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向然,只比陸凝寒大了半歲,卻是當年陸溪特聘來的私人法律顧問,被聘來時只有二十歲,還是在校大學生。
陸凝寒剛見到向然的時候,覺得他太年輕了辦事一點經驗都沒有,很不放心。但是當他跟了陸溪兩年之後,才發現他的辦事效率特別的高,而且判斷特別的準确。
陸凝寒突然明白,一個人會成功不是經歷過多少,而是他有多睿智。
睿智可以彌補多數的過失。
能讓向然留到今天的原因中,更重要的一條就是:向然特別的忠誠。
聽說,當年陸溪之所以知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向然,就是因為他和朋友一起新開了一家法律事務所,尚然待人平等從不歧視窮人,而且在事務所開辦初期需要大量貼錢的情況下,向然還是毅然不收窮人的錢。
陸溪聽自己的一個客戶偶然提到了這個少年,心裏頓時有一個地方陷了下去。
——那叫做感動,同時還有的是感激。
那份感動來自自己,那份感激代替許多人。
陸溪不惜花重金找到那個少年,請他來做了自己的私人法律顧問。
剛開始向然是不同意的,後來好不容易答應了陸溪,他卻毅然離開了自己的事務所,再接手任何外界的案子,除了個別親人和朋友知道他在“陸氏”工作,但都不太清楚他到底在做什麽。
向然完成學業後,更是踏踏實實的跟着陸溪幹活。
陸溪當年并沒有要求他不能接外界的案子,而他卻明白如果自己多接其他無關的案子,那陸溪的事情就不能做到盡心盡力。
陸溪也是個明白人,對向然物質上的需要向來不缺,向然工資高得直逼常務董事。
向然也是很感激陸溪對他的關照的,記得他被請來的時候正值自己的幾個案子失敗,當時他幾度想到要放棄。
他之所以不願來“陸氏”就是害怕自己把“陸氏”的臉丢盡了。
但陸溪毫不在意這些,甚至花重金找資深律師對他進行點播。
可以說,沒有陸溪也就沒有今天的向然。
所以盡管陸溪已經不在了,他還是願意留在“陸氏”,盡力為比他還小半歲的陸凝寒工作。只要“陸氏”還在陸姓家族的手裏,他就不會離開。
一個上午陸凝寒去見了幾個陸氏的老合作夥伴,商議一下合作事宜外,就沒再出過辦公室門。待陸凝寒把桌案上的文件處理完,已經到了淩晨一點。
她簡單地收拾了一下桌面,把重要的文件連同向然帶來的文件一同帶走,鎖好抽屜與櫃子的鎖後,從她辦公的十四樓直接坐電梯下到地下室車庫取車自己驅車回家。
已經淩晨一點了,公司大樓裏一個人影都沒有了,只有樓外會有不時經過巡邏保镖。
地下室靜悄悄的,陸凝寒的高跟鞋不時敲擊地面的聲音回蕩在耳邊。
也許是陸凝寒冷漠低調的個性,高跟鞋發出的聲響也幾乎是微不可聞,聽不出一點的張揚,內斂的很。
盡管她有張揚的資本。