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生┃婦産界的南丁格爾

元清帝思來想去, 最後還是決定算了, 夏婵的時候是他不知道, 如今他既然知道,怎麽也做不出變相殺人這種事,他又不是暴君。

縱然心裏還有不甘, 不得不擺擺手:“算了,不留。”

皇後微微嘆了口氣:“陛下心善。”

【突然覺得寶寶好可憐怎麽辦,哪有皇帝不能臨幸妃子的, 還有子嗣要怎麽辦?】

元清帝正要安撫皇後。

【……不過肅王肯定高興了, 嘿嘿。】

默默閉上了嘴,算了。

不過子嗣确實是個問題, 不由想到了承諾要給他兩個孩子的貴妃。

說到肅王,元清帝話音一轉:“給皇叔的秀女可都準備好了?”

“準備是準備好了, 按陛下說的挑了最美的,挑出了三人, 不過……”皇後稍稍猶豫了下,似乎在顧慮該不該說,最終還是道, “陛下真的要賜秀女給肅王嗎?我覺得, 肅王未必會喜歡……”

【喜歡的人給自己塞女人,簡直要氣死了好嗎。】

“陛下不是說肅王已經有心悅之人了嗎,如果肅王是真心喜歡那人,想來是不會願意接受其他人的,我知道陛下是出于好意, 但只怕肅王未必會這樣覺得……”

【萬一肅王求而不得因愛生恨了怎麽辦?愛情這東西誰都說不清啊。】

元清帝心裏頓時就咯噔了一下,皇後所想不無道理,雖然他不懂什麽情情愛愛,但看父皇和母親,父皇因為愛害死對方的丈夫,母親知曉真相後因為恨險些刺死父皇,還有蕭九遙,母親以為已經死去卻又再出現的先夫,三個人愛恨糾結亂成一團,他在旁邊看着都覺得痛苦。

情愛是個麻煩的東西,他從小就知道了,與其因為情愛傷心痛苦糾結,不如從一開始就不去沾染。

平和安穩的日子不好嗎?為什麽一定要追求什麽情情愛愛呢?

Advertisement

回想起父皇母親和蕭九遙那時的模樣,帶入皇叔,立時打了個冷顫,皇後說得對,萬一皇叔因愛生恨了怎麽辦,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樣的後果。

當即咽了口口水,道:“皇後所言甚是,既如此,你且去派人問過皇叔,若皇叔不願,便算了。”

于是選秀這件事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拉上了帷幕。

等一切步入正軌,已經到了五月底,皇後幾人的馥春香皂賣的紅紅火火,民間稍有些財力的,也漸漸流行起使用肥皂,不過對于最底層的百姓來說,依舊選擇使用從樹上采下來不花錢的皂角。

畢竟收入決定購買力,對于底層只維持基本溫飽的百姓來說,能用不花錢就解決的問題何必浪費錢財。

有些機靈的商人已經開始琢磨着如何将香皂肥皂販賣到其它國家去了,大約除了處在中世紀極少洗澡的歐洲,都不會空手而歸。

當然,作為目前唯一制造商的元清帝自然賺了個滿缽,雖然轉頭就用來修路了。

說到修路,截止五月二十八日,全國各地關于修路的承包報告依次全都遞交了上來,全國開始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大修路熱潮中。

長安城裏的水泥路幾乎是全民參與,自從營造司将制好的幾塊水泥板放在路口供大家參觀又不斷科普水泥路的好處後,百姓對從門口鋪過的水泥路便十二萬分的維護,一到下雨天就能看到各家各戶齊刷刷出門來,哪怕路上走着的,也會停下來幫忙遮蓋。

第一條水泥路開始投入使用的時候,東市熱鬧堪比慶典,幾乎全城百姓都來看稀罕,哪怕只有半邊,也無法澆滅大家的熱情。

結實平穩,再也不怕下雨下雪天的水泥路,一致贏得了百姓的歡呼,聽完太傅來彙報當時的熱鬧場景,元清帝心中分外欣慰,又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成就感。

這種感覺叫他沉迷,哪怕不能納妃也無所謂。

或許這就是皇後說的,自我價值的滿足感,于他而言,讓大魏在他手上蒸蒸日上,繁榮昌盛,讓百姓衣食聚豐,安居樂業,日後再做到四夷賓服,萬國來朝,便是死而無憾了。

心情激蕩的元清帝自我感動了片刻,然後幹勁十足的投入了工作和學習中。

六月一開始,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件,新婚半個月的高晏要外放去研究曬鹽法。

關于曬鹽的方法邵岩已經将他知道的全部告訴給了高晏,兩人甚至還做過模拟實驗,而對于去哪裏,兩人一番研究後,定下了河間府。

末日熱夏時邵岩的小隊便停留這裏,那時候鹽和糧食成為了主要貨幣,末日前産鹽量大的地區自然也被大家各憑本事瓜分占領,不過在他的世界河間府叫河北,沿着渤海灣一帶,曾經是産量最大的鹽場,叫長蘆鹽場。

雖不舍,但元清帝仍舊送走了摯友,雲喜自是跟着去了,為了避免奶娘太過傷心,還将她接進宮小住了幾日。

第二件事,在六一這天,梁平安建立的婦産科,正式接生了第一個嬰兒。

整個五月,梁平安都在埋頭發展他的婦産科,說起來,梁平安當初之所以會選擇婦産科純屬子承母業,要說對婦産有多少熱情,其實并沒有,只單純當做工作認真執行而已,雖然親眼看着嬰兒誕生确實是一件讓人感動的事,但也僅此而已。

