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衛遙
第二天一早,當初陽穿破雲霧,在林間洩下道道光柱之時,韓昭與趙寄準備啓程了。
柳芸跟着孫堯送人到陣法外,将一個包裹遞給了韓昭:“這是一些幹糧和藥,公子拿着以備不時之需吧。”
趙寄搶在韓昭前面接過,沖着柳芸甜甜一笑:“謝謝柳姐姐。”
他的舉動頗為無禮,韓昭瞪了他一眼,不痛不癢地訓斥了一聲:“沒規矩。”
趙寄聳了聳肩,并不放在心上。
辭別柳芸與孫堯,韓昭帶着趙寄繼續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與十娘那一戰,若無偵察系統的輔助與藍藥的存在,他面對神出鬼沒的毒蟲,定無勝算,而組織中排在十娘之前的還有九人。
他們的能力韓昭并不清楚,也不敢肯定自己能勝過他們。
若只是孤身一人韓昭倒不介意與那組織較量一番,但他還帶着一個趙寄,就不得不有了顧慮。
因此韓昭決定暫避那個組織的鋒芒,沿途兩人不入城鎮、不過驿站,所有的物資都在路上的村莊向農戶購買。
如此一來就算對方手眼通天,也尋不得他韓昭蹤跡。
在路過某處農莊的時候韓昭換了一匹劣種馬作為代步工具,趕路也輕松了些。
日常任務掉落的財物加上先前從十娘身上搜到的,錢財差不多夠用了,但也不會有什麽富餘。
韓昭惆悵地調出了自己的屬性面板——
人 物:韓昭(26)/十九(19)
身 份:翌朝大将軍/刺客(叛逃中……)
Advertisement
能 力:兵法十級、槍法十級、箭法九級、馬術九級、武功(其餘)八級……權鬥三級(不及格)
武力值:上上
忠義值:-50
正義值:5
狀 态:貧窮
韓昭看着貧窮兩個字陷入沉默,從解鎖這個面板開始,他的狀态就沒有出現過“良好”二字。
他覺得系統在搞事情……不,是在搞/他。
忽然,坐在馬前的趙寄扯了扯韓昭的袖子:“師父、師父!你看!”
韓昭回神,順着趙寄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是一片林地,從韓昭現在所在的高崗上正好能一覽無餘。此時一支長長的軍隊正有序地穿過樹林,蜿蜒前行,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只見整齊的旌旗在和風中舒展。
望車旗能識一軍之力,這支隊伍,旌旗整齊,車馬有序,雖長卻絲毫不顯雜亂。
合理的編制讓将領的命令無論何時何地都迅速地傳達到全軍各處。
這背後的将領是個會用兵的人。
韓昭看到旌旗上面的字,說道:“是幽州軍。”預估有數千人,看方向是向東都去的,應該是被召回朝。
根據系統提供的資料,如今的幽州軍由窦家領導。
窦家祖上出過三個大将軍、兩個皇後,是韓家沒落後最為顯赫的武将世家,如今他家長女是僞帝的皇後、次子是僞帝的妹夫,不可謂不顯赫。
趙寄眼泛激動的光,由衷贊嘆道:“我要是能統領這樣的軍隊就好了。”雖然才十二歲,但趙寄身上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的勁兒,以及對權勢的天然渴望。
這算什麽。
韓昭不屑地輕笑,但開口後卻只說:“會有那一天的。”有他輔佐趙寄一定會比這只軍隊的将領還要顯赫。
趙寄興奮地反問:“真的?”
韓昭彎起嘴角,悠然道:“騙你的。”
趙寄不高興了,他惱恨地看着韓昭,不滿地喚道:“師父!”
韓昭絲毫不為自己欺騙徒弟的感情感到愧疚,反到不屑地嘲諷:“什麽都不會,白日夢倒做的挺香。”
說完後他在趙寄不滿的目光中一夾馬腹,繼續趕路。
兩師徒的身影消失在高崗,沒入深林。
行在樹林間,韓昭問趙寄:“我昨日教你的東西記住嗎?”
趙寄像一只驕傲地孔雀一般揚起下巴:“記住了!”
既然他說記住了韓昭便開口考他:“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這句話什麽意思?”
趙寄毫不猶豫地回道:“戰争是國家的大事,是生死存亡之道,不能不謹慎。”
“然後呢?”
趙寄懵了,這句話到這裏不就完了:“然後什麽?”
“你自己的感悟——”
趙寄不再出聲,韓昭知道他沒話了,便問道:“你怕打仗嗎?”
趙寄毫不猶豫:“不怕。”
“那讓你做将軍去打仗,你怕嗎?”
趙寄又果斷地回道:“不怕!”
韓昭沉默了片刻,語重心長道:“那你得先學會怕。”再學會不怕。
趙寄不解:“為什麽?”
“不存敬畏之心,談何慎重。”無知者,才會無畏。
韓昭說得很輕淡,他也不打算一下讓趙寄全明白。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只是不知曾經磨砺出他鋒芒的邊塞能不能再磨砺出一個趙寄。
……
風餐露宿一月半,兩師徒終于看到玉門關的輪廓。
古樸的城池坐落在荒漠之中,蒼茫的黃土無限延伸與青碧的天空相接,一條蜿蜒的河若玉帶橫陳,為這片荒涼的土地帶來些許“生”的氣息。
矮小的植被沿着河岸生長,在風沙中晃動——這便是僅有的綠色了。
韓昭将馬停在路邊凝視着這一片原野與遠處的城池。
它依舊是記憶中的模樣,蒼涼、古樸、厚重,似乎亘古以來便從未變過。
只是路上不見了舊時那些裝滿玉石、蒲桃的貨車顯得蕭涼了許多——因為中原動蕩的局勢,與西域的通商也減少了許多。
玉門關還是玉門關,天下卻非當初的天下了。
一路的奔波到此終于緩下來。
因為沒有出關的文書,韓昭與趙寄不得不在此地駐足。
方到城門口,便聽得身後馬蹄聲傳來。
回頭只見路盡頭塵土飛揚,一隊人打馬而來,看方向是從存儲軍需的河倉城那邊過來的。
衆人皆退避。
韓昭将這隊行色匆匆的人馬打量了一遍,又擡頭看了看城樓上下的布防,微妙地嗅出了一絲緊張的味道。
但他初到玉門關,所見所聞有限,還不敢下定論。
兵馬一過,城門恢複通行。
城內還算熱鬧,往來的人群熙攘,不少眉深目闊,正是西域人的相貌。
雖說匈奴趁中原內亂重新奪取了部分西域國家的控制權,不過臨近的小國仍舊與中原有往來,而玉門關又是他們出入的必經之路,所以此地雖然荒涼,卻比中原的許多城池都要繁榮。
此地龍蛇混雜,也适合各方人物隐姓埋名。
韓昭帶着趙寄先找了一家便宜的客棧落腳。
不過這不是長久之計,他現在還沒有做好出關打算和準備,必須先在此地找一個可以久居的地方,如果可以最好還要找到賺錢的門路。
安頓好趙寄之後,韓昭在掮客的介紹下來到城南。
聽說這裏有房子出租,價格也便宜。
穿過偏僻的小巷,逐漸安靜下來,此地的确偏僻,難怪便宜。
韓昭敲響掮客說的那戶人家的門。
随即聽到院子裏傳來一個女子的應和:“誰啊?”
“租客。”韓昭這般應道。
不多時門被打開,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女,長得十分明麗,布衣素釵不掩風華。
韓昭看到少女的那一刻便愣住了。
并非驚于少女的豔麗,前世他見過的俊男美女多了去,單純的相貌好看已經很難讓他動容。
而他驚訝的原因是系統讀出了少女的面板——
人 物:衛遙/蔚若卿(16)
身 份:衛将軍蔚廷之女/蔚皇後
武力值:低
正義值:70
狀 态:良好
蔚皇後?
這裏都能碰到趙寄未來的媳婦兒?還是皇後。着實是,無巧不成書。
韓昭很想說這也是系統安排的,但是來玉門關是他選的。
而且這衛遙十六歲?
又比趙寄大,原來這小子喜歡這樣的。
韓昭覺得自己發現了自己徒弟的口味,感覺十分微妙。
根據系統提供的資料,衛遙本名蔚若卿,是翌朝衛将軍蔚廷的女兒,僞帝篡位後,蔚廷不肯效忠新朝,便辭官隐退,帶着女兒定居到了此處。
蔚廷兩年前去世,留下衛遙一人獨居。
史書記載蔚皇後其人,雖婦人之身卻有國士之見,追随明帝于草莽之時;帝性偏激,常發怒,唯蔚皇後之言能使其悅顏。
這番評價,讓韓昭細細打量起眼前的少女,不過他并未看出什麽與衆不同。
——就像現在的趙寄還不是明帝,現在的衛遙也不是蔚皇後。
見到是個俊俏的男子衛遙愣了一下後才問道:“公子一人租住嗎?”
韓昭:“不,還有一小輩,今年十二歲。”
聽到韓昭還帶着一個孩子,衛遙稍安心了一些,帶着孩子的男人,總比獨身的男人更讓人放心。
簡單交涉後衛遙帶韓昭去看了院子,小院就在衛遙家的隔壁,有三間屋子,一個堂屋,一個廚房,一個院子,挺寬敞,也沒怎麽破損。
韓昭并不是很挑,覺得差不多便點頭表示滿意。
衛遙見韓昭點頭便開價了:“這是別人委托我租的,有點舊但足夠寬敞,就——五兩銀子一年租給你們怎麽樣?”
這個價格不算貴,而且韓昭也不擅長講價,他寧願多花一點錢省下講價的心力,不過他現在身上的錢不夠租滿一年的:“可以先只租三月嗎?”
衛遙爽快點頭:“可以。”
見這筆買賣做的這麽輕松,衛遙也很高興:“那我今晚幫你們收拾收拾,明天就可以搬來了。”
韓昭颔首:“多謝。”
作者有話要說: 韓昭:原來你喜歡比自己大的。
劉稷:對對對,大個七歲或者十四歲都可以。
韓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