍,滿朝百官中地位都算高的,她能如何。
董老将軍肝腸寸斷的表情讓人忍不住同情,也很給力。固仁大長公主氣得一句話也不肯說。
趙明莘擡眼四顧,便發現固仁大長公主雖然不說話,但那眼神陰狠無比,想必自此自己與固仁大長公主的仇就更大了。不過,即使沒有今天這一出,自己和固仁大長公主也注定是死敵。
Advertisement
事實上,趙明莘母親董氏的嫁妝死物少,店鋪莊子多。
上等絲綢、茶葉、瓷器布料那些東西越放越不值錢,國公府這地位擱在這裏,絕不會大張旗鼓得地典當嫁妝。玉器首飾亦是難以典當。董氏是董家最受寵的嫡女,那些鋪子田莊也是都是原先盈利極好的。
根據趙明莘的調查,張氏不想背着苛刻趙明莘的名頭,那些死物她幾乎都沒動,只在鋪子莊子田産上動主意。
趙明莘能看明白賬本,這些鋪子莊子田産先前進賬,無論是莊子還是鋪子,過去的收益都是極不錯的。
自從她身子越發不濟開始,這部分嫁妝的收益就開始走下坡路。
原主因為好面子,先前也沒有找外祖家裏派人來撐腰。
董老将軍倒完苦水後,又開始嚷嚷着要去看看忠國公趙植。
固仁大長公主氣不過,也跟着去了。
國公爺趙植因為幾日來都在喝藥,屋裏一股子藥味。固仁大長公主聞不慣這味道,略看了幾眼就退出來。
董老将軍卻領着一幹侍衛把國公府當成自己府邸,對國公爺病情的治療十分關心。
見固仁大長公主出去了,董老将軍開口道:“我已經幫你清點了你母親當年的嫁妝,冊子上清楚的記錄着當初陪嫁的田産鋪子莊子。”
張氏為了掌控這些嫁妝,辭退了許多對董氏忠心的管事。
董老将軍将被張氏辭了的忠仆,養在董家的店鋪莊子裏辦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可算是用上了。
當時,張氏趕走這些人的時候,也沒給遣散銀子,辦事忒不厚道,之前鋪子的賬務都是留了底的,今日董老将軍便都準備好了。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是他的格言。
“多謝外祖父。”趙明莘聞言十分驚喜,外祖父果然如此靠譜。
看望完安國公趙植後,大家再次聚集到了正堂。
此時,何老太太已經将吳豐和吳豐家的綁了過來,這兩人是張氏的心腹。
“吳豐,你這狗奴才,好好說說是怎麽為非作歹的。這賬目,黑紙白字。”何老太太冷冷道。
吳豐家的乃是張氏的陪嫁,嫁的人是府裏頭管事吳豐,張氏平常讓吳豐去辦理趙明莘的嫁妝事情,此時賬簿上出了問題,吳豐自然被叫了出來。
國公府裏差事有肥有瘦,張氏把肥差留給自己人,如今吳豐今天剛出來便知道先前辦的差事是讨不了好了,若是把事實真相說出來,說事情是張氏命令的,張氏饒不了自己,若是承擔了罪責,也不行,今天這小命也可能搭在了這裏。
吳豐抖了抖面上的的肥肉,此時已經汗如雨下。
張氏面色蒼白顯得有幾分虛弱,頻頻望向自己的母親固仁大長公主。
固仁大長公主恨鐵不成鋼,開口道:“這賬目能有什麽問題。”
趙明莘開口道:“賬目上所反映的不只是收支問題,若是其中做了假,行家也是能看出來的。”
何老太太落座後細細地看了趙明莘的嫁妝冊子,雖然她年歲大了,但眼神不錯。
案上供着一尊褐色的檀木彌勒佛,何老太太一手拿着佛珠撥着,一手拿着那些發黃的賬簿,雖然自己有些模糊,但還是能看出些門路。
這賬目明顯有問題,收益都被悄悄轉移走了。
何老太太看出來後,再次開口道:“吳豐,你老實說,若是另有隐情,說不定還能饒你一命。”
何老太太生了一兒一女,就安國公這麽一個兒子,若是國公府這麽大攤子真要被張氏弄得家破人亡,她要一心禮佛,也不能了。此時,她拿出了威嚴氣勢。
吳豐吓得腿軟,見老太太意思是還有轉機,連忙低了頭道:“不關我的事,都是夫人的主意,我只是負責彙報給夫人,夫人出主意。”
趙明莘臉上路出一絲笑容,這吳豐也是識趣,招供了出來。
而何老太太的心卻是沉了下來,這張氏有什麽是做不出來的?
張氏嫁入安國公府,也曾是京城權貴圈裏的談資。
張氏甫過門那會兒,表現得一直都很大方明理,管家的事情商量好了,就董氏和張氏兩人幫襯着,主要還是何老太太辦。董氏去世後,何老太太明白了先太上皇不想讓家裏好這麽個殘酷的事實,心态就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不問世事起來。
如今知道了張氏是兒子生病的罪魁禍首,為母則強,為了兒女的前程,殺人放火都做得出來,何老太太是不會放過張氏的。
“今兒個董家老爺子既然來了,便好好整理明莘的嫁妝,眼見着太子殿下已經沒有了危險,身子安康,明莘的婚事就在眼前。”何老太太看了一會兒賬簿冊子,就知道董氏先前的嫁妝如今都開始走下坡路了,因此道,“若是明莘自己管這些産業,乍一接手千頭百緒,年紀小做不好,這是沒什麽說的,怎的你管着家,卻讓這些産業如此虧空?比如說這絲綢鋪子,今年許多地方幹旱,桑蠶絲供不應求,價格一下子翻了兩三倍。而這幾個鋪子都有穩定供貨來源,供貨的地方,也并未遭受旱災,怎麽可能沒有收入,還賠了本。”
何老太太說的句句在理,張氏竟是一句話也不出來。
張氏沒想到自己剛被固仁大長公主救回來,就遇到這麽一樁倒黴事。何老太太原本對于自己這個後來嫁進來的平妻就不喜歡,現在更不會放過自己了。
張氏的第一反應是不想承認,畢竟這事口說無憑。董氏嫁妝中的一些産業,原本是盈利的,被她做出賠本的樣子,而後将産業輾轉落入自己口袋裏。
知道自己絕不能承認,張氏咬了咬牙,當即上前兩步,眼珠骨溜溜地轉道:“老太太,那些鋪子田莊的收成好不好可由不得我,那些子沒影的話理它作甚,我自然一心為明莘着想的,難道還會貪圖幾個散碎銀子不成。”
“哦,可真如你所說?”董老将軍見張氏唱作俱佳,一副幽怨委屈的模樣,當即怒問。
“天地良心,我對明莘一點壞心也沒有的。”張氏堅持道。
董老将軍叫人把大門守住了,而後從門外走進了好幾個人,男男女女都有,呼呼拉拉往地上跪倒。
“這些個閑雜人等是什麽人?我國公府可是阿貓阿狗都能進來的地方?”趙明妍一直沒有開口,此時見進來幾個管事樣子的人,不由心中擔憂不已,問道。
“老奴幾個都敢與府裏頭管事當面對質。”那幾個人原來是董氏鋪子裏的忠仆,不是那麽容易收服的。
張氏讓自己的心腹不停地欺負他們,最後把他們都趕走了。而他們被趕走之後,都進了董家做事,對董老将軍感恩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