所以一開始建立婦産科的時候,只是基于對皇權的低頭,沒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身份暴露,只能拿出真材實料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不過皇權世界也有皇權世界的好處,至少他挑選宮女組建班底的時候,沒有人會反抗,基本他讓做什麽做什麽,讓學什麽就學什麽。

有些聰明的,很快就明白這是在教授她們日後賴以謀生的技能,學的更加起勁兒了。

大魏宮女多從民間采選而來,其中唯有容貌出挑的,譬如太後和梁才人,或者專門為了皇帝選美選來的,譬如貴妃,才能成為妃嫔,其餘皆為宮女。

而像太後和梁才人這一類,也不是全部都能一躍成為主子,在行宮養到及笄後,會被送到太後皇後或皇帝面前,被看中的成為妃嫔主子,沒被看中的,因為接受過教育,往往多為女官,至于日後如何,看個人造化。

所以說宮女在大魏是一個看臉的職業,基本上容貌好的,在第一波就被篩了出來,不是妃嫔也是女官,容貌差一些的,基本離不開各種雜役苦活。

梁平安挑選的婦産科護士,大多都是這些人。

他來這個世界已經有五年,比皇後還早一年,從幹雜役的小太監一步步爬到如今,認了大總管做幹爹,也是費了一番力氣,受了許多苦難,若非他天生樂觀,恐怕從一開始就要支撐不住。

當初因為他年紀小,雜役房的宮女們幫了他很多,所有穿越者裏,沒有人比他更能切身了解這些處在下層奴隸階級的人的感受。

作為回報,挑人選時,他選了許多曾經幫助過的他的宮女們,她們大多年紀漸大,馬上就要出宮,但除了十幾年勞作帶來的繭子和小心積攢下來的俸祿,出宮後的她們,基本什麽也沒有,尤其那些從六七歲就進宮的,恐怕連父母的模樣都不怎麽記得了。

梁平安一開始只是報當初關照之恩,但漸漸地,看着她們明白是學什麽之後,那種堪比頭懸梁錐刺股刻苦努力的勁頭,來跟他問問題時小心翼翼的模樣,得到他贊揚後眼中閃爍的光,他的心态開始有了轉變。

因為他從她們身上,看到了母親和姐姐曾經神聖認真的模樣,也看到了她們對未來從憂慮到希翼的轉變,這種給人希望的感覺叫他心中升起強烈的成就滿足感。

于是原本只是被動教學的梁平安開始變得認真起來,挖空心思沒日沒夜回想曾經的記憶,每回想起一樣,都會讓他欣喜若狂,立刻記錄下來,免得再次忘記。

經過一個月的培訓,他的婦産科開始像模像樣,十五個接受培訓的宮女,其中四個有成為醫生的潛力,其餘算作護士。

于是在六一這天,曾經的兒童節,他帶着四個學生和護士們,開始投入實習,畢竟醫學更注重實踐,講得再多,不如親自上陣一試。

實習地點和人物是他彙報給皇帝後,由錦衣衛幫忙挑選的,在長安附近的村落,他們一行将在附近游走停留一月,一旦有哪家出現難産束手無策,便輪到他們出手。

沒想到剛到的當日,便撞上了一戶人家兒媳難産。

梁平安帶上兩個學生吳巧雲張月奴和四個護士,便敲響了這家人的大門,為了避嫌,出頭的事由吳巧雲來,款式一樣的制服口罩和帽子,慌忙中沒有人辨別出人群中的梁平安。

難産這種事,原因有很多,好在這一回并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梁平安松了口氣,一番檢查,從随身的醫藥箱裏,拿出了提前了六百年出現的産鉗。

這一回,跳過了人類漫長的摸索期,也不再是莽撞的缺乏訓練的醫生,費了一番功夫才制作出來的讓梁平安滿意的單葉産鉗,加上接生過無數新生兒的經驗,伴随着一聲啼哭,嬰兒平安誕生。

虛弱的産婦看了嬰兒一眼,精疲力盡含笑放心昏迷,屋外焦急守候的家人聽到哭聲撲通便跪下來沖着守門的侍衛叩拜。

屋裏參與接生的宮女們也紛紛忍不住落下淚來,一邊哭一邊做後續處理,這是屬于生的感動。

梁平安看着小嘴翕動的嬰兒,再看看簡陋的房子,聽着外面連連感謝聲,伸出手跟小嬰兒緊握的小拳頭輕輕碰了一下,唇角勾起無聲的笑。

也許老天安排他來這裏不是沒有理由的,就讓他做婦産界的南丁格爾,将婦産科在整個大魏發揚開來吧。

作者有話要說: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角度不同感受不同,對寶保親媽,皇後等幾個穿越女看她覺得很無語,太後看她覺得是好姐姐崇拜,太傅看她是恨不得除之後快,早走早脫身,寶保屬于最複雜,無法言說。

還有目前來說屬于最初的發展階段,重點在于穿越者,畢竟正式開始大發展才一個月而已,以後大魏本土人也會慢慢發展起來的,譬如崔昭,譬如梁平安的學生吳巧雲和張月奴,這些有名字的,以後都會有他們的篇幅。